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0 毫秒
1.
压砂地持续利用对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宁夏中部干旱区压砂地为研究对象,分析压砂地持续利用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压砂地利用年限的增加土壤肥力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持续压砂利用15 a后,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质量分数分别比对照下降57.43%、46.56%、48.89%。压砂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随着压砂利用年限的延长整体呈下降趋势,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值低于对照;持续压砂利用后,土壤微生物群落中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均显著降低,压砂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Biolog ECO板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随培养时间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压砂初期土壤微生物的碳源利用能力和微生物的功能多样性显著增加,但持续利用后期与对照无明显差异。压砂地不同土层土壤微生物类群对土壤碳源基质利用类型和利用能力存在差异,0~20 cm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羧酸类化合物利用能力较强,20~40 cm土壤微生物群落以碳水化合物利用类群为主。持续压砂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结构与功能,限制土壤养分的有效供给,可能是压砂地难以持续利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随着生态环境破坏日益加剧,合理的种植模式对缓解生态脆弱具有一定的价值。针对压砂地种植模式对土壤质量影响的机理问题,详细回顾了压砂地土壤入渗蒸发效应、土壤氮磷钾的变化、酶活性和病虫害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结合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提出了压砂地的未来研究建议,为进一步了解压砂地土壤状况和生态环境改善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压砂西瓜枯萎病为靶标对象,采用稀释平板涂抹法、Biolog-ECO微平板法和田间穴施方法,研究了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压砂西瓜的促生防病效果及对土壤微生物区系和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穴施不同用量的生物有机肥对西瓜植株具有促生长作用,对枯萎病防控效果和增产作用明显,其中防效达77%以上,增产率达15%以上;且能够改变土壤微生物区系,使西瓜根部土壤细菌、放线菌数量增加,尖孢镰刀菌(病原菌)数量减少,真菌数量呈现先减少后缓慢增加趋势;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碳源的利用能力增高,微生物代谢活性较强,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单施基质200 g/穴对压砂西瓜植株生长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防病效果差于单施生物有机肥100 g/穴,对压砂地土壤可起到疏松作用。总体来讲,施用生物有机肥能够明显促进压砂西瓜植株生长,有效防控西瓜枯萎病的发生,使土壤微生物区系向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对宁夏中部旱区压砂地土壤养分调查的基础上,选择西瓜地、枸杞地、沙枣地和撂荒地作为研究对象,以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作为评价指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对该区域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域西瓜地土壤质量最优,枸杞地和撂荒地次之,沙枣地土壤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5.
宁夏中部干旱带压砂西瓜田长期连作种植所产生的土壤退化、土壤养分含量降低、土壤真菌性病害增加、西瓜产量及品质下降等瓶颈问题已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发展,亟待解决。采用田间试验法,以不施肥和常规化肥为对照,研究施用不同量的生物有机肥、微生物菌肥和沼液复合微生物滴灌肥对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微生物区系组成及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和不施肥相比,施用生物有机肥使得压砂地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脲酶及蔗糖酶活性也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对作物有益的细菌数量和放线菌数量有所增加,土壤中微生物的总量相应增加,而对作物有害的真菌数量有所下降,从而有助于改善土壤质量,减少病害,有助于解决压砂瓜连作障碍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不同种植年限压砂地土壤水分吸渗特征及其水力学参数的变化,为恢复压砂地产能、提升区域生态功能及制定合理灌溉制度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宁夏中卫市不同种植年限(2,5,10,20,30和40 a)压砂地为研究对象,利用一维水平土柱吸渗试验,分析不同种植年限压砂地土壤湿润锋深度运移过程和累积入渗量变化规律,采用Philip和Green Ampt模型中吸渗率(S)、土壤水分扩散率(D)等参数分析土壤吸渗特征;采用Brooks-Corey模型计算土壤水分进气吸力(hd)和水吸力(h)等水力学参数,进一步推求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并反演土壤饱和扩散率(Ds)和非饱和扩散率(D)。【结果】相同吸渗时间下,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湿润锋深度、累积入渗量均呈减小趋势。随种植年限的增加,Philip模型中的S和Green-Ampt模型中的D均呈逐渐减小的趋势。Brooks-Corey模型中,与种植2 a压砂地相比,种植5,10,20,30和40 a压砂地土壤水分的hd分别减小了1.22%,42.81%,46.37%,55.94%和64.97%,Ds分别减小了27.83%,68.54%,85.40%,90.57%和93.15%。在相同土壤含水率下,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hD均呈减小趋势。【结论】在水分吸渗过程中,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压砂地土壤水分入渗能力及持水能力均明显减低。  相似文献   

