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龙背山生态公园在美化城市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承担了新城区休闲、生态、游憩等方面的多种功能,是城市居民的主要休闲游憩场所。从龙背山生态公园的设计手法研究入手,根据设计依据,分析总结了场地的概况、对场地的现状进行功能的划分、运用生态技术进行绿化种植设计等,来完善公园的功能,提升公园的景观价值。  相似文献   

2.
宋园园  陈永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8197-8198,8204
通过阐述合肥市蜀麓公园绿化设计的思想与手法,探讨如何在分析现状条件的基础上,尊重自然法则,运用植物语言营造幽雅的环境,展现中国古典园林意境之美,从而提升植物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3.
中国山水画和中国园林都诞生于中国传统五千年文化艺术的沃土里,现以美学艺术中的"留白"为载体,结合我国山水绘画和古典园林分别量化分析留白艺术在其中的占比以及重要性,发现美学艺术"留白"在中国画里表现手法、意境研究与古典园林创作手法、造园理念的相似,进而探究留白艺术在当代园林设计中的价值体现。文化历史对于设计师来说是一笔巨大财富,而留白艺术于我国现代园林设计有着重要指导意义,当代景观设计师要充分结合中国传统美学文化中留白艺术的精髓,把握好留白艺术便可赋予现代园林景观丰富的文化内涵,营造出更好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4.
浅析节约型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以合肥市公园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惠惠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9):170-172,174
分析了当前园林绿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节约型园林设计理念,并界定了节约型园林植物景观的相关概念。通过对合肥市逍遥津公园、杏花公园、生态公园的绿地进行调查,从植物群落角度分析研究,总结提出节约型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手法,以期为节约型园林绿地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瓮安水瓮田梯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为例,从景观类型、地域文化特征等方面,对山地梯田湿地景观设计的立意构思到景观营造的思路与方法进行探讨,分析设计中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策略。提出山地梯田湿地景观设计应以"生态文化"为主线、地域文化为内涵、"减量设计"为手法,将主题理念与景观的生态服务功能相结合,营造出具有地域特色、可持续发展的山地梯田湿地景观。  相似文献   

6.
现代城市规模化快速发展,城市综合性公园出现功能退化、设施老化等问题,基于其特殊的政治、经济、历史原因,城市综合性公园的提质改造项目变成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以太原市迎泽公园规划改造为例,围绕"功能设置人性化、园林景观生态化"设计理念,从空间布局、植被规划、配套设施、园路设计和造景手法等方面进行景观效果分析,探讨了现代城市综合性公园提质优化改造的技术内容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岭南湿地公园植物配置手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物种比例设计、植物景观平面、立面设计及文化景观设计方面浅析岭南湿地公园植物配置手法。探讨如何利用植物配置手法营造乡土特色浓郁、生物多样性丰富、科教、科研功能显著的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纽约市高线公园的设计背景及设计策略,着重分析其植物景观营造手法,以期为公共空间种植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遗址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具有历史保护、文化传承、社会与生态服务等功能而逐渐受到城市建设者与使用者的关注,但是当前我国遗址公园的建设水平良莠不齐,景观设计理论研究也较为滞后。本文旨在通过对西安市现有遗址公园的设计构思、园林艺术表达手法和景观营造效果进行定性分析和评价,总结出复原、融合、聚集、夸张、隐喻、对比等多种遗址公园景观元素表达的艺术手法和表现方法,为遗址公园的景观元素及表达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论公园绿地景观研究的与时俱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公园绿地驾起了一座人与自然联系的桥梁,是城市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经济、社会和科技进步促使公园绿地景观建设快速发展;生态学、行为心理学等多学科交融为公园绿地注入了新的活力。借鉴西方在人性化、大众行为、浪漫主义和场地分析上的景观实践,系统分析现今国内公园绿地景观研究关注景观生态学实践、生态效益分析、新技术运用、景观视觉影响、人性化设计、旅游与园林的结合、景观安全格局分析、传统园林的发掘、地域景观塑造等9方面。提出今后应重视在绿地选址的历史成因分析、景观结构与空间布局关系、经济效益计算、人性化运用的评价、绿地管理与旅游发展、应对灾难性气候等方面的研究,进而促进公园绿地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节约型园林设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景景  孔令玉  余佳  陈展川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744-11745
基于古代"少则得,多则惑"的思想理论,以及密斯"少就是多"的建筑思想,从设计角度、文化角度分析了"少就是多"在节约型园林中的含义。以秦皇岛汤河公园、杜伊斯堡风景公园、苏州留园、江洋畔生态公园为例,强调以最少的材料,最少的经济投资,最少的设计,最少的人为干扰,设计最大的城市化效果,创造最生动的城市景观,以分析"少就是多"的思想在节约型园林设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
北京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拥有一定数量依托历史遗迹而建造的公园。这些区别于普通城市公园的遗址公园,尤其需要关注其历史文化的传承。本文依托于"与古为新"的理念,从遗址的保护利用,山水体系的塑造,植物景观的配置,园林小品的构建几方面着手,探讨北京遗址公园设计手法,提出遗址公园的设计在传承历史文化精神的前提下,应彰显时代气息。  相似文献   

