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施磷量对棉田土壤不同形态无机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土壤磷形态的组成和强度对提高作物磷的生物有效性和磷肥的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磷肥用量对棉田土壤无机磷形态和数量的影响,为集约化棉花生产体系中磷肥合理施用提供技术基础。【方法】本文以新陆早57号、新陆早50号和新陆早13号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不同供磷水平[0 kg/hm~2(P0)、75 kg/hm~2(P75)、150 kg/hm~2(P150)、400 kg/hm~(2 )(P400)],在棉花磷素营养关键的苗期和花铃期测定不同土层土壤无机磷含量。【结果】与对照(P0)相比,低量施磷(P75)下,苗期根层(0~20 cm土层)土壤Ca_2-P、Ca_8-P、Ca_(10)-P、Fe-P、Al-P分别平均增加了68.5%、42.0%、-17.6%、38.8%、60.5%,花铃期根层(0~20 cm土层)土壤Ca_2-P、Ca_8-P、Ca_(10)-P、Fe-P、Al-P分别平均增加了52.8%、18.8%、-17.7%、38.3%、44.7%;适量施磷(P150)下,苗期分别平均增加了148.9%、88.1%、-31.5%、65.6%、46.7%,花铃期分别平均增加了113.7%、54.5%、29.4%、77.6%、27.7%;过量施磷(P400)下,苗期分别平均增加了58.6%、53.4%、44.4%、105.8%、32.8%,花铃期分别平均增加了52.3%、19.3%、40.8%、143.8%、13.7%。不同棉花品种的比较显示,不同供磷条件下,苗期土壤Ca_8-P、Ca_(10)-P、Fe-P以XLZ50较高,Ca_2-P、Al-P以XLZ57较高;花铃期土壤Ca_8-P、Ca_(10)-P以XLZ50较高, Ca_2-P、Fe-P、Al-P以XLZ57较高。【结论】不同施磷水平和不同基因型棉花对土壤无机磷的积累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150 kg P_2O_5/hm~2处理下棉田苗期和花铃期各土层Ca_2-P最高,XLZ57基因型棉花苗期和花铃期各土层Ca_2-P在施磷75~150 kg P_2O_5/hm~2处理下显著高于XLZ50和XLZ13。因此,合理施用磷肥(150 kg P_2O_5/hm~2)和合理种植棉花品种(XLZ57)可提高土壤中的有效磷源,从而提高磷肥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
一、生育特点 棉花从开花到开始吐絮这段时间称为花铃期.花铃期棉株逐渐由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转向以生殖生长为主,也是决定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时间.花铃期分为初花期和盛花期,初花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是棉花一生中生长最快的时期,盛花期以生殖生长为主,营养生长逐渐减弱,有机养分的80%~90%运输到蕾、花、铃等生殖器官,整个花铃期根系生长逐渐减弱,而吸收能力最为旺盛.  相似文献   

3.
猪粪堆肥提取液对棉花生长和养分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猪粪堆肥提取液的促生效果,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分别浇施以0.5 mol·L-1硫酸钾和水为浸提剂提取的猪粪堆肥提取液(分别简称为K和W)对棉花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用K和W能显著增加棉花植株的株高、果枝数、蕾数、棉铃数.籽棉产量分别比清水对照(CK)增加了2.30倍和1.86倍,但是K和W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2)棉花现蕾期、花铃期和吐絮期的植株生物量分别比CK增加了71.4%和52.9%、114.2%和83.5%、106.1%和90.5%,氮磷钾累积量与CK比较显著增加.K处理的棉花在现蕾期和花铃期的植株干重显著高于W处理.(3)从现蕾期到吐絮期,棉花植株功能叶硝酸还原酶活性随之增加,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却随之降低.与CK比较,施用K和W能显著增加不同时期棉花植株功能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花铃期K处理的功能叶硝酸还原酶活性显著高于W处理.K处理和W处理的棉花功能叶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比CK增加了1.24倍和3.01倍(现蕾期)、59.1%和40.0%(花铃期).(4)施用两种猪粪堆肥提取液,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增加棉花叶片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上述结果表明,猪粪堆肥提取液能明显改善棉花植株的生长发育,显著增加棉花产量,可以作为优质有机液体肥料.  相似文献   

