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种群生命表和生存分析理论为基础,采用时间代替空间法和分段匀滑技术,编制查湾自然保护区枫香种群特定时间生命表,绘制其径级结构分布图、死亡率曲线、消失率曲线、存活曲线和生存函数曲线,分析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枫香种群幼苗个体较少,幼树和中树个体较多,老树个体少而稳定.与Deevey存活曲线对照,枫香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Ⅰ型,早期死亡率较低,后期死亡率较高,死亡率高峰出现在Ⅸ龄级.生存函数曲线表明,枫香种群呈现出前期薄弱,中期稳定,后期衰退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为更好地指导竹柏的引种、种群保护和优良种源筛选,采用空间代时间方法和匀滑技术编制竹柏种群生命表,并分析其性比的地形分异规律。结果表明:竹柏种群龄级结构属于增长型。竹柏种群的死亡率和损失率的三个峰值分别出现在第3、5和7龄级,存活曲线属于Deevey-Ⅱ型。生存分析结果表明,竹柏种群具有前期衰退,中后期稳定的特点。竹柏种群雄性个体在不同坡位上表现为上坡位>中坡位>下坡位,在不同立地质量等级上表现为Ⅱ类地<Ⅲ类地<Ⅳ类地;雌性个体在不同坡位和立地质量等级上的分布规律与雄性个体呈相反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沙坡头自然保护区猫头刺种群数量动态变化规律。[方法]以沙坡头自然保护区的猫头刺种群为研究对象,以调查数据为基础编制静态生命表和生存曲线,并借助生存分析函数分析沙坡头自然保护区猫头刺种群动态特征,阐明了其种群数量特征。[结果]猫头刺种群的存活曲线属于Deevey-Ⅰ型,幼年个体数量最多,到达其生理年龄后,个体大量死亡,猫头刺种群龄级结构为金字塔型;消失率与死亡率曲线变化一致,前期数值小但缓慢上升,后期迅猛增长,达到最大值;4个猫头刺种群生存分析函数结果表明猫头刺种群整体呈现出前期稳定、中期渐减、后期衰退的特征。[结论]沙坡头自然保护区目前的生态环境可维持幼龄猫头刺种群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桂花野生种群生命表及生存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研究福建省长汀县石峰寨风景区的桂花种群动态和数量特征,该文以种群生命表及生存分析理论为基础,编制桂花种群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亏损率曲线、死亡密度函数曲线、积累死亡函数曲线和危险率函数曲线,分析种群生命过程. 结果表明,桂花有1个死亡高峰,存活曲线趋于Deevey Ⅱ型;并应用谱分析方法研究桂花种群动态,结果表明,在桂花种群自然更新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周期性. 桂花种群在群落中占优势地位的原因与其生物学特征、丰富的种子库、适宜的环境条件等有关.   相似文献   

5.
马缨杜鹃种群生命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马缨杜鹃种群统计进行初步探讨。[方法]以种群生命表及生存分析理论为基础,编制种群静态生命表,分析生存率、积累死亡率和死亡密度等生存函数及危险率函数曲线变化,进而分析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结果]生命表分析表明,马缨杜鹃种群损失度动态趋势和死亡率变化相似,呈波动变化。该种群有3个死亡高峰。种群前期存活率随龄级变大急剧下降,仅有4.3%能进入第8龄级,而后期存活值波动不大。存活曲线经统计检验更趋于DeeveyII型。生存函数分析表明,积累死亡率单调增加,生存率单调下降,其增加或下降幅度是前期高于后期。死亡密度函数曲线和危险率函数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结论]该研究为百里杜鹃林区的马缨杜鹃的合理利用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给东南沿海防护林的保护和建设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样地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东南沿海防护林木麻黄种群的径级结构,并以种群生命表和生存分析理论为基础编制东南沿海防护林木麻黄种群特定时间生命表,绘制死亡密度函数曲线、危险率函数曲线及生存曲线,并应用谱分析方法研究种群动态趋势。结果表明,东南沿海木麻黄种群有2个死亡高峰,前期的死亡率极高,至后期相对平稳,第IV龄级为种群存活曲线的分水岭,存活曲线更趋于Deevey-II型。此外,在木麻黄种群自然更新过程中基波不明显,但在幼苗生长过程中存在明显的瓶颈效应。  相似文献   