7.
西瓜连作及倒茬对压砂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宁夏中卫市常乐镇香山村西瓜连作1、3、5、7、10年压砂地以及西瓜连作5年后改种油葵、辣椒、棉花、豌豆的压砂地为研究对象,研究西瓜连作和倒茬对压砂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西瓜连作3~4年后,压砂地土壤酶活性显著下降,随后逐渐升高,但仍低于未压砂土壤;西瓜连作5年后,改种油葵、辣椒、棉花、豌豆,除过氧化氢酶极显著升高,其他酶活性均变化不明显。一次倒茬不足以明显改善压砂地土壤酶活性,需要多次连续倒茬。在4种作物中,连续多次倒茬种植油葵更适合对压砂地土壤酶活性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8.
BGA土壤调理剂在缺水土壤上的施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缓解宁夏中部干旱带土壤缺水问题,提高水分生产效率和土地生产力。[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BGA土壤调理剂对缺水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与不施肥处理相比,施用BGA土壤调理剂改善了缺水土壤物理性质,促进了马铃薯、压砂瓜、红枣的生长发育,显著提高了压砂瓜和不覆膜条件下马铃薯产量,改善了红枣品质;与配方施肥处理相比,施用BGA土壤调理剂促进了压砂瓜、红枣的生长发育,显著提高了压砂瓜产量,改善了红枣品质。[结论]如果降低BGA土壤调理剂的生产成本或与化肥配合施用,那么BGA土壤调理剂改良缺水土壤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针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压砂后土壤水分状况及其运动过程带来的土壤质量变化和经济效益开展论述,为更好地可持续高效利用压砂地,达到科学利用区域水土资源、治理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何进宇  田军仓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8498-8500,8511
[目的]验证土壤抗旱保水剂对压砂地种植甜瓜的增产效果。[方法]采用田间试验与测试分析方法,研究了在压砂与节水补灌条件下2种保水剂的效果。[结果]在压砂种植3年的压砂田与节水补灌条件下,施用保水剂可提高苗期表层土壤含水率绝对值1.40%,相对值9.86%;提高开花坐果期表层土壤含水率绝对值1.94%,相对值15.16%。施用保水剂甜瓜出苗提前1~4 d,整个生育期提前5~8 d,平均增加单株叶片数22.88%。与无保水剂对照相比,施用保水剂可提高产量450~1 275 kg/hm2,平均增产980 kg/hm2;增产幅度在3.5%~9.9%之间,平均增产率为7.6%。经过回归分析,求得最高产量保水剂适宜用量为75~90 kg/hm2。[结论]压砂地施用保水剂具有明显蓄水保墒、促进甜瓜生长发育和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1.
1压砂地生产现状宁夏中卫市环香山地区压砂地栽培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地方政府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压砂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目前已达到20万亩。压砂地一般选择土层深厚、相对平坦的农田,将直径2~5 cm的粗砂砾平铺于土壤表面,厚度15~20 cm,利用砂石层起到保墒、蓄水、压  相似文献   

12.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在新砂田压砂瓜生育期内,单作(T1)、间作(T2)、覆膜单作(T3) 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 三种种植模式下土壤养分含量以T3处理最高,其次是T2和T1;土壤有机质变化规律为“高-低-高-低”双峰模式,其余养分变化相似,呈“高-低-高”单峰模式。(2) 三种种植模式下土壤酶活性的变化均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酶活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T3处理土壤酶活性最高,T2处理次之,T1处理最低。(3) 在各生育时期,土壤酶活性与各土壤养分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4) 三种种植模式下,西瓜产量高低为T3>T2>T1。  相似文献   

13.
采用回填土法控制土壤质量密度,测定不同质量密度、不同土层玉米根系所含氮、磷、钾养分及土壤酸性和中性磷酸酶.结果表明:在0~20 cm土层,随着土壤质量密度的增加,玉米根系中氮和钾的含量呈增加趋势,而磷含量却呈降低趋势;在20~60 cm土层,根系中氮磷钾含量均随土壤质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在0~60 cm土层,随着土壤质...  相似文献   

14.
粘土掺砂对烤烟氮、钾含量和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秦烟96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设置5个不同质量分数粘土掺砂水平,分别为S0(对照,0%)、S1(10%)、S2(20%)、S3(30%)、S4(40%),研究粘土掺砂对陕西烟区土壤物理特性、烤烟氮、钾含量和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掺砂质量分数升高,土壤体积质量降低,孔隙度增大;根系活力、根系和烟叶氮、钾含量、烟叶净光合速率(Pn)、叶绿素含量、蒸腾速率(Tr)和胞间CO2摩尔分数(Ci)及产量均呈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均以S3(30%)最大。由掺砂质量分数与产量模拟方程得出,该试验条件下,最佳掺砂质量分数为23.62%。掺砂质量分数为0%~30%时,掺砂质量分数与土壤体积质量呈显著负相关,而与根系活力、根系和烟叶氮、钾含量、烟叶光合特性指标和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在30%~40%时均呈显著负相关(根系氮含量除外)。因此,粘土适当掺砂(30%),可改善其土壤物理特性,提高烟株根系活力,改善氮、钾营养,有利于光合作用,提高烟叶产量。  相似文献   

