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在大田露地条播条件下,研究了磷肥不同用量与有机肥配施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N 150 kg/hm2的基础上,施P2O5150 kg/hm2、配施精鸡粪7500 kg/hm2(干重)处理的冬小麦产量最高,折合产量为5589.29 kg/hm2,较不施磷肥和精鸡粪的处理增产38.86%。  相似文献   

2.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小麦、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有机无机肥配合使用,能使水稻和水麦营养生和期提前,生殖生长期延迟,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增加,可提高产量、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3.
无机生物肥与作物秸秆配施对冬小麦群体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无机生物秸秆肥(SYW)系泰安市农科所承担市科技局项目,经三年研制成功的集有机、无机、生物肥于一身的新型肥料,含NPK18.7%、有机质40.0%、生物肥2.2%.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对河西绿洲番茄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齐大利番茄品种为试验材料,于2021年开展了不同施肥处理试验,分析了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对番茄苗期与开花期生长特性、番茄果实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能够促进番茄生长,其中有机肥15%等氮量替代化肥处理番茄各项生长指标最好。增施有机肥可提高番茄产量,如有机肥替代15%化肥、有机肥替代30%化肥、有机肥15%等氮量替代化肥、有机肥30%等氮量替代化肥处理产量较不施肥对照分别提高48.35%、39.30%、51.77%和49.21%,其中,有机肥15%等氮量替代化肥处理产量最高,达到97 960.5 kg/hm2。有机肥能够为番茄后期营养生长提供较为全面的养分,配合无机肥共同施用,能够提升番茄单株产量,进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因此,河西地区设施番茄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最佳施肥方案为有机肥15%等氮量替代化肥。  相似文献   

5.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及灌水对旱区烤烟(Nicotiana tabacum L.)养分含量和烟叶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有机肥用量增大,烟株体内Mg,Mn,Cu,Zn含量显著增加,N,Fe,B含量明显降低.单施有机肥对烟叶产量影响不大,但会显著降低上等烟比例和总氮、烟碱含量,提高还原糖含量.灌水可以显著提高烤后烟叶Fe,Zn含量和烟叶产量、上等烟比例,以有机肥与无机肥质量比1:1并结合灌水,烟叶的产量和质量性状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6.
《安徽农业科学》2020,(1):163-166
[目的]研究水稻生长中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选用秀水为供试品种开展1季大田试验,设置常规及缺氮区(CK、T1)、减肥20%及缺氮区(T2、T3)、减肥20%有机肥配施区(T4~T7)和减肥20%缺氮有机肥配施区(T8~T11)共4组12个肥料运筹处理。测定水稻长势及植株养分吸收情况,分析不同施肥处理下水稻生长性状、产量与氮肥利用效率。[结果]常规施肥条件下水稻生长情况和产量均最高,但氮肥利用率较低;在常规施肥减量20%的基础上,适当增施有机肥,利于植株氮养分含量的积累,可提高氮肥利用率;完全不施氮肥,磷钾减肥20%的基础上,配施有机肥,对水稻生长和氮养分积累较为不利,产量明显偏低。[结论]综合考虑投入产出,当常规施肥减肥20%,有机肥配施量为3 750 kg/hm~2时,水稻产量与常规施肥差异不显著(P<0.05),为最优无机有机肥配施方案。  相似文献   

7.
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对菜田土壤氮磷钾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有机肥能有效地提高土壤肥力,并可以有效地促进土壤有机质的增加和更新。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土壤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含量等肥力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培肥效果好。施用有机肥也能防止土壤酸化。  相似文献   

8.
绿色种养循环模式能够有效利用畜禽养殖粪污,解决化肥投入量过大、土壤板结等问题。以油菜为试种作物,探讨不同有机肥替代模式对油菜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化肥优化施肥处理的油菜产量和经济效益分别提高5 kg/亩、40元/亩,增产增效明显;有机肥替代15%氮肥处理的油菜产量和经济效益分别降低0.4 kg/亩、3.2元/亩,可以有效保障油菜产量和效益;有机肥替代30%氮肥处理的油菜产量和经济效益分别降低12.1 kg/亩、96.8元/亩,降低较显著,说明有机肥替代一定量的化肥安全可行,但替代比例不宜过大,否则将不利于油菜产量的提高。综合来看,在试验条件下,有机肥替代15%氮肥可作为油菜适宜的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  相似文献   

