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农8号制种适宜密度与产量试验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西农8号在河西制种的适宜密度为36000株/hm^2,座果率90%以上,单瓜重3kg以上,产种量可达430.8kg/hm^2。  相似文献   

2.
以影响玉米产量较大的肥料和密度两个因子为对象,在中等肥力旱地上研究了农大60玉米的增产潜力和肥密综合效应。结果表明:亩产750~800公斤的肥密优化组合为亩施氮素17.3~20公斤,磷素(P_2O_5)8.7~10公斤,密度3500~4000株。还就肥密与产量的关系配置了二元二次效应方程,各因子对产量的影响程度为肥料>肥×密>密度。  相似文献   

3.
在中等肥力土壤施用一定磷钾素的基础上,探讨密度,施氮两因素与花生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二者对产量效应关系密切且互作效应显著。施氮60kg/hm^2以上进,种植密度以33万株/hm^2为适宜。此密度下施纯氮91.8kg/hm^2可获得较高产量。各植太密或施氮过多,则产量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4.
对中早熟抗枯萎病新品种苏棉11号丰产示范的栽培措施与丰产结构进行汇总与分析,结果表明:(1)新品种播期弹性较大,适应的茬口亦较宽;(2)在麦后连作栽培条件下,不同茬每亩皮产量的变幅为71.6-128.2kg,其中亩产皮棉在90kg以上的田块占45.5%,(3)丰产措施应以肥,密协调控制为重点,根据不同茬口类型,采取相应的肥,密,化调等措施,以达到早熟,丰产与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玉米免耕法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试验结果表明,在铁茬直播、化学除草等免耕条件下,种植密度、施氮量和追肥方式(拔节肥与孕穗肥之比)对玉米产量均有显著影响,种植密度和施氮量没有互作效应。玉米高产组合方案是:6月15日前适期早播,种植密度5000~5500株/亩,施氮量为15kg/亩纯氮,拔节肥与孕穗肥之比为0.5∶0.5。  相似文献   

6.
冬小麦亩产600kg综合配套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5年来对亩产500kg以上(600kg)小麦综合配套技术体系的研究得出:冬小麦亩产600kg的地块较亩产500kg的麦田土壤肥力显著提高,保肥供肥能力明显增强;基本苗多穗型品种以8~12万苗为宜,大穗型品种以14~16万苗为宜;重追拔节肥,补施挑旗肥;全生育期浇3~4次水,后期以延长功能叶片存活时间,提高光合能力,增加粒重为目的采取有利措施,最终可获得亩产600kg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7.
夏谷高产栽培农艺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8062—8和鲁谷10号两个夏谷品种高产栽培的数学模型;探讨了留苗密度、氮肥用量、追肥时期等因素对其产量的影响,提出了两个品种高产栽培的最佳模式。试验证明两个品种三因素的效应都是氮肥>追肥时期>留苗密度。试验地力条件下,亩产450kg以上的管理措施分别为,鲁谷10号亩留苗47~52万株,追施纯氮598~772kg,播种后44~54天追肥。8062—8适宜的管理措施为:亩留苗55~60万株,追施纯氮777~924kg,播种后27~35天追肥。另外对三项栽培措施的不同组合与形成谷子产量的农艺性状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重点强调“三早”栽培技术,即早播种、早移栽、早施肥,是油菜秋冬发栽培的关键。在品种选择上,宜选用秦油2号等杂交品种,9月上旬播种育苗,10月中旬移栽,密度为0.8~1.0万株/亩,每亩施纯氦15kg,底肥:苗肥:薹肥=5:3:2,苗期和越冬前适时喷施多效唑.  相似文献   

9.
采用旋转正交回归组合设计,建立了中熟油菜品种主要农艺措施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在条件相同的生态条件下,单产稳定超过150kg的适宜农艺组合措施为:播种期9月13-20日,密度12-15万株/ha,N,P,K肥分别为232.5-285kg,52.5-66kg和112.5-150kg。主要农艺措施对产量效应的大小依次为播种期>N>P>K>密度。  相似文献   

10.
以三 因子二 次正交旋 转组合设 计,得 到苏 棉1 5 号 皮棉 亩产 100 kg 以 上的 优化 组 合为:移栽密 度2 496 ~3 245 株/ 亩,亩 施纯氮17 01 ~2110 kg ,并 亩用498 ~809g 缩节 安进行化 控。  相似文献   

11.
甘蓝密度与惠满丰最佳组合及其协同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D-饱和最优回归设计田间试验测得的参数,建立了以甘蓝产量为目标函数的数学模型。通过数学运算得出,1hm2底施惠满丰高效活性肥960.7kg、叶喷惠满丰活性液肥3750ml,栽植密度68544株,可望获得最高产量64132kg,并对单因素效应、互作效应作了剖析。  相似文献   

