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福建省邵武卫闽国有林场的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探索人工修枝对杉木人工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杉木无节材的科学培育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4年生杉木林中建立4种不同修枝强度(修掉树干直径6、8、10、12 cm位置以下的枝条)的试验小区30个,在各试验小区中随机选择修枝木和不修枝对照木,修枝木每年修枝1次直至修枝高度达7 m后停止修枝。试验后连续20 a调查试验林杉木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修枝对杉木树高生长没有显著影响;修枝后1 a(5年生)至修枝后8 a(12年生),6 cm和8 cm的高强度修枝对杉木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量有显著抑制作用,10 cm和12 cm的中低强度修枝对杉木胸径和单株生长量有显著促进作用;杉木修枝后20 a与未修枝杉木相比,6 cm强度修枝处理杉木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量分别降低了0.4%、3.7%和3.7%,8 cm强度修枝处理杉木树高增加了2.0%,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量分别降低了4.4%和2.2%,10 cm强度修枝处理杉木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量分别增加了6.5%、8.0%和6.7%,12 cm强度修枝处理杉木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量分别增加了5.5%、6.2%和8.5%,但不同修枝强度与对照杉木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总生长量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杉木中密度幼林光环境与生长修枝效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LAI-2000冠层分析仪对不同修枝高度处理条件下杉木人工幼林光环境及叶面积指数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生长量的修枝效应,初步得到4点主要结论:(1)修枝明显提高了林内透光率,林内透光率随着修枝强度的增大而增大,且修枝强度愈大,林内透光率恢复至干扰前状态的趋势愈明显;(2)修枝明显降低了林分叶面积指数,随着修枝强度的增大,林分叶面积指数呈线性下降,修枝强度高的林分叶面积指数的增长百分率相对愈高,修枝所引起的林分叶面积指数下降的程度远远低于林分透光率的增大;(3)不同修枝强度对隔行修枝林分的总生长量影响不显著,但过度修枝会对修枝木胸径生长产生抑制,而对修枝木高生长影响不显著;(4)强度为40%的修枝方式以约20%的叶面积损耗换取了透光率1倍左右的提高,且对修枝木材积生长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修枝对云南松人工幼林林分结构和生长的影响,对宜良禄丰村林场尖山林区1 m×2 m×5 m非均匀密度控制营造10年生人工林,采用L4(23)正交设计(增加不修枝和重度修枝的2个对照)开展不同修枝方式和强度的试验,并于修枝前及修枝2 a后开展林分调查。结果表明:修枝前后林分径阶分别为2~14 cm和2~16 cm,8、10和10、12 cm径阶是构成林分此2个阶段的主要成分;修枝后,正交试验修枝4个处理组合的林分平均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分别为增加23.4%~28.7%、28.6%~34.2%、83.6%~100.3%,不修枝的此3个指标分别是21.9%、20.2%、68.9%,重度修枝的则分别为20.3%、21.4%、63.4%;以上3个指标增长率最大的都为手锯修枝保留3轮侧枝组合的,且正交试验修枝的均高于不修枝和重度修枝的。适宜的修枝方式及强度组合极显著地促进云南松幼林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新疆杨的生长量和培育无节良才,缓解我国木材短缺的现状,本文以新疆杨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四个不同强度的抹芽处理,分别探究不修枝、修枝5m、修枝6m以及修枝7m对树木胸径、树高的影响,并对这些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修枝对树木的胸径增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修枝6m对树木胸径的增长影响显著,其次为修枝5m。不修枝和修枝7m对树木胸径的增长的作用很小。(2)修枝6m和修枝5m的处理对树木树高的影响较为显著,其中修枝6m处理树高变化最为明显。不修枝和修枝7m后对树高的影响不明显,也不利于树木的生长。通过试验得出的结论来看,中度修枝(修枝6m)对树木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1998年 ,对林龄为 2 0~ 30a的白桦天然林进行了不同强度的修枝和间伐处理 ,并于 2 0 0 3年春对林分生长状况进行了复查 ,结果表明 :不同强度的间伐和修枝处理对白桦天然林林木胸径生长和冠幅具有显著影响。强度修枝 (2 /3树高 )后 ,林木的胸径生长比弱度修枝降低 8%~ 10 %。中度间伐和强度间伐对保留木胸径生长和冠幅影响较为接近 ,但显著高于弱度间伐。树干解析结果表明 :间伐后 ,林分的材积生长量以中度间伐为最大 (6 .99m3 ·hm-2 ·a-1) ,强度间伐最小 (4.6 1m3 ·hm-2 ·a-1)。 5a的研究结果表明 ,林龄 2 0~ 30a的白桦天然林最适林分密度为 110 0株·hm-2 ,修枝强度不应超过 1/2树高。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鹅掌楸分枝多影响林木生长的问题,在鹅掌楸5年生林分进行修枝试验,结果表明:经过4年时间的生长,到9年生时有修枝的林分明显比没有修枝的林分长得好。有修枝的林分9年生时林分平均胸径达11.1cm,4年间生长了5.1cm,而没有修枝的林分9年生时林分平均胸径只有9.6cm,4年间只生长了3.5cm;有修枝的林分9年生时林分平均树高达9.1m,4年间生长了4.6m,而没有修枝的林分9年生时林分平均树高只有7.9m,4年间只生长了3.4m;有修枝的林分9年生时林分平均单株材积达0.0458m3,4年间生长了0.0387 m3,而没有修枝的林分9年生时林分平均单株材积只有0.0302m3,4年间只生长了0.0229 m3。修枝对鹅掌楸的幼树生长作用较大,很有必要,是鹅掌楸幼林管理的一个重要营林措施。  相似文献   

