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世纪初叶至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之前,北京地区的农场大致可以划分为五种类型。一是由政府兴办的、主持农业改良与推广的农事试验场。官办农事试验场最早可追溯至清末新政期间。1906年3月,清政府农工商部筹款在距西直门二里许,即今北京动物园以西地区设立农工商部农事试验场。该农事试验场占地80公顷多,以农业推广与改良为主要目的。1916年2月,民国政府将农事试验场改名为中央农事试验场。1931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实业部筹建中央农业试验所(简称“中农所”);次年1月中农所正式挂牌,  相似文献   

2.
清末民初,安徽农业改良机构渐次成立,形成了包括农政机关、农会、农业推广机构、农业研究机构和农业教育机构的农业改良机构体系。其改良的举措,主要有举办农事调查、宣传农业科技知识、研究和推广优良品种、引进新农具和化肥、防治病虫害等。尽管改良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没有改变近代安徽农业的落后局面。  相似文献   

3.
李瑛 《安徽农业科学》2012,(19):10356-10358
阐述了从民国初年到抗战前大学农事试验场的创办情况,从改进和培育优良品种、繁殖和推广改良品种、交流农事试验和推广经验几方面述叙了大学农事试验场的农事活动,最后分析了大学农事试验场的成效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诸多领域面临着由传统向近代的嬗变和转型,农业亦不例外。作为近代中国精英阶层的代表,士绅开启了中国农业近代化的艰难历程。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近代苏北士绅创建的新式农事试验场和农业公司在农业近代化道路上取得了极大成效,对近代农业科技的传播与推广以及农村经济的转型与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但由于自然灾害、社会动荡、资金短缺、教育水平低下等复杂的政治经济原因,近代苏北士绅的农业实践未能使以苏北为代表的农业完全走上近代化道路。回顾和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当为今天发展地方经济留下珍贵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5.
近代,随着西方农业科技的引进和推广,农业试验机构开始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其中,既有主要从事改进棉花与小麦等农作物品种的西北农事试验场、斗口农业试验站等机构,也有以畜牧业为主的西北畜牧改良场、山丹军牧场等试验单位。此外,以西北农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前身)为代表的培养农业专门人才的教育机构也在诸多领域进行了农业试验和技术推广,为近代西北农业科技的进步作出了一定贡献。近代农业试验在中国西北的兴起和发展,对改变当时这一地区落后的农业生产面貌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育种和良种繁育的情况据文献记载,东北地区甜菜育种早在1915年由公主岭农事试验场开始,1937年以后哈尔滨农事试验场也开展了这项工作。到解放前场相继育出顺天根、丰光、丰荣等品种,但未来得及大量繁育推广,而在解放时品种材料全部丧失。所以说在生产上起作用的甜菜育种和良种繁育,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随着制糖工业的发展,甜菜种子需要日益增大,甜菜育种和良种繁育便进入高速度进展阶段。  相似文献   

7.
民国时期的“农场”之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的农场,包括几大类型,即:主持农业改良与推广的农事试验场;以屯垦为主、兼及乡村社会改造的集团农场;以农业生产为主、合作劳动为主要形式的合作农场;垦牧公司性质的私营农场;殖民性质的日系农场.总体而言,表现出三个方面的特点:负责农业改良与推广的农事试验场的普及程度以及实际效用最为突出;各类农场以促进农业生产为主要目标,但是往往也承载着重要的社会目标或者是政治与军事目标;农场这一经营与组织形式,带有较为明显的现代工业社会的特点,不同于中国历史上传统的农业经营组织.  相似文献   

8.
<正>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是以应用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开发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其前身是1913年建立的日本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公主岭农事试验场;1938年改称满洲国立公主岭农事试验场;1946年国民党政府接管,改名农林部东北农事试验场;1948年东北解放,建立了东北行政委员会农业部公主岭农事试验场;1950年改为东北人民政府农林部农业科学研究所;1953年改称东北行政委员会农业局东北农业科  相似文献   