12.
早稻旱育稀植平衡施肥的效果与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稻旱育稀植平衡施肥较一般施肥发根力明显增强,秧苗生长明显加快,植株明显增高,茎蘖数、有效穗和穗粒数也相应增多,产量8175.0kg/ha,产量差异极显著,产投比达4.8以上,且省工;增施硫肥效果更好,产量高达8487.8kg/ha,产量差异也极显著,产投比达11.33。  相似文献   

13.
为了明确桂糖32号最优高产栽培模式,本试验采用裂区设计,探索不同施肥量、种植密度对桂糖32号的甘蔗蔗糖分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量对桂糖32号蔗糖分影响较小,种植密度对桂糖32号蔗糖分影响较大,中高密度处理下的蔗糖分最高。肥料和密度的互作效应对蔗糖分影响较大,中肥中高密度处理下的蔗糖分最高。不同施肥量处理对桂糖32号产量影响显著,不同密度处理对产量影响不显著。肥料和密度的互作效应对桂糖32号产量影响显著,高肥中高密度处理下产量最高,肥料和密度的互作效应对桂糖32号经济效益影响明显,中肥低密度处理下经济效益最高。桂糖32号的高产高效栽培模式是:中肥(N:241.5 kg/hm~2,P_2O_5:270.0kg/hm~2,K_2O:135.0 kg/hm~2)低密度(1 hm~275 000芽)处理。  相似文献   

14.
昆仑164于198年用北青2号做母本,11-57做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培育而成。通过一系列程序试验,比北青1号显著增产19.7%,比北青3号增产7.8%,在较镐水肥条件下,产量可达300kg/ma,一般水肥条件下,每亩产量250kg以上,在旱作条件下,一般每亩200kg。生育期123-126d,较北青1号早熟,比北青3号早熟2-8d,耐寒性强。品质优,粗蛋白质含量13.3%(湿基)。栽培上忌连作,栽  相似文献   

15.
采用5因素5水平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研究了豫薯8号产量与密度、栽期及施氮、磷、钾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豫薯8号优化栽培的农艺措施模型,通过微机模拟寻优,筛选出在该试验条件下,亩产3000~5000kg水平最优化栽培措施区间为:密度3264~3849株/亩,栽期5月23~26日,亩施N4.7~5.3kg、P2O53.1~3.6kg、K2O2.1~2.5kg。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研究了内蒙古临河地区甜菜生产中3项主要农艺措施对甜菜经济性状的影响及数量关系。其结果表明:密度是影响块根产量的关键因素,其次是追肥,最后是种肥;3因子对块根含糖率的影响依次是种肥>密度>追肥;若从单位面积的甜菜产糖量来看,3因子的贡献率依次是追肥>密度>种肥。另外,在全面分析各农艺措施的主效应及互作效应的基础上,确立了临河地区甜菜产糖量8250kg/hm2以上的优化栽培措施,其密度为91500~96000株/hm2,种肥N38.55~54.3kg+P2O532.8~138.75kg/hm2,追肥N124.65~158.25kg+P2O541.55~52.9kg/hm2。  相似文献   

17.
湘油13号高产栽培综合农艺措施优化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以栽培密度,基肥,苗肥,腊肥,薹肥等为参试因子,采用五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双低优质油菜湘油13号高产栽培综合农艺措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各因子对产量增减作用的大小依次为腊肥,苗肥,基肥,薹肥,密度;平均变幅值大小依次为,基肥,腊肥,苗肥,薹肥。(2)经计算机模拟寻优,在高产优化农艺方案中,每公顷栽培密度要求18 ̄22.5万株,基肥要求300 ̄450kg,腊肥要求60 ̄75kg,占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 L.)新品种佳美2号适宜的栽培密度及施氮量,采用密肥二因素三水平试验方法,研究了栽培密度和施氮量对辣椒新品种佳美2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每667 m2种植3 800株、施氮量为20 kg时,产量达3 327.4 kg,除与每667 m2种植3 300株和施氮量为30 kg时相比增产不显著外,与其他7个处理的增产相比达显著水平。由二元线性回归方程y赞=18.650 33+0.000 66x1(栽培密度)-0.058 33x2(施氮量)可知,密肥的两因素中施氮量对产量的影响大于栽培密度。  相似文献   

19.
密度、肥料两因素试验结果表明,肥力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密肥互作对产量具有显著影响。孝糯优6号在低等密度和高等肥力条件下产量最高。经济性状调查结果表明,孝糯优6号在高等密度和中等肥力条件下,有效穗和成穗率均最高。在低等密度和低等肥力条件时,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最高,而在中等密度和中等肥力条件下千粒重最高。  相似文献   

20.
研究探讨了吉林40号大豆5种不同密度下株高、叶面积指数和产量的变化规律,并与绥农8、吉林26两个推广品种进行了同密度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亚有限结荚习性吉林40号大豆品种成熟期最适株高为95~98cm;结荚鼓粒期最适叶面积指数为4~47,稳定时间在40d以上;适宜种植密度为24万株/hm2,产量达到2667kg/hm2。同密度下,吉林40号大豆的丰产性状及产量均优于绥农8和吉林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