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建设农业物联网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要途径之一,中原经济区定位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这就使得中原经济区农业物联网的建设更为迫切。基于中原经济区农业物联网发展的现状,研究分析了中原经济区农业物联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研究国内外农业物联网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原经济区农业物联网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粮食安全是保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粮食主产区肩负着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任。建立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是利国利民,调动各级政府发展粮食生产,鼓励和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一项长远大计。具有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实施的重要意义。1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定义1.1粮食主产区粮食主产区是指地理、土壤、气候、技术等条件适合种植粮食作物,并且有一定经济优势的专属经济区。  相似文献   

3.
河南发展现代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发展现代农业。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就是构建农业持续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保障体系。河南是农业大省,有“中原粮仓”的美誉,连续五年粮食生产创历史新高,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农业成为全省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经过30年的农村改革,全省农业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4.
农业主体功能区划建设的核心在于强化农业发展的空间管治。根据主体功能区思想及中原经济区农业发展实践划分的五个功能区,承载着现代农业的社会、经济、生态、文化等不同功能,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趋异。五大功能区中,郑州都市农业区的技术装备程度、中原城市群外围农业区的机械化和化学化以及黄淮海农业特区的水利化都居于较高水平,而西南部养护与防护区的农业投入水平总体偏低。针对各功能区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梯次推进,是中原经济区现代农业协调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滑县是中原经济区粮食生产核心区、河南省第一产粮大县、全国唯一的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十连冠",素有"豫北粮仓"之称.然而,近年来,仅仅依靠种粮发展经济的传统农业模式已成为制约滑县向现代农业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面对新挑战,滑县滑州农民专业合作社依靠土地流转,发展特色农业,转出了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6.
都市现代农业作为现代农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河南农业的战略性基础地位,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为解决中原经济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缺乏整体布局和科学规划,存在功能定位单一,经营主体组织化程度偏低等主要问题。政府应充分发挥其宏观调控功能,提升规划水平,积极探索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提高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经营主体的组织化水平,着力于中原经济区都市农业的内涵提升和整体联动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粮食安全问题日益成为世界广泛关注的背景下,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尤其是承载着中国粮食的重要供给的主产区的粮食生产发展,其形势依然严峻,粮食丰产问题仍值得关注。分析了中国粮食主产区之一河北省利用现代农业手段改变粮食生产条件创新粮食生产技术从而达到粮食产量提高的实践经验,对中国粮食生产尤其是主产区依靠现代农业实现丰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增强粮食生产能力提出了许多细化要求,包括永久农田划定、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以及投融资等。从2012年至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亦重点强调粮食安全问题,先后提出"发展农业科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任务"以及"抓紧构建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的表述。可见,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国家安全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江苏省淮安市着力发展粮食专业合作社,以此保障粮食数量和质量安全,作用明显,但也存在诸多制约合作社发展的因素,需要创新思维,促进粮食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壮大。  相似文献   

9.
河南发展现代农业的两难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发展现代农业中,河南面临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定位与加快发展实现中原崛起战略目标,着力发展现代农业与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确保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农业劳动力与发展劳务输出型经济等两难选择。  相似文献   

10.
在2017年3月的两会上,国家和政府针对我国的粮食农业未来发展的提案,以"推进改革创新,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为主方向发展我国的农业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未来要推动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保证粮食不减产、不下滑,要把重视粮食安全放在重中之重。要围绕"两保"和"两提"做大文章,既保证粮食主产区的粮农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又要进一步推动农业科技的广泛运用,确实保障我国农业粮食的安全生产和国家粮食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原经济区写入国冢“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是河南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建设中原经济区,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已经指出了河南农业发展的大方向。笔者认为,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  相似文献   

12.
中原经济区的创立,使中原经济区的亿万群众既看到了经济发展的强劲,也看到了与他们的健康息息相关的群众体育发展的曙光。以中原经济区发展为契机,从新型城镇群众体育发展战略着手,将群众体育的发展理念与发展战略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对我国中原经济区群众体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杨希玲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1):2386-2388
加快土地流转,实现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是推动河南经济建设的关键所在.在分析了当前河南省农村土地流转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借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机遇,大力培育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扩大土地经营规模,提高规模效益,以流转促发展,建设现代农业,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土地流转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王淑英  周延武 《湖北农业科学》2014,(14):3434-3437,3450
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是积极探索不以牺牲粮食和农业、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以下简称“三化”)协调发展的道路。结合中原经济区“三化”发展特点,建立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采用灰色综合评价法建立了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对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解决了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评价过程中“三化”关系复杂、评价信息不确定性等问题,并且具有较高的评价精度。  相似文献   

15.
中原经济区的创立,使中原经济区的亿万群众既看到了经济发展的强劲,也看到了与他们的健康息息相关的群众体育发展的曙光.以中原经济区发展为契机,从新型城镇群众体育发展战略着手,将群众体育的发展理念与发展战略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对我国中原经济区群众体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发展阶段,中原经济区建设提出"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在新的形势下,洛阳市六大农业支柱产业之一的优质粮产业如何践行"两不三新",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快速发展,提高效益,增强竞争力?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全市优质粮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17.
正河南唐河县,位于南阳盆地,土地平整肥沃,是中原地区产粮大县之一,是名副其实的中原粮仓。近年来,该县把现代农业发展,特别是把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适度发展特色产业作为重要任务,强力打造高标准粮田示范区,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连续10年,唐河粮食年总产量突破100万吨,连续11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在经济新常态和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为破解农业大县、财政穷县、经济弱县困境,  相似文献   

18.
《农家科技》2011,(10):6-7
国务院日前出台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指出,中原经济区是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地理位置重要,粮食优势突出,今后可发展成种粮大省。  相似文献   

19.
准确把握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释放中原农民的生产力,对提高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将会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中原是中国之中,对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应放在全国经济发展大局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应采取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第三产业;把人口集聚起来;重构区域经济利益机制;增加劳动力供给和农业比较效益;改革现行干部考核指标;实行城乡土地要素平等交换,城市农村一个环保标准;探索建立生态养老和休闲村建设的新路子;制定城乡区域统一合理的发展规划,推动经济规模经营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粮食安全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城镇化发展为粮食安全提供动力。以中原经济区为研究区域,以2005—2015年为研究区间,构建城镇化与粮食安全耦合协调发展的测度指标体系,基于耦合协调性模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指数测算、聚类分析、耕地压力指数、土地资源承载力模型(LCC)和土地资源承载指数(LCCI)模型,利用Arc GIS 10.1空间分析对相关数据进行计算,探讨中原经济区城镇化与粮食安全的耦合协调关系与时空特征。结果表明,2005—2015年中原经济区城镇化水平整体呈中心-外围延伸型的稳步上升发展趋势,但区域内综合发展水平指数极差为26.54,仍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耕地有明显压力的地区整体上呈波动减少趋势,空间上呈现出"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格局,其中,无明显耕地压力的地区由2005年的7个增加到2015年的13个;土地资源承载力整体呈"南北对称,东西非均衡"趋势,且人口超载区呈向西靠拢的格局;研究区城镇化与粮食安全耦合协调状态由西北向东南地区呈现由"调和协调类"向"轻度不协调类"的恶化趋势,且城镇化综合评价值(u1)始终高于粮食安全综合评价值(u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