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宝泉  闫昊  王博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0945-10946
[目的]探明吉密豆1号矮秆性状的遗传规律。[方法]以吉密豆1号(矮秆,母本)、吉育47(株高正常,父本)、辽豆14(株高较高,父本)及其杂交F1、F2代和回交BC1、BC2代为材料,研究吉密豆1号矮秆基因的遗传规律。[结果]F1代平均株高均高于中亲值,矮秆性状表现为隐性;杂交组合(吉密豆1号×吉育47、吉密豆1号×辽豆14)与双亲回交世代株高的分离比例符合1对基因控制性状的分离比例;2个组合R代株高的分离比例为3:1。[结论]吉密豆1号的矮秆性状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2.
1选育过程1996年原阳县农科所用山东省农科院的水稻品种鲁香粳1号为母本,本地优质米当家品种新稻68-11为父本杂交,F1表现出很强的杂种优势,分蘖力强,茎秆粗壮,穗大粒多,株高超过双亲。在F2~F4代的选择中,以产量和米质作为重点,辅之以其它优良性状;F4(系谱号为1999158)的株行生  相似文献   

3.
大豆有性杂交F2代产量性状的遗传力分析与遗传相关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选用以高抗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抗线2号为母本,以适应性广泛的黑龙江省主栽品种合丰25为父本.2003年杂交,2005年种植杂交F1、F2代,通过对杂交F1、F2代的各个性状进行分析来说明各性状的遗传力大小及遗传相关.遗传力的次序为:株高>单株英数>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分枝>百粒重.各性状与单株粒重的相关系数为:单株粒数>单株英数>节数>株高>分枝>百粒重.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以温敏亚麻雄性不育系1S为母本配制的6个杂交组合F1、F2代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杂种优势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组合F1、F2代在株高和工艺长度上的平均优势均表现为负向超父本优势,而各产量性状上的平均优势均表现出很强的正向超父本优势;但与F1代相比,F2代平均优势明显下降.产量性状构成因素平均优势大小顺序为:单株产量>单株果数>千粒重>每果粒数.不同组合间F1、F2代杂种优势表现差异较大,其中1S×黑亚15号组合产量性状的超父本优势最强,F1、F2代均表现出很强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5.
《新农业》2015,(11)
<正>1选育经过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于2002年夏以辽宁省高产春小麦品种辽春10作母本、强筋春小麦品系B W235作父本进行杂交,2002年冬对F1代种子进行温室加代。2003年春种植F2代种子,采用C I M M Y T的改良系谱集团法选择后代。F2群体种植400~500株,根据抗病性、株型、株高、分蘖多少和穗部性状选择56个单株。中选单株单收单脱,种子外观品质合格的42个单株升入F3。  相似文献   

6.
色素1号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育出的F1代色素万寿菊专用杂交种。母本W212是用深桔黄色高株雄性不育两用系做母本,用桔红色高株常规品种做父本杂交,获得F1后自交经系统选育而来的雄性不育两用系;父本W324是由引进品种经系统选育而来的自交系。此组合2004年育成,经过3年的试种,表现出了极其明显的高产量、高色素含量及抗性强的“两高一强”杂种优势,颇受种植者和加工商的欢迎。并且表现出高度的遗传一致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小豆杂交后代籽粒品质性状的遗传参数分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以京农2号(红粒)与S5033(红底花斑粒色)杂交后的F2株系为材料,研究了小豆籽粒外观品质及蛋白质含量等8个性状的变异及遗传参数.结果表明:(1)小豆百粒重、粒长、粒宽、单粒体积和蛋白质含量等5个性状F2株系的次数分布呈正态分布,属数量性状,而且F2株系间出现了大量超亲株系.(2)小豆籽粒种皮色彩L、a、b3个性状F2株系中也表现出大量超亲,其次数分布呈三峰或三峰,经x2测验,L、b2个性状分别由L1L2、B1B2B3所控制,亲本京农2号的基因型为L1L1l2l2—B1B1B2B2b3b3,S5033的基因型为l1l1L2L2—b1b1b2b2B3B3.  相似文献   

8.
<正>1优质高产芝麻新品种——皖芝1号皖芝1号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芝麻隐性核不育两用系0176A不育株为母本、豫芝4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从其后代选取优良可育单株经系统选育而成,其系谱为02-21-64-120-125-81-0。2002年从F2育性分离群体中(春播)选择优良可育单株,进行加代繁育和优选(秋播),因其综合性状表现突出而被选中,编号为21-64;2003年参加株系比较试验,比对照豫芝4号增产29.4%;  相似文献   

9.
1选育过程漳丰8号系漳州市农科所于1995年早季用本所选育的两个稳定品系漳丰矮与巨丰稻杂交;同年晚季种植F1代,表现群体整齐、株叶形态好。1996年早季种植F2代,群体分离大,选择综合性状好、丰产性好、米质较好的单株。F3代后采用系谱法选择,并在南靖船场稻瘟病重病区进行抗性筛  相似文献   

10.
用隐性核不育两型系内不育株和无蜡粉自交系杂交,F1代全部表现为雄性可育,且茎叶表面被有蜡粉;F2代群体出现有蜡粉可育、无蜡粉可育和有蜡粉不育三种类型的植株;在F2代群体中选无蜡粉可育株自交,F3代群体内所有单株都无蜡粉,并出现15∶1、3∶1和100%可育等三种育性表现;从育性分离比例为3∶1的二个F3代群体内选株自交和兄妹交,一部分F4代群体的育性表现为100%可育,相应的F3代兄妹交群体的育性也表现为100%可育;另一部分F4代群体的育性表现为3∶1,相应的F3代兄妹交群体的育性表现为1∶1.这些可育株自交育性分离比例为3∶1、相应兄妹交育性分离比例为1∶1的组合为无蜡粉隐性核不育两型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