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亚种间杂交稻物质积累与运转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亚种间杂交稻干物质积累较高,且主要表现在结实期。但亚种间杂交稻的物质运转率,茎鞘物质的输出率与转换率低,成熟期茎鞘中可用性醣的残留率高。与籼型三系杂交稻汕优63相比,亚种间杂交稻剑叶的光合产物分配到穗部的较少,滞留的茎鞘中的较多。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灌浆过程中不同器官的氮素含量和积累及分配变化与氮素利用效率的关系。【方法】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10个水稻基因型的各组织器官氮素积累、分配利用与氮素利用效率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在籽粒灌浆过程中穗中的氮素含量品种间没有显著的差异而鞘叶和茎中的氮素含量主要在灌浆后期呈显著的差异。穗中氮素积累的增加伴随着鞘叶和茎的氮素积累的下降,尤其是鞘叶更明显,植株总吸氮量在器官中的分配比例随籽粒灌浆进程穗中氮素比例增加伴随鞘叶和茎的氮素比例减少。同样,穗、鞘叶、茎的氮素积累量和分配比例籽粒灌浆后期品种间呈显著的差异。籽粒灌浆不同时期的氮素利用效率品种间呈显著差异,其中成熟期氮素利用效率与成熟期穗和鞘叶氮素含量、鞘叶的氮素积累量和鞘叶氮素分配比例呈显著的负相关,与灌浆中后的穗氮素积累分配比例呈显著的正相关。【结论】在水稻氮高效育种工作中,结合组织氮素进行选择,可有效地提高选择效果。  相似文献   

3.
肥水条件对不同类型水稻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肥水条件对不同类型水稻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与总干物质积累量显正相关,杂交稻抽穗后的物质积累优势明显,而高产常规粳稻抽穗前干物质净积累量较大;肥水充足能促进干物质的再分配,增加籽粒产量,肥水不足会对干物质的输出产生抑制作用;水稻叶片的干物质输出和转换率高于茎鞘,对产量贡献较大;直立穗型品种叶片及茎鞘的干物质输出能力均较强,对高产有利。  相似文献   

4.
亚种间杂交稻干物质积累较高,且主要表现在结实期。但亚种间杂交稻的物质运转率、茎鞘物质的输出率与转换率低,成熟期茎鞘中可用性醣(可溶性醣与淀粉)的残留率高。与籼型三系杂交稻汕优63相比,亚种间杂交稻剑叶的光合产物( ̄14C)分配到穗部的较少,滞留在茎鞘中的较多。亚种间杂交稻物质运转率低与籽粒中特别是灌浆初期籽粒中的ATP酶活性低、IAA的含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5.
水稻群体光合速率和茎鞘贮藏物质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采用汕优 63和盐粳187品种(组合),通过设置前后期不同氮素配比,对水稻群体光合速率(CAP)和茎鞘贮藏物质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抽穗后CAP随生育进程而逐渐降低。汕优63以6:4配比CAP较高。上3茎鞘物质干重变化呈“V”字型,在穗后23d左右达最低值,其中以顶三茎鞘物质输出最多。CAP与群体质量指标、穗后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关系除穗后23d左右外比较密切,穗后23d茎鞘贮藏物质大量输出。  相似文献   

6.
两系杂交稻茎鞘物质运转与籽粒充实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不同类型的两系杂交稻品种,研究了结实期茎鞘物质运转与籽粒灌浆结实的关系。结果表明,两系杂交稻在抽穗后的净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量明显高于三系杂交稻;茎鞘物质的输出率与结实率、充实率、最大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各品种以下部茎鞘物质积累多、转运率高;茎鞘物质转运启动时间早、运转强度大,其转运率高、结实率高、充实度好,表明早期转运对籽粒灌浆充实的重要性;抽穗期提高糖花比,同时在灌浆始期促进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向籽粒库运转,有利于激发库的活性,启动和促进更多的籽粒灌浆,减少空秕粒的产生,增加籽粒充实率。  相似文献   