7.
陈乘贵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4):137-139,193
试验研究了15年生木荷丰产优质材培育的主要技术措施。结果表明:立地质量、经营密度、修枝等技术措施对木荷丰产优质材培育有重要影响。宜选择Ⅰ、Ⅱ类地,调控保留密度为900株/hm2,对胸径生长影响是最大的,保留密度为2 250株/hm2对胸径生长影响最小。不同经营密度对平均树高生长有一定影响,但对优势木树高影响不明显。经营密度越大,林分的郁闭度大,通风透光差,导致枝下高上升,冠幅生长受到抑制,叶量及叶面积降低,不利于林木生长。修枝后,木荷树高生长均大于未修枝。3种修枝处理间,随着修枝强度的增大,树高越高。胸径生长A2、B2处理比对照高。3种修枝处理间,B2处理胸径生长量最大,立木材积从大到小依序为B2〉A2〉C2〉D2处理。B2处理与C2、D2处理间材积生长量存在极显著差异,A2处理与C2、D2处理间材积生长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他处理间都没有显著差异,修枝强度以不超过1/3为好。3种不同强度修枝与不修枝比,树干圆满度均有不同程度提高,随着修枝强度的提高,高径比趋于不合理,尖削度变小,圆满度提高。强度修枝使形率加大,使尖削度减少,圆满度提高是以降低径生长,也就是以降低树干材积为代价,这对于培育丰产林是不可取的。因此修枝能够提高林木干形,但要选择适当的修枝强度。  相似文献   

8.
乳源木莲生长动态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福建沙县 17.5年生乳源木莲的生长过程 ,结果表明间伐前 (混交期间 )与间伐后 (纯林 )乳源木莲的生长动态变化很大。在 6年生杉莲混交林阶段 ,乳源木莲树高连年生长量最大值可达 1.2 5m ,胸径达1.5 8cm。但随后由于林分密度大 ,间伐不及时 ,木莲的胸径生长开始大幅度下降。间伐杉木后第 3年 ,16年生乳源木莲胸径连年生长量迅速增长到 0 .84cm ,是 10年生时的 1.7倍 ;材积连年生长量是 10年生的 2 .4倍。表明乳源木莲具有早期速生的特点 ,最好与杉木混交造林 ,但初植密度不宜太大 ,以 180 0~ 2 2 5 0株 /hm2 为宜 ,并在 9~ 10年生间伐杉木 ,保存密度 90 0~ 10 5 0株 /hm2 。  相似文献   

9.
杉木—千年桐人工混交林种内种间竞争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egyi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对闽北地区3-5年生杉木—千年桐混交林及杉木纯林的种内种间竞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杉桐混交林的竞争强度均高于同龄纯林,随林龄增长,竞争强度逐渐减弱。杉桐混交林中以杉木之间的种内竞争为主导。无论纯林还是混交林,对象木受到的竞争强度基本随径级的增加而减少。杉木对象木的胸径大小与杉木种内、杉桐种间的竞争强度呈幂函数关系,其胸径大小与竞争强度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由预测结果可知,当杉木胸径达到30 cm后,林分竞争强度趋缓。  相似文献   

