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0 毫秒
1.
《新农业》2016,(14)
正近年来,野慈姑在水稻田内的发生和危害日趋严重,有的稻田中野慈姑能达到半米甚至达到一米高。野慈姑发生较重,会遮蔽水稻并且竞争营养,导致水稻严重减产。1野慈姑的识别野慈姑(Sagittaria trifolia L.)别名狭叶慈姑、三脚剪、水芋,属泽泻科慈姑属,是一种多年沼生草本植物,常生于水边、湖边、河湾池塘、沟渠边、稻田  相似文献   

2.
采用一种化学防治方法控制稻田杂草野慈姑的发生和危害.试验设2个处理,处理A:空白对照,不施用农药,处理B:插秧前喷施30%莎稗磷和15%乙氧磺隆或10%吡嘧磺隆,插秧后喷施48%灭草松,并保持水层.结果表明,与处理A相比,经过化学药剂处理后,野慈姑的株高显著降低(P<0.05),单株结实数极显著减少(P<0.01),植株鲜重明显降低,总株数明显减少.野慈姑总株防效为66.39%,总鲜重防效为82.40%.产量构成因素穗粒数、穗数、结实率、千粒重等无显著差异,此浓度条件对水稻生长和产量无影响.该方法可用于寒地稻田野慈姑的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用室外盆栽法研究野慈姑球茎发生规律和化学控制技术,探讨野慈姑防除方法。研究表明,球茎繁殖野慈姑结球盛期在8月中旬~9月中上旬。当抽薹数为6个·株-1时,发生新球茎概率最大为83.00%;种子繁殖野慈姑结球盛期在8月末到9月中上旬。当抽薹数为3个·株-1时,发生新球茎概率最大为66.70%;五氟磺草胺土壤处理对当年野慈姑球茎抑制效果最好,丙嗪嘧磺隆对次年球茎出苗控制最好。茎叶处理对野慈姑球茎抑制作用顺序依次为氯氟吡啶酯2-甲-4-氯钠盐2-甲·灭草松嘧肟·丙草胺灭草松。文章填补国内野慈姑球茎防除效果研究空白,为多年生杂草营养繁殖器官防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2014年双季晚稻生长季稻田气象要素的观测资料,应用波文比-能量平衡法对双季晚稻不同生育期稻田蒸散量进行了估算。研究表明:双季晚稻拔节期-成熟收获期,稻田蒸散量随着晚稻生育期呈逐渐减少的趋势;晴天稻田蒸散量日变化呈单峰曲线,与太阳净辐射量存在着极显著的相关性。双季晚稻拔节期-成熟期日平均蒸散量为7.78 mm/d,该段时期内稻田总蒸散量为451.16 mm。基本能反映稻田季节和日变化特征,但因波文比通量观测系统本身因素的影响,双季晚稻田蒸散量估算值与实际值存在着一定的误差,有待进一步改进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基于2014年双季晚稻生长季稻田气象要素的观测资料,应用波文比-能量平衡法对双季晚稻不同生育期稻田蒸散量进行了估算。研究表明:双季晚稻拔节期-成熟收获期,稻田蒸散量随着晚稻生育期呈逐渐减少的趋势;晴天稻田蒸散量日变化呈单峰曲线,与太阳净辐射量存在着极显著的相关性。双季晚稻拔节期-成熟期日平均蒸散量为7.78 mm/d,该段时期内稻田总蒸散量为451.16 mm。基本能反映稻田季节和日变化特征,但因波文比通量观测系统本身因素的影响,双季晚稻田蒸散量估算值与实际值存在着一定的误差,有待进一步改进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导了福建稻田杂草及其防除研究的部份结果。通过在16个典型县(市)的调查,掌握了福建稻田杂草的组成结构,明确了主要杂草是稗草、鸭舌草、节节草、田字萍、水竹叶、萤蔺、矮慈姑和异型莎草等8种。探讨了稻田不同地理位置、土壤类型、种植制度、土壤管理以及水稻生长情况与稻田杂草发生分布的关系,讨论了福建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稻田在杂草防除及其研究方面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稻田杂草防除方案稻田杂草分为三类:稗草、千金子、杂草稻等禾本科杂草,野慈姑、雨久花、鸭舌草等阔叶杂草和异型莎草、扁秆藨草、萤蔺等莎草科杂草,每年发生面积3亿亩左右。  相似文献   

8.
水稻是黑龙江肇源县主栽作物之一,每年种植面积达70万亩,为全县粮食高产稳产做出了重要贡献。1981年本县开始种植水稻,当时稻田发生的杂草主要是稗草、莎草科杂草和眼子菜等。由于大量使用酰胺类、三氮苯类除草剂,禾本科杂草和眼子菜等得到了控制,而莎草科杂草逐步上升为水田恶性杂草。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普及使用以苄嘧磺隆为主的磺酰脲类除草剂,基本控制住了莎草科杂草的蔓延趋势。进入21世纪,稻田主要杂草仍为稗草,野慈姑逐渐增多,已成为本县稻田恶性杂草。尤其在2013年,水田野慈姑大面积发生,发生面积占水田面积的83.1%,防治前平均密度4株/m2、个别严重地块达到10株/m2、防治后平均密度2株/m2,个别严重地块达到5株/m2。野慈姑与水稻争肥、争水、争光照,较难防除,致使2013年本县水稻减产8.9%。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稻田鸭舌草、野慈姑、野荸荠等恶性阔叶杂草和莎草发生较普遍.有农户试用农多斯56%2甲4氯钠可溶性粉剂防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农家致富》2011,(12):37
3.直播稻田(1)水直播稻田。杂草有两个出草高峰,第一个出草高峰在播种后7~10天,以稗草、千金子、牛毛毡、异型莎草、节节菜等为主,第二个出草高峰多发生在播种后15~20天左右,以鸭舌草、异型莎草、水莎草、扁杆藨草、萤蔺、眼子菜、鳢肠、水苋菜、陌上菜、野慈姑、矮慈姑等为主。水直播稻田出草高峰的出现及发  相似文献   

