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6 毫秒
1.
为了探明骏枣裂果发生过程中的水分吸收规律,测定了枣果吸收水分的动力曲线、枣果水势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当枣果吸水量达到饱和时,裂果现象最易发生。吸水率越高裂果率越高,门熟期和脆熟期枣果吸收水分开裂的饱和值分别为8.64%,9.86%。枣果持续吸收水分72h后。吸水牢和裂果率基本趋于稳定。门熟期骏枣果实较脆熟期更易开裂。室内浸果实验不能真实反映大田裂果的实际情况。根系吸收的水分能够输送给枣果而引起裂果的作用有限,地上部分枣果和叶片直接吸水对裂果的起主导作用,裂果的形成和降雨量多少、果实表面与水分接触时间长短有关。枣果水势日变化呈“V”字形,初步推断水势与裂果之间存在负相关.粜实水势越低裂果发生趋势越明显。  相似文献   

2.
荔枝果实理论特性及果皮形态学与裂果易感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比较正常果和裂果之间的物理化学特性和果皮形态方面的差异,来揭示它们与荔枝裂果易感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正常果果皮中B和Ca的含量显著地高于裂果,裂果果肉(假种皮)中Ca和P、Mg的含量显著地高于正常果;裂果果肉中含水量、总可溶性固形物、果糖和葡萄糖的含量都显著地高于正常果,但其渗透势和蔗糖的含量却显著地低于正常果;正常果果皮的断裂强度和果皮伸长率都显著地高于裂果;电镜观察也发现了正常果和裂果  相似文献   

3.
荔枝果实理化特性及果皮形态学与裂果易感性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比较正常果和裂果之间的物理化学特性和果皮形态方面的差异,来揭示它们与荔枝裂果易感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正常果果皮中B和Ca的含量显著地高于裂果,裂果果肉(假种皮)中Ca和P、Mg的含量显著地高于正常果;裂果果肉中含水量、总可溶性固形物、果糖和葡萄糖的含量都显著地高于正常果,但其渗透势和蔗糖的含量却显著地低于正常果;正常果果皮的断裂强度和果皮伸长率都显著地高于裂果;电镜观察也发现了正常果和裂果果皮在龟裂片和裂纹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正>1、枣裂果原因(1)降雨。在果实生长前期过分干旱,进入转色期至近成熟期后,果实遇雨使果肉吸水膨胀,果肉的增长速度快于果皮细胞的增长速度,从而使果皮细胞胀裂,造成裂果。若成熟期无雨,即便进行人工灌溉,也不会引起裂果。一般灌溉条件差、地势低及土质黏重的果园,裂果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5.
针对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生产过程中,常出现的座果率低、成熟期落果裂果严重、果皮着色不均匀严重影响果实品质等现象和多种病虫害危害,果农在荔枝果实生长期频频喷药保果,这样既增加生产成本,又不符合绿色果品的要求的问题。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主的科研机构开展了荔枝果实套袋及其配套技术的研究,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荔枝果实套袋技术,并加以示范与应用推广。本文对目前荔枝果实套袋技术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提出以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果袋透光性对晚西妃桃裂果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晚熟桃品种晚西妃为试验材料,分析了7种不同果袋套袋对晚西妃果实裂果率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能有效地降低果实裂果率,7种果袋套袋的果实裂果率均显著低于不套袋果实;套袋后果实单果重均显著提高,但不同果袋之间差异不显著;套袋果实花青苷含量高于不套袋的,果皮叶绿素含量除了3号袋(外表面淡土黄色蜡纸,内层白色蜡纸)显著高于对照外,其他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套袋后果实糖酸比较对照均有显著提高.综合来看,在所选用的7种果袋中,以外层表面褐色里黑色,内层白色蜡纸的果袋(5号果袋)在降低果实裂果率和提高果实品质方面较优.  相似文献   

