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近20多年来,由于大量施用化肥而较少施用或不施用有机肥,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较为迅速。1984年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该县土壤有机质平均在4.41%,到2005年全国测土配方施肥行动化验,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在2.96%,下降了1.45个百分点,速度惊人。由于土壤有机质消耗过快,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不同施肥处理对塿土和黄绵土有机质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黄土区分布较广的上和黄绵土、长期施用化肥和有机肥条件下、有机质氧化稳定性和活性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或配施化肥,均能促进耕层土壤易氧化有机质和活性有机质积累,提高Kos值;长期施用化肥,只能促进土壤有机质的老化,提高难氧化有机质含量和Kos值,对易氧化有机质和活性有机质无积极作用。通径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与易氧化有机质和活性有机质关系最为密切的农化性状先是速效磷,其次是碱解氮。  相似文献   

3.
通过连续3年在大田进行的不同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试验,研究不同有机无机肥配合比例对土壤活性有机质含量及土壤酸化状况的影响,并探讨了土壤活性有机质及总有机质与作物产量及土壤性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①适量无机肥施用增加了土壤活性有机质含量,提高了土壤碳库管理指数;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对提高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的作用大于单独施用无机肥,在75%有机肥的处理中活性有机质含量和碳库管理指数最大,分别为无机肥处理的1.37和1.39倍,不施肥对照的1.68和1.84倍.②不同施肥处理土壤pH值、阳离子代换量及交换性盐基离子含量随无机肥比例的上升而显著下降,交换性Al3 含量随无机肥比例的上升而增加,交换性H 含量变化趋势则不明显;配合施用有机肥处理的pH均高于不施肥对照,各处理pH值随着无机肥施用比例的提高显著下降,降幅与无机肥比例呈极显著线性相关,R2=0.998(P<0.01).③水稻产量仅与中活性有机质、活性有机质、碳库管理指数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02、0.811、0.820,而与水稻土总有机质含量无显著相关;总有机质含量与各盐基离子含量、阳离子代换量、pH值都显著相关,而活性有机质含量和碳库管理指数仅与交换性K 、Na 含量及pH值相关.  相似文献   

4.
经过20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施用不同种类肥料对草甸暗棕壤有机质含量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不施肥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持续下降;长期单施NP化肥能有效缓解有机质含量下降的趋势;长期单施有机肥以及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能有效地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尤其是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不仅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并且在产量上较无肥及单施肥料的处理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湖北省黄棕壤性水稻土20年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长期不施肥土壤的有机质及全氮含量比试验前均有所下降:NPK配合施用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含量;施用有机肥及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含量,且随有机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表明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是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施肥耕作等农业措施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试验重点研究了长期定位施用化学氮肥、耕作措施、秸秆还田以及施用化学除草剂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化学氮肥主要影响土壤速效氮含量;粉碎以后结合耕作秸秆、还田或者粉碎以后覆盖还田对土壤质量改善明显,整秸秆覆盖还田以及免耕条件下还田效果不明显;常规的深浅轮耕耕作可以增加土壤速效氮的含量,但是也促进了土壤有机质的矿化分解,使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浅耕、少耕和免耕土壤无机氮含量相对于深浅轮耕明显降低,但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深浅轮耕相比则明显提高。施用除草剂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pH降低,但是增加了土壤速效养分含量。  相似文献   

7.
近20a看,由于大量施用化肥而很少施用或不施用有机肥,种地不养地,掠夺式生产方式,使土壤有机质下降迅速。有专家预测再过50a黑土地即将消失,根据是土壤有机质消耗太快。黑土地的有机质自有耕地200a来的消耗量相当于中原3000a的消耗量。看来土壤提升有机质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覆膜大蒜施用不同有机肥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的大蒜田中施用富含有机质的肥料增产效益好。  相似文献   

9.
一、因土施肥土壤的质地及有机质含量对氮肥施用是有影响的。一般认为砂质土中的有机质矿化快,保肥性差,宜少量多次施用;而黏质土中的有机质矿化较慢,施入的氮肥易被土壤胶体吸附和微生物所固定,保肥性能强,可大量少次施用;而壤土供肥、保肥性能优良,可根据植物的生长需要随时施肥。  相似文献   

10.
施用沼肥对温室土壤养分和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施用沼肥对土壤养分和土壤环境的影响,采取随机区组设计,分析了施用沼液、化肥对温室黄瓜不同生育期土壤中全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以及重金属镉、铅、汞、铬、镍、砷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在黄瓜不同的生长时期,沼液的施用可以提高土壤中氮、磷、钾及有机质的含量,沼液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方面的效果优于施用化肥。在黄瓜采收期,施用化肥和施用沼液均使土壤中的砷的含量有所下降,而土壤镉、铅、汞的含量呈现出随沼液的施入量的增加而有所增加,但变化不明显,对铬、镍含量影响不大,重金属元素含量均没有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限定值,不会对植物产生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连续施用猪粪菜地土壤基质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集连续施用0~4年猪粪的无公害蔬菜基地的温室土壤,研究连续施用规模化猪场猪粪的菜地土壤主要理化指标(pH、有机质、全氮和全磷、有效磷等)变化规律.并对测定数据进行了Fisher小样本非参数随机化显著水平检验.结果表明,连续施用猪粪,土壤pH值降低,有机质、全氮、全磷和有效磷增加.  相似文献   

