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国植物病原细菌抗药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抗药性监测、交互抗性、抗药突变体生物学特性、抗药性机制、抗药性遗传5个方面对我国植物病原细菌抗药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不同宿主大肠杆菌对15种抗生素抗药性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96孔板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SPF鸡、商品肉鸡、鸡场饲养员、医院病人等不同宿主粪样140株大肠杆菌对15种抗生素的抗药性,比较不同用药环境下大肠杆菌的抗药性差异。结果表明:SPF鸡分离菌株的抗药性最低,平均抗药性频率为46.08%,大部分菌株对8~9种抗生素存在低水平抗药性。医院病人大肠杆菌平均抗药性频率达到67.47%,多数菌株对12—13种抗生素产生抗药性。由于商品鸡场大量使用抗生素,鸡场饲养员和肉鸡分离株平均抗药性频率远高于SPF鸡,分别达80.00%和72.27%,并对12—13种抗生素产生抗药性,其中对磺胺二甲嘧啶、利福平的抗药性频率都在90%以上。建议测定区域使用抗药性频率低于50%的抗生素:头孢唑啉、头孢噻呋、硫酸黏菌素、阿米卡星。  相似文献   

3.
棉铃虫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抗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棉铃虫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抗药性发生现状、抗药性产生的原因、抗药性机理、抗药性遗传及抗性治理等国内外有关方面的研究进展 ,并讨论了抗性治理研究中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棉花主要害虫抗药性现状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山西省棉花主要害虫抗药性现状、抗药性产生的机理和影响害虫抗药性产生和发展的因素 ,提出了山西省棉花害虫抗药性治理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小麦蚜虫抗药性现状及综合治理策略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综述了麦蚜抗药性的形成和发展、抗药性现状、抗药性机理等,并提出了相应的综合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6.
棉铃虫抗药性是导致化学防治失败的重要因素。本文从棉铃虫抗药性现状、抗药性形成的原因及通过合理使用杀虫剂来抑制或克服棉铃虫抗药性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7.
斜纹夜蛾的抗药性及其治理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斜纹夜蛾的抗药性特点、现状及其抗药性机理,提出了斜纹夜蛾的抗药性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8.
李亚  程立生 《热带农业科学》2005,25(1):54-59,65
从抗药性水平测定、抗药性机制、遗传方式和治理4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叶螨抗药性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农药的抗药性是指被防治对象病、虫、草对农药的抵抗能力。抗药性可分自然抗药性和获得抗药性两种。自然抗药性又称耐药性,是由于生物种的不同,或同一种的不同生育阶段、不同生理状态等对药剂产生不同耐力。获得抗药性是由于在同一地区长期、连续使用一种农药,或使用作用机理相同的农药,使害虫、病茼或杂草对农药抵抗力的提高。农药作为预防措施对于防治病、  相似文献   

10.
卵菌对杀菌剂的抗药性及治理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目前用于防治卵菌病害的保护性杀菌剂和高效内吸性杀菌剂 ,同时讨论了卵菌对内吸性杀菌剂的抗药性现状、产生原因、抗药性机制及交互抗药性问题 ,最后对卵菌抗药性的治理策略提出探讨  相似文献   

11.
金坛地区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年份的发生动态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董波  季敏  李粉华 《江西农业学报》2009,21(10):90-92,94
回顾了1995~2008年江苏省金坛地区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与防治情况,并依据田间赶蛾量、虫卵量划分出大发生代次,总结并分析了各大发生代次的发生动态与防治次数、防治药种。最后,对稻纵卷叶螟的测报与防治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不同水稻品种(系)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抗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田间自然感虫条件下,对10个水稻品种及16个新品系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抗性进行了比较,筛选出对二化螟具有较强抗性的品系4个:华2048A/08HNZ001、华1971A/08HNZ001、华1517A/08HNZ001、华2048A/08HNZ004;对二化螟具有一定抗性的品种5个:株两优211、粳籼89、玉香油占、中组14、99优644。对稻纵卷叶螟具有较高抗性的品系5个:华2048A/08HNZ004、华1971A/08HNZ001、华2048A/08HNZ001、华1517A/08HNZ001、华1971A/08HNZ003;对稻纵卷叶螟具有一定抗性的品种1个:玉香油占。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浙江田间转cry1C基因水稻T1c\|19和转cry2A基因水稻T2A\|1对靶标害虫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抗性及对主要非靶标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非转基因亲本对照明恢63相比,这两种转Bt基因水稻在整个生育期对稻纵卷叶螟、二化螟都具有极强的抗性,稻纵卷叶螟卷叶率减少98%以上,二化螟枯心/白穗率减少87%以上;而对非靶标害虫稻飞虱以及稻田主要捕食性天敌蜘蛛和黑肩绿盲蝽数量均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4.
氧肟酸在植物抗虫性中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氧肟酸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禾本科植物的植物次生代谢物 ,与植物抗虫性关系密切 ,现已明确氧肟酸与欧洲玉米螟Ostrinianubilalis (Hubner)、亚洲玉米螟Ostriniafurnacalis (Guenee)、玉米蚜Rhopalosiphummaidis (Fitch)、麦二叉蚜Schizaphisgraminum (Rondani)、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 (L .)、麦无网蚜Metopolophiumdirho dum (Walker)和麦长管蚜SitobionavenaeF .的抗性有关。丁布 (DIMBOA)作为氧肟酸的主要类型 ,主要通过抗生性或不选择性在植物抗虫性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15%安打悬浮剂防治烟青虫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了15%安打悬浮剂防治烟青虫试验,结果表明:用15%安打悬浮剂3000倍液药后3 d后虫口减退率可达100%,15%安打悬浮剂3500倍液药后3 d虫口减退率可达95.65%,明显优于氧化乐果500倍液和清水对照。一般从烟青虫发生初期进行防治,用药1~2次即可有效控制烟青虫的危害,建议生产上使用15%安打悬浮剂3000倍液。  相似文献   

