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分税制改革的状态下财权与事权不相互对称,给地方财政带来了困难。这样地方政府就把眼光投向了土地,以确保财政的基本平衡。本文重点探讨我国分税制以后财政体制与土地财政之间的关系,以解决土地政策中的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2.
肖君  兰涌 《农业与技术》2014,(8):211-213
在我国现行的土地财政和城镇化背景下,土地及其相关产业的租、税、费收入和土地抵押、融资收入逐渐成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本文分析了土地财政模式存在的财政、金融、社会、产业发展、房地产泡沫和过度"土地城市化"等方面的诸多风险,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建议:改革征地制度,严格土地供应;推进土地市场化改革,完善市场机制的治理作用;规范使用土地出让收益,完善土地收益管理制度;改革财政体制,匹配地方财权与事权。  相似文献   

3.
开始于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增加了地方政府支出事项,同时也降低了地方财政在全国财政中的比重,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缺口逐步扩大。土地财政在缓解地方财政压力的同时,也使地方财政不可持续性增加。未来应从理顺地方财权与事权等几个方面解决其不可持续性问题。  相似文献   

4.
杨江潮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2):265-266,277
以人力资本产权与土地产权双重残缺为分析的逻辑起点,剖析了农业集体化进程必然归于失败的原因。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的家庭承包责任制,存在着土地所有权主体缺位的天然性缺陷,在我国大力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过程中,地方政府有足够的动力将集体所有的土地"征"为国有土地,通过土地出让金攫取"土地财政"。而目前的税制,即事权下移、财权上收的制度安排,也是迫使地方政府寻求体制外收入的重要原因。因此,税制改革便是寻求建立土地流转市场的关键性变量。  相似文献   

5.
冯双生  张桂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3,(31):12470-12472
采用文献研究法、实证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宅基地置换中因土地财政原因导致的农民权益受损问题及保护农民权益的对策。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在推进置换中,存在着“通过制度设租获取尽可能多的利益及以行政命令手段强势推进”等现象;为保护农民权益,必须合理分配政府间的财权和事权,完善对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6.
李慧 《甘肃农业》2005,(11):12-12
县乡财政是我国地方财政的基础,县乡财政困难必然会影响到地方财政甚至我国整体财政状况的稳固平衡。目前县乡财政困难已成为我国转轨时期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造成县乡财政困难的原因包括多个方面,如县乡财权和事权的不一致、收入趋紧、支出刚性大以及原有债务难以消化等。文章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包括促进财权和事权的统一、发展县乡经济以增加税源、精简县乡政府及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等。  相似文献   

