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腹水终止妊娠的时机和方式及母儿的结局。方法对36例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腹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抽取同期100例未并发腹水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36例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腹水占重度子痫前期的10.78%,36孕妇中治愈35例,1例转院后治愈。本组剖宫产率为100.0%,明显高于同期重度子痫前期无腹水者(61.0%,P〈0.01);病死率为8.3%,与无腹水组的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腹水经积极期待治疗,适时终止妊娠是唯一有效方法,孕周大于34周的新生儿存活率高,且并发症相应减少。终止妊娠的方式首选剖宫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孕妇体质量指数(BMI)对其分娩结局及其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 564例正常足月单胎孕产妇根据BMI,分为A组(孕前体重正常,即BMI〈24者)、B组(孕前体质量超常,即BM≥24者)、C组(产前体质量正常,即BMI〈28者)、D组(产前体质量超常,即BMI≥28者),比较其分娩结局及新生儿的体质量。结果 A、B、C组的分娩方式及体质量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剖宫产率、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均高于A、B、C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D两组的孕期增重均分别较A、C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产后出血、巨大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孕期体质量增加和产后出血、巨大儿、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高于A、C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产前BMI过高者其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的体质量亦较高,合理控制孕期体质量,可减少不良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梅毒的治疗方法及围生结局.方法 对在本院分娩的36例妊娠合并梅毒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孕<24周诊断并规范抗梅毒治疗的24例为A组,孕≥24周诊断并规范抗梅毒治疗的12例为B组,比较两组的死胎、早产、先天梅毒儿的发生率和新生儿病死率.结果 36例中一期梅毒1例,隐性梅毒35例;A组无死胎及新生儿死亡,B组的死胎、新生儿病死率均为8.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早产、先天梅毒儿发生率为0%和16.7%,明显低于B组的33.3%和66.7%(P<0.01).结论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以隐性梅毒为主;对所有孕妇均应在首次产前检查时进行梅毒筛查;早发现及规范的抗梅毒治疗能有效改善围生结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期梅毒患者是否终止妊娠。方法:对97例经血清学检查确诊为梅毒的孕妇,根据是否行规范抗梅毒治疗,分为三组:孕早中期治疗组(A组,33例):孕满24周之前治疗;孕晚期治疗组(B组,26例):孕25周开始治疗;未治疗组(C组,38例);比较孕妇的妊娠结局、围产儿预后及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B组、未治疗组三组早产发生率分别是6.1%、26.9%、21.1%,死胎流产发生率分别是3.0%、19.2%、42.1%,先天梅毒儿发生率分别是39.4%、65.4%、76.3%,围产儿病死率分别是3.0%、19.2%、44.7%,低体重儿发生率分别是6.1%、26.9%、31.6%。A组与C组比较:早产发生无显著差异,其他各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与C组比较:只在足月产和围产儿病死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死胎流产及围产儿死亡无显著差异,其他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早中期有效的抗梅毒治疗是改善妊娠梅毒患者妊娠结局和围产儿预后、降低先天梅毒患儿发生的关键,如能使梅毒在妊娠早期即能得到有效的诊治,可不主张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胎盘早剥的临床特征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将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246例分为对照组(重度子痫前期无胎盘早剥,160例)和观察组(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胎盘早剥,8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分娩结局、临床特征及母婴结局.结果 观察组早产率高于对照组(95.3% vs 54.4%,P<0.01).观察组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或死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孕产妇发生子宫胎盘卒中、失血性休克、凝血功能障碍及子宫切除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胎盘早剥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关系密切,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胎盘早剥的母婴结局不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双胎妊娠分娩方式、分娩时机与妊娠结局的关系,以期减少一些可预见的妊娠并发症。方法将2006年7月至2011年12月315例双胎妊娠按不同孕周分为6个阶段,每个阶段再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记录比较其产后出血情况、分娩前及分娩24h后血红蛋白(Hb)的差值、新生儿体质量、1min Apgar评分及转归。结果当孕周小于30周时,阴道分娩组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剖宫产组(P〈0.05);当孕周小于34周时,阴道分娩组的围产儿病死率明显高于剖宫产组(P〈0.05),而死亡组的新生儿平均体质量及1min Apgar评分比存活组的明显偏低,两者比较+6+6+6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孕周处于30~31周、36~37周、38~39周这3个阶段时,剖宫产组的产后出血量明显多+6于阴道分娩组(P〈0.05);除32~33周阶段外,剖宫产组分娩前后的血红蛋白差值明显大于阴道分娩组(P〈0.05);当孕周+6处于36~37周时,剖宫产组产后出血率高于阴道分娩组(P〈0.05)。结论双胎妊娠围产儿预后与分娩方式、分娩时机、新生儿体质量及1minApgar评分关系密切;适当控制双胎妊娠的剖宫产率,有利于减少产后出血量,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甲氨蝶呤全身用药、局部用药以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效果。方法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36例,分为A、B、C 3组,每组12例。A组以甲氨蝶呤(MTX)进行全身用药治疗;B组以MTX局部用药治疗;C组以MTX局部用药并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结果 A、B、C 3组患者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恢复至正常水平的时间分别为(73.2±58.4)、(41.7±11.5)、(12.9±6.8)d,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瘢痕部位包块消失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总有效率优于A组(91.6%vs 41.7%,P〈0.05)。结论 MTX局部用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动脉留置针颈内静脉直接穿刺置管在休克抢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75例休克抢救患者随机分为A组(29例)、B组(24例)、C组(22例)3组,其中A组行动脉留置针颈内静脉穿刺置管;B组行蝶型静脉留置针颈内静脉穿刺置管;C组行中心静脉导管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对比3组穿刺时间、出血量、静脉通畅情况及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A、B组穿刺时间均比C组短(P〈0.01),A、B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出血量最多,A组出血量最少,3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B组通畅率比A、C组低(P〈0.05),A、C两组通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A、B组,但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留置针颈内静脉直接置管是休克抢救时快速建立静脉通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探讨Hb Bart’s胎儿水肿综合征并发子痫前期的临床特点及围产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患者孕周、年龄、孕产次、产前检查、围产结局等情况。结果:18例Hb Bart’s胎儿水肿综合征并发子痫前期患者中,产后出血7例,前置胎盘3例,胎盘粘连6例,休克及DIC各2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孕周增加Hb Bart’s胎儿水肿综合征并发子痫前期发生率增加,围产结局越差,应加强地中海贫血的筛查及产前诊断,做好围产期保健,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中期妊娠的临床疗效,并与传统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引产术进行对比。方法:120例孕13-24周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随机分A、B、C三组,每组40例,A、B两组(实验组)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给药途径不同)引产,C组行利凡诺100mg羊膜腔内注射引产,比较两种引产方法在引产成功率、米索前列醇用量、用药至宫缩时间、用药至胎儿排出时间、产时产后出血时间、宫腔清出物等方面的差异。结果: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中期妊娠的成功率较传统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引产术更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至宫缩时间、用药至胎儿排出时间均短于利凡诺组(P〈0.01),胎盘、胎膜完整娩出者高于利凡诺组(P〈0.05);两组产时产后出血量及阴道流血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利凡诺,引产时间短,胎盘、胎膜完整娩出率高,清宫率低,引产过程更平和,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