7.
荔枝霜疫霉病是荔枝的重要病害。主要为害花穗、果实、结果小枝,荔枝受害后引起大量落花、落果、烂果和裂果,严重影响荔枝产量和品质,从而降低其经济效益。于2002年进行80%大生可湿性粉剂防治荔枝霜疫霉病田间药效试验,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荔枝化学调控技术的保果,防裂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糯米糍荔枝易裂果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果皮的组织结构和生理生化特性具裂果易感性,其果皮薄、弹性和缓冲性差、含钙少使果皮强度低,在果实快速生长期经不起果肉的挤撑而开裂。在果实发育期应用营养激素型药剂增加果皮的厚度和强度,增加果皮应变力,并与保果作用相结合,研制出保果防裂素系列产品,不仅减少了前期落果和采前落果,同时控制和减少了裂果,提高采收好果率,改善了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9.
荔枝Litchi chinensis是原产华南且最具中国特色的果树,花果发育与荔枝产量和果实品质密切相关,是荔枝发育生物学最重要的研究内容。本文主要综述了荔枝花芽分化、果实脱落和裂果、果实品质(包括果实和种子大小、果皮色泽、糖酸代谢)形成生理和分子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鲜食枣采后裂果给农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农户生产积极性.为探明鲜食枣采后裂果的机理,寻找出有效防治裂果的方法,以南方鲜食枣中秋酥脆枣为试材,用不同浓度NaCl(0.01%、0.1%、1%)分别于光照、黑暗条件下浸泡10min后再进行清水浸泡诱导裂果,研究NaCl对枣裂果率、果实硬度、枣果吸水率、枣果相对电导率及果肉中可溶性蛋白、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1)1%NaCl光照与黑暗处理均能降低枣果裂果指数,且1%NaCl光照处理能有效降低裂果率.(2)光照处理枣果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高于黑暗处理,1%NaCl光照组枣果可溶性蛋白含量为0.0842mg/g.(3)光照处理枣果果实硬度均高于对照组,1%NaCl光照组枣果为12.01mg/cm3.由此可见,1%NaCl光照浸果处理能增加果实中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枣果总代谢水平,增强枣果自身抗胁迫能力,从而提高果实硬度,增加枣果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11.
荔枝果实发育期间内源激素含量动态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研究测定了荔枝果实发育期间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结果表明果实发育前期细胞分裂素(CTK),生长素(IAA)含量较高;中期乙烯(Eth),赤霉素(GA),的含量较高,这与果实的生长发育及落果有密切相关。同时,果实发育前期应用外源CTK、中期应用GA、处理果穗可显著提高产果率。  相似文献   

12.
广东果树水分问题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省大部分属潮湿亚热带气候,但干湿两季分明,且生长季中晴雨旱涝交替频繁,加之红壤性质低劣,使果树常陷于旱涝两种极端境界。果树对生态条件响应的基本特点是根系浮浅和,一遇干旱则水分胁迫快速形成。水分失调的危害有多种表现。广东果树的“根浅叶茂”与温带地区的果树形成强烈对比。  相似文献   

13.
以促进龙眼果实发育和提高果实品质为目的,在龙眼果实发育中后期(6-7月),树冠分别喷施6种不同组合的矿质营养剂3次。结果表明:营养剂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龙眼果实品质。其中,所有处理的果实果型大小及单果重、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含量均高于对照;大部分处理的Vc含量也不同程度的提高。处理1和处理4能显著地提高龙眼果实的外观品质;处理3能比较全面地改善龙眼果实的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14.
钙硼营养对龙眼糖积累及果实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果园土壤低B条件下,于龙眼假种皮发育期间,树冠分别喷施1?C l2、0.2%H3BO3、1?C l2 0.2%H3BO3溶液及清水3次,探讨Ca、B营养对龙眼叶片、假种皮糖积累及假种皮、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1?C l2对叶片糖分转运、叶片和假种皮糖分积累产生的作用不稳定,对假种皮和果实干物积累及生长发育产生的影响不明显;喷施0.2%H3BO3、1?C l2 0.2%H3BO3,对促进叶片糖分转运、降低叶片糖分积累、提高假种皮糖分积累、促进假种皮和果实干物积累及生长发育有明显效应,但1?C l2 0.2%H3BO3处理的效应不如0.2%H3BO3处理。  相似文献   