11.
江汉平原免耕直播晚稻适宜播期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江汉平原免耕直播晚稻的最佳播期。[方法]在荆州市对晚稻品系A进行6个不同播期的免耕直播试验,筛选晚稻的适宜播期。[结果]播期在5月31日~6月20日,每推迟10 d,抽穗期相应提前6 d;播期在6月20日~7月20日,每推迟10 d,抽穗期相应推迟5~10 d。播种延后的天数与抽穗期、全生育期、播种-齐叶期活动积温均呈二次曲线关系。6月30日以后的播期处理,穗长、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呈减小趋势,播期越迟,减小幅度越大。6月10日以后的播种处理,实际产量呈递减趋势,播期推迟到7月10日以后,产量减产510.0~1 252.5 kg/hm2。[结论]江汉平原免耕直播品系A的适宜播期为6月10日以前,6月30日左右播种结束。  相似文献   

12.
寒露风对晚稻的危害及其防御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寒露风发生的类型,分析寒露风对晚稻的危害,提出防御对策,以为晚稻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八桂香是广西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优质常规香稻品种,一般产量5.73 ̄6.30t/hm2,广西桂南早造全生育期125d左右,晚造115d左右,米质优,经测定米质主要性状指标达部颁二级标准以上。  相似文献   

14.
不同外源激素对二晚后期叶片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齐穗期喷施3种外源激素(GA3、6-BA、BR)对二晚生长后期叶片衰老的影响,测定了剑叶的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与SOD、CAT活性等与衰老相关的指标。结果表明:3种外源激素对水稻叶片的衰老都有延缓作用,并能提高结实率,最终达到增加产量的目的,其中以6-BA的效果最好。但外源激素对水稻叶片衰老作用的延缓具有时效性,大约2周左右。  相似文献   

15.
潮土性水稻土氮肥后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研究了油-稻-稻种植模式下氮肥的后效应作用.结果表明,氮肥的施用对当季油菜生长的影响作用显著,油菜生长期间施用的氮肥对下季早稻的后效作用非常明显,但后效作用不长,对晚稻的生长已无促进作用.早稻生长期间施用的氮肥对下季的晚稻生长有一定的后效作用.因此,施用了氮肥的油莱田种植早稻可以减少氮肥的施用量;施用了氮肥的早稻田种植晚稻也可以适当减少氮肥的施用量.  相似文献   

16.
以晚籼三系杂交新组合天丰优134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播种量和秧龄期对秧苗素质、生育进程、稻米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品种适宜的秧龄期为30 d,最长不宜超过35 d,作二季晚稻常规栽培适宜移栽叶龄为7叶左右,9叶期为其早穗的临界叶龄:在适宜的秧龄条件下,播种量为225.0 kg·hm~(-2)左右:该品种收获指数高、千粒重高、适应性强,其高产措施主要是稀播壮秧、增加分蘖、提高成穗率.  相似文献   

17.
硒肥对早、晚季水稻精米和米糠中硒含量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23个基因型不同的水稻品种为材料,早、晚季齐穗期喷施硒肥,研究硒肥对早、晚季水稻精米和米糠中硒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早、晚季喷施外源硒肥均能显著增加精米和米糠中硒含量;不同的水稻品种对硒的富集能力差异很大;大多数的水稻品种晚季喷施外源硒肥的效果显著优于早季。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水稻产量构成差异调查与合理种植密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浙江省23个水稻主栽品种、236块稻田产量的实际调查情况表明,水稻的产量差异普遍存在于品种和田块间,从变异系数看,每穗粒数和有效穗数的变异系数均显著大于千粒重,是导致品种间和田块间产量差异的主要因素。相关分析表明,不同类型水稻的产量均与每穗粒数的相关性最大,其中双季晚籼稻和单季常规粳稻分别达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大穗品种的产量相对较高。水稻的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先增加后下降,对单季籼稻,种植密度在(1.00~1.20)万丛/667m2时,出现产量>650 kg/667m2的概率较大,而种植密度在(1.20~1.40)万丛/667m2时,出现产量<500 kg/667m2和>650 kg/667m2的概率均较小,稳产的把握较高;对双季晚稻,种植密度以(1.10~1.40)万丛/667m2为宜。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东南部稻区有机水稻栽培的除草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与探索有机稻田的除草新方法,提高有机稻田的除草效果,采用水稻插秧前覆盖可降解膜、插秧后6个时期分别在行间覆盖稻草等措施消除和控制有机稻田的杂草数量,筛选有机稻田最佳的除草措施与时期。结果表明:有机稻田插秧前覆盖可降解地膜对杂草防除效果最好,既达到高效防除本田杂草的目的,又可在不影响有机稻米品质的前提下,提高产量,增加收益。水稻分蘖前期(6月13—18日)和分蘖末期(7月3日)行间覆盖稻草可以有效防除稗草、菵草和野慈姑;秧苗移栽后或分蘖始期(6月8—10日)覆盖稻草可以提高萤蔺的防除效果。插秧前覆盖生物降解膜,缓苗至分蘖末期根据杂草种类分期在行间覆盖稻草,不仅对杂草有较好的防除效果,而且还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并且对稻米品质没有明显的影响。行间覆盖稻草还可以达到稻草还田,培肥地力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