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皖北地区小麦育种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皖北地区小麦生产水平的分析,指出小麦育种工作的挑战性和艰巨性,并进一步从小麦品种生态类型、产量水平、品质、抗病性、抗逆性、适应性等方面对皖北地区小麦育种发展方向作了详细的阐述,从而提出皖北地区小麦育种的目标方向。  相似文献   

2.
小麦是世界上第二大粮食作物,对我国粮食供给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高产、抗病及抗逆性强的小麦品种较少,使小麦的生产受到一定制约。挖掘优异遗传资源,培育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小麦品种是小麦育种的重要任务。粗山羊草是小麦D基因组的供体,蕴含着大量抗病、抗虫、抗逆和改良小麦品质的基因。为挖掘其优异基因用于小麦育种,丰富小麦的遗传资源,对小麦育种工作起到推动或借鉴作用,对粗山羊草在分子水平和抗病、抗虫、抗逆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介绍了在储藏蛋白方面的研究情况,以及粗山羊草在小麦育种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小麦的抗逆性如抗干旱、耐盐碱等因受多基因控制,运用简单育种手段很难把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组合在一起,特别是很难把抗逆性与品种的丰产性统一起来.本研究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麦材料组建抗逆性丰产优质轮回群体,采用轮回选择育种法开展抗旱、耐盐小麦新品种选育,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小麦育种进展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云南小麦育种。肯定了本省小麦育种在产量、抗病性、抗逆性和适应性方面取得了大进展。并提出了今后育种工作策略:明确育种目标,加强品种资源的研究,培育核心亲本材料,开展穿梭育种,改进方法,注意抗病育种,品种资源的研究,培育核心亲本材料,开展穿梭育种,改进方法,注意抗病育种,重视品质育种,完善全省育种网,提高育种效率,建立健全良种繁育制度。  相似文献   

5.
李邦发 《安徽农业科学》2014,(31):10901-10904,10940
根据近年来小麦新品种种质资源的遗传育种及推广应用情况,分析研究了小麦红粒品种和白粒品种的种植现状,提出了"以生产发展、群众喜爱、市场需要为基础,高产、抗逆性强为前提,努力选育优质、白皮、大穗大粒、商品性好、广适性强、农艺性状优异为中心"的小麦种质资源遗传育种新目标新方向。在30多年的小麦种质资源遗传育种工作中,将传统的育种理论与自创的选择方法相结合,阐述了白粒小麦品种种质资源的选育方法及育种成果。在目前小麦遗传育种转基因技术不太成熟、进展缓慢的情况下,为小麦育种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十五”以来山东省小麦育种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山东省"十五"以来小麦育种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总结,并对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近10年内,山东省小麦育种成绩突出,育成品种类型多、适应性广、推广种植面积大;产量三因素构成合理、增产幅度大、产量潜力高;小麦品质与产量协同提高取得较大进展。小麦育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亲本利用单一,育成品种亲缘关系近、遗传基础狭窄;适合旱地种植的耐旱耐瘠品种相对缺乏;优质品种的抗逆性、抗病性及丰产性急需提高。山东省小麦育种发展方向应重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选育水肥及光热资源高效利用型品种,实现大面积均衡增产是大幅度提高山东省小麦产量的关键;②提高品种的抗逆性和抗病性是应对气候和耕作制度变化的有效措施;③小麦品质育种应重点提高优质品种的抗逆性、抗病性和产量潜力;④常规育种与现代分子育种技术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临汾6510小麦新品种的选育技术进行分析,从遗传基础,品种特征特性,高产稳产的性能,抗逆性四个方面阐述了品种的特点。结果表明:临汾6510是一个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的小麦新品种。同时为提高小麦育种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八五”期间春小麦育种成就与今后发展对策孙连庆(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所)小麦在辽宁省是仅次于玉米、水稻、高粱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八五”期间育成和推广了一批小麦新品种,这些品种由于具有特早熟、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等特点,对推动辽宁省小麦...  相似文献   

9.
“九五”以来,重庆市育成、推广小麦新品种10余个,累计种植面积100万hm2以上,在产量、品质、抗病性、抗逆性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存在基础研究薄弱、缺乏具有突破性的育种材料等问题,通过对重庆小麦育种现状进行分析,对今后的小麦育种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乌麦7”小麦是内蒙古中西部区的一个小麦新品种类型。具有水旱兼用,抗逆性强、后期耐涝的性能。该品种选育水旱兼用型为育种目标,亲本组配优势互补,在不良环境条件下定向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