4.
正棉花从开花到开始吐絮这段时间称为花铃期。花铃期棉株逐渐由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转向以生殖生长为主,也是决定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时间。花铃期分为初花期和盛花期,初花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是棉花一生中生长最快的时期,盛花期以生殖生长为主,营养生长逐渐减弱,有机养分的80-90%运输到蕾、花、铃等生殖器官,整个花铃期根系生长逐渐减弱,而吸收能力最为旺盛。花铃期棉株的长相要求是:株型紧凑,茎杆  相似文献   

5.
以湘杂棉9号为材料,分别于棉花蕾期和花铃期进行了非充分灌溉(指保持田间持水量的50%、60%、75%进行种植)试验。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对杂交棉株高和叶面积的影响具有延后性和可恢复性,对产量的影响主要在于降低成铃率,使铃重减轻;在测筒试验条件下,花铃期水分胁迫减产系数为0.39,蕾期水分胁迫的减产系数为0.28;同时,测得洞庭湖区砂壤土棉花花铃期萎蔫含水率为8.51%。上述结果对指导杂交棉生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通过测坑试验,研究了在蕾期、花铃期和吐絮期分别持续受渍7d对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植株成铃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持续受渍导致棉株各部位成铃率降低,蕾期持续受渍主要影响下部果枝内转部位成铃,花铃期持续受渍主要影响中上部中外围部位成铃,吐絮期持续受渍主要影响上部、顶部中外围成铃;持续受渍对棉花成铃影响最大的时期是花铃期,其次是蕾期和吐絮期。棉株具有较强的自身补偿能力,采取适当的田间管理措施可提高棉花成铃和抗涝渍能力。  相似文献   

7.
为揭示气候变化背景下棉花花铃期降水资源的变化与影响,以鄱阳湖区棉花产量(品质)因素和花铃期降水因子为研究对象,提取了棉花产量品质形成限制性影响因子,分析诊断了其变化特征及其对棉花产业发展的利弊。结果表明:(1)7月、8月降水日数以及花铃期降水量与降水日数是鄱阳湖区棉花产量品质形成的限制性降水因子,正常年份鄱阳湖区花铃期降水条件对棉花产量品质形成是适宜的。(2)棉花伏、秋桃数分别与7月、8月降水日数呈负相关;蕾铃脱落率与花铃期降水量绝对距平呈正相关,单铃重、霜前花率均与花铃期雨量绝对距平呈负相关;衣分、纤维长分别与花铃期降水日数绝对距平的"立方值"和"4次方根"呈负相关。(3)7、8月降水日数总体呈不显著的线性递增趋势,且均有增多的突变期,周期性变化趋势不显著;进入2000年代以来7月份降水日数减少趋势明显,有利于降低伏桃形成的灾害风险。(4)花铃期降水量与降水日数的绝对距平总体上均呈减小的变化趋势,特别是2000年代以来这一趋势表现得更加明显,花铃期降水有利于研究地区棉花产量品质形成和棉花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鄱阳湖区棉花花铃期降水资源变化与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揭示气候变化背景下棉花花铃期降水资源的变化与影响,以鄱阳湖区棉花产量(品质)因素和花铃期降水因子为研究对象,提取了棉花产量品质形成限制性影响因子,分析诊断了其变化特征及其对棉花产业发展的利弊。结果表明:(1)7月、8月降水日数以及花铃期降水量与降水日数是鄱阳湖区棉花产量品质形成的限制性降水因子,正常年份鄱阳湖区花铃期降水条件对棉花产量品质形成是适宜的。(2)棉花伏、秋桃数分别与7月、8月降水日数呈负相关;蕾铃脱落率与花铃期降水量绝对距平呈正相关,单铃重、霜前花率均与花铃期雨量绝对距平呈负相关;衣分、纤维长分别与花铃期降水日数绝对距平的"立方值"和"4次方根"呈负相关。(3)7、8月降水日数总体呈不显著的线性递增趋势,且均有增多的突变期,周期性变化趋势不显著;进入2000年代以来7月份降水日数减少趋势明显,有利于降低伏桃形成的灾害风险。(4)花铃期降水量与降水日数的绝对距平总体上均呈减小的变化趋势,特别是2000年代以来这一趋势表现得更加明显,花铃期降水有利于研究地区棉花产量品质形成和棉花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前,无人机系统已应用于作物产量估算,利用无人机搭载的RGB相机在花铃期和吐絮期从3个高度(10、20和30 m)分别采集棉花冠层图像,提取图像的颜色指数和纹理特征,进而对提取的特征分别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和因子分析,筛选出重要特征并构建棉花产量估算模型。通过对比分析2个生育时期和3个高度的产量估算模型,最终确定利用RGB图像对棉花进行产量估算的最佳生育时期和最佳高度。结果表明, 20 和30 m高度下花铃期图像建立的产量模型拟合度以及模型精度均比吐絮期好,而40 m高度下2个生育时期的模型拟合度接近,但花铃期的验证结果不显著;对比20和30 m高度下花铃期以及40 m高度下吐絮期的产量估算模型发现,30 m高度下花铃期通过SWR方法建立的模型拟合效果最佳,由此表明,棉花产量估算的最佳生育时期为花铃期,图像采集的最佳高度为30 m。综上,利用无人机RGB图像能准确快速估算棉花产量,为基于可见光图像的棉花产量估算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参考,并为其他农作物估产模型的建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钾肥对棉花生长的施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天津市广大植棉地区生产上重视氮磷肥,忽视钾肥的问题,开展钾肥的合理应用试验研究.研究表明,籽棉产量随着钾肥比例的提高而增加;追肥可以显著提高棉花产量,盛蕾至初花期和花铃期2次追肥显著高于盛蕾至初花期1次追肥和花铃期1次追肥;在土壤偏粘重的地块上,以盛蕾期和花铃始期2次追肥产量较高;砂质土壤,以盛花期和花铃中期2次追肥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1.
土壤水分对棉纤维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结果表明,整个花铃期缺水,严重影响纤维伸长,可溶性糖含量低,纤维素积累量少;初花期至盛花期,土壤相对湿度由80%降至60%,明显抑制纤维伸长,纤维素积累量减少;花铃期充足供水或初花期适当控制水分,盛花期土壤相对湿度达80%,能促进纤维伸长,有利于前期纤维中可溶性糖的增加和后期纤维素的积累.  相似文献   

