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两系杂交水稻制种的抽穗扬花期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由于7~8月份高温多湿,容易发生稻粒黑粉病.稻粒黑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源以厚垣孢子越冬,主要从带病的种子侵染.近年来,它对我县两系杂交水稻制种危害极为严重.为了有效防治稻粒黑粉病的发生,笔者在实践中对该病的防治探索了一些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杂交水稻粒黑粉病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70年代后期推广种植杂交水稻以来,稻粒黑粉病[Neovossia horrida(Tak)]发生危害日趋严重,尤以杂交稻制种田危害更甚。一般年份病粒率为10~20%,重病田可达50%以上,严重影响杂交水稻制种的产量与品质。我们于1989~1991年对杂交水稻粒黑粉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 一、病害的侵染来源 1.种子带菌:稻粒黑粉病粒后期吸水膨胀破裂,散出黑粉(病菌孢子),随风、雨或  相似文献   

3.
稻粒黑粉病是水稻杂交制种的普遍性和毁灭性病害。本文通过对病害发生症状、发病影响因素和病害防治进行了阐述,为水稻稻粒黑粉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稻粒黑粉病使杂交稻制种产量下降、质量变劣。总结了稻粒黑粉病发生规律,分析发病的相关因素,提出综合防治技术,使该病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  相似文献   

5.
稻粒黑粉病是水稻的常发病害之一,近年在巢湖市发生呈加重趋势,发生品种主要集中为杂交籼稻和杂交籼稻制种田的母本。杂交籼稻制种常年因此病减产10%.25%,重发年份减产30%以上.严重影响杂交籼稻制种产量和种子质量,对水稻生产和粮食安全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因此,本站对稻粒黑粉病的发病原因和防控对策等进行了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6.
相对于稻瘟病和稻曲病的研究,稻粒黑粉病并未引起过多关注,但是近两年来,杂交制种水稻稻粒黑粉病持续偏重发生,严重影响了杂交水稻制种高产、优质、高效,对制种产业影响较大。该文对杂交水稻稻粒黑粉病的发生规律、发病因素、药剂筛选进行了探讨,调查结果表明75%肟菌·戊唑醇WG、325 g/L苯甲·嘧菌酯SC、17.5%烯唑·多菌灵WP对稻粒黑粉病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 稻粒黑粉病又叫“墨黑穗病”“乌籽病”、“炭谷病”等。近几年来,随着杂交水稻制种面积的扩大和杂交水稻生产的普及,此病发生的态势急速上升,危害日趋严重,据笔者1997~1998年在本地调查:杂交水稻制种田块发病达l00%;发病穗率在30%~50%,个别严重的田块达90%以上;病粒率在5%~20%,严重的达40%左右。此病不但严重地影响了杂交水稻制种和稻谷生产的产量,而且大大地降低了种子的质量和稻谷的品质,是当前杂交水稻制种和水稻生产上的一大障碍因素。须得重视防治。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的杂交水稻种植的推广,杂交制种产业的发展,稻粒黑粉病在杂交水稻制种生产过程中危害日趋严重,一般可影响制种产量的10%~15%,对一些颖角大的组合制种,其危害更重,高的可达20%~30%,严重影响杂交水稻制种的高产、优质、高效益,从而制约了制种产业的发展,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控技术防治稻粒黑粉病。本文探讨了杂交水稻制种稻粒黑粉病的防控技术,以其对杂交水稻制种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杂交制种的不育系是异交结实的,其开花习性与父本差异较大,母本授粉后,颖壳关闭较迟,这给稻粒黑粉病小孢子侵入提供了有利机会.因此,制种田的稻粒黑粉病发病较重,一般损失10%,重者达20%~30%.目前此病已成为杂交稻高产优质制种的一大威胁.为减轻该病危害,提高制种产量和质量,我们于1997年选用粉锈宁等药剂进行防治杂交制种田稻粒黑粉病的试验.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江油市常年种植杂交水稻3.8万亩(1亩=1/15公顷,下同),稻瘟病、稻粒黑粉病、水稻二化螟、纹枯病、稻飞虱、稻蓟马是杂交水稻制种的主要病虫害,其中:稻瘟病、水稻二化螟、稻粒黑粉病为害重,防治任务重,防治技术性强,若防治上稍有失误,损失十分严重。江油市植保检站  相似文献   

11.
通过4a来对山区杂交稻制种田稻粒黑粉病发生情况的观察、调查、试验,基本摸清了该病在山区制种的发生规律。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套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粉锈宁防治稻粒黑粉病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考察了15%粉锈宁防治稻粒黑粉病的效果。结果表明,杂交稻制种母本扬花盛期喷布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0.187g/m^21次,防铲达80.89%。  相似文献   

13.
稻粒黑粉病在杂交水稻制种上的发生特点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粒黑粉病在杂交水稻制种中是发生最普遍的病害之一,一般年份病粒率为5%左右,重病年达25%以上,造成制种严重减产,直接影响着制种质量。就其发病规律及诱发该病产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并针对景谷县制种区域的气候特点,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稻粒黑粉病又叫水稻黑穗病,在杂交稻制种田中危害较为严重.一般病粒率10%~30%,严重田块甚至高达50%~80%,既影响杂交稻制种产量,也影响种子质量.生产大田常发生在稻穗上部的个别谷粒上,一般每穗有病谷1~5粒.  相似文献   

15.
稻粒黑粉病在杂交水稻繁殖、制种田不育系上发生为害严重,成为限制繁殖、制种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已有研究表明,对其药剂防治是目前诸多措施中最有效的防治方法,但同时其增产效果常和防病效果不相称,甚至可出现防病不增产或防病减产的情形,从而挫伤生产部门和制种农户用药剂  相似文献   

16.
 稻粒黑粉病(Neovossia horrida)是杂交水稻制种上最严重的病害,一般损失1~2成,最高达5成以上.为确保杂交稻制种产量和质量,笔者1989~1992年对其发生流行规律进行系统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7.
水稻稻粒黑粉病是水稻制种生产主要病害,严重地危害种子的产量和质量。通过对诱发病因素的分析。在异交栽培上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和最佳时期药物治疗,是可以进行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次报道了文山州杂交稻制种田母本稻粒黑粉病发生及危害情况.据调查,一般病粒率为8.5-21.5%,严重的为61.2%以上,对杂交稻制种产量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9.
14%戊粒宝悬浮剂防治杂交水稻制种田稻粒黑粉病及稻曲病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用14%戊粒宝悬浮剂1 500 mL/hm2在杂交水稻制种破口前5-7 d施药1次防治稻粒黑粉病和稻曲病,防效分别达到70.11%和89.46%;在破口前5-7 d和齐穗期各施1次的防效分别达到89.53%和81.70%,且有效地减轻纹枯病的发生和危害,防止后期功能叶片早衰,建议在进一步试验的基础上可在大面积生产上逐步扩大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20.
1989-1992年采用控制性试验和田间调查研究稻粒黑粉病发生危害与寄主的关系结果表明稻粒黑粉病在异花授粉水稻不育系上发生危害严重,而对自花授粉水稻几乎不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