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6):185-186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使得更多的人选择到城镇就业,造成农村劳动力的缺失,出现了农村的空心化现象,唯有解决快速城镇化对农村地区的影响,才能促进农村的现代化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推动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解决"三农"问题和城乡统筹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并且已经纳入城镇体系,成为城镇化规划的一部分。深入研究城镇体系中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问题,分析新型农村社区的性质定位及纳入城镇体系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促进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天津农业科学》2016,(10):84-87
统筹城乡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抓住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这个结合点。本文分析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必要性,在考虑农村地区经济特征、区位优势、交通条件、土地利用状况、资源特色和产业状况等因素的基础上,从地形地貌特征着手,提出了山地丘陵区和平原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不同方式,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可为政府提升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管理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今年河南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把探索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河南特色,近年来,河南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切入点,先行先试,推动"城乡二元分割"向城乡统筹、城乡一体转变。为宣传河南各地在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取得的成就,加快推进河南"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本刊将陆续推出河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系列报道。  相似文献   

4.
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整个河南新乡最早开始启动。新乡市作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和河南省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工作走在了全省甚至全国的前列。纵观新乡市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现在已经到了关键时刻,新型农村社区在牧野大地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但随之而来的是亟需解决的尖锐问题,如社区建设规划不合理;配套建设资金存在缺口;服务设施跟不上;土地浪费、农民利益受损等问题。其中,城市郊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路子该怎么走,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必须面对的课题。近期我们走访了红旗区的新型农村社区,了解该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情况,现将具体情况做以下汇报。  相似文献   

5.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社区的发展。二者互促互进,耦合发展。与此同时,乡村振兴推动了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形态的演变。在城乡融合、城乡一体化发展框架下,探索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探索和研究,分析了山东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对山东省通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杨卫军 《现代农业》2014,(1):100-102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的重要战略,是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切入点。河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困境是: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定位和重要性认识不清;规划制定不够科学;公共设施建设滞后;社区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新型社区组织管理不完善;农村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项目支撑等。文章主要探索河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困境与出路。  相似文献   

8.
新型农村社区要求既有别于传统的行政村,又不同于城市社区,它是介于传统农村社区与现代城市社区之间,具有较完备的社区组织和社区服务的共同体。在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个不断实践、反思和再实践的过程,本文从实践、主要经验、主要问题以及对问题的反思等方面对牡丹江地区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进行了梳理和反思,以及对我国整体农村社区建设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新型农村社区是指在农村按城乡规划进行建设的、居住方式和产业发展相协调、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现代化农民聚居区。一、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重大意义(一)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受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影响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模式及实践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创新之举,创建符合河南省省情、各地市情的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模式,不仅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解决我省农村社会发展问题的现实需要。从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的发展现状出发,以产业、地理区位、主体、改造方式等角度对当前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模式进行分析,并总结出政策先行、因地制宜、社会参与、目标明确、分步推进等实践特点,以期为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重要参考,为解决河南省城乡二元体制、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2009年山东省农村社区建设覆盖面不断扩大,村庄整治继续深入,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管理体制不断创新,人居环境大为改善。但同时也存在着社区建设资金不足、村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欠帐严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农业的产业化、农村的城市化矛盾突出等问题。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必须着眼城乡统筹,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城乡规划,构建新型村镇体系。  相似文献   

12.
新型农村社区是伴随着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区应运而生的,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发展的"第二次革命",是新型城镇化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吉林省第九次党代会明确指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结合点是统筹城乡发展,它的增长点是促进农村的发展,切入点是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节余了土地,整合了资源,发展了产业,实现了城乡一体化,是一条必须坚持的道路,也是势在必行发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顺应新时期城镇化建设的必然趋势,符合做好"三农"工作的客观需要,满足广大农民过上更好生活的共同期待,是城乡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的结合点、切入点.建好新型农村社区必须弄清什么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重要意义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关注的几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是中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它也担负着农村转型和农民市民化的重要使命。梳理了新型农村的特征及国内外研究成果,分析当前新型农村治理困境,进一步理顺了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路径取向。  相似文献   

15.
农村社区建设和管理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载体。积极创新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全力构建农村社区服务体系,不断丰富农村社区文化生活,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新型农村社区。  相似文献   

16.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有效途径,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一环,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经之路。通过对西安市长安区提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背景,阐述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村社区的涵义,并结合近年来长安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现状,分析研究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应坚持的原则和建议,力求解决问题,为长安区统筹城乡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1):205-208
农村社区化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应用行为学理论与方法,从微观农户视角剖析了农户对迁居新型农村社区的行为决策及其影响因素。农户迁居新型社区的行为取决于农户家庭自身消费能力和区域政策、经济社会环境等外部因素;构建不同类型区域农村社区化定量评测体系,科学规划农村社区建设,健全相应保障机制,对于有序推进农村社区化整治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龚云平 《河南农业》2015,(2):16-17,29
加快南阳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统筹南阳市城乡发展,优化农村资源配置,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南阳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既面临着机遇又面临着挑战,全国各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典型为南阳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南水北调工程和农运会的召开提供了建设契机,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政策提供了政策保障。但是,南阳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也面临着资金短缺、基层组织不完善、模式单一、农民权益受损等制约因素。要进一步加快南阳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必须抓好产业建设,注重组织建设,确保合理规划,切记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9.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我国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镇化的一次有益探索,主要是通过对部分农村自然村的统一规划和整合,引导农民告别原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建设类似于城镇社区但又有自身特色的新型农村社区。通过城乡政府、社区组织、社会力量以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共同合力,保证新型农村社区健康、快速地发展,让农民群众参与进来,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同时,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要以人为本,必须充分保障农民群众的各种权利和利益,包括经济、政治、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等方方面面。因此,保障农民群众的权益,是体现农民群众在新型社区建设中主体性地位的重要方面,也是实现“人的城镇化”的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20.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社区治理则是基层治理的核心所在。近年来,部分省份相继建设了一大批新型农村社区,其目的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但是社区的治理体系尚不完善、治理能力较弱,这将会直接影响城乡融合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本文从城乡融合发展的视角探究城乡融合与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关系,分析新型农村社区在治理体系、治理理念、治理方法、建设规划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为社区治理体系的完善和城乡融合有效推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