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目的探讨45岁以下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特点。方法以45岁以上女性冠心病患者(n=119)为对照,回顾性分析45岁以下女性冠心病患者(n=123)的危险因素、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和血运重建情况。结果45岁以下女性冠心病组合并高血压64例(52.0%),糖尿病21例(17.0%),高胆固醇血症32例(26.0%),均明显低于45岁以上女性冠心病组(P<0.05);45岁以下女性冠心病组有心肌梗死病史43例(35.0%),与45岁以上女性冠心病组没有显著差别。与45岁以上女性冠心病组相比,冠状动脉造影零支病变和单支病变多见,三支病变少见,接受药物治疗和单支血管介入治疗者多见(P均<0.05)。结论45岁以下女性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相对较少,高血压是重要的危险因素。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病变相对局限,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没有降低,应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对比71例50岁以下冠心病患者和71例老年(≥60岁)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冠脉造影显示中青年组的冠脉病变以单支居多(占60.6%),老年组冠脉病变以多支为主(占5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青年组具有典型心绞痛症状和明显诱发因素,与老年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中青年组阳性家族史、男性、吸烟、喝酒、高血脂、高体质量指数及有精神抑郁的患者百分率均高于老年组(P<0.05);而中青年组患者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百分率均低于老年组(P<0.01)。结论中青年组冠心病患者以单支冠脉病变为主,具有明显诱发因素及典型心绞痛症状,阳性家族史、男性、吸烟、喝酒、高血脂、高体质量指数及伴有精神抑郁是中青年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效地干预危险因素是中青年患者冠心病防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我院在常规开展冠状动脉造影的基础上 ,于 1 999年 8月以来对 5例急性心肌梗死 ( AMI)患者进行了直接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 PTCA) ,成功放置支架 6枚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5例均为男性 ,年龄 48~ 52岁 (平均 50岁 ) ,自入院至 PTCA时间平均为 ( 8± 2 ) h。5例中属前壁心肌梗死 4例 ,下壁心肌梗死 1例。 2例有高血压病史。心功能 Killip分级1~ 2级 4例 ,4级 1例 (伴有心源性休克 )。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有1支以上血管闭塞 ,梗塞相关血管为前降支 4例 ,右冠状动脉 1例。病变特点均为 A型或 B型 ,梗塞血管相关血流 T…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青年结肠癌(直肠癌除外)的内镜及病理特点。方法:按年龄分为青年组(19—35岁)39例和中老年组(36岁以上)165例,比较两组结肠癌发病部位、形态及病理类型等。结果:乙状结肠癌中老年组占43.6%,青年组占15.4%,右半结肠癌青年组占56.4%,中老年组占39.4%,肿瘤形态类似;青年组低分化癌比率占46.2%,中老年组占23.6%。结论:中老年人乙结肠癌比例高,青年人右半结肠癌比例较高,病理恶性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钙化在CT诊断和鉴别甲状腺结节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甲状腺结节病例,全部经螺旋CT检查并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良性病变72例,恶性病变6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40例甲状腺结节中共检出钙化66例(47.1%),而甲状腺恶性病变中钙化的检出率较甲状腺良性病变的高(61.8%vs 33.3%,P<0.01)。检出钙化的66例甲状腺病变中,微小钙化的检出率为45.5%,而甲状腺恶性病变中微小钙化的检出率较甲状腺良性病变的高(54.8%vs 29.2%,P<0.05)。检出钙化的66例甲状腺病变中,<45岁的有25例,≥45岁的有41例,其在甲状腺良、恶性病变患者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CT检查显示钙化提示甲状腺恶性病变,而有微小钙化或为年龄<45岁则高度提示甲状腺恶性病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了更好地认识陈旧性心肌梗死 (OMI) ,我们对 65例 OMI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方法 :65例均接受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及左心室造影 ,根据有无心绞痛 (AP)分为两组。结果 :血脂水平、高血压及糖尿病伴发情况、单支及多支血管病变率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与无心绞痛组比较 ,心绞痛组非闭塞血管最大狭窄程度、梗塞相关血管(IRA)再通率、左室射血分数 (EF)较高 ,闭塞性血管病变率、左室扩张率较低 (P<0 .0 5~ 0 .0 1 )。在无心绞痛组内 ,EF <45%亚组与 EF≥45%亚组比较 ,前者的多支血管病变率较高 ,IRA再通率较低 (P<0 .0 5)。结论 :(1 ) OMI患者合并心绞痛与存在严重狭窄的冠状动脉病变有关 ;(2 ) OMI患者 EF与 IRA再通、心梗范围及部位、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及左室扩张有关 ;(3) OMI无 AP且心功能正常者预后较后 ,心功能严重障碍或有 AP者预后欠佳 ,尤应注意无 AP症状而 EF<45%亚组 ,其高度危险性应予充分认识。  相似文献   

7.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常见的心血管危急症之一,且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本文对33例45岁以下的青年AMI进行分析,并与老年患者对照,旨在探讨青年AMI的临床特点,为临床防治青年AMI提供参考。1 病例与方法1.1病例本文所有病例均为我院1992年1月~1999年9月住院患者。33例中男27例,女6例,年龄30~45岁,平均39.9岁。并随机抽同期住院的老年患者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60~72岁,平均66.4岁。本文青年AMI是指男女年龄均小于45岁而发生的AMI[1]。“吸烟”指10a以上吸烟史,每天吸纸烟20支以上[2]。诊断标准按1979年国际心脏学会和协会及WHO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前后QT离散度(QTd)对预测恶性心律失常的意义。方法:经PTCA术冠心病患者44例,分为单支病变组(24例)及多支病变组(20例)。手术前、术后1 h、1 d、3 d、7 d分别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测量QTd。结果:单支病变组则术后1、3、7 d均较术前明显缩短(P<0.01),多支病变组则术后1 h、1、3、7 d均较术前明显缩短(P<0.05或0.01);术后7d单支病变组与多支病变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余则差异无显著性(P>0.05)。QTcd 60~70 ms时,预测恶性心律失常为4.5%;QTcd>70ms时预测率达50.0%;QTcd>80ms时预测率达90%。