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探明解除休眠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种子适宜的贮藏条件,以解除休眠的水曲柳种子为材料,经室温自然阴干至不同含水率(低含水率7%、中等含水率10%和高含水率14%),分析种子不同含水率和不同温度(25℃、5℃、-20℃)干燥贮藏后的萌发表现。结果表明:种子含水率、贮藏温度以及两者交互作用均对干燥贮藏后水曲柳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时间影响极显著(P<0.01);室温贮藏条件下,种子含水率越高,水曲柳种子发芽率越低;低温(-20℃、5℃)贮藏条件下,高含水率种子仍然可以保持很高的发芽率。因此,生产实践中,低温贮藏种子的含水率控制在7%~14%,室温条件下贮藏种子含水率控制在7%。若短期贮藏水曲柳种子可以选择5℃条件贮藏,长期贮藏水曲柳种子选择-20℃较适宜。  相似文献   

2.
湿度对可燃物时滞和平衡含水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可燃物在相同温度、不同湿度条件下的含水率随时间变化的过程,估测了可燃物的平衡含水率和时滞,并利用计算机统计软件建立了可燃物平衡含水率-湿度模型、时滞-湿度模型,分析了湿度对可燃物时滞及平衡含水率的影响.从而实现了通过获取气象因子来预测森林可燃物含水率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3.
龙眼的平衡含水率是研究龙眼干燥和在眼干贮藏的重要参数,应用静态法对龙眼进行了不同温度和相对湿度条件下的解吸和吸湿平衡含水主的测定试验,分析了温度和相对湿度对龙眼平衡含水率的影响。比较了不同的平衡含水流率模型对实验数据的拟合精度,发现Halsey模型较适合于描述龙眼的平衡含水率曲线。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严格标识强,弱势花的条件下通过称重方法,研究了藤系138和秋光两品种同一穗上强,弱势粒的干重积累过程与子粒含水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强势花在开花后迅速增重,待强势粒增重高峰下降后,弱势粒才相应出现高峰,并有阶段灌浆现象,抽穗后水稻子粒含水率动态过程可分为缓慢下降、迅速下降,平稳下降三个时期,子粒含水率与灌浆速率呈单峰偏态曲线,在子粒含水率50%~55%时段灌浆速率出现最大值,子粒停止灌浆的  相似文献   

5.
菊花吸湿与解吸等温线拟合模型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静态法使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Tzvel.et Zhao.)处于10%~95%的相对湿度范围,通过分别测定20℃、30℃、40℃下的吸湿和解吸平衡含水率,确定了菊花的吸湿与解吸等温曲线,并以4个经验方程Henderson-Thompson、Chung-Pfost、Modified-Halsey、Modified-Oswin对测定数据进行了拟和比较。结果表明,Modified-Oswin模型拟合菊花解吸平衡含水率过程效果最好(R2=0.984 4);Henderson-Thompson模型对菊花吸湿平衡含水率的拟合效果最好(R2=0.9988)。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茶叶的吸湿解吸平衡规律,分析了不同茶叶品种在茶叶吸湿解吸平衡过程中含水率的变化趋势。采用静态重量法测定35℃下、水活度为0.06~0.90时3种红茶和3种绿茶的吸湿解吸平衡含水率,并对试验数据进行模型拟合,绘制出其水分吸湿解吸等温曲线。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茶叶品种的水分吸湿解吸等温曲线呈现的形状极似S型,解吸平衡含水率高于吸湿平衡含水率,表现出滞后现象。应用SPSS软件对红茶和绿茶的试验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茶叶品种对其吸湿解吸平衡含水率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对吉林省23种主要森林可燃物进行了调查、取样,分别考察其点燃含水率和失水特性,并对可燃物的燃烧难易程度进行归类.结果显示:难燃类可燃物包括刺槐、水曲柳、核桃揪等16种;沙松、刺槐等7种可燃物初始含水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以大兴安岭地区南瓮河保护区落叶松林(Larix gmelinii)、蒙古栎林(Quercus mongolica Fischer)、落叶松-白桦混交林(Mixture of Larix gmelinii and Betula platyphylla)(阴坡、阳坡)、沟塘草甸等4种典型林分为研究对象,运用气象要素回归法,对春季防火期和秋季防火期内的地表细小死可燃物含水率动态进行测定,构建了不同防火期、不同林型地表死可燃物含水率的预测模型,分析了相应模型的预测误差。结果表明:同林型地表可燃物含水率在春季防火期和秋季防火期差异显著;在秋季防火期,5个典型林型的地表死可燃物含水率预测平均绝对误差为0.167,平均相对误差为0.218,低于春季防火期模型和春季-秋季混合模型;秋季防火期模型对可燃物含水率预测效果最好。气象要素回归法适用于南瓮河保护区典型林型地表死可燃物含水率预测。  相似文献   

9.
