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生态足迹理论为基础,评价了韶关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性,计算了韶关市1996~2005年的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承载力以及人均生态赤字,分析了其动态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
以襄阳市为例,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2009年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等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襄阳市2009年人均生态足迹为2.640 839 hm2,人均实际可利用生态承载力为0.444 3 hm2,人均生态赤字达-2.196 540 hm2。说明襄阳市目前己超出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力范围,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之间的矛盾加剧,现有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3.
以生态比较脆弱的湖北省黄冈市为研究对象,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黄冈市2003—2011年间的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承载力和人均生态赤字进行测算,并采用生态压力指数、生态占用指数和生态经济协调指数对黄冈市的生态安全进行评估。结果表明:2003—2011年间,黄冈市的人均生态足迹从1.53977 hm2上升到2.08304 hm2,增长了35.28%;人均生态赤字从1.22208 hm2上升到1.7357 hm2,增长了42.02%;而人均生态承载力却缓慢增长,且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赤字处于增长趋势。生态压力指数在3.9~4.3之间,生态环境处于极不安全状态;生态经济协调指数在0.6~0.9之间,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极差。针对黄冈市的生态压力极大问题,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榆林市2006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和分析方法,对陕西省榆林市2006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榆林市人均生态足迹需求为1.272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 1.716 hm2,人均生态盈余为0.444 hm2,属于较小程度上可持续发展状态.但是,近年来榆林市对自然资源的利用逐年增加,目前已接近或超出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力范围,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之间的矛盾加剧,现有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动态研究   总被引:68,自引:1,他引:68  
 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陕西省1978~2002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研究,获得了该地区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随时间变化的预测模型,并预测了未来陕西省的可持续发展趋势。结果表明,陕西省人均生态足迹由1978年的0.5508 ha逐年增加至2002年的1.1059 ha,而人均生态承载力则由0.9517 ha逐年减少到0.8102 ha。可见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呈反方向发展趋势。陕西省1978年的生态盈余为0.4009 ha,1992年出现生态赤字,2002年人均生态赤字增至0.2958 ha。预测陕西省2010年和2015年人均生态足迹分别为1.2013 ha 和1.2528 ha,人均生态承载力分别是0.7638 ha和0.7198 ha,其人均生态赤字分别达到0.4378 ha和0.533 ha。说明陕西省人口对自然资源的利用逐年增加,目前已超出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力范围,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之间的矛盾加剧,现有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6.
何光荣  刘雷  曾慧卿  郑子英  刘香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202-9204,9262
采用生态足迹计算方法,对江西省饶河源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饶河生态功能区(2007年)的人均生态足迹为3.59 hm2,生态盈余亏损0.27 hm2,扣除森林生态用地之后,其人均生态承载力为2.59 hm2,人均生态盈余亏损1.00 hm2,表明当前饶河源生态功能区自然生态系统难以支持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所带来的负荷,生态环境压力较大。  相似文献   

7.
陕西省生态足迹动态评价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生态足迹分析法(EFAA)计算了陕西省2000~2004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并采用GM(1.1)模型对陕西省2005~2009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预测和评估。结果表明,2000~2004年陕西省人均生态足迹呈逐年上升趋势,5年间增加了0.393 2 hm2,年均增长5.14%;万元GDP生态足迹呈下降趋势,人均生态承载力5年间下降了0.057 5 hm2,年均减少1.22%,人均生态赤字从2000年的0.554 7 hm2增加到2004年的1.042 7 hm2,预计2005~2009年的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赤字逐年增加,生态承载力减少,说明人口、资源、环境在省域尺度上处于不协调状态。最后提出了增加科技投入、改善生态环境、控制人口等平衡该地区生态需求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定量评价株洲市可持续发展状态,应用生态足迹模型对株洲市2001~2013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实证分析,并利用灰色GM(1,1)模型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株洲市人均生态足迹由2001年的1.394 6 hm~2逐渐增加到2013年的2.487 5 hm~2;同期人均可利用生态承载力由0.528 4hm~2逐渐下降到0.509 9 hm~2,人均生态赤字由0.866 1 hm~2逐渐增加到1.977 5 hm~2。同时根据预测出的研究区域2016~2025年的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可利用生态承载力,2025年研究区域人均生态赤字将增加到2.569 9 hm~2,表明当前株洲市的生态环境处于中等不可持续状态,并呈现向强不可持续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1998~2005年金华市生态足迹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丽晔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954-6956,6959
运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金华市域1998~2005年的生态足迹和承载力进行时间序列分析。结果表明,1998~2005年金华市人均生态足迹呈逐年上升趋势,总生态承载力略有上升,人均生态赤字由1998年的0.414 14全球公顷增加至2005年的0.586 79全球公顷,万元GDP生态足迹呈下降趋势,金华市的生态环境总体上处于非协调的不可持续状态。根据金华市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提出了减小生态赤字、促进生态平衡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0.
生态足迹模型是一种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定量测量人类生存是否处于生态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的研究方法。说明生态足迹模型的关键概念和具体研究方法,计算并分析出按新行政区划后的合肥市2009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状况,发现已经出现生态赤字且人口规模欠佳。实证分析结果证明,根据公式可分三个方案分别计算出合肥市的人口容量,以期为合肥市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口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与指导。  相似文献   

