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8 毫秒
1.
一、当前农村环境面临的问题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凸现出来,而且已经成为阻碍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当前,中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总的来说是: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凸显,主要表现在: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工业污染与生活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城乡生态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凸显.针对当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环境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一、农村环境问题的现状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凸现出来。而且已经成为阻碍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当前。农村环境污染现状是: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  相似文献   

4.
农村环保课题需尽快破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乡二元结构的日趋改善,工业及城市污染逐步向农村转移,农村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农村环境问题日益凸显.长期以来,农村环保一向是环保工作中的"冷点、盲点".  相似文献   

5.
一、当前农村环境面临的问题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凸现出来,而且已经成为阻碍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当前.中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总的来说是: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我国农村环境污染主要有五大污染源:一是农民自己的生活垃圾。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构建农村地区生态文明长效发展机制,以河南省许昌市为样本,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析了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研究发现,乡镇企业污染、农业生产及畜牧养殖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城市污染向农村地区蔓延等,严重影响着农村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农村地区生态文明长效发展机制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内容涉及多个层面和多方主体,需要从制度建设上为生态文明保驾护航,引导农村地区居民和企业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农村地区企业的规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农村环境问题日益凸现,特别是村镇环境"脏、乱、差"、饮用水源水质下降、畜禽养殖污染、农村面源污染以及工业企业和城市污染向农村加速转移等问题突出,不仅威胁着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而且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就农村环境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浅谈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原因与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选刚  苏伟 《吉林农业》2010,(6):146-146
全国农村生态环境形势总体上仍然比较严峻,农村生活污染、面源污染还相当严重,工业污染、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生态功能退化等状况还在发展。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广大农民群众身体健康,也制约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进一步提高对农村环境保护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文章介绍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原因和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日益严重,农村生活污染、面源污染严重,工业污染、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农村环境上不去,不仅影响农村居民的生存环境,也影响城市居民的"米袋子""菜篮子""水缸子",即"城市污染农村的水和地,农村污染城市的饭和菜"。"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要内容和目标。实现"村容整洁"是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保护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一、农村环境问题的现状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凸现出来,而且已经成为阻碍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当前,农村环境污染现状是: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我国农村环境污染主要有五大污染源:一是农民自己的生活垃圾.环保部2008年的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农村的污染十分严重,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垃圾约2.8亿t,生活污水约90多亿t,人粪尿年产生量为2.6亿t,绝大多数没有处理.  相似文献   

11.
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战略之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光灿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2):6007-6008
分析了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基于城乡一体化战略的新农村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新农村的目标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从近几年的实践来看,新农村建设还面临许多突出问题:一是人才匮乏,"无人办事"的问题突出;二是资金缺乏,"无钱办事"的问题突出;三是村庄规划不到位,规划不全面和缺乏地域特色的突出问题。为此,必须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一是强化"两个建设",解决"无人办事"的问题;二是增加"三个收入",解决"无钱办事"的问题;三是坚持"五大理念",解决村庄规划不到位问题。  相似文献   

13.
郭萌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5):4644-4645,4654
在对城市认知层次结构总结概括的基础上,从城市化主体要素入手提出实体城市化和属性城市化概念,辨析其内涵和对现象解释的优劣势。根据属性城市化的含义,提出类城市地域这一空间类型,列举分析成熟型郊区、过渡型郊区和乡村半城市化地区3种类城市地域的发生发展背景及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4.
额尔齐斯河天然杨树林叶面积指数及比叶面积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对额尔齐斯河流域河岸两侧天然分布的4种杨树:欧洲黑杨(Populus nigra)、苦杨(P.laurifolia)、额河杂交杨(P.×jrtyschensis)、银白杨(P.alba)的叶面积指数和比叶面积进行了测定.研究了不同径阶各树种的比叶面积和叶片生物量的关系,以及各树种叶面积指数与其叶片生物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本试验区内各种杨树的叶面积指数变动范围为0.243~4.463;2.各树种的单株叶面积与其叶生物量均呈正相关直线,模拟方程为y=ax-b,呈线性递增趋势(r2=0.917 8~0.972 5);3.各径阶植株的平均比叶面积和叶片生物量在植物种之间差异显著,各树种的比叶面积和叶片生物量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5.
绿洲农区与非绿洲农区棉花生产潜力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种植棉花的绿洲农区和非绿洲农区的气候资源特点和棉花特殊栽培技术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两个农区的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光温水(气候)生产潜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绿洲各主要棉区的光热水资源优于非绿洲各主要棉区,光温水潜力高。在此基础上,对提高绿洲农区和非绿洲农区棉花生产潜力的有关方面进行了探讨,为绿洲农区和非绿洲农区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农业结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各主要棉区光、热、水资源潜力,实现棉花产量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以云抗10号和当地大叶种为对照,在保山市茶树良种场和澜沧县县乡企业开发公司茶果场对云茶春毫开展生态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云茶春毫的移栽成活率在92%以上,生长势较强;属丰产品种,产量比对照品种提高4.04%-31.25%;其内含物质丰富,尤其是氨基酸含量较高,达2.6%-3.1%,酚氨比值较低,为10.7%-12.3%;用其鲜叶制备的绿茶具有色泽鲜绿、白毫显露、香气高长、汤色明亮、滋味鲜醇等特点。另外,从茶树种植、茶园施肥、茶树修剪与采摘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简要介绍了其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性状和微性状鉴定法鉴别不同产地阳春砂。[方法]采用性状及微性状鉴别方法鉴别广东、广西、云南、福建、越南和老挝6个产地的阳春砂。[结果]不同产地阳春砂外观性状(果实表面颜色、毛刺分布、种子团间隔膜是否外延、气味)特征存在一定差异,而微性状(毛刺形状、花被残基、花柱残基)差异相对明显。[结论]性状与微性状二者结合可准确鉴别、区分不同产地阳春砂,为不同产地阳春砂的鉴别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选用宁夏引黄灌区水地和南部山区旱地冬小麦主栽品种和高代品系20份,对其农艺、产量及品质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冬小麦品种的最高总茎数、穗数、株高、穗粒数、穗粒重、产量、面团形成时间、面团稳定时间、淀粉糊化特性中稀懈值变异幅度较大,变异系数介于32.2%~67.8%;农艺性状中的返青期、抽穗期、株高、穗数,品质性状中的籽粒硬度、吸水率、面团形成时间、面团稳定时间以及淀粉性状中的低谷粘度、最终粘度、峰值时间和糊化温度相关系数(0.46~0.88)较高,分别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同一品种在灌区、山区种植表现出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城市森林与绿地面积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大量资料论述了每公顷森林的生态功能,进而提出计算城市森林面积和覆盖率的依据,并以哈尔滨市为例,做了计算说明,提出城市森林,绿地布局与选择树种的建议、可供有关城市勘察规划设计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20.
项晓美  孙莉莉  吴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8-269,482
为了研究丽水东西岩景区与城区夏季气温的差异,选取丽水市东西岩萤区所在的老竹自动站与城区民俗乐园自动站2006年6~9月的测报实况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对两地温度要素的量化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东西岩景区虽然最高温度与城区相当或略偏高,但是平均温度、最低温度都明显低于城区;东西岩景区夏季早晚凉爽,相比城区气候舒适度指数及空气质量都有明显优越,具有一定的避暑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