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提出“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这是党中央科学分析城乡发展关系基础上提出来的重要思想,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决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逐步缩小城乡居民差距,是新时期农村改革发展的要求,也是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
城乡文化一体化是指在一个区域内,城乡文化事业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资源共享、共同繁荣,其具体的标志和本质特征是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享有均等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他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站在历史的新高度,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  相似文献   

3.
周亮 《甘肃农业》2012,(4):23-24
城乡文化一体化是指在一个区域内,城乡文化事业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资源共享、共同繁荣,其具体的标志和本质特征是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享有均等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他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站在历史的新高度,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  相似文献   

4.
《现代农业》2008,(3):1-1
会议指出,2008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突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积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努力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切实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5.
农村公共投资对于贯彻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然而目前,我国农村公共投资领域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对农村公共投资的研究也就显得极为重要。主要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公共投资的现状,利用Eviews软件分析了各项农村公共投资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且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提高农村公共投资的效率,更好的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贵州农业科学》2008,36(1):122-122
2008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突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积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努力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切实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7.
张後飞 《现代农业》2009,(12):59-61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就是增加对农村社会事业、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的供给。而这些农村公共产品能否实现有效供给,与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及顺利推进密切相关。近年来,莆田市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采取多项措施加大对农村的公共产品投入,扩大公共财政的覆盖范围,这无疑对减轻农民负担和缓解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局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近几年来,  相似文献   

9.
赵成 《农业考古》2012,(3):86-8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缩小城乡差距的重大举措,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离不开农村基础设  相似文献   

10.
2007年,我国全面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低保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对全面推进农村扶贫事业,保证农村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加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07年12月22-23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2008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突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积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努力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切实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结构性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突出,存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增量投入严重不足、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城乡严重失衡、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地区差距不断扩大三大根本性问题。党的十八大对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紧迫性、任务艰巨性、道路曲折性作出了科学判断,我国的改革开放正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加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管理,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条件。基于中国政府职能转变的现实要求,从新供给经济学角度出发,提出解决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基本问题"新起点、三步走"的路径设计和"双扩双增、普惠共治"的方略进行政策架构,以求从供给端出发解决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始终存在效率低和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进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是衡量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深入贯彻执行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代,在我国农村改革已进入以统筹城乡发展为目标的结构性改革新阶段,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与公平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以效率和公平理论为基础,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试图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4.
水土保持工作助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长期以来,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充分表明了中央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和信心,集中代表了亿万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确保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持久动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5.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行动指南。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要特征是以坚持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自立自强为根本要求,以不断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为根基,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根本前提,以千方百计保护农民利益为中心,以实现城乡一体化与共同富裕为核心目标,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为理念。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应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管理维护;优化生态环境,注重生态保护;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标准化生产;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多措并举培养人才。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始终存在效率低和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进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是衡量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深入贯彻执行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代,在我国农村改革已进入以统筹城乡发展为目标的结构性改革新阶段,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与公平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以效率和公平理论为基础,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试图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7.
刘长波 《乡村科技》2019,(13):23-24
推进精准扶贫,加大帮扶力度,是缓解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一场攻坚战。当前,精准扶贫正在我国农村地区广泛开展,深刻地改变着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的贫困现状。精准扶贫离不开公共管理的参与,但目前我国的公共管理事业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农村精准扶贫的进程。基于此,本文从公共管理角度,围绕农村精准扶贫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8.
《浙江现代农业》2008,(2):40-45
根据党的十七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2008年我省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以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为主线,进一步加大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创业就业、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和改善民生、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力度,着力推动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和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努力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致富、农村全面进步,推动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跃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9.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指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的公共部门提供的,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为目的,向公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体制和系统的综合.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中国农村文化建设普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是整个文化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因此,认真分析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问题,以保障农村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核心,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点,促进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动力和支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20.
农村乡土文化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系统工程,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的重要内容,是培育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的主要途径。本文主要探讨了在新形势下,如何深入推进农村乡镇文化建设,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