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西安市水资源现状,针对西安市水资源存在的水资源短缺、地下水开采过度等问题,提出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加大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健全水资源管理制度等水资源保护措施,以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实现西安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
节约用水与保护水资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析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提出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措施。其主要内容包括:树立惜水意识,开展水资源警示教育;合理开发水资源,避免水资源破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水资源浪费;进行水资源污染防治,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等。  相似文献   

3.
水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也是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在我国积极深化自然资源管理制度改革,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关键时期,水资源管理制度改革也迫在眉睫.梳理了当前我国水资源管理的体制和制度现状,认为当前我国水资源管理存在着多部门分割管理、水资源产权制度不健全、水资源生态功能管理缺乏的主要问题.为了顺应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综合管理的需要,提出了水资源管理要向水资源综合管理、水资源产权制度明晰和“数量、质量、生态管控”三位一体管理的趋势发展.今后水资源管理的改革,要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水资源综合管理;建立水资源产权制度,发展水资源市场;创新管理理念,促进水资源生态文明建设;重视基础性工作,加强水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严格水资源管理责任,完善水资源管理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4.
水资源合理配置是研究如何利用好水资源,包括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与管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要求不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历程表明,可持续发展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最终发展方向。本文以可持续理论为指导分析阐述了义乌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措施和建议,探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合理配置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水资源费改税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税收杠杆的作用抑制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浪费、节约和保护水资源,通过对湖南省水资源费征收现状和水资源费征管存在问题的论述,说明了水资源费改税的必要性,并提出一些推进水资源费改税实践性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宁夏水资源短缺与利用效率低并存,是制约宁夏农业发展的瓶颈。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水资源工作会议提出的"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精神,着力解决提高宁夏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强化水资源管理,缓解水资源紧缺状况,2008-2009年开展水资源详查工作,摸清了宁夏水资源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7.
武汉市水资源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足迹理论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量化评价尺度。通过对水资源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模型的构建,计算分析了2005-2012年武汉市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同时选用人均水资源生态赤字/盈余、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等指标对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2年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总体呈上升趋势,而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年际变化大;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每年都在不断下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效率在逐步提高;除2010年外,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均突破1,水资源总体上处于不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8.
为定量评价江西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状态,以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模型为基础,分析了江西省2009~2013年水资源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水资源负载指数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009~2013年江西省水资源人均生态足迹相对较低,水资源利用程度较低且整体开发潜力较大,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及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整体上呈现增加的趋势。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应该充分调整产业结构,合理调度、利用水资源,促进江西省水资源的保护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作者根据河西内陆区的水资源系统完整性和内陆干旱区水资源的特点,从水循环角度考虑,对河西内陆区界定了降水资源、广义水资源、狭义水资源(径流性水资源)、生态需水量、可利用水资源、工程供水量等定义,并对河西三流域各种定义的水资源数量及相互关系进行了最新评价.  相似文献   

10.
重庆市近10年水资源承载力时空格局动态演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月  杨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933-13936
以生态足迹理论为基础,通过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研究了重庆市2000~2009年水资源生态足迹和水资源承载力时空格局动态演变。结果表明,近10年来,重庆市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和人均水资源承载力波动呈下降的趋势,水资源生态足迹从2000年的3.50hm2/人下降到2009年的2.64 hm2/人,水资源承载力从2000年的6.05 hm2/人下降到2009年的3.48 hm2/人,并在2001年和2006年达到低谷期。在空间上,重庆市水资源生态足迹和水资源承载力空间差异较为明显,都市发达经济圈和渝西走廊的水资源承载力和水资源生态足迹较低,其中最突出的为渝中区;三峡库区、渝东南水资源生态足迹和水资源承载力相对较高,其中城口县和巫溪县最为突出。此外,重庆市40个区县总体上水资源生态足迹基本低于水资源承载力,存在着生态盈余,但部分区县的水资源生态赤字仍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