结论:冠心病患者QTd、QTcd值越大,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机率越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冠状动脉造影资料与临床资料完整的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83例,以及同期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109例,分别就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狭窄程度、侧枝循环形成情况及临床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单支病变较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少(P<0.05),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三支病变较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多(P<0.05),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90%的狭窄病变较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多,但<90%的狭窄病变较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少(P<0.05),而两组间血管100%闭塞情况相似(P>0.05);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Ⅱ级以上的侧枝循环较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多见(P<0.05);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既往心绞痛与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多见(P<0.05),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较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组明显要低(P<0.01),急性肺水肿、心源性休克、致死性心律失常等严重急性并发症比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组明显要少(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住院期间死亡率和随访3年的冠心病死亡率与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组相似(P>0.05),而梗死后心绞痛比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组则明显增多(P<0.05)。结论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病变相对复杂,多支及严重狭窄病变多,发作前多已有缺血预适应,且侧枝循环多见,这是心肌梗死形成非ST段抬高的主要原因,也决定了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常规12导联心电图(ECG)、向量心电图(VCG)、立体心电图(SECG)等检查对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敏感性,评价SECG在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156例行冠脉造影(CAG)的患者,其中冠心病组103例,非冠心病组53例,分析其于同一心电工作站所做的ECG、VCG、SECG资料,观察比较这三种方法的检出结果。结果 SECG在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方面,检出率高于VCG、EC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ECG在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方面的灵敏度、特异度、正确指数、诊断符合率均高于VCG、ECG;SECG在诊断冠心病冠脉多支病变上与ECG、VCG无差异,在一支病变及两支病变上与ECG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率较ECG明显增高,而与VCG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ECG在诊断冠心病Ⅱ~Ⅲ级狭窄组中检出率较ECG明显增高(P<0.05),但与VCG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完全闭塞组中,虽然SECG检出率较VCG、ECG高,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ECG在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且优于VCG、ECG。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外周血清中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不稳定斑块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患者208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9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87例,稳定型心绞痛(SAP)31例;选取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无狭窄者48例为对照组。采集入院24h内静脉血,ELISA法检测ox-LDL、IL-6R、Hcy水平。结果 ACS患者外周血清中ox-LDL、IL-6R、Hcy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ox-LDL、IL-6R、Hcy水平显著高于U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P组ox-LDL、IL-6R、Hcy水平显著高于SAP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ox-LDL、IL-6R、Hcy有助于对ACS程度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青年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方法对144例40岁及以下的青年人肺癌患者(青年组)及随机调取的144例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肺癌患者(中老年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进行比较.结果与中老年组比较,青年肺癌组男∶女的比值较低,吸烟率较低,胸痛较多见,咯血痰较少见,主要病理类型为腺癌.结论早发现、早诊断、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外周血Th22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2(IL-22)的水平变化,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入选冠心病患者60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组(AMI)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20例及稳定型心绞痛组(SAP)20例,同时选取同期健康对照组(HC,冠脉造影正常者)20例。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组外周血Th22细胞在外周血细胞中的比例;ELISA法检测血浆IL-22浓度;Gensini评分系统评价冠脉病变程度,分析Th22及IL-22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AMI组血浆Th22细胞在CD4+T细胞中的比例为(2.02±0.84)%、IL-22浓度为(39.12±5.41)pg/mL,显著高于SAP组(0.74±0.27)%、(28.14±3.78)pg/mL,UAP组(1.20±0.34)%、(33.50±3.47)pg/mL及HC组(0.48±0.19)%、(25.38±3.13)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UAP组与SAP组和H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AP组与H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UAP组及SAP组患者的Th22细胞比例与IL-22浓度均呈显著正相关,γ分别为0.877,0.764,0.968,P均0.001。Th22和IL-22与Gensini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erson分析,γ分别为0.962,0.889,P均0.001。结论:Th22细胞及其分泌的主要细胞因子IL-22在冠心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血浆中Th22和IL-22水平的测定可为早期诊断冠心病及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提供临床依据,是一种无创、有效的诊断方法,值得在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效果.方法将74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依据性别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依年龄分为少年儿童组(3.5~15岁)、青壮年组(16~45岁)、中年组(46~60岁)、老年组(61~81岁)组;依发病部位分为右侧组、左侧组、双侧组;依病程分为3d组、7d组和14d组;依患者的病情分为轻、中、中重、重度组,所有患者均采用物理因子(超短波、红外线、中频电)、药物、功能训练等综合治疗,对这些患者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结果所有患者经过2个疗程的康复治疗进行效果评价,总有效率达100%;痊愈率不同分组之间有差别;性别、年龄、不同发病部位组别之间痊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P>0.05,P>0.05);不同病程组别间的痊愈率:3d组和7d组的痊愈率显著大于14d组(P<0.05);依患者的病情分组的组别之间痊愈率:轻度和中度组显著大于中重度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疗效显著,尤其对损伤程度轻和病程短的患者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5.