7.
准噶尔盆地南缘小叶桦种群生命表与生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石河子平原湿地小叶桦种群的样地调查和数据统计,编制其种群生命表,并进行生存分析,探究其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该地小叶桦种群年龄结构整体表现为稳定型,中龄级个体占主体,为79.63%,处于成熟阶段,但种群年龄结构失衡,缺乏幼树,种群更新存在很大的危机.种群生命表和生存曲线显示该种群的数量动态变化趋势符合Deevey-Ⅰ型,死亡率随着龄级增大而上升;高龄级立木有早衰和同期死亡的趋向,周边生境的破坏及外界干扰对种群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荔波瘤果茶种群生命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兴乔  刘映良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613-16615
以种群生命表及生存分析理论为基础,编制了荔波瘤果茶种群静态生命表,并分析了生存率、积累死亡率、死亡密度和危险率等生存函数的曲线变化,进而得出其种群动态趋势。结果表明,①种群前期存活数随龄级急剧下降,只有13%能存活过30 年,后期存活值波动不大,存活曲线经统计检验更趋于Deevey Ⅲ型。②生存函数分析表明,积累死亡率单调增加,生存率单调下降,其增加或下降幅度是前期高于后期。③死亡率曲线与损失度曲线变化一致,荔波瘤果茶种群生长过程中出现了2 次死亡高峰期。  相似文献   

9.
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罗浮栲种群生命表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种群生命表和生存分析理论为基础,采用"空间代时间"的方法,编制种群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亏损率曲线、死亡率曲线和生存分析函数曲线,分析罗浮栲(Castanopsis fabri)种群动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罗浮栲种群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Ⅰ型;存活数随龄级增加呈现递减趋势,Ⅵ龄级后变化幅度较大;亏损率、死亡率和危险率随龄级增加呈现逐渐增长趋势,在Ⅴ龄级前的变化幅度较小,Ⅴ龄级之后增长迅速;种群生存率函数值随龄级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10.
安徽宁国板桥自然保护区甜槠种群结构动态与生命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安徽宁国板桥自然保护区次生甜槠林群落调查的基础上,应用数量分析方法,绘制了群落优势种甜槠种群的径级结构分布图,编制了甜槠种群的静态生命表,并根据生命表绘制了标准存活曲线、死亡曲线以及两种生存函数曲线。研究结果表明,甜槠种群的标准生存曲线呈左偏正态型,即总体幼苗数虽较多,但Ⅰ龄级幼苗数则偏少。如该种群自然发展下去,将极有可能从稳定型转为衰退型。另外,通过对生存函数曲线研究还发现:宁国板桥自然保护区甜槠种群具有前期增长,中期减少,后期衰退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玉米蚜实验种群生命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 Fitch是危害禾本科作物的主要害虫之一.本研究通过室内饲养构建了该虫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玉米蚜的内禀增长率(rm) 、周限增长率(λ) 、净增殖率(R0) 、种群世代平均周期(T)和种群加倍时间(t)分别是0.341、1.406倍、24.119倍、9.335 d和2.033d.  相似文献   

12.
五角枫(Acer mono)落叶阔叶林是江淮丘陵大蜀山重要森林群落之一.为了更好地了解五角枫种群的数量动态,根据样地调查和数据统计,对五角枫种群的年龄结构、静态生命表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五角枫种群个体数量主要集中在Ⅳ(胸径为15~20cm )和Ⅴ龄级(胸径为20~25cm ) (个体数量比例占42.86%),中老龄个体数量多,幼龄个体数量较少,种群处于成熟阶段.种群死亡趋势是生长后期高于生长前期,在Ⅶ~Ⅷ龄级的年龄阶段出现死亡率高峰,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Ⅰ型.引入生命表栏目中的几个函数很好地说明了种群的结构.更新方式为实生苗繁殖,幼龄期发展不稳定,量化分析现阶段整体为稳定型种群,结构增长性很低.  相似文献   

13.
对云南省主要的大树杜鹃分布区域腾冲县进行调查分析,大树杜鹃空间格局采用方差/平均数比率检验,其值为1.27,属成群分布,其种群结构特征为:从大树杜鹃幼树、中树、大树分布趋势和种群年龄结构图来看,大树杜鹃种群呈稳定增长的格局;从静态生命表来看,大树杜鹃种群在第1径级死亡数量最多,第2径级以后死亡率逐渐减少,个别径级由于总的个体数量已不多,死亡数量较少,但死亡率却呈现较高的水平;平均生命期望值( ex )在第7径级(30 cm相似文献   