7.
不同库容量类型常规籼稻品种氮素吸收与分配的差异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库容量类型水稻品种氮素吸收与分配的差异,为大库容量类型品种的氮素遗传改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群体水培条件下,以国内、外不同年代育成的常规籼稻代表品种(2001年为88个、2002年为122个)为材料,测定干物重(包括根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氮素含量等,采用组内最小平方和的动态聚类方法将供试品种按库容量从低到高依次分为A、B、C、D、E、F 6类,研究各类品种氮素吸收与分配的基本特点。【结果】供试品种间库容量的差异很大(426%、817%)。A、B、C、D、E、F类品种的平均库容量,2001年分别为426.37、642.53、770.96、903.73、1 064.32、1 213.90 g?m-2,2002年分别为359.36、574.11、764.98、962.43、1 200.11、1 455.59 g?m-2;大库容量品种抽穗期全株含氮率较高、结实期全株含氮率下降幅度较大;大库容量类型品种吸氮能力强,抽穗后更明显吸氮能力显著受到生育期与吸氮强度的影响,但吸氮强度的作用要大于生育期的作用。;大库容量类型品种氮素在根中比例小、成熟期氮素在茎鞘叶中比例小、穗中氮素比例大、结实期茎鞘叶氮素运转量大;增加吸氮量,促进茎鞘叶中的氮素运转有利于库容量的提高。【结论】大库容量类型品种吸氮能力特别是抽穗后的吸氮能力强,成熟期氮素在营养器官中比例小、穗中氮素比例大、结实期茎鞘叶氮素运转量大。  相似文献   

8.
小麦灌浆期同化产物的运转分配及高矮秆品种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利用放射性核素~(14)C及~(32)P研究了小麦不同秆高品种,在生育后期同化物质的运转与分配的差异,对矮秆品种灌浆不良、易青枯早衰的原因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从灌浆初期至成熟,籽粒中放射性产物分配率迅速增加,11个品种平均,由32.5%增至77.8%,茎鞘各层则大幅度降低。此时的功能器官旗叶与倒二叶,存在着输送方向上的分工,旗叶同化产物70—80%运往穗部,其余运往植株上部茎鞘叶,而倒二叶却有50%同化产物供应植株上部及中部茎鞘叶,其余供应下部茎鞘叶及穗,约各占25%左右。生育后期茎鞘中贮存性干物质,亦呈现着向穗部的再输出,约占籽粒干重增长量的30—50%,不同品种间输出率有较大差异,变幅20—80%。矮秆品种功能器官的作用并不逊于高秆品种,其倒二叶同化物质对穗的贡献较高秆品种为高,但同时向茎鞘的分配率降低了30%,因而不利于维持生育后期植株中下部营养器官的代谢与功能,表现了矮秆品种易青枯早衰、茎鞘干物质向穗部的输出率仅为高秆品种的一半左右。  相似文献   

9.
选用上育397和绥粳3号两个水稻品种,于分蘖期、穗分化期、抽穗后1~10d、抽穗后11~20d分别进行土壤水势为-30~-35kPa和-60~-65kPa的控水处理,研究了土壤水分对寒地水稻的生长发育、物质形成与分配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分蘖期控水对株高影响不大,土壤水势为-30~-35kPa时,使两个品种的茎数显著减少,上三片叶叶面积不同程度的降低。穗分化期控水使两个品种的株高显著降低,主要是极显著地降低了第二至第四节间的长度;土壤水势为-30~-35kPa时,上三片叶叶面积降低,而两个品种的茎数、穗数却极显著增加。抽穗前土壤水势为-30~-35kPa时,两品种在齐穗期茎、鞘、穗的干重均低于对照,各器官的物质输出率也有所降低,大多数控水强度大的处理降低幅度也大。抽穗初期土壤水势为-30~-35kPa时,上育397多数处理各器官的物质输出率低于对照,而绥粳3号多数处理各器官的物质输出率高于对照。不同水稻品种在不同生育阶段对不同程度水分胁迫反应不同,抽穗前期是水稻的需水敏感期,对水稻的生长发育、物质积累与输出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0.
新株型水稻与杂交稻结实期的光合特性与产量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以穗型较大的3个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组合)新株型稻IR65600-85、二系杂交稻培矮64S/E32和三系杂交稻 优86为材料,研究其结实期干物质生产与分配的比较特性及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培矮64S/E32和 优86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它们极显著地高于IR65600-85.就单茎物质生产力而言,IR65600-85具有较高的生物产量,归因于其株型紧凑、少蘖大穗、分蘖成穗率高、单茎茎鞘重、光合速率高,但由于抽穗后叶、茎、鞘物质输出受阻,导致功能叶碳氮代谢紊乱,比例失调,使籽粒结实率低、充实差,产量潜力无法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