11.
以工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资源短缺、生态恶化为引子,阐述信息经济的涵义和特征,从信息资源作为基础性资源、信息产业的发展对经济资源投入结构的改变、信息经济对传统产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信息经济的发展对人类素质提高和生态文明观建立的促进等方面,分析发展信息经济所达成的生态效应,提出利用信息经济促进西部生态建设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军队生态环境建设主要成就及对驻地生态环境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研究,揭示军队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阐述部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无法替代的作用,提出根据部队生态环境建设的特点,使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弄清湖南省生态发展可持续性状态,选取湖南省2013年区域资源生物量和能源消费量指标,采用生态足迹方法对区域生态消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2013年人均净生态赤字为1.718 hm2,即区域发展超出了生态承载力范围,并针对当前处于不可持续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论"三生态"     
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合称“三生态”.“三生态”是一个全新的理念,表征以人为本,人类回归自然,它完整的表述了当今社会进步发展的方式和趋势.  相似文献   

15.
笔者分析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加强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保定市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及生态压力指数模型,研究了保定市土地利用的生态安全。结果表明:1)2002-2012年保定市土地利用生态安全水平呈下降趋势,生态压力指数年平均增长率为3.57%,2002-2003年土地利用生态系统的生态安全等级处于很不安全状态,2004年以后处于极不安全状态。经对2012年保定市区及22个县(市)安全等级进行分区,由西部山区到东部平原区的生态安全等级依次为较安全→很不安全→极不安全→较不安全。  相似文献   

17.
利用生态足迹理论和生态补偿理论对安徽省耕地生态补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耕地生态补偿量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由2001年1.614亿元增长到2015年15.498亿元,每公顷耕地的补偿则由38.3元增长到263.7元;耕地生态补偿整体呈现出“北高南低”和各地级市呈现出“中心城市低,周边县高”的空间格局;耕地生态补偿价值总量主要受到生态赤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生产水平的影响,且三者对耕地生态补偿呈正相关关系;耕地生态系统被破坏的潜在可能性在增加。进行耕地生态补偿研究,对保护耕地生态,提高农民耕地生态保护意识,保护农民权益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并为安徽省耕地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应用生态足迹方法,以海南省2000—2004年统计年鉴的数据为依据.对海南生态省以来(1999—2003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海南省人均生态赤字由1999年的0.366hm^2增加到2003年的1.2206hm^2,呈逐年增加的趋势,5年增加了0.8546hm^2,增长了233.5%.海洋、草地和化石能源用地生态系统承受较大压力:人口的增加和生产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是最重要的原因,海洋、草地和化石能源用地的需求日益增加是直接因索;减少海洋、草地和化石能源用地的生态足迹需求,提高其生态承载力.是实现海南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耕地、海洋和林地是海南的优势资源。海南生态比较优势明显,但经济仍不太发达,自然资源利用效率还比较低;建设生态省,走经济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海南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基于生态足迹的河南省生态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了分析河南省2000年-2010年近10年来生态承载力,[方法]应用生态足迹法,采用2000年、2005年、2010年三个时间段的数据,分析了河南省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供给、人均生态赤字和生态承载力指数的变化。[结果]结果表明:(1)河南省的人均生态足迹由2000年的0.8288hm2至2005年急增为2.0368hm2,至2010年下降为1.8739hm2;(2)从2000年至2010年河南省人均生态供给由0.3994hm2降低为0.3667hm2,人均生态赤字由2000年的0.37hm2至2005年急增为1.61hm2,至2010年下降为1.46hm2;(3)生态承载力指数均大于1,处于超载状态。[结论]因此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河南省生态超载状况有所缓解。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云南正处在从起飞迈向加速发展的新阶段,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市场化、信息化进程加快,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绿色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