9.
宋教仁一生建树颇多,曾任唐绍仪内阁农林部长一职,对农业颇有自己的看法。在职期间他不断总结我国农业落后的原因,制定了奖励开垦、植树造林、兴修水利、设立农业金融机构、开办农业学校和农事试验场以及筹设牛种场、改良渔业等一系列发展农业的措施。本文拟对其农业思想进行简要论述,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10.
清末新政期间,晚清政府通过一系列的制度供给,如改革行政机构设置,提升农务司权限;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推动成立农会;开办农业学堂,培育专业人才;开办农事试验场,从事农业研究;奖掖农垦,推动农业经营公司化等,推动了中国农业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被迫卷入国际贸易大市场之中。清政府开始参酌西方国家的法规制度,拟订各项经济法规,其中包括数项农业法规。这是第一次近代意义上的农业立法。至民国成立,北洋政府在实业救国的热潮中,制定了近30项农业法规,涉及农事、畜牧、渔业、垦殖、试验场、农民社团、农业调查等方面,在近代农业法规的建设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畜牧分院隶属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是一所以畜牧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的公益型省级农业科研单位。其前身始建于1913年的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农事试验场畜产部,后经历伪满州国国立农事试验总场畜产部、东北行政委员会农业处公主岭农事试验场畜产系、东北人民政府农林部农业科学研究所畜牧系、中国农业科学院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畜牧系,到1959年成立了吉林省  相似文献   

13.
在鸿巢农事试验场工作期间,研究水稻栽培的松岛省三、研究土壤肥料的出井嘉光和研究害虫防治的湖山笃利等三位农业科学家曾进行过水稻高产竞赛。这段竞赛情况被森谷睦夫收录在农事试验场出版的《鸿巢回忆》一书中。 本文拟通过培育高秆高产品种之设想,重新认识过去育种技术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民国时期华北麦作改进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麦作改进的背景、因素有所不同;民国时期华北麦作改进以农业高等院校、政府农业改进机构和农事试验场为推进主体,以小麦良种选育及推广为重点,取得了一定成绩;民国时期华北地区以小麦良种选育和推广为核心的麦作改进在我国麦作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江西农工商局(农工商矿总局)是在江西传统农业已面临日益严重的困境和危机的历史背景下设立的.该局作为管理江西实业的行政机构,在设立的短短几年间,大大加强了农业行政管理,通过创办农业试验场,倡办农学、农报,开劝业会,设陈列所,创设农业研究会,设立农会,开垦荒地,兴修水利,讲求种植等一系列农事活动,在改良农业方面发挥了应有的职能作用,推动了清末江西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经济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16.
抗战爆发前,广西农事试验场、广西大学农学院等机构已在柳州沙塘开展农业科研工作,奠定了广西近代农业科研的基础。"七七事变"后,全国各地的农业科研机构及其人员纷纷向西南大后方转移,聚集在沙塘,共同组建中国的"农都"。"农都"是战争的伴生物,是为抗战服务的。由于其基础脆弱和管理机制复杂等原因,使战时的农业科研受到很大制约。但是,它为全国各地的许多农业机构及其人员提供了避难的场所,延续了中国近代农业的科研力量,保持了一批有价值的农业科研设备和资料,促进农业科研机构、院校、企业、实验区以及管理机构和推广机构的合作,沟通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争取国际力量对中国抗战的支持,在抗战史上具有重要而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裴晓红 《贵州农业科学》2005,33(B09):126-128
1905年,贵州巡抚林绍年奏准清政府在贵阳开办贵州蚕桑学堂、贵州省立农事试验场。100年来,从贵州省立农事试验场到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经过贵州省农业改进所、省农业试验场、省综合农业试验站、省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历史演变,百年农业科技事业的进步对贵州农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中,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为贵州“三农”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正>近代,日本走上军国主义扩张道路,发动了野蛮的侵华战争,这场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灾难、对中国人民犯下残暴罪行的起点,就是从辽宁、从东北这块土地上发起的。1905年的日俄战争使日本取代了沙俄在东北地区的支配地位,成立了一个专事殖民侵略的"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满铁"总部设在大连,地方设事务所,下设农务课,各地建有农事试验场,农事试作场、种畜场、苗圃、农业学校等。他们以修建铁路和经营附属事业为名,或以商租、  相似文献   

19.
周群 《古今农业》2009,(4):70-77
清末民初,湖北农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很多。湖北地方政府为发展农业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政策及改进措施,如推广经济技术作物、改良农产;兴办农业学堂、发展农业教育与普及农业知识;创办农会、筹设农事机构、颁布兴农法令等,这些政策措施在各地实施的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成效,它不仅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变和部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对推动农村新市镇的兴起和市场扩大、激活农村传统社会关系、推进农村社会的进步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后来农业的发展也产生了良好影响。  相似文献   

20.
山东应用近代科学技术改进农业技术,始于1903年开办的济南府农桑会农事试验场。90多年来,历经沧桑,农业科研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目前,山东省已建成省、市地两级较强大的农业科研体系。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实现建设农业强省的宏伟目标,最重要的是依靠科技进步,而农业科研振兴是发展科技进步的源头。从品种更新到绿色革命、白色革命,农业生产的每一次飞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