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明贵州柿地方品种果实和品质生长发育动态,鉴选优良柿地方品种。【方法】以惠水盘柿等9个贵州地方柿品种为材料,分析其果实外观(单果质量、可食率、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形指数、果实形状、果皮颜色)和内在品质(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可滴定酸、糖酸比、维生素C、总单宁、缩合单宁和可溶性单宁含量),参照《柿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利用"合理满意度"方法,对贵州柿地方品种进行优选与评价;并以惠水盘柿为例,研究果实发育过程中各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1)贵州柿地方品种外观类型多样,单果质量较大,水城牛心柿、水城磨盘柿、兴义磨盘柿和关岭盘柿单果质量都在200g以上,达到特级果标准;惠水盘柿为一级果。(2)贵州柿地方品种内在品质优良,岑巩糯柿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总糖含量最高,分别为23.54%和11.51%,适合用作加工柿饼。脱涩后,各柿果的可滴定酸、维生素C、总单宁、可溶性单宁含量均下降,可溶性总糖、缩合单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上升。(3)惠水盘柿、兴义磨盘柿、岑巩糯柿、水城牛心柿和关岭盘柿的"合理满意度"均高于0.56,属于表现优异的类型。(4)惠水盘柿的果实纵径、果实横径与单果质量生长发育动态呈"双S"曲线,具有同步增长的趋势;维生素C含量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可溶性总糖含量随果实的生长而增加;总单宁含量呈不断下降趋势;缩合单宁含量则不断上升。【结论】惠水盘柿、兴义磨盘柿、岑巩糯柿、水城牛心柿和关岭盘柿为贵州优良地方柿品种;惠水盘柿的果实发育呈现双"S"型曲线,其最佳采收期为花谢后140d。  相似文献   

2.
秦美猕猴桃果实生育及营养量变的若干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生育期定期采样的方法 ,研究了浙江北部地区秦美猕猴桃果实生化规律及主要营养成分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果实生长表现为“S”型趋势 ;有机酸含量随着果实的生长而逐步增高 ,授粉后 1 1 0d达最高值 ,而后呈下降趋势 ;同时蛋白质、总糖、淀粉、可溶性糖、还原糖和可溶性固形物等含量表现为增加趋势 ;果实发育前期维生素C含量保持较高水平 ,授粉后 5 0d开始下降 ,1 1 0d则再度升高。授粉后 1 5 0d左右 ,果实鲜质量中各项营养指标达到较适值 ,即蛋白质为 477 4μg·g-1,维生素C 1 2 9mg·g-1,有机酸 1 6 3g·kg-1,总糖 93 1g·kg-1,淀粉 60 4g·kg-1,可溶性糖 32 7g·kg-1,还原糖 2 7 6g·kg-1,可溶性固形物 75 0g·kg-1,果实进入采收期。图 2表 2参 6  相似文献   

3.
采收期对火龙果果实品质及贮藏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对火龙果的科学合理采收提供理论依据,以白玉龙火龙果为试材,探讨了不同采收期果实在常温下贮藏的生理和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期的火龙果果实在贮藏过程中呼吸强度逐渐下降,呈现非跃变型果实的特征,早采收的果实呼吸强度大;随着采收期的延迟,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增加,而叶绿素含量、Vc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下降,外观艳丽,风味变好.在贮藏过程中,果实V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叶绿素含量逐渐下降,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失重率逐渐上升,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花后25d采收的果实在常温贮藏期间呼吸强度较低,能保持相对较高的总糖含量、Vc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失重率低,贮藏效果好,为最适宜的采收期.  相似文献   

4.
柿果软化过程中单宁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索柿果软化过程中单宁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规律。[方法]以我国主栽涩柿品种"磨盘柿"为试验材料,研究磨盘柿采后贮藏过程中单宁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果肉硬度变化间的关系。[结果]随着柿果硬度的降低,可溶性单宁含量呈上升趋势,不溶性单宁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下降趋势。当试验结束时(硬度小于2.00 kg/cm2),可溶性单宁含量最低,为9.5 mg/L;不溶性单宁含量最大,为41.6 mg/L;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低,为14.8%。[结论]随着柿果的软化,果实涩味变淡,甜度下降。  相似文献   