9.
有机肥无机肥配施对白菜型冬油菜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白菜型冬油菜天油8号为指示品种,在天水市半干旱山区进行了不同有机肥无机肥配施对冬油菜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施干基鸡粪7 500 kg/hm2、N 150 kg/hm0、P205 75 kg/hm2、K20 75 kg/hm2处理的效果最好,其生育期最长,为293 d,较对照(不施肥)延长1l d;经济性状最优,籽粒折合产量和秸秆折合产量最高,分别为2 576.05、6 204.50 k·mm2,较对照分别增产551.92%、451.66%。该配施水平是天水市半干旱山区冬油莱高产高效生产的最佳施肥配比。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马铃薯产量,改善马铃薯品质,减少长期施用无机肥的负面作用,采用田间试验,以不施有机肥处理为对照(CK),研究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有机氮∶无机氮=2∶8(T1)、有机氮∶无机氮=3∶7(T2)、有机氮∶无机氮=4∶6(T3)]对乌兰察布市马铃薯生长发育和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提高了马铃薯各农艺性状指标、叶绿素含量、根干质量、产量及品质。其中,T1处理的各农艺性状指标均显著高于CK和T3处理(除主茎数外),与T2处理差异不显著;T2处理的根干质量在各时期均最高;马铃薯产量以T2处理最高,为31572 kg/hm~2,比CK提高了22.08%;淀粉含量以T3处理最高,可溶性蛋白和维生素C含量均以T2处理最高,还原糖含量则以T1处理最高。综上所述,在乌兰察布市马铃薯种植过程中有机氮替代无机氮比例以20%~30%较适宜。  相似文献   

11.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黑土酶活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嫩江县试验田0~20 cm土壤的测定和分析,探讨了有机无机肥配施对黑土酶活性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无机肥配施有利于提高土壤酶活性,不同比例的有机无机肥配施均可使黑土过氧化氢酶、脲酶、转化酶活性增加,以有机无机肥配施1 1处理最佳;有机无机肥配施能有效提高作物产量,其处理N3M3作物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2.
钼污染对冬小麦光合作用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土壤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钼水平对冬小麦光合作用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施钼(0.15 mg·kg~(-1))能够增加缺钼土壤上冬小麦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_n)和产量;0.15~2000 mg·kg~(-1)条件下,随钼水平的提高,冬小麦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和产量呈下降趋势;随着P_n下降,胞间CO_2浓度(C_i)和Gs呈下降趋势,推测气孔限制是导致P_n下降的主要因素;叶绿素a/b值呈上升趋势,表明叶绿素a向叶绿素b的转化受阻,从而抑制光合作用。极端钼污染条件下(3000~4000 mg·kg~(-1))冬小麦不能完成其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施用氮肥时配施有机肥对渭北旱塬土壤含水量及冬小麦生长的影响,寻求适合该地区的合理的施肥方式,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方法】2011-2013年在位于渭北旱塬的陕西白水县,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施氮水平(0,75,150,225,300kg/hm~2)下施用有机肥对0~200cm土层土壤含水量、贮水量及冬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生理指标等的影响。【结果】1)各施氮水平下配施有机肥均有利于耕层土壤保水,在增加小麦产量的同时也加剧了0~200cm土层水分的消耗。2)夏闲期降水量限制了小麦对土壤水分的利用深度,140cm以上土层土壤含水量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而增大。3)各施氮水平下配施有机肥的小麦拔节期叶片瞬时和潜在水分利用效率更高,在施氮水平为150kg/hm~2时均最高。4)各施氮水平下配施有机肥时小麦扬花期植株各器官含水量均较高,以施氮水平为225kg/hm~2时最高。【结论】综合考虑产量及环境风险,建议渭北旱塬地区冬小麦种植过程中配施有机肥时施氮量以150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4.
以周麦23为供试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的大田试验研究 了关中地区秸秆还田配施不同氮肥水平 对冬小麦产量及氮素调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单施氮肥处理,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处理 冬小麦产量在低施氮量处理时有降低的趋势,在高施氮量处理时有增加的趋势,但两者间的 差异不显著;秸秆还田配施氮肥能有效提高冬小麦的氮素利用效率,冬小麦的氮肥表观利用 率提高了1.6%~9.1%;秸秆还田措施配施适量的氮肥有降低冬小麦百公斤籽粒需氮量的趋势 。综合考虑到生产成本及潜在环境污染的可能性因素,在秸秆还田条件下,试验地区冬小 麦施氮量以252~321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旱地冬小麦减肥增效的内在机制,依据7年长期定位试验,采用裂区设计,设5个氮水平(0、75、150、225、300 kg·hm-2)为主处理,配施有机肥(用量30 t·hm-2)和不施有机肥为副处理,单施化肥处理分别记为N0、N75、N150、N225、N300,配施有机肥处理分别记为MN0、MN75、MN150、MN225、MN300。在分蘖、拔节、开花、灌浆、成熟期采集植株地下(0~20 cm根系)和地上部分,对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氮素吸收利用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施氮量增加,冬小麦有效穗数、穗粒数先增加后减少,而千粒质量则逐渐下降。配施有机肥处理有效穗数较单施化肥处理整体提高7.1%。MN150处理籽粒产量最高,达到6 311 kg·hm-2。单施化肥处理籽粒对氮素的吸收主要通过花前氮素转运,而配施有机肥处理花前氮素转运和花后吸收对籽粒氮素积累作用同等重要。与单施化肥相比,有机无机肥配施花前氮素转运量、花后氮素积累量分别提高9.80%、33.10%。花前氮素转运以茎秆为主,花后氮素积累量在MN150处理最高。配施有机肥显著提高氮素利用率和农学效率,降低施氮量在增加氮素利用率与农学效率的同时提高了氮素收获指数。适量增施氮肥显著提高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单施化肥和配施有机肥分别在N225、MN150处理达到最高,有机无机肥配施下,硝酸还原酶活性在分蘖、拔节、开花和灌浆期分别提高25.94%、12.88%、9.90%和12.35%。综合来看,有机无机肥配施下施氮量为150 kg·hm-2时既能促进冬小麦植株对氮素的吸收利用,又有利于保证西北旱地冬小麦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16.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水稻光合特性及NR与SPS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有机肥(稻草、猪粪、猪粪堆肥和沼渣沼液)与化肥配施对水稻光合特性、硝酸还原酶(NR)及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猪粪堆肥与化肥配施处理在提高水稻功能叶净光合速率、水稻碳氮代谢关键时期NR和SPS酶活性方面较其他类型的配施处理有较明显优势,并能提高水稻产量和改善品质.与施纯化肥...  相似文献   