12.
通过连续8年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方式下土壤有机质氧化稳定性的动态变化及其作物产量和肥力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期不施肥七施用常量N、P、K化肥,使土壤易氧化有机质含量明显下降,进而引起土壤有机质总量减少,氧化稳定系数(Kos)升高,土壤供肥能力降低;连续施用增量N、P、K化肥,可使土壤有机质及Kos值保持稳定,但投入成本较高;长期施用有机肥(物)料配施常量N、P、K化肥,可明显提高土壤易氧化有机质含量和有机质总量,降低其Kos值,土壤对养分的供、贮能力增强,肥力提高,同时其作物产量显著高于增量N、P、K化肥处理,不同施肥方式主要影响土壤易氧化有机质含量,对难氧化有机质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施用碱性肥料对酸性土壤改良效果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施用碱性肥料对酸性土壤改良效果,在平乐县有机质提升酸性土壤改良项目区,进行施用钙镁磷肥、硅钙肥等碱性肥料对酸性土壤改良效果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酸性稻田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成果施用氮、磷、钾养分,磷素施用钙镁磷肥、硅钙肥,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和pH值,以同时施用钙镁磷肥和硅钙肥效果明显;同时可提高水稻产量,以同时施用钙镁磷肥和硅钙肥增产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临河区实施商品有机肥补贴的做法与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河区从2009年开始启动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大力推广施用商品有机肥,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全区商品有机肥施用面积取得重大突破.文章从应用模式、补贴办法、宣传动员等方面总结了一些经验和做法,与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的地区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5.
以长期定位施肥的蔬菜保护地土壤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微团聚体组成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护地土壤中微团聚体的优势粒级是10~50μm,次优势粒级是50~250μm。与对照比较,施用化肥各处理土壤<10μm微团聚体含量略有增加,10~250μm微团聚体含量显著增加;与施用化肥比较,长期施用有机肥或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处理,土壤<10μm微团聚体含量减少,10~250μm微团聚体含量增加,土壤结构系数提高,<10μm和>10μm的微团聚体的组成比例显著降低,以有机肥与氮磷钾化肥配施处理变化最明显。长期施用化肥各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易氧化有机质和难氧化有机质含量明显减少;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易氧化有机质和难氧化有机质含量明显增加,其中以有机肥与磷肥配施增加最显著。相关分析表明,有机质含量与<10μm微团聚体含量呈现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峡江县农技人员认真开展秸秆返田施用腐熟剂效果对比试验示范。通过对比,得出施用腐熟剂的试验区效果较好,对有机质提升具有一定的作用。本文主要讲述秸秆返田施用腐熟剂提升有机质效果试验。  相似文献   

17.
为了给堆肥施用和土壤有机质管理提供依据,设计盆栽试验定量分析评价了作物对堆肥有机质的利用状况。结果表明,堆肥和作物之间存在相互选择性;未栽培作物组与栽培作物组中有机质消耗率分别为0.5%~42.0%和8.0%~99.9%,作物栽培显著促进了有机质的消耗;尽管不同作物对有机质的消耗存在差异,但作物生长过程中都消耗了大量的有机质(达90%);一次种植后盆栽基质中有机质即降至4.2%~12.6%,接近耕作层土壤的普通有机质含量水平。可见,作物栽培对有机质的消耗很大,应该增强和坚持堆肥施用,防止土壤有机质过度消耗。  相似文献   

18.
长期施肥对土壤有机质δ~(13)C值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土、棕壤、草甸土和水稻土为供试土壤,通过田间定位并结合室内培养试验,初步研究了不同施肥(包括施用化肥、有机肥以及有机肥配施化肥)条件下全土有机质和胡敏酸的δ13C值。结果表明:一般与未施肥的处理相比,田间施用有机肥以及有机肥配施化肥使全土有机质和胡敏酸的δ13C值均呈下降趋势;培养试验中,施用猪粪后全土有机质和胡敏酸的δ13C值也呈下降趋势,而施用玉米秸秆后则呈增加趋势。产生上述结果的可能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不同有机肥料的δ13C值不同,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施肥改变了土壤有机质的数量与结构组成。初步分析表明,施肥后全土有机质和胡敏酸的δ13C,值与其有机碳数量及结构组成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而全土有机质的δ13C值与其有机碳数量的增加量和增加率之间则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土壤有机质提升应用效果监测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施用腐熟剂比秸秆还田不施用腐熟剂增产及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作用明显,秸秆还田较秸秆不还田增产及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作用明显。因此,生产中可推广秸秆还田施用秸秆腐熟剂,有效提高玉米产量,增加土壤酸度。  相似文献   

20.
施用生物质炭对不同类型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明施用生物质炭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选择了质地与有机质相差较大的8种土壤,设置对照、施用1%生物质炭、施用2%生物质炭和1%商品有机肥4个处理,模拟研究了施用生物质炭对土壤容重、>025 mm水稳定性团聚体和土壤保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生物质炭可明显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的田间持水量,且作用效果随生物质炭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施用生物质炭对土壤>025 mm水稳定性团聚体的影响在不同土壤类型上有较大的差异:在壤质砂土中影响不明显;在壤土中具显著的促进作用;在粘土与粘壤土中,其效果因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同有所差异,对有机质较高的粘土与粘壤土,因其本身已具有较高含量的水稳定团聚体,施用后无明显效果,但对于有机质含量较低的粘土与粘壤土,施用后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施用生物质炭对降低土壤容重和增加土壤田间持水量的作用比施用商品有机肥更明显,但在促进水稳定性团聚体形成上,生物质炭的作用不及商品有机肥。综合认为,施用生物质炭可明显改善无机胶体含量较高但有机胶体缺乏的土壤的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