采用静态法测定了食用菌在20,30,40,50℃四个温度下,全相对湿度范围内的吸湿平衡含水率,以及相对湿度范围在0~85%内的解吸平衡含水率。以平均相对误差和标准差为评价指标,对Modified-Henderson,Chung-Pfost,Modified-Halsey,Modified-Oswin四个模型和平衡含水率测定曲线进行了拟合研究,得到了描述食用菌吸湿和解吸平衡含水率曲线的模型,并对吸湿和解吸所产生的滞后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为食用菌干燥和贮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预处理法,对棋盘山2个常见树种油松、蒙古栎林下细小可燃物的失水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相关的模型。结果表明:在75%湿度、不同温度梯度(15、20、25、30、35℃)下,各细小可燃物的平衡含水率和时滞都不同程度受到温度的影响。表现为:平衡含水率与时滞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温度与枯枝和树皮的平衡含水率、时滞分别为二次函数和三次函数关系;与油松落针的平衡含水率和时滞分别为三次函数和四次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1.
对油松针叶中营养元素含量季节变化的研究表明,各龄针叶中N、P、K含量在6月初较高,在生长季节中逐渐降低;Ca含量为持续增加;Mg含量在一龄叶中呈递增趋势,在二、三龄叶中基本保持稳定。并提出了分析油松针叶营养元素含量的最佳采样时期及最小采样株数。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油松针叶红化与针叶营养元素含量的关系,试验分析测定了油松不同红化等级针叶与正常针叶中全量N、P、K、Ca、Mg、Fe、Mn、Cu、Zn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红化程度重的针叶中全量N、Ca、Cu含量与正常针叶相比差异显著(P<0.05),全量P、Mg、Fe含量差异不显著;因子分析结果表明,针叶红化现象与针叶中N元素的缺乏及Ca元素的过量存在着紧密的相关联系,与K、Fe、Zn元素的含量关系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13.
华山松针叶营养元素含量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本文研究了华山松针叶营养元素百分含量和每束针叶营养绝对含量的季节变化,并就取样株数问题进行了探讨。其中N用气敏氨电极测定,P用钼蓝比色法测定,K用火焰光度计测定,Ca、Mg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华山松针叶营养元素含量在9~10月最稳定,取样株数随叶龄和测定元素种类而变。文中给出的采样株数可供研究华山松营养状况时参考,利用本文的每束针叶营养元素含量可简便估算林分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探讨了油松林分,林木针叶中营养元素含量与林分优势木平均高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油松林木针叶中营养元素的含量与林分优势木平均高有较高的相关关系,针叶中 N、P、K 营养元素含量值与林分优势木平均高呈正相关关系,但针叶中 C_a营养元素含量值与林分优势木平均高呈负相关关系,针叶中 M_g营养元素含量值变化的幅度较微。将油松针叶采样林分标准地的优势木平均高分为四级,与其相对应的针叶中营养元素含量的平均值,既说明了林木的营养状况水平,又说明了林地立地条件的优劣和林地土埴生产力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盐胁迫对晚松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浓度为0(CK),50 mmol/L,100 mmol/L,200 mmol/L的NaC l溶液对晚松盆栽苗进行胁迫,测定分析了晚松针叶的相对含水量、质膜透性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相对含水量随盐分浓度的升高而降低;(2)晚松针叶的质膜系统能忍耐100 mmol/L以下的盐胁迫;(3)脯氨酸含量随盐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6.
