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超高产杂交稻Ⅱ优162高产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杂交水稻组合Ⅱ优162开展了高产栽培模式研究。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考察施N量、施P量、施K量、密度和播期5个因素。对回归方程进行了统计选优,降维分析,边际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的重要性依次为:播期、密度、施N量、施K量、施P量。高产栽培模式要点为:施N量10.7~11.3 kg纯N/667 m2,施P量17.0~19.0 kg过磷酸钙/667 m2,施K量13.0~14.3 kg氯化钾/667 m2,栽插密度为1.52~1.55万窝/667 m2,播种期安排在3月26~28日。  相似文献   

2.
杂交油菜德油8号高产栽培技术综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德油8号品种对不同密度、播期、硼肥施用量及三要素(N、P、K)施用量的试验结果表明:杂交油菜德油8号在中等肥力土地的高产栽培措施为:密度在7 000株/667m2左右,播期在9月15~20日,施硼在0.85~0.9 kg/667m2,N、P、K三要素施用量在8.5 kg/667m2,尿素施用量为18~20 kg/667m2,普钙为25~30 kg/667m2,氯化钾为10~15 kg/667m2,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毕节市马铃薯栽培水平,促进马铃薯产业的持续发展,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对影响马铃薯高产超高产的主要栽培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试验因子对产量的影响作用依次为施钾水平种植密度施氮水平施磷水平。增施钾肥、提高种植密度和合理施用氮磷肥是获得高产超高产的技术关键环节。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提出毕节市马铃薯产量在3 500kg/667m2以上的栽培技术措施:种植密度5 181~5 819窝/667m2,纯N用量6.72~7.82kg/667m2,P2O5用量10.06~16.9kg/667m2,K2O用量22.72~28.18kg/667m2,N∶P2O5∶K2O=1∶1.85∶3.50。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遵辣8号高品质的优化栽培方案,采用4因素5水平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研究定植密度与N、P和K肥施用量4个因素对遵辣8号果实辣椒素和果实粗脂肪的影响,并建立遵辣8号的辣椒素、粗脂肪与各试验因素的数学回归模型。结果表明:4因素对辣椒果实辣椒素含量影响依次为施N量施P量施K量定植密度;密度为7 583~8 417株/667m~2,施N量为27.78~33.20kg/667m~2,施P量为12.51~15.50kg/667m~2,施K量为33.10~37.15kg/667m~2是辣椒素高含量的最优栽培方案。4因素对辣椒果实粗脂肪含量影响依次为定植密度施P量施N量施K量;定植密度为6 689~7 778株/667m~2,施N量为25.97~31.48kg/667m~2,施P量为12.56~15.11kg/667m~2,施K量为25.98~31.47kg/667m~2是粗脂肪高含量的最优栽培方案。  相似文献   

5.
提高亚种间杂交水稻结实率的主要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考察施N量,追N时期,施K量、密度和播期五个因素,对两系杂交水稻两优681进行了以提高结实率为目标的栽培模式的研究,建立了该类品种的农艺措施数学模型。同时,采用了统计选优方法、降维分析法、边际效应分析法和贡献率法对回归方程进行了优化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结实率影响的重要性依次为:播种期〉追N时期〉密度〉施K量〉施N量;结实率达到85%以上的配套栽培模式要点为:施N量(纯N)130.7~137.6kg,/hm^2,追N时期为7月8日至9日(减数分裂期),施K量(K20)218.9~222.1ke,/hm^2,栽插密度为23.4—24.22万穴/hm^2,播种期为3月30日至4月1日。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湖南省甘薯的种植密度、栽插期、施氮量、施磷量及施钾量与产量的关系,以徐薯22为试验材料,采用5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和DPS分析方法,对淀粉型甘薯品种高产栽培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徐薯22目标产量在2 243.42kg/667m2以上的优化农艺措施方案为:施N量9.63~10.37 kg/667m2,栽插期5月23日~5月/27日,密度3 965~4 035 kg/667m2,施K量19.31~20.69 kg/667m2,施P量28.36~31.64 kg/667m2。  相似文献   