14.
文章比较了两个温度下的台湾稻螟实验种群年龄生命表,并分析了台湾稻螟种群的关键虫期,为了解台湾稻螟的种群特性及把握防治时机等提供依据。结果表明:27.5℃时,台湾稻螟的卵、幼虫、蛹、成虫的发育历期分别为5.64d、17.93d、6.29d、6.73d;30℃其发育历期分别为4.76d、15.40d、5.96d、2.96d。27.5℃台湾稻螟蛹重为0.050g(♀)和0.031g(♂),体长为11.93cm(♀)和10.43cm(♂),30℃其蛹重为0.072g(♀)和0.037g(♂),体长为13.90cm(♀)和11.77cm(♂)。研究发现:30℃与27.5℃相比,虽然台湾稻螟的发育历期变短,蛹重和体长增加,但是世代总存活率从28.57降低到17.81,种群趋势指数从18.68降低到9.99。结论:台湾稻螟的实验种群存活曲线属于Price所提出的昆虫存活曲线中的曲线整体呈凹型,在发育早期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台湾稻螟的虫期控制数表明,卵期、1龄幼虫期是影响台湾稻螟室内种群变动的关键虫期,此时可作为最佳防治时期。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生命表构建技术研究了不同温度(12、15、18、21、24、27、28 ℃)对高粱蚜种群生命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高粱蚜若虫发育历期和成虫寿命逐渐缩短,在12 ℃时高粱蚜若虫平均发育历期为18.32 d,28 ℃时为5.04 d,二者相差3.63倍;成虫平均寿命在12 ℃时为56.42 d,28 ℃时为18.23 d,二者相差3.09倍。内禀增长率、净增殖率、周限增长率、平均世代周期、种群加倍时间在不同温度间也存在显著差异。内禀增长率、净增殖率、周限增长率在24 ℃时最高,温度升高或降低其值均下降。12 ℃时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最低,分别为0.126、1.134;28 ℃时净增殖率最低,为31.04。种群加倍时间在24 ℃时最短,12 ℃时最长;平均世代周期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变短,12 ℃时为33.32 d,28 ℃时为12.02 d。综上所述,温度对高粱蚜的生长发育存在显著影响,在低温和高温条件下高粱蚜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发育缓慢;24 ℃是高粱蚜的最适生长温度,该温度下害虫内禀增长率高,世代周期短,种群快速增长。研究结果有助于人们了解高粱蚜在高粱植株上的种群动态,为高粱蚜的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控策略的制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长白山紫椴种子雨的时空分布格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长白山不同演替阶段的森林群落(次生针阔混交林、次生杨桦林和原始阔叶红松林)内设置的永久样地为基础,布设种子收集器,定期收集并鉴定其中的种子,研究了紫椴(Tilia amurensis)种子雨的时空格局及其扩散机制.结果表明:不同森林群落中紫椴种子雨均始于7月末,持续近3个月,种子散布的时间序列为双峰曲线.第一峰值出现...  相似文献   

17.
捕食性天敌角轮刺猎蝽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实验室内观察了角轮刺猎蝽(Scipinia subula Heteroptera:Reduviidae)在30℃条件下的种群存活和繁殖动态,得出年龄特征存活率和繁殖率等数据,组建成年龄特征生命表和繁殖特征生命表,统计出有关种群各项参数。角轮刺猎蝽世代总存活率为0.60,种群趋势指数为30.55,净繁殖率为30.0892,世代平均历期为63.6 d,内禀增长能力为0.0535,瞬时出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0.2113、0.1578,周限增长率为1.0550,双倍时间为13.0 d,在稳定年龄组配中,未成熟期(卵、若虫、蛹)占90.22%,成虫占9.78%。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桃小食心虫的潜在生命力,并为人工饲养桃小食心虫提供参考依据,在温度25(±1)℃、相对湿度80%、光照15 h条件下,对桃小食心虫的种群动态和繁殖动态进行观察研究,组建特定年龄生命表.结果表明:桃小食心虫的种群趋势指数为31.53,周线增长率为1.1102,内禀增长率为0.1045,净增值率为39.15,世代平均周期为35.25 d,种群倍增时间为6.6325 d,在桃小食心虫蛀果之前防治是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