12.
在已确定棉花施氮总量的基础上,2011年进一步进行了不同施氮时期对陆地棉叶片光合特性和产量构成因素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播前施150 kg·hm-2基肥和花铃期施150 kg·hm-2追肥的N3处理功能叶片的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在花铃期以后均处于较高水平,而叶面积指数则表现为蕾期和花铃期各追施150 kg·hm-2氮肥的N4处理自花铃期保持最高水平,其次为N3处理。N3处理抑制蕾铃的脱落,其蕾铃脱落率分别比N2、N4处理低48.98%和44.44%。各处理皮棉产量以N3处理最高,达1324.7 kg·hm-2,比施肥各处理的平均产量高出14.9%。  相似文献   

13.
棉花从开花到吐絮的这段时间称为花铃期,花铃期是棉株生育最旺盛的时期,也是决定经济产量高低的关键时期,花铃期是棉花需肥最多的时期,如果供肥不足,就会造成早衰减产,故花铃肥的施用至关重要。花铃期管理的主攻方向是通过追肥促进增蕾、保铃,使花铃多结少落,促早熟防早衰,力争“三桃满挂”。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大田试验,以典型农林间作模式枣棉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5个不同处理(3种不同间距的枣棉间作处理Int 2、Int 4、Int 6,枣树单作处理Sole J,棉花单作处理Sole C),研究枣棉间作复合系统的耗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枣棉间作复合系统中,棉花不同生育阶段的土壤含水量存在显著差异,耗水量随棉花行数的增加而增加,间作模式中Int 6处理的总耗水量最大,Int 4、Int 6处理较Int 2分别增加8.6%、9.7%;土壤贮水消耗量与总耗水量变化趋势相似,Int 2处理较Int 4、Int 6处理土壤贮水消耗量分别低59.11、66.83 mm;棵间蒸发量随着棉花生育进程的推进呈逐渐降低的趋势,Int 2处理较Int 4、Int 6处理的棵间蒸发量分别高15.7%、22.3%;棉花不同生育时期,苗期棵间蒸发量最大,为91.4 mm,花铃期次之,为73.7 mm,吐絮期最小,为26.1 mm;不同配置模式中,Int 2处理蒸散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与Sole C没有显著差异;间作配置模式各处理花铃期、吐絮期阶段的ET差异显著,蕾期和花铃期单作棉花和Int 2处理的ET最大,吐絮...  相似文献   