脂肪肝患病率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教职人员为例,探讨脂肪肝患病率及相关因素,为干预治疗和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根据体检资料,将男女分别按≤40岁、41~50岁、51~60岁和>61岁分为4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40岁组、41~50岁组的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同组女性,差别有显著意义(P<0.01);在51~60岁组中,男性接近同组女性(P>0.05);>61岁组中,男性患病率明显低于女性(P<0.01)。  相似文献   

16.
选择25头中国荷斯坦奶牛,分成对照组,试验一组(添加30 g DL-蛋氨酸),试验二组(添加45 g保护性蛋氨酸),试验三组(添加30 g DL-蛋氨酸+50 g L-赖氨酸)和试验四组(添加45 g保护性蛋氨酸+50 g L-赖氨酸)进行饲养试验。试验表明:试验四组和试验二组产奶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分别提高6.31 %和6.73 %,其他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四组和试验二组乳脂率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分别提高6.25 %和6.55 %;并且试验四组和试验二组乳脂率也显著(P<0.05)高于试验一组。乳蛋白、体细胞数、全脂固形物和非脂固形物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四组和试验二组血浆白蛋白和总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它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二组血浆尿素氮(PUN)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试验一组(P<0.05),其他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血浆游离脂肪酸和总氨基酸浓度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得出结论:一方面,保护性蛋氨酸(RPMet)的一部分能避免瘤胃微生物的降解,以保护性Met的形式提供给瘤胃后Met;另一方面,保护性蛋氨酸的降解部分改善了瘤胃的发酵,促进瘤胃微生物的合成,这两方面的作用提高了奶牛的产奶量和乳成分。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静脉营养对早产低体重儿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6例早产低体重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静脉营养治疗,对照组46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体重增长、存活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每天平均体重增长(16.3±7.2)g,对照组每天平均体重增长(9.4±5.4)g,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存活率95.0%(38/40),对照组存活率80.4%(37/4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20.0%(8/40),对照组为41.3%(19/4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周围静脉营养治疗早产低体重儿非常重要,可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探讨酵母微量元素锌对肉鸡肝组织ATPase活性的影响。将50只1日龄AA商品代肉鸡随机分成5组:酵母锌高剂量组(锌40 mg/kg)、酵母锌低剂量组(锌30 mg/kg)、硫酸锌组(锌40 mg/kg)、空白酵母对照组、基础日粮对照组,每组10只,50 d后,取肝脏,测定肝组织中锌含量及ATPase的活性。结果显示,肝组织锌含量酵母锌高剂量组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酵母锌低剂量组与硫酸锌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空白酵母对照组与基础日粮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酵母锌高剂量组肝组织中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均极显著或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或P<0.05),酵母锌低剂量组与硫酸锌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空白酵母对照组与基础日粮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酵母锌易于被动物体吸收利用,其生物学利用率高于硫酸锌;随着肝组织含锌量增加,ATPase活性显著提高,锌对提高肝组织ATPase的活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丝裂霉素C联合巩膜层间引流池样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收治的45例(50眼)难治性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25例(28眼),施行丝裂霉素C联合巩膜层间引流池样小梁切除术;对照组20例(22眼),行巩膜层间引流池样小梁切除术.术后分析比较其视力,前房、滤过泡和眼压等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术后与术前相比眼压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滤过泡均为功能性滤过泡;视力保持不变或有所改善;并发症仅为早期浅前房和低眼压.术后随访联合治疗组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94.01%);对照组随访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70.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功能滤过泡占93.30%,多于对照组的68.85%(P<0.05).结论丝裂霉素C联合巩膜层间引流池样小梁切除术应用于难治性青光眼,可有效地防止滤过泡的瘢痕组织形成,并发症少,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碘海醇与优维显两种非离子型碘对比剂在静脉肾盂造影中的不良反应,总结在静脉肾盂造影中应用对比剂的护理要点。方法分析2010-2012年1026例于我院行静脉肾盂造影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其使用的对比剂不同分为碘海醇组(528例)和优维显组(498例),对比两组在用药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及耐受情况。结果碘海醇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优维显组的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76%vs3.01%,P<0.01),但两组的不良反应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碘海醇组的耐受程度较优维显组好,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静脉肾盂造影中应用碘海醇相对安全,积极的护理配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