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应用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从液化石油气固有危险性(火灾爆炸危险性、毒性、腐蚀性)、液化石油气球罐区主要危险危害因素(设备制造或安装质量缺陷、安全附件失效、设备管线破裂泄漏、阀门及法兰连接处泄漏、违章或误操作造成泄漏)和液化石油气运行罐区扩建施工预先危险性(运行罐区工艺操作过程的危险性、运行球罐区设备设施存在的危险性、扩建施工作业存在的危险性)这3个方面对某石化企业液化石油气球罐区运行扩建施工进行了风险分析,提出了风险防控措施,包括液化石油气泄漏风险防控措施、扩建施工作业风险防控措施和加强事故应急演练,确保了扩建施工项目的安全实施。  相似文献   

2.
液化石油气球罐系统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液化石油气具有易燃、易爆、相态易变等特点,一旦泄漏易引起爆炸。为确保液化石油气球罐的安全,提出了液化石油气球罐系统在工艺设计和辅助设备选用方面要考虑的问题,着重就球罐及管道的安全泄放装置、球罐的安装高度、球罐的切水、取样系统、球罐的安全仪表及隔热冷切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3.
童伟东 《油气储运》2002,21(6):4-6,35
介绍了镇海炼化公司液化石油气罐区设计中采用的一些新技术,对液化石油气的储存方式、球罐的设计、泵的选用和罐区安全设计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液化石油气罐区设计中的一些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李建华  黄郑华 《油气储运》2006,25(11):47-49,60
分析了液化石油气储罐泄漏的原因,探讨了液化石油气储罐泄漏的危害特性,从储罐质量设计、储罐合理设置、隔热防火设计和安全检测装置等方面探索了预防和控制液化石油气储罐泄漏的消防安全设计.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存在的硬件安全问题,提出已运行储配站整改和新建储配站需要注意的事项。一是液化石油气储罐及管法兰密封结构要改进;二是液化石油气储罐工艺配管及阀门的连接要牢靠;三是燃气检测报警器使用与维护要加强。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存在的硬件安全问题,提出已运行储配站整改和新建储配站需要注意的事项。一是液化石油气储罐及管法兰密封结构要改进;二是液化石油气储罐工艺配管及阀门的连接要牢靠;三是燃气检测报警器使用与维护要加强。  相似文献   

7.
液化石油气火灾爆炸事故类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液化石油气储运过程中的各种爆炸类型及成因进行了探讨,运用事故树方法分析了引起火灾爆炸的概率和原因。指出在液化石油气爆炸事故类型中,泄漏型火灾爆炸发生的概率最大,也最危险。提出了液化石油气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液化石油气(Liquefied Petroleum Gas,LPG)中含有一定量的H_2O、HCl及H_2S等气体物质,在露点温度下会形成湿硫化氢环境,容易导致储罐罐体发生腐蚀开裂,具有极大的危险性。以中国南方某400 m~3的LPG球罐为研究对象,采用PHAST事故后果模拟软件,分别模拟泄漏孔径为50 mm、100 mm及150 mm的LPG球罐泄漏的危害和影响范围。模拟结果表明:在上述3种泄漏孔径下,蒸气云扩散的最大距离分别为16.0 m、29.5 m、42.0 m,喷射火影响的最大距离分别为20.0 m、37.5 m、53.5 m,闪燃影响最大距离分别为16.8 m、31.8 m、46.0 m,蒸气云爆炸影响距离为462.0 m。模拟得出的泄漏事故的危害和影响范围,可为今后不同泄漏区域的应急方案制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液化石油气的储存方式及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液化石油气的储存方式是液化石油气储存设计中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综述了国内外液化石油气的储存方式及相关技术,同时,对影响储存方式的诸多因素,如储存液体的体积(或质量)、进液速度、液化石油气的接收频率、进液和输出手段、储存液体的物理性质和热力性质、投资和每种系统的运行费用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球罐的硫化物应力腐蚀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关欣 《油气储运》1997,16(8):39-43
含硫化氢的液化气球罐存在着由腐性环境条件而引起的腐蚀破裂。结合球罐的具体情况,对硫化物应力腐蚀形成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预防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指出:球罐金属材料的硬度,安装或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应力,液化石油气中H2S的浓度及水分含量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球罐腐蚀破裂。  相似文献   