15.
有机肥替代化肥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有机肥替代化肥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方法】以陇棉3号为试材,采用田间随机区组排列试验,研究有机肥与化肥不同配施比例对棉花生育期、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干重、叶面积指数、花铃期光合速率、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结果】不同有机肥替代化肥延长了棉花生育期2~6 d,且用生物有机肥替代40%化肥的情况延长生育期的时间最长。各处理的叶面积指数从苗期到花铃期上升,花铃期升至最大,随后在吐絮期下降。在花铃期和吐絮期,6个处理中T5处理的叶面积指数最大。施用有机肥对棉花花铃期的光合速率无显著影响。普通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替代化肥能够获得与常规施肥相应的产量。而生物有机肥替代40%化肥显著增加了绒长、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结论】棉花生产过程中可以用生物有机肥来替代化肥,达到减用化肥、增产增效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蒜棉、麦棉套作对棉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及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棉花生育期和套作方式均显著影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及活性,从苗期到花铃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呼吸速率和土壤微生物活性均呈上升趋势,到花铃期达到最大值,花铃期到吐絮期呈下降趋势。相对于棉花单作,蒜棉、麦棉套作提高了棉田各生育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土壤呼吸速率和土壤微生物活性,有利于土壤养分的转化吸收,其中蒜棉套作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生育期渍水对棉花氮素吸收、分配和利用的影响。[方法]在田间池栽条件下,通过设置盛蕾期渍水(WL1)和花铃期渍水(WL2)处理,研究不同生育期渍水对棉花氮素吸收、分配和利用的影响。[结果]WL1对棉花根系氮素吸收能力的影响大于WL2。WL1处理结束后20 d时,棉花根系生物量、氮素吸收量和吸收速率分别显著降低38.1%、48.6%和53.0%;WL2处理结束后20 d时,上述指标分别显著降低27.3%、46.0%和44.8%。WL1处理氮素向根和叶中分配比例明显提高,WL2处理氮素向产量器官中分配比例明显提高。WL1和WL2处理氮素生理利用率均有所提高,增幅分别为11.4%和44.4%。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分析表明,WL1处理棉花铃数、铃重和皮棉产量分别显著降低40.5%、12.4%和49.5%;而WL2处理棉花铃数、铃重和皮棉产量分别显著降低23.1%、6.9%和29.9%,降幅均小于WL1处理。[结论]盛蕾期渍水对棉花氮素营养和产量形成造成的负面影响大于花铃期渍水,棉花抗渍栽培工作应以防范盛蕾期渍水为重,渍水发生后加强氮素营养管理将有利于其恢复生长和降低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棉花合理种植方式和种植密度,进行了稀穴密株种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稀穴密株种植棉花,不仅可减少劳动力,而且在适宜的密度下可显著提高棉花产量。在种植方式为3株/穴时,棉花的株高比对照增加6.97%,极显著高于对照;在花铃期以前,稀穴密株处理的光合速率都明显高于对照,花铃期以后,稀穴密株种植群体的光合速率下降较快;3株/穴时棉花的单株成铃数比对照增加52.38%,籽棉产量增加25.90%。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在黄河滩区植棉减量施用控释氮肥的方法,以转基因抗虫杂交棉中棉所75为试验材料,设计了棉花基肥和花铃肥均减量(180 kg·hm-2)施用控释氮肥,基肥施用普通尿素、花铃肥施用控释氮肥,基肥、花铃肥均施用普通尿素和控释氮肥的掺混肥,基肥和花铃肥均常量(225 kg·hm-2)施用控释肥氮肥(CK)的试验,研究了减量施用控释氮肥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基肥和追肥均使用普通尿素和控释氮肥的掺混肥能促进棉花生育,增加叶面积和营养器官、生殖器官的干质量,提高单株结铃数和铃重,子棉和皮棉产量分别增加5.33%和4.33%;但将控释氮肥的使用量由225 kg·hm-2降至180 kg·hm-2时,子棉和皮棉产量分别减少7.34%和7.28%,子棉减产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棉花区域试验品种(系)抗黄萎病性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2005年对来自江苏省棉花区域试验品种(系)174份次材料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人工黄萎病圃进行抗黄萎病性鉴定,病情考查分花铃期发病高峰时和拔棉秆时两次进行。花铃期病叶发病程度轻于拔秆时的剖秆调查结果。3年来共鉴定出高抗品种(系)8份次,占4.60%;抗病48份次,占27.59%;耐病57份次,占32.76%;感病61份次,占35.06%。鉴定结果表明,棉花区域试验品种(系)抗黄萎病性有逐年提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