13.
在对紫荆公园植物资源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介绍了紫荆公园的设计手法、主要月季品种。选取园内51个典型的月季景观作为评价样本,组织60位评分者运用美景度评价法(SBE法)对样地照片进行美景度评价。采用描述因子法,选择能反映月季景观特征的7个景观评价因子,利用统计学的方法构建景观因子与美景度分值间的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各景观因子对月季景观的美学影响不同,其中有3个因子对月季景观美景度影响显著,即景观奇特性(0.108)、建筑/景观小品(0.041)、景观层次(0.08)。对紫荆公园月季主题景观构建美学评价模型,旨为今后国内月季主题公园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在历史风貌区与现代建筑群之间的绿地设计,景观风格如何定位、园林手法如何运用是传统城市环境建设中常常遇到的难题。需要把握设计分寸,达到既延续历史文脉风貌,又具时代精神,茹古涵今的效果。以赣州郁孤台公园为例,阐述相关的设计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湿地公园"的提出使得湿地的生态问题进入公众视野,然而关于湿地公园的互动性景观研究甚少。笔者通过问卷调查、行为观察,以"以人为本"、"自然性"和"交互性"3个设计原则对海口市的凤翔湿地公园互动性景观进行调查研究,得出凤翔湿地公园中人与自然的互动景观营造的优点,人与地方文脉互动性以及配套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影响互动效果的结论,针对凤翔湿地公园的互动性设计情况进行总结,并提出修改意见,为湿地公园互动性景观的营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江都花鱼塘湿地公园地域特色景观营造手法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总结地域特色景观的概念,研究地域特色景观在湿地公园中的营造手法,并得出3个营造要点,即遵从自然环境,创造宜人的游憩空间;传承地域文化,寻找心灵的故乡;选择合理材料和技术工艺,彰显时代的气息。以江都花鱼塘湿地公园为例,在现状调查、规划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主题分区以及主要特色景观设计来避免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中日益严重的趋同现象,以期为今后湿地公园的地域特色景观规划设计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7.
浅议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营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公园景观营造的问题提出景观营造的原则和思路,从丰富植物季相景观和植物景观营造的层次、加强植物配置的艺术性、丰富植物色相景观四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公园植物景观的营造手法,指出今后公园植物景观营造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曾晨  李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631-12632,12665
在解析意境含义的基础上,总结了园林意境的表达方式,进而以扬州唐城遗址公园为例,探究了遗址公园景观设计中意境的营造,详细分析了唐城遗址公园的营造主题、借景手法、布局方式、景观小品设计、色彩选取、主题活动等内容。  相似文献   

19.
山水画是中国古代绘画画科的重要分支,其重要的景观形态和人文情怀影响了现代的景观设计手法。本文提炼出山水画中"整体与局部""顾盼与协调""虚实与留白"3种表达方法,以著名山水画与现代景观效果图作糅合研究,甄别古今对于3种表达方法构图"经营位置"的探索,以求为当代景观设计行业中景观效果图表达方法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20.
逸家公园位于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地理区位条件优越,交通较为便利,通达性较强。该项目总面积约33 043 m2,整个方案以"家里的公园,公园里的家"为设计主旨,运用现代自然的设计风格,并结合湛江当地的海洋文化和景观特色,努力寻求人性化的景观,从而营造出一个充满人性化空间和温暖舒适的"家的港湾"。在设计中,自然的圆滑曲线与现代直线相结合,同时迎合"家"的主题,并以"人性化、娱乐性、休闲性和舒适性"为设计思想,打造一个犹如"家"般舒适的景观环境,使生活在现代水泥森林中的人们在繁华的闹市中寻找到一个可以感受温暖舒适感,又能亲近自然的地方,从而让人们身在其中感受到家一般的归属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