10.
人工修枝对杉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修枝后的杉木林分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适度的修枝对杉木胸径、树高、单株材积生长均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紫椴生物量分配格局及异速生长方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紫椴是东北地区阔叶红松林中重要的阔叶树种,采用整株收获法分析39 株紫椴地上、地下生物量分配格局。 根据胸径(DBH)大小将紫椴划分为3 个等级:小树(1 cmDBH 10 cm)、中树(10 cmDBH 20 cm)和大树 (DBH20 cm)。以不同高度处树干直径作为自变量建立紫椴各器官生物量异速生长模型。结果显示: 1) 随着径 级的增加,紫椴干、根生物量比例先增加后减小而树冠生物量比例先减小后增加,但不同径级间差异不显著; 2) 不 同径级紫椴枝、叶生物量均位于树冠中下层; 3) 紫椴地上、地下生物量之间呈显著线性相关(P 0.001),拟合线 性方程斜率为0.31; 4) 胸径和树高与地上竞争强度均呈显著的指数相关(P 0.001),地上竞争强度并没有影响 树冠比例、茎叶比和根冠比,但与树高胸径比成幂相关(P 0.05); 5) 综合考虑模型的可解释量及回归系数显著 性可知,胸径是预测紫椴不同器官生物量的最可靠变量。更准确地估测紫椴各器官生物量需要针对不同生长阶段 或不同径级建立相应的生物量方程。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12年生杉木无性系试验林生长性状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不同无性系生长性状表现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除了第1组的树高和第3组的胸径外,其余的无性系间的树高、胸径和材积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广义遗传力变化范围:树高为0.389~0.771,胸径为0.169~0.703,材积为0.377~0.674,试验中无性系的胸径、树高和材积3个性状多具中等以上的广义遗传力,其变异主要受遗传控制。按选择强度估算,优良无性系累积的材积平均遗传增益达到了40%以上,最优无性系累积的材积平均遗传增益达到55%以上。无性系年轮宽度自髓心向外总体上呈逐年波动下降的趋势,但不同无性系的变化趋势还是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29个优树及其种子园无性系自由授粉家系的实生苗造林试验11年结果表明:①两类家系生长量呈紧密正相关,树高胸径均达到显著水平;②生长量的年度相关,造林后第3~4年与第11年就达到极显著水平;③本试验估算的广义家系平均遗传力树高为86.67%,胸径80.01%;④家系间差异极大,并且多数家系优于对照,即家系间选择潜力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杉木间伐初始期与立地之间的关系,为大径材培育的间伐初始期的确定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福建峡阳23年生的杉木人工林的长期定位观测数据,研究目标树胸径连年生长量的变化规律,分析立地指数及不同株数梯度的目标树对杉木人工林首次间伐期的影响.[结果](1)地位指数明显影响林分中幼龄时期目标树的胸径生长速率及连年...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完全随机试验,分析了不同的修剪强度(a处理为修剪10cm;b处理为修剪20cm;c处理为修剪30cm;d处理为截干)对樟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樟树树高的年平均生长量为d处理>b处理>c处理>a处理>CK,说明修剪对樟树树高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冠幅年平均生长量也呈现出正相关的趋势,d处理>c处理>a处理>CK>b处理;而各处理对地径的影响没有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不同的修剪强度对樟树叶重和枝重的增加均有促进作用,并呈现正相关,且a处理相似文献   

16.
杉木桤木混交林生长量与土壤肥力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福建省南平市峡阳镇18地位指数的第1代杉木林采伐迹地上营造杉木纯林和杉木桤木混交林(混交比例2∶1).造林后10 a,对立地条件一致的2种人工林的生长量和土壤肥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杉木桤木混交林林分蓄积量大于杉木纯林,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P>0.05);杉木桤木混交林中的杉木平均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生长量均显著大于纯林杉木(P<0.05),但混交林中桤木生长比杉木差,其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量均显著小于混交林中的杉木(P<0.01).10年生杉木桤木混交林的土壤性质(主要是0-10 cm和10-20 cm层次的速效性养分、全N和有机质)比杉木纯林有所改善,但只有水解性N在0-10 cm和10-20 cm层次显著(P<0.05)高于杉木纯林.  相似文献   

17.
大径杉木人工复层林的经营模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29 a生杉木林下进行不同强度间伐后套种阔叶树种营造人工复层林,以探索人工林经营新模式。结果表明:当间伐后林分郁闭度降至0.4-0.5时,可满足喜光阔叶树幼树生长;当郁闭度降至0.6时,耐荫阔叶树幼树能正常生长。观光木和火力楠是理想的杉木林下套种树种,枫香不宜在林下套种。29 a生杉木近熟林林分间伐后4 a,胸径生长与密度呈反比关系,不同密度下的杉木胸径生长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8.
林地抚育对黔中地区杉木人工幼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林地抚育(松土、割灌、锄草)是提高人工林林分成活率,促进林木生长的重要措施,但对其固碳功能的影响研究仍鲜见报道。本研究以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林地抚育(松土、割灌、锄草)对黔中地区杉木人工幼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组分(植被层、枯落物层、作为主根系层的0~60 cm土壤层的碳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林地抚育使得杉木人工林林木的保存率、林分郁闭度、林木胸径、树高等均显著高于对照林分,林木单株生长的固碳能力大幅提高,其碳储量是对照林分的4.93倍。抚育杉木人工幼林生态系统的总碳储量(106.37 t/hm2)显著高于对照(78.61 t/hm2),其中植被碳库储量(26.07 t/hm2)是对照(4.64 t/hm2)的5.62倍,抚育后枯落物碳储量较对照高0.38 t/hm2。但是,林地抚育后表层土壤(0~10 cm)有机碳含量较对照下降5.44 g/kg,而10 cm以下土层较对照均表现为增加,土壤碳储量较对照总体增加3.30 t/hm2。因此,造林初期林地抚育可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植被、土壤和生态系统的碳储量,显著增强杉木幼龄林的碳汇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