15.
黄土高原沟壑区果园绿肥油菜翻压对土壤水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田间试验,研究秋雨季节在黄土高原沟壑区果园行间套种并翻压不同类型油菜对土壤水肥的影响。结果显示,翻压甘蓝型冬性油菜显著降低秋季及翌年3、4月份0~20 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土壤速效钾含量显著增加、速效磷含量呈增加趋势;翻压白菜型冬性及春性油菜使当季及翌年3、4月份0~60 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呈明显的降低趋势,土壤速效钾含量显著增加。与白菜型冬性油菜相比,白菜型春性油菜及甘蓝型冬性油菜单位面积耗水量较小、单位耗水生物学产量较大,且冬前根鲜质量、根与茎叶鲜质量的比值(根/茎叶)和主根长均较小。综上所述,翻压甘蓝型冬性油菜培肥土壤效果显著,且对深层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以天然次生林和人工营造的水曲柳-落叶松(水落)、水曲柳-云杉(水云)和水曲柳-红松(水红)混交林为研究对象,测定了4种林型的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活性。结果表明:次生林和水云混交林土壤中微生物量碳、氮质量分数均高于水落和水红混交林,土壤微生物磷质量分数也表现为水红混交林最低,但是土层深(H)0≤H10 cm土壤微生物量碳质量分数/总碳质量分数和土壤微生物量氮质量分数/总氮质量分数表现为水红混交林最高,水落混交林最低的趋势。土层0≤H10 cm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均表现为水红混交林最低的趋势。各林型土壤微生物量质量分数与土壤酶活性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与土壤全碳、全氮、全磷、铵态氮质量分数也呈显著正相关。总之,次生林、水云和水落混交林由于较低的林分密度和较高的阔叶树比例,土壤生物活性较高,而水红混交林则相反。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碳氮特征,测定了毛乌素沙地不同植被群落土壤0~10、10~20和20~6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及土壤颗粒组成的动态变化,并分析了土壤颗粒组成中沙粒、极细沙和黏粉粒质量分数变化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固沙植被的建植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而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的影响差异主要发生在土壤表层(0~10 cm),深层差异不显著。而同一植被类型土壤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随土层加深呈下降趋势,表现出垂直方向的变异。其中樟子松样地对表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含量影响最大,具有明显表聚性,随土层加深土壤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含量下降最为显著,而沙柳+油蒿+杨柴样地和沙地柏+油蒿样地土壤有机质、全氮质量分数随土层加深无显著变化。固沙植被的建植显著提高土壤黏粉粒(0.05 mm)和极细沙(0.05~0.10 mm)质量分数,而显著降低了沙粒质量分数(0.1~1.0 mm),不同植被类型样地各层土壤极细沙和黏粉粒质量分数由大到小依次为樟子松样地、沙地柏油蒿样地、沙柳油蒿杨柴样地,而沙粒质量分数与之相反。同一植被类型样地,随土层加深沙粒平均质量分数均呈增加趋势,极细沙和黏粉粒质量分数则呈降低趋势。土壤颗粒组成与土壤有机质、全氮质量分数间相关性表明,土壤中黏粉粒和极细沙粒质量分数分别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呈显著正相关,而沙粒质量分数却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呈显著负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8.
茶树生长过程中土壤磷变化动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玲  张宏岐  贾国梅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542-5543
[目的]为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建设和退耕还林工程提供理论参考和科学依据。[方法]选择秭归不同生长年限的茶树地的土壤样品,分析测定土壤速效磷及微生物磷随生长时间及土壤深度的变化。[结果]结果表明:随着茶树生长年限延长,土壤速效磷含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土壤微生物量磷无明显的变化趋势。随土壤深度的增加,速效磷和微生物磷都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结论]茶树生长有利于土壤表层磷的积累。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研究玛纳斯河流域3种主要土壤类型中含盐量分布情况。[方法]采用烘干法,测定土壤可溶性含盐量。[结果]3种土壤类型的盐分分布情况差异显著,中壤土含盐量较低,沙壤土、沙土的表层含盐量较高;3种土壤类型不同深度盐分变化趋势间差异很大,中壤土含盐量在20cm处最大,20cm以下土壤含盐量呈下降趋势;沙壤土含盐量在60cm处最大,60cm以下土壤呈下降趋势;沙土盐分在0~150cm土层处于增加趋势。[结论]该研究可为该地区土壤盐渍化治理及发展趋势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不同种植年限压砂地土壤水分空间变异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采取野外大田试验,运用地统计学和经典统计学方法,研究了不同种植年限压砂地的土壤水分空间变异规律。结果表明,压砂地的土壤含水量均值明显大于裸地(CK)的土壤含水量,且新砂地中砂地老砂地裸地。压砂地各土层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为弱变异。裸地(CK)第Ⅰ层,老砂地Ⅱ、Ⅲ层土壤水分半方差函数最佳理论模型为指数模型,裸地Ⅱ、Ⅲ、Ⅳ层,新砂地第Ⅱ层,中砂地第Ⅰ、Ⅲ、Ⅳ层,老砂地第Ⅰ层为球形模型,其他各地型、各土层均为高斯模型。新砂地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中砂地具有中等的空间自相关性,而裸地和老砂地空间自相关性微弱,变异主要由随机性变异所引起。基于Surfer8.0绘制新砂地各层土壤含水量等值线分布图,结果显示,第Ⅲ层的等值线最密,第Ⅰ层、第Ⅳ层次之,第Ⅱ层最稀疏,这与Cv和C0/(C0+C)得出的结论一致。以期为压砂地生态农业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