17.
配施不同比例有机肥对烤烟光合作用及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在水稻土配施有机肥施用于烤烟,研究不同比例有机肥化肥配施对烤烟光合作用及产量、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氮肥施用比例占总施氮量的30%时最为适当,有利于改善烤烟光合作用;后期氮代谢转弱,碳氮比提高,可促进碳氮代谢的协调发展;提高烤烟产量,每公顷产量比纯施无机肥的处理增产8.1%;烟叶中总糖、还原糖、烟碱、蛋白质等主要化学成分趋于协调,处于优质烤烟含量范围。配施有机肥比例过大时会对烟叶的产量及品质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果园不合理的施肥现状,造成肥料利用率低下,果品产量、品质下降的现象,研究了不同配比 有机无机肥用量对金秋梨果园的影响。试验在等施氮量条件下设置了4 个处理,分别为100%化肥(CK)、20%有机 肥+80%化肥(T1)、40%有机肥+60%化肥(T2)、100%有机肥(T3)。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能够增加金秋梨的产量,其中 以T2 产量最高。在品质方面,随着有机肥用量的增加,总糖和Vc 含量增加,硬度和总酸含量逐渐降低。此外,土壤微 生物、微生物量与有机肥间有正相关关系,随着有机肥用量的增加,土壤的细菌、放线菌、真菌,以及微生物生物量量 碳、氮含量亦有增加的趋势。金秋梨根系主要集中在0~30 cm,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须根数量逐渐减少。当有机肥用 量加大时,各土层的根数量均呈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化肥减量对小麦产量和肥料利用率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化肥减量对小麦产量及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选用扬麦20进行了不施化肥、常规施肥和化肥减量20%的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减肥20%处理的成熟期株高、穗长和产量分别下降了8.06%(P<0.01)、12.12%(P<0.01)和17.76%(P<0.01),氮磷钾吸收量分别下降了26.88%(P<0.01)、31.19%(P<0.01)、21.15%(P<0.01)。氮磷钾利用率分别提高了26.11%(P<0.05)、34.32%(P<0.05)、24.19%(P<0.01),氮磷钾的农学效率分别提高了16.92%(P<0.01)、16.61%(P<0.01)、16.08%(P<0.01)。上述结果说明化肥减量20%虽不利于小麦生长,导致减产,但能有效提高肥料的农业生产效率,因此需要合理施肥,开展化肥减量及替代措施研究。  相似文献   

20.
秸秆还田措施下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关中地区秸秆还田措施下不同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为相同区域秸秆还田条件下冬小麦氮肥的优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周麦23"为供试材料,进行一季以5个氮肥用量(0,84,168,252,336kg/hm2)为主处理、秸秆还田与否为副处理的田间裂区试验,分析不同氮肥用量对秸秆还田措施下小麦产量、产量构成要素及地上部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与单施氮肥处理相比,在低施氮量(<168kg/hm2)下,氮肥配合秸秆还田处理的冬小麦产量有降低趋势,在高施氮量(>252kg/hm2)下,氮肥配合秸秆还田处理的冬小麦产量呈增加趋势,但两者差异不显著;氮肥表观利用率和氮肥农学效率均呈现为相同施氮量下,秸秆还田处理高于秸秆不还田处理,分别提高了3.29%~24.46%和15.04%~30.05%。秸秆还田条件下,冬小麦籽粒、茎叶和颖壳中的氮素含量及茎叶和颖壳中的钾素含量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而颖壳磷素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有降低趋势,籽粒中钾素含量受施氮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相同施氮量下,与单施氮肥处理相比,氮肥配合秸秆还田处理籽粒的磷素及钾素含量均呈增加趋势,但差异不显著。【结论】氮肥配合秸秆还田能提高冬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秸秆还田配施适量的氮肥有提高冬小麦产量的趋势,秸秆还田后氮肥施用量应高于非秸秆还田的田块,但考虑到生产成本及潜在环境污染的可能性因素,在秸秆还田条件下,关中地区冬小麦施氮量不宜高于336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