11.
彭忍社  尹旭东  李庞 《油气储运》2012,31(12):917-918,922,968
天然气长输管道干线输送压力较高且往往无法停输,一旦与干线连接的法兰部位出现泄漏,在线堵漏很困难。通过对管道法兰连接部位出现的各类泄漏隐患原因进行分析,组建模拟试验系统,结合实际开展管道法兰在线治理技术的试验研究,提出了采用专用高压卡具、不停输开孔封堵和复合材料修复技术治理管道阀门法兰泄漏的技术方案。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针对法兰泄漏的不同情况,在确保作业安全的前提下选择一种经济有效的技术方案,是有效治理管道法兰泄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陈苏屏 《油气储运》2002,21(6):39-40
介绍了荆门石油化工总厂48单元液化石油气高压球罐区的技术改造及其隐患治理措施。改造后的高压球罐区储存能力和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工艺流程更为简捷,设备选型更为合理,消除了事故隐患,确保了罐区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宏观检查、超声波检测、硬度测试、金相检查等方式,对一台200m^3液化石油气球罐内壁鼓泡的成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在用储罐和新建储罐提出了鼓泡防治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天然气储运系统法兰连接密封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樊玉光 《油气储运》2003,22(10):47-49
目前油气储运系统中的法兰连接设计多采用基于m(垫片系数)、y(最小预紧比压力)系数的法兰设计标准,该方法不能真实地反映出当设计压力、温度、流体介质参数变化时而出现的泄漏量或密封性的变化。介绍了美国压力容器研究会的PVPC设计法,该方法提出的新的垫牛密封参数,不但考虑了垫片材料、结构和厚度的关系,而且还介入了垫片尺寸、介质性质、压力、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较客观地描述了垫片的密封特性。按PVPC方法计算了直径为15~40mm、压力为0.6~4.0MPa的焊钢制管法兰在标准螺栓载荷下的泄漏率,结果表明,同样的垫片,在同样压力下,直径越大,密封性越差;在不同工作压力下,随着压力的增大,泄漏率增大,紧密度减小。  相似文献   

15.
为了能够有效地减少由于液化石油气的泄漏而引起的事故,设计了一种适用于中小型液化气站的泄漏自动控制系统.基于PIC单片机具有指令简单、控制迅速、集成度高等特点,以PIC16F870为核心组成的泄漏报警和自动排风控制系统;并讨论了传感器的选用和满足防爆标准要求的传感器布置,介绍了系统组成及软件系统.该系统集检测、报警和控制为一体,功能齐全,特别是较好地解决了气体传感器的温度补偿问题,提高了系统的工作可靠性.该系统通过了消防部门的安全认定,使用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液化石油气储罐火灾事故的危害及其连锁反应过程,对液化石油气罐区的安全防护方式进行了分析,并对各种防护方式的特点进行了比较,提出了液化石油气储罐设计时选择安全防护方法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7.
基于ABAQUS螺栓接头的接触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螺栓接头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管道连接方式。工程实践证明,法兰强度的破坏极为罕见,而泄漏则是连接失效的主要形式,因此法兰的密封性能成为研究的重点。采用接触有限元方法,计算了螺栓、法兰和垫片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给出了法兰和垫片间接触压强的分布规律,指出了考虑法兰接头密封时管道内压是一个不可忽略的计算因素,验证了螺栓之间的区域为密封的薄弱环节。对有效和准确的评价法兰接头的密封性能,改进法兰接头结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液化石油气储运火灾的消防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瑞霞 《油气储运》2006,25(9):53-55
列举了近年来发生在液化石油气储运过程中的火灾事故,通过分析液化石油气的性质以及液化石油气火灾的特性,提出了液化石油气储运的防火及灭火对策.指出液化石油气储运火灾应以防为主,以防为重,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设施,加大消防监督检查力度,利用一切有效的控制手段,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鉴于液化石油气的物理特性,在液化石油气管道在压力保护方法的设计过程中,既应按照常规液相油品管道考虑稳态压力、水击压力等问题,还应进一步关注液化石油气管道特殊工况下的压力保护问题。以某液化石油气管道为研究对象,借助商用软件TLNET分析了正常输送、水击等工况下管道的压力水平,并深入探讨了停输工况下管道的压力变化情况,评估了已有压力保护系统的安全性。研究成果表明:常规液相油品管道的压力工况分析思路可能无法完全覆盖液化石油气管道极端压力工况,冬季停输升温将造成液化石油气管道压力增高,必须制订相关预案并采取相应的压力保护措施,从而为相关学者和工程设计人员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在阐述泄漏电流监测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输电线路绝缘子污秽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通过数据监测分机,采用自适应噪声对消原理,实时在线检测输电线路绝缘子表面的泄漏电流和环境温、湿度等数据,采用无线通讯技术将数据传输到远程系统主机上,主机通过专家系统分析,得出绝缘子的污秽状况,当污秽过度时及时告警处理,减少了输电线路污闪的几率,提高了供电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