7.
密婷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3):4-5,39
目前地方政府把土地作为增加财政收入的工具,对土地财政依赖严重。该文分析了导致土地财政产生的制度变迁和政府行为选择,结果表明,财政压力、地方政府官员的晋升激励制度和土地利用制度的综合作用是促使地方政府走向土地财政的主要原因。同时也对土地财政存在的缺陷和所造成的危害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解决土地财政问题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财政体制改革对于国内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地方经济 建设。近几年来,党中央以及财务部等部门深入推进财政体制改革,重点推进税制改革,优化政府间 的事权与财权划分,发挥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本文主要对财政体制改革,对农业及农村经 济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财政体制改革背景下促进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土地财政依赖症"是对我国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的形象表述,其实质是"寅吃卯粮",它的形成与分税制改革、政绩考核机制等因素密切相关。地方政府出让土地的收入,虽然有利于增强地方财力、加大城市建设及各项社会事业的投入,但是在推高房地产价格、增加债务风险、浪费土地资源及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存在的弊端更为突出。笔者从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事权与财权、规范土地出让收入管理、强化集约节约用地、构建科学的政绩考核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关探讨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升温,土地价格的暴涨,地方政府通过向农民征收土地,再面向市场拍卖,从中取得土地非农化的巨额收益,并形成了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文章通过分析土地财政问题,指出了土地财政依赖的不可持续性,并提出地方政府财政转型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民初的国、地税划分将田赋划归为国家税,但由于北京政府时期政局动荡,中央财权旁落,地方政权擅自截留田赋,财政收支系统极其紊乱,田赋名义上为国家税,实则为地方的重要税源,直至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才逐步确立以田赋为主的地方财政体系。其对当前税制改革的启示是:以农业税为主导向以工商税收为主导过渡是现代税制体系发展的必然结果;稳定的社会环境与和谐的中央与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权关系是税收事业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2.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围绕"事权上移、财权下移"重新调整中央和地方财政事权、支出责任、财政收入之间的分配关系,逐渐形成了中央和地方财政事权、财政收入与支出责任相协调的制度框架,调动了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充分发挥了财政在调结构、惠民生、促发展方面的工具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土地财政"的风险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绘春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3):4006-4008
追求土地收益和土地抵押贷款是地方政府主导城市化和扩大城市用地的真正目的,一些地方政府实行"土地财政"既是财政窘困的无奈之举,也反映出当前土地利用制度的不足,基于上述问题对"土地财政"的成因和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邓建波  陈文宽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1):4951-4955
采用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2002~2008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估算了全国“土地财政”的规模,并分析了其各相关组成部分占全国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例.结果表明,当前的“土地财政”规模庞大,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例约为36%,隐藏着巨大的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同时对“土地财政”所引起的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其相比于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则更为严重,国家更应该重视由“土地财政”导致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新的财税体制,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使中央与地方分配关系更加明确。根据新的财政管理体制要求,增加财政支农支出,巩固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已成为中央财政及各级地方财政共同的重要职责。因此,在新的财税体制下,按照事权与财权相统一,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各级财政支农职责,并合理确定各级财政支农财力,是确保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保证资金使用效益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三农”财政投入的不断加大,完善“三农”财政法律制度日益迫切。在财政体制方面,应当完善“三农“财政支出责任划分法律制度,健全财权划分法律制度,完善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保障地方政府支持“三农”的财权和财力。同时,还应当完善“三农”财政投入管理法律制度,具体包括:建立“顶层设计、统筹协调”的“三农”财政投入宏观决策法律制度,建立职能分离、分工制约的“三农”财政投入管理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突出的“土地财政”问题,利用1998~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转型期我国土地出让收入和价格是否由财政分权和经济目标考核的共同影响。结果表明,在财政分权下,地方政府通过出让更多的土地来获得收支平衡,导致出让收入增加和价格快速上涨;在经济目标考核下,地方政府会采取工业和商业混合发展模式,工业上采取协议方式低价出让土地与商业上采取“招拍挂”方式高价出让土地,两者之间差距逐渐扩大;房价和地区市场开放度也影响土地出让收入。  相似文献   

18.
李洋宇 《安徽农业科学》2013,(21):9089-9090,9097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快速增长特别是土地出让金的过度膨胀引发了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受到了学术界和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该研究系统地对土地财政的可能风险进行了探索,分析表明土地财政风险主要包括财政、经济、社会和法律4个方面:土地财政的波动性以及在地方政府收入中的重要地位,形成政府的财政风险;土地出让收益的高涨导致房地产业过度繁荣,干扰市场经济运行,构成地区的经济风险;征地补偿标准过低,失地农民权益受损,征地纠纷频发,影响地区的社会稳定;土地交易中不规范运作引发寻租行为,诱发土地违法行为,构成地方法律与道德风险。因此,亟需进行土地财政的优化改革以规避风险,实现土地财政与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基于Pearson相关分析法探讨地方政府债务与土地违法行为的相关性。研究发现土地违法行为与地方政府债务、土地财政均具有正相关性,土地违法行为与地方政府债务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债务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性。为减少与地方政府债务相关的土地违法行为,应加强对土地一级市场的管理和规范,控制债务规模;改变单一的官员激励机制;调整中央与地方的税收比例,增加地方政府收入。  相似文献   

20.
杨雯  孟梅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2):104-105,70
土地财政问题由来已久,土地财政是当前经济与政治环境背景下不可避免的产物。尽管土地财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困境,却也同时引发了一些社会负面效应,而且这种负面效应正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社会与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基于此,需要对土地财政的成因及如何治理展开深入研究。以阜康市为研究区域,基于土地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理论的指导,对阜康市土地财政现状及结构进行系统分析,发现阜康市土地财政程度较高,平均达到50%以上。同时,针对当前阜康市土地财政的现状,从制度改革与完善、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提出相关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