5.
柿果成熟过程中可溶性果胶和单宁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解从柿中提取果胶和单宁的最适宜时期,本试验以磨盘柿和平核无为材料,采用咔唑比色法和folin-ciocaileu法,分析了不同取样时期2个柿品种果皮和果肉可溶性果胶和单宁含量变化。随着果实的成熟,柿果中可溶性果胶的含量呈现相似的变化规律:都是逐渐升高,且果肉高于果皮,平核无高于磨盘柿。各个取样时期,2个品种的柿中可溶性单宁也呈现相似的变化规律:逐渐下降,且果肉高于果皮,平核无高于磨盘柿。同时分析了不同时期榨汁的果汁随存放时间的延长,可溶性果胶和单宁变化。随着榨汁时间的不同,可溶性果胶的含量分别在果汁存放0、10和30d达到最大值,可溶性单宁的含量在果汁存放的20到30d含量最大;且平核无果汁可溶性单宁和果胶的含量高于磨盘柿。平核无比磨盘柿,果肉比果皮是更适宜作为提取可溶性果胶和单宁的材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柿果软化过程中单宁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规律。[方法]以我国主栽涩柿品种“磨盘柿”为试验材料,研究磨盘柿采后贮藏过程中单宁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果肉硬度变化间的关系。[结果]随着柿果硬度的降低,可溶性单宁含量呈上升趋势,不溶性单宁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下降趋势。当试验结束时(硬度小于2.00 kg/cm^2),可溶性单宁含量最低,为9.5 mg/L;不溶性单宁含量最大,为41.6 mg/L;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低,为14.8%。[结论]随着柿果的软化,果实涩味变淡,甜度下降。  相似文献   

7.
富士苹果果实主要营养元素含量变化与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富士、福岛短枝富士为试材,调查果实成熟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可滴定酸及主要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并对其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果实成熟过程中,果实中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硼含量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可滴定酸、氮含量有逐渐减少的趋势,磷、钙、镁含量整体也有降低的趋势;富士、福岛短枝富士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可滴定酸及主要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较为一致;在各个测定时期,福岛短枝富士的氮、硼含量都高于富士,钾含量低于富士;经通径分析,果实固形物含量受磷、硼含量的影响较大,总糖、可滴定酸含量受硼含量的影响较大,品种间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鲜食番茄生长期果实品质动态变化规律,指导栽培并确立适宜的采收期,以5个不同品种的鲜食番茄为材料,分析其成熟过程中果实色泽、硬度以及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番茄红素、矿物质含量等品质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果实成熟过程中,硬度由3 000~4 000 g降至1 000~2 000 g,果皮红色逐渐加深,番茄红素增加至0.016 mg/g左右,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葡萄糖、果糖含量都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规律,且在坚熟期达到最大值;糖酸比、可溶性糖含量总体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可滴定酸、苹果酸含量则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同一品种的番茄在不同的生长期某些矿物质的含量也存在显著差异。结果表明,坚熟期为鲜食番茄最适宜的采收时期,坚熟期NT31番茄的糖酸比在7.5左右,果糖含量为15.0 mg/g,可溶性蛋白含量为17.0 mg/g,具备更高的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9.
桑椹成熟期间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早熟品种“大十”和晚熟品种“红果2号”2个常用果桑品种,在果实成熟期间桑果中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桑果成熟度的增加,2个品种果实的单果重、出汁率及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总酚物质和单宁含量均逐渐增加,而酸度逐渐降低;桑果的蛋白质含量则出现2个高峰,分别在果实红色期和紫黑色期。2个品种间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存在差异,“大十”品种的单果重、出汁率及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均高于“红果2号”,而滴定酸含量低于“红果2号”,并且“大十”的上述理化指标变化速度较快;2个品种的单宁和蛋白质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大十”的单宁含量较高,而“红果2号”的蛋白质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0.
柿果实成熟软化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柿果实成熟及软化过程中呼吸速率、乙烯浓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单宁含量、果肉质地、脂氧合酶活性、主要水解酶类活性(主要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甲酯酶、纤维素酶、淀粉酶)、细胞膜透性及丙二醛变化的研究进展,并对软化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采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对山茱萸浸提液中山茱萸多糖的酶水解法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并对浸提液的中有效成分马钱苷含量进行了HPLC法分析。结果表明,山茱萸多糖浸提的最佳工艺为:液料比1∶5,浸提时间4 h,浸提温度80℃,果胶酶添加量0.55 g/L。用HPLC法测定出的山茱萸浸提液中马钱苷平均含量为0.512 ...  相似文献   