16.
稻鸭共作复合系统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为稻鸭共作的实践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小区试验研究,分析稻鸭共作条件下,稻田土壤、水体理化性状、稻鸭共作对稻田常发性及危害严重的病虫草的发生情况以及对稻田天敌蜘蛛的影响和稻田生态系统的价值流动。[结果]结果表明,稻鸭共作较明显地改善了表层土壤的理化性状,与对照处理相比,表层土壤容重降低5.30%,土壤总孔隙度提高2.52%,土壤有机质增加6.41%;水体总氮、氧化还原电位、化学需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9.31%、27.51%、16.46%。稻鸭共作对稻田有害生物也有较明显的控制效应,对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分别为65.49%和39.27%,对条纹叶枯病、稻田杂草的防效比常规稻作分别高0.62和22.2个百分点。稻鸭共作经济效益比常规稻作高3492元/hm2。[结论]稻鸭共作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7.
性诱剂与黑光灯在大田诱杀杂谷螟虫试验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中性诱剂和黑光灯诱捕器对杂谷螟虫的诱捕效果不同。在离石区测报点、忻府区测报点和五寨县测报点,性诱剂诱捕器对玉米螟的诱捕效果明显好于黑光灯诱捕器,三个地点单个性诱剂诱捕器的诱蛾量分别为黑光灯的4.4、3.1、3.3倍。根据诱捕试验结果,同时对玉米螟在大田的发生情况和防治适期做出了准确的预测预报,有效控制了当地玉米螟的灾害性发生。  相似文献   

18.
桃蛀螟是苹果树重要害虫,果实被害后失去食用价值。采用四臂嗅觉仪研究成熟果、青果、花及各自正己烷提取液对桃蛀螟产卵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桃蛀螟产卵行为因苹果不同部位而有显著的差异性,24 h后桃蛀螟在青果上的产卵量显著高于其他部位及其正己烷提取液的产卵量。  相似文献   

19.
张鑫 《现代农业科技》2011,(23):216+218
为筛选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最佳药剂,针对5种药剂采取叶面喷雾施药方法对四(2)代稻纵卷叶螟幼虫进行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7 d后防效最好的是20%氟铃+18%辛硫磷乳油,虫口减退率和校正防效分别为93.22%、96.16%;其次是480 g/L毒死蜱乳油,虫口减退率和校正防效分别为79.31%、88.28%。因此,建议旌德县选用这2种农药用于防治稻纵卷叶螟。  相似文献   

20.
 2006年5~8月于云南省通海县九街乡烟站, 对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商品名:科满)在烟田防治烟青虫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烟田喷雾使用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后,对烟青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施药后虫口减退率及防治效果明显,在剂量为450 mL/hm2时,药后第2d,5d,10d和14d防效分别为95.4%,96.6%,96.9%和97.1%,虫口减退率分别为95.4%,96.3%,96.7%,96.7%,在低剂量150 mL/hm2时的防效分别为88.1%,93.1%,92.3%和91.6%,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8.8%,94.1%,95.8%和93.4%。与2.5%氯氟氰菊酯乳油相比,在用药后5~14d,两者在虫口减退率及防治效果间无明显异,而该药剂为高效无公害抗生素类杀虫剂,符合无公害农业生产需求。因此。该研究结果为烟青虫防治无公害药剂筛选及使用剂量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