7.
结合马铃薯原种生产实际,采用四元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以对马铃薯原种产量形成影响较大的主要栽培措施为决策变量,建立了种植密度及N、P2O5、K2O的施用量与产量关系的数学模型,并通过模拟寻优提出马铃薯原种单产最佳优化栽培措施的定量化指标。结果表明:4因子对马铃薯原种产量的影响大小程度为:种植密度>K2O>N>P2O5;该试验条件下的高产栽培农艺组合方案为:种植密度6 879~7 133穴/667m2,施N量4.59~6.28 kg/667m2,施P2O5量10.96~14.05 kg/667m2,施K2O量29.95~32.81 kg/667m2。  相似文献   

8.
基于"多元二次正交旋转回归模型"在云南省保山市进行了小麦栽培试验,研究了5个主要栽培因素密度、氮肥施用量、磷肥施用量、钾肥施用量、氮肥施用期的相互关系及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个因子对产量影响作用顺序为磷肥施用量>氮肥施用量>密度>氮肥施用期>钾肥施用量。磷肥对产量的作用最大,在试验范围内产量随着磷肥的增加而呈直线上升。在山区通过增施磷肥来增加产量是一项高产、低耗的措施,但同时还必须配合增施尿素和适当增加密度,以发挥其更大的增产作用。优化措施方案筛选结果表明,要获得高产,其氮肥施用期以分蘖肥50%+拔节肥50%和分蘖肥50%+种肥50%的施肥方式为最好。产量250~270 kg/667 m2的组合优化方案为:密度14.54万~15.84万株/667 m2,施尿素37.31~39.91 kg/667 m2、普钙43.27~49.77 kg/667 m2、硫酸钾9.93~12.10 kg/667 m2,尿素施用期为分蘖肥50%+拔节肥50%。产量在230~250 kg/667 m2的优化组合方案为:密度12.15万~13.05万株/667 m2,施尿素37.81~39.62 kg/667 m2、普钙41.36~45.87 kg/667 m2、硫酸钾8.27~9.77 kg/667 m2,尿素施用期为种肥50%+分蘖肥50%。产量210~230 kg/667 m2的措施优化组合为:密度11.39万~12.16万株/667 m2,施尿素35.87~37.41 kg/667 m2、普钙36.32~40.15 kg/667 m2、硫酸钾8.74~10.02 kg/667 m2,尿素施用期为种肥50%+分蘖肥50%或种肥30%+分蘖肥20%+拔节肥50%。  相似文献   

9.
优质油菜新品种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 3个甘蓝型油菜新组合进行了播期、密度、施氮量的L9(3 4)正交试验 ,结果表明 :播期对产量影响最大 ,品种次之 ;以播期9月 3 0日 ,密度 15万 /hm2 ,施N量 2 76kg/hm2 产量最高。华皖油 1号的最佳栽培方案有 2套 ,即播期 9月 3 0日 ,密度 12万 /hm2 ,施N量 172 .5kg/hm2 ,和播期 10月 10日 ,密度 15万 /hm2 ,施N量 2 76kg/hm2 ;华皖油 2号的最佳栽培方案是 ,9月 3 0日 ,密度 15万 /hm2 ,施N量 3 79.5kg/hm2 ;H99-2 8的最佳栽培方案是 ,播期 9月 3 0日 ,密度 18万 /hm2 ,施N量 2 76kg/hm2 。  相似文献   

10.
不同玉米品种最佳播种期、密度与施肥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采用正交设计,选4个栽培因素,即品种(A)、播期(B)、密度(C)、施肥种类和数量(D),均采用3个水平。试验结果表明:品种因素中,赤单202的最优组合是产量734.5kg/667m2,5月5日播种,密度3600株/667m2,追N肥30kg/667m2;赤早5号的最优组合是产量692.3kg/667m2,4月25日至5月10日播种,密度3600株/667m2,追N肥40kg//667m2;赤单661的最优组合是产量784.5kg//667m2,5月5日播种,密度3200株/667m2,追N肥40kg/667m2。  相似文献   