12.
饲料中有效能是供动物生长发育的基础.不同动物所用的有效能体系不同,目前大多数动物采用消化能、代谢能体系,但随着研究的发展与深入,发现最能反映饲料有效能的是净能体系.无论哪种体系,采用合理的测定技术准确测定饲料中的有效能值显得尤其重要,通过对饲料有效能值的准确测定可以实现动物所需能量的精确供给,减少养殖成本,使经济效益最大化.文章综述了几种有效能评价体系的测定技术.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客源市场生态旅游消费的潜在特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就长沙市居民对湖南金洞生态旅游开发的意向等问题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生态旅游符合人们“回归自然”的旅游新时尚,有着极大的开发空间,指出生态旅游的开发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开发的产品要以休闲度假类的大众产品为主,开发生态旅游都市客源市场还要多种渠道并用,尤其是要注重媒体的宣传.  相似文献   

14.
姬松茸碳源利用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麦秸培养基,系统研究了姬松茸在生长期间对碳源的利用规律。结果表明,姬松茸降解的有机物质绝大部分被菌体的呼吸过程消耗掉,绝对生物学效率较低;在菌丝生长阶段,木质素的降解速率大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这对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十分有利;非木质纤维素组分在菌丝生长阶段被主要利用,而木质纤维素则是子实体生长阶段的主要碳源。且就整个栽培过程而言,姬松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79.86%的碳源来自木质纤维素。  相似文献   

15.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创刊年代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河北农业大学前身—直隶农务学堂诞生,经几易其名,于1958年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至今。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直隶高等农业学堂时期创办了《北直农话报》,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更名为《直隶农务官报》,中华民国七年(1918)改出《农学月刊》,中华民国十七年(1928)易名为《河大农刊》,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更名为《河北通俗农刊》,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易名为《河北农林学刊》,1948年更名为《河北农学院研究专刊》,1959年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学报》至今。《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前身诸刊都与现时的《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有着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各刊之间联系紧密,连续性、继承性强。因此,《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的创刊时间应追溯至1905年创办的《北直农话报》。  相似文献   

16.
切花菊耐热性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8个切花菊品种为材料,通过对离体叶片进行50℃高温胁迫后,采用电导法、电阻抗图谱法测定电导率、电阻,并对大田栽培植株进行田间高温胁迫试验,比较品种间的耐热性。结果表明:电导法测得的50℃直接相对电导率、修正相对电导率和电阻抗图谱法测得的胞外电阻在品种间有明显差异,但与田间高温胁迫法测定的热害指数不完全一致。电导法和电阻抗图谱法都可以作为测定切花菊耐热性的方法,但需要结合田间耐热性观察。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不等株行距的宽窄行混合和等穴距错位插秧的混合稀植栽培形式 ,研究了边行效应在混合稀植栽培中的作用、混合稀植栽培的产量表现、组成行的产量、边行效应值及增产机理。该栽培技术体系综合了目前普通等株行距稀植和超稀植栽培的优点 ,通过边行效应进一步挖掘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8.
应用萄聚糖凝胶柱层析对水牛梭形住肉孢子虫包囊包溶性抗原进行了纯化。结果表明:纯化水牛梭形住肉孢子虫包囊抗原的最适条件为:选用萄聚糖凝胶G—100柱层析系统;洗脱液为03MPBS(pH72),床体积为10cm×165cm,上样体积为500HL;流速为12mL/h。纯化抗原可使琼脂凝胶双扩散试验的阳性检出率提高30%。  相似文献   

19.
板栗属壳斗科栗属(Castanea mollisima Blume),其种子属于顽拗型种子,不耐贮藏。基于近年来板栗贮藏保鲜技术研究成果,从合理采收、贮前处理、贮藏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0.
郑艳霞  王永刚  李志忠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7075-17076
[目的]寻找开发啤特果产业的新途径,提高其附加值。[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啤特果中的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多糖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对影响啤特果多糖提取工艺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确定了提取啤特果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温度95℃,料液比1∶2,乙醇浓度67%。在该工艺条件下,啤特果多糖的得率为1.05%。[结论]该研究为开发利用啤特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