15.
以10年生A4无核荔枝树为试验材料,谢花后对其果实生长发育的生理落果状况进行定期观察,以探索A4无核荔枝生理落果规律。结果表明:(1)在整个果实发育过程中,A4无核荔枝存在4次落果高峰期,分别出现在谢花后9~12 d,21~27 d,39~42 d和51~60 d(采收前)。(2)4次生理落果中,第1次落果数量显著高于其他3次,但采前落果期的落果率高达69.84%,显著高于其他3次。(3)4次生理落果期果实脱落的部位均一致,都是在果柄末端的小花穗轴与支轴结合部位脱落。(4)采前落果期单果脱落量比对果高出20%,转黄果(果皮颜色刚转黄)的脱落量比转红果脱落量高出3.65倍,且脱落的转黄果横、纵径及单果重均小于转红果。由此可见,采前落果是造成A4无核荔枝产量损失的主要因素,在果实刚转黄时的小果更容易脱落,在今后生产栽培中应调控后2次落果期尤其是防治采前落果。  相似文献   

16.
不同产地桂味荔枝果实特性及其耐藏性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比较了广东省4个产地桂味荔枝果实在品质和耐藏性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廉江产桂味荔枝单果重最大,果皮含水量较高,但果皮花色素苷含量和果肉糖酸比较低,内在品质比茂名、深圳和广州产区的差。以荔枝果皮褐变指数和果实腐烂率来衡量,深圳和广州产桂味果实较耐贮藏,其次是茂名产地,最后是廉江产地。在贮藏过程中,不同产地荔枝果实在失重率、果皮含水量、果皮花色素苷含量以及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抗坏血酸含量变化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尚磊  高倩  李悦  陈红 《南方农业学报》2022,53(11):3184-3191
【目的】明确蜂糖李幼果脱落规律及落果生理特性,为生产上保果调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蜂糖李生理落果期间正常果和脱落果中的生长素(IAA)、赤霉素(GA3)、玉米素(ZT)和脱落酸(ABA)的含量进行测定,同时记录幼果脱落动态以及幼果和新梢的生长量。【结果】蜂糖李盛花后各时期正常果的单果重和果实直径均显著高于脱落果(P<0.05),正常果生长快速,脱落果生长缓慢;脱落果单果重积累速度慢,正常果直径的增长速度比落果快。蜂糖李整个落果期持续时间为花后14~70 d,分为快速落果期(花后14~28 d)和缓慢落果期(花后28~70 d),其中快速落果期为主要的落果发生时期,花后28 d为落果高峰,约82.73%幼果脱落。幼果在前期生长缓慢,花后42 d开始进入快速生长期;新梢生长呈快—慢—快的趋势,新梢生长在花后21~28 d与落果率呈正相关。整个生理落果期,正常发育的幼果中积累的GA3、IAA和ZT含量整体高于脱落果,ABA含量低于脱落果。正常发育果实中促进生长型与抑制生长型激素的比值[IAA/ABA、GA3/ABA、ZT/ABA和(IAA+GA3+ZT)/ABA]大于脱落果,说明果实中高水平促进生长型激素和低浓度抑制生长型激素有利于坐果。【结论】蜂糖李幼果中ABA含量高而GA3与IAA含量低可能是出现幼果大量脱落的根本原因,此外,新稍伸长也是致使果实脱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苹果果实裂果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苹果果实裂果的研究进展,从裂果发生的症状与时期、果实的解剖结构、水分条件、土壤条件、树体管理等方面阐明了苹果果实裂果发生的机理。结果表明:表皮细胞大、果实角质层薄,易于裂果;果实生长前期土壤含水量不足,果皮发育受到影响,果实发育后期久旱逢雨,果肉细胞迅速增大,易造成裂果。缺钙、钾矿质元素,易产生裂果。并提出了预防苹果果实裂果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的调查和观测结果表明:山杏以中、长果枝结果为主,株间自然传粉是结实的主要途径,自然落果发生在果实速长期。山杏果实及其各部分的生长动态均呈“S型曲线。各部分出现生长高峰的时期大致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果实、果核和胚珠的迅速增大,以及青皮和核壳的迅速增长;第二阶段是胚的迅速增长;第三阶段是胚中干物质量的迅速增长。硬核期从果实基本停长后的5月下旬开始,至6月中旬结束,此期胚球已达到成熟时的大小。  相似文献   

20.
对平定大红袍杏花器发育状况与座果和果实发育研究表明,杏花雌蕊长度与子房和心室横径呈高度正相关,其相关值(r)分别为0.803和0.951且均达极显著平准。雌蕊长度达14mm以上者,座果率高,果实发育好,雌蕊长度不足9mm者,均为败育花。杏树短果枝和中果枝雌蕊退化率低。座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