11.
杂交油菜黔油22号在黔西县的高产栽培模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提高优质杂交油菜黔油22号单位产量,加速该优异成果的大面积转化,采用4因子5水平通用旋转回归组合设计,研究了黔油22号产量与栽培因素(N、P、K、密度)间的关系,建立了各因素与产量的回归数学模型,并进行了高产栽培优化方案分析,结果表明,黔油22号在黔西县产量达到200 kg/667m2以上的优化栽培方案:纯N 20.13~22.00 kg/667m2,P2O5 11.95~12.94 kg/667m2,K2O16.20~19.80 kg/667m2,移栽密度为9040~9 935株/667m2.该技术方案对黔西县大面积生产黔油22号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当地的土壤条件及栽培水平作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12.
以淮山黑美人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对不同播种期、种植密度和种薯段位对其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期的推迟,出苗期有所提前,生育期和全生育期则相应缩短。播种期的早晚对产量有明显差异,其中以5/1种植的产量最高,平均小区产量57.02 kg,折合667 m2产量为2112.02 kg,商品薯率为88.74%。综合产量及商品薯率进行比较,最佳种植密度每667 m2为1900株,平均小区产量56.92 kg,折合667m2产量为2105.18kg,商品薯率达到87.93%。种薯选择以上、中段薯较佳,能提早出苗,提高出苗率,促进苗齐苗壮。研究结果对海南解决5~8月无鲜薯上市的野淮山淡季冶问题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4个谷子品种进行播期、密度与追肥复合因素试验研究其产量表现,结果表明影响产量最主要的因素是品种,其次是追肥量、密度,最后是播期。杂交谷子对密度、追肥量的需求大于常规品质,产量表现更好。旱地最佳种植播期为4月25日,最佳密度为16 000株/667 m2,追肥量为40 kg/667 m2。  相似文献   

14.
饲用玉米新品种中玉15号产量影响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社平  王晓春  李文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073-6073,6077
[目的]为了充分发挥饲用玉米新品种中玉15号的增产潜力。[方法]在张家口地区进行试验,从播期、密度、氮肥用量3种因素入手,研究了它们对中玉15号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3种因素对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密度>氮肥水平>播期。随着播期的延迟,中玉15号生育期缩短,产量显著下降,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降低。中玉15号最适密度为54000株/hm2,最佳施氮量是90~180kg/hm2。[结论]一定范围内增加密度和施肥量可以提高产量。该研究为饲用玉米大面积种植和规模化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黔香优302在铜仁地区的播期与施肥量栽培试验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对优质杂交香稻黔香优302进行了不同播期和不同施肥量的裂区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追肥量(施尿素5 kg/667m2、10 kg/667m2和15 kg/667m2)间差异不显著;在中等基肥和栽插基本苗2.4万株/667m2的条件下,4月15日播种的处理平均产量616.3 kg/667m2,比4月5日和4月25日播种处理的平均产量增产极显著。4月15日播种,施追肥尿素15 kg/667m2,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作壮籽肥栽培处理,最高可获得638 kg/667m2产量。  相似文献   

16.
日光温室番茄需肥特点及其科学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多年来的生产实践经验,总结了番茄的需肥特点和不同生育期、不同茬口、不同栽培和施肥条件下番茄对养分的需求规律和吸收特点,提出了日光温室番茄生产的科学施肥技术:按产量一般在6000~8000kg/667m2,定植前基施有机肥8000~10000kg/667m2,基施纯N6~8kg/667m2、P2O58~10kg/667m2、K2O8kg/667m2。在第一穗果开始膨大到核桃大小时,可进行第一次追肥,施纯N2.0~2.5kg/667m2,P2O52.0~2.5kg/667m2,纯K2O2~3kg/667m2;以后追肥在每穗果膨大到核桃大小时,每次施纯N2.5~3.0kg/667m2,P2O52.0~2.5kg/667m2,K2O3.0~3.5kg/667m2,共追施肥料5~6次。  相似文献   

17.
不同施肥水平及播种量对一年生黑麦草A2003产草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五元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方法,以播种量、有机肥、氮、磷、钾作为试验因子,研究了一年生黑麦草A2003新品系的最佳播种量及其施肥水平,建立了高产栽培配套技术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以播种量为1.2kg/167m2、有机肥2 999kg/667m2、氮30kg/667m2、磷20kg/667m2、钾20kg/667m2的组合,可获得最高产草量,达5015 kg/667m2.  相似文献   

18.
为了给黔油28号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采用4因子5水平通用旋转回归设计研究了氮、磷、钾及密度栽培因子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因子对黔油28号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x1(尿素)>x4(密度)>x2(过磷酸钙)>x3(氯化钾),该品种产量达210kg/667m2以上的优化栽培措施为尿素40.28~44.34kg/667m2、过磷酸钙61.4~70.68kg/667m2、氯化钾26.34~33.66kg/667m2、密度6 920~7 530株/667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