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豫农白猪Ⅱ系及其杂交商品猪的胴体品质及肉质。四世代豫农白猪Ⅱ系瘦肉率6 6 .14 % ,眼肌面积4 4.0 3cm2 ;肌肉pH值、肉色、大理石纹,系水力(% )分别为6 .0 5 ,3.2 0 ,3.13,84 .96。用杜洛克与豫农白猪Ⅱ系杂交,其杂交商品猪胴体瘦肉率6 7.71% ,眼肌面积4 0 .4 9cm2 ,肌肉pH值、肉色、大理石纹、系水力(% )分别为6 .0 2 ,3.11,2 .97,84 .16。结果表明,豫农白猪Ⅱ系胴体及肉质取得了较好的选育进展,其杂交商品猪在瘦肉率提高的同时,肉质保持正常。  相似文献   

2.
用探针33.6分析豫农白猪Ⅰ系的遗传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探针33.6分析了豫农白猪Ⅰ系(16头)、长白(20头)、大约克(14头)、杜洛克(20头)的DNA指纹图谱。结果表明,豫农白猪Ⅰ系的DNA指纹图谱相似系数F值为0466,高于长白(0.380)、大约克(0.371)和杜洛克(0.383),达到了较高的遗传纯度。遗传距离分析结果表明,豫农白猪Ⅰ系与杜洛克之间差异最大(0.710),与大约克之间差异最小(0650),与长白之间遗传距离为0.670。  相似文献   

3.
豫农白猪Ⅱ系零至四世代母猪与杜洛克公猪杂交 ,其四世代杂交商品猪比零世代商品猪日增重提高 5 9.94g,最后肋骨活体背膘厚比零世代降低 1 .71mm ,饲料报酬改进 0 .0 8。屠宰试验结果 :四世代商品猪瘦肉率、眼肌面积分别比零世代提高 6 .44个百分点、5 .3 3cm2 ,6~ 7肋间膘厚比零世代降低 0 .86cm。  相似文献   

4.
从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屠宰性能三方面比较了由中国大白猪新品系SⅡ系为基础选育配套的“长大”和“杜长大”杂交商品猪的优劣 ,结果表明 ,二者均具有良好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5.
引进美系大白猪的适应性研究与生产性能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了解新美系大白猪的生产性能,自主培育能满足不同市场需求、生产性能好、适应性强的大白猪父本新品系,我们对引进的美系大白猪进行了适应性研究与生产性能测定.结果表明,新美系大白猪在主要经济性状上与国内原有大白猪相比具有一定优势,是一个良好的育种素材.但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缺点,在使用过程中应引起用户注意,不要盲目跟从.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湖北白猪及其杂交后代H-FABP基因多态性以及与生产性状的相关进行分析,为在湖北白猪优质系培育过程中进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PCR-RFLP(HinfⅠ、HaeⅢ、MspⅠ)方法分析湖北白猪及其杂交后代共计282头猪的H-FABP基因5′-上游区域和第二内含子遗传多态性,利用最小二乘模型分析杂交后代H-FABP基因型对相关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湖北白猪在HinfⅠ-RFLP位点表现为单态,在HaeⅢ- RFLP和MspⅠ-RFLP位点上呈现多态,杂交一代、杂交二代在三个酶切位点均呈现出多态;湖北白猪在HinfⅠ-RFLP、HaeⅢ-RFLP位点均表现为低度多态,在MspⅠ-RFLP位点表现为中度多态,其杂交一代、杂交二代均表现为中度多态;不同基因型对IMF(Intramuscular fat,肌内脂肪)含量的影响,HH>Hh>hh,dd>Dd>DD,aa>Aa>AA,dd 基因型IMF含量显著高于DD、Dd基因型(P<0.05),aa、Aa基因型IMF含量极显著高于AA型(P<0.01)。HH基因型20日龄重显著高于hh基因型(P<0.05)。其它生产性能在不同基因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选育群体中可以通过选择H-FABP的优势基因型(aa- dd- HH)提高IMF含量而不影响其它生产性状。  相似文献   

7.
湖北白猪优质系生长曲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更好地了解湖北白猪优质系的生长发育规律和不同阶段生长潜力。[方法]测试102头湖北白猪优质系2个世代从出生到20日龄、50日龄及25~90 kg体重期间的生长发育情况,用Logistic和Gompertz方程对其生长曲线进行拟合和分析,推导了其达90 kg体重日龄校正公式。[结果]Logistic方程和Gompertz方程均可拟合湖北白猪优质系生长曲线,两方程的拟合度分别为0.9710和0.9760。湖北白猪优质系在122日龄左右生长最快,曲线模型中代表极限体重的参数A在同品种的不同个体间有较大差异,代表生长最大值的日龄参数lnb/k也存在着较大差异。湖北白猪优质系头2个世代达90 kg体重的日龄为(186.00±25.09)d。[结论]用Gomp-ertz方程拟合的湖北白猪优质系生长曲线的拐点为(121.59,52.13),最大日增重为657.00 g/d。  相似文献   

8.
采用PCR-RFLP(MspⅠ)方法分析了湖北白猪杂交后代共计228头猪的MyoG基因外显子2、3及内含子2和5′-端调控区域遗传多态性,利用最小二乘模型分析了杂交后代MyoG基因型对相关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CR1MspⅠ-RFLP位点上,杂交后代的优势基因型为AA型,没有发现纯合BB型;在PCR2MspⅠ-RFLP位点上,杂交后代表现为单态,没有发现梅山猪特异性MspⅠ多态性酶切位点;不同基因型间个体初生重、20日龄重、日增重、瘦肉率、肌内脂肪含量等生产性能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畜禽良种     
《中国畜禽种业》2007,3(4):79-82
滇撤猪配套系;鲁农Ⅰ号猪配套系;鲁烟白猪;梅山猪;PIC五元杂交配套系种猪;延边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以Ⅱ-32B为母本,金23B为父本,选育出三系保持系旺农B,再用旺农B中10个稳定的优选单株与金23A杂交,回交育成不育系旺农A。该不育系不育性彻底,异交率高,抗性好,配合力强,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通过整理中国大白猪SⅡ1系各世代的系谱资料,系统分析了其近交程度和世代组成的遗传结构。结果表明,目前中国大白猪SⅡ1系的平均近交系数为1.36%,仍处于较低的水平;近交系数的年增量为0.3342%,群体有效含量为149.61头。  相似文献   

12.
以湖北白猪Ⅱ系、Ⅴ系、Ⅵ系为母体,以杜洛克、大白猪、长白猪、施格猪为父本,开展了白猪Ⅴ、Ⅵ系配套杂交利用研究。通过肥育性能和胴体性能测定,结果表明:大Ⅴ、大Ⅵ两配套组合优