抗寒锻炼期间对11年生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L.var.mongolica Litv.)幼树枝叶进行人工低温处理,以1年生针叶和茎的相对电导率作变化曲线,结合Logistic方程计算樟子松针叶和茎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以此评价其抗寒性;并测定了针叶和茎的干物质含量及针叶最大光化学效率(Maximum photochemical efficiency of photosystem,Fv/Fm),对干物质含量和Fv/Fm与抗寒性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随着抗寒锻炼的进行,樟子松针叶和茎的抗寒性逐步增强,抗寒锻炼初期的9月针叶的抗寒性强于茎的抗寒性,而抗寒性达最强的3月茎的抗寒性强于针叶的抗寒性;②这些器官的干物质含量与抗寒性为多项式相关;针叶的荧光参数Fv/Fm与抗寒性为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7.
抚育间伐对云南松非结构性碳和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究抚育间伐对云南松各个器官非结构性碳(NSC),以及碳(C)、氮(N)、磷(P)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机制。  方法  以云南省永仁县国有林场白马河林区云南松中龄林为研究对象,设置间伐(间伐强度为35.4%)与对照样地,分析抚育间伐对云南松非结构性碳和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结果  (1)抚育间伐显著影响云南松针叶和枝的NSC含量(P < 0.01),对根NSC含量则无显著影响。抚育后枝NSC含量增长9.30%,而针叶NSC含量减少3.57%。(2)抚育间伐对云南松枝C含量、针叶和干P含量有显著影响(P < 0.05),对针叶N含量有极显著影响(P < 0.01),但对根的C、N、P含量没有显著影响。抚育后云南松枝中C含量增加12.93%;针叶中N含量增长18.04%;叶和干中P含量分别降低了27.78%、55.56%。(3)云南松NSC、CNP化学计量学特征在各个器官之间表现出显著差异(P < 0.05)。相关性分析表明:针叶和根P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 < 0.05),而叶中C含量则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负相关(P < 0.05)。  结论  抚育间伐能促进云南松干、枝和根NSC含量以及各器官C含量的积累,降低叶NSC和各器官P含量,改变C、N、P在各器官中的分布格局;该地区云南松人工林生长在一定程度上受N限制,适当配施N肥将促进林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生物信息学是以生物学系统和生物学过程中信息流为主要研究内容,成为当今生物科学最活跃的领域之一。随着生物信息学领域的不断发展,传统教学内容安排的不合理性日益显露出来,生物信息学教学内容的改革已刻不容缓。实践证明,通过教学内容改革,使之在有限的教学课时条件下安排更为科学,教学效果极大地提高。该文阐述了生物信息教学现状和不足以及教学内容改革、研究内容改革等。  相似文献   

19.
利用ASD便携式手持光谱仪,实测了研究区域内油松林健康松枝和发黄松枝的原始光谱数据,并采集松枝样本进行叶绿素的测定。通过对光谱数据的处理,计算出光谱数据的位置特征参数—“三边”参数。对“三边”参数与所测叶绿素值进行相关性分析,选择最优的参数拟合出叶绿素的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基于红边面积(SDr)的健康松树针叶叶绿素估算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788;基于蓝边位置(PDb)的发黄松树针叶叶绿素估算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710。利用实验数据对所建立的估算模型进行验证,健康松树针叶与发黄松树针叶叶绿素估算模型的可靠性均满足实验要求,说明应用“三边”参数估算植被叶绿素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在黑龙江穆棱东北红豆杉自然保护区采集了不同树龄、不同性别的天然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 Sieb.et Zucc.)当年生和2年生枝,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对108株东北红豆杉(胸径d在1.8~72.2 cm之间)枝中紫杉醇及三尖杉宁碱质量分数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随树龄增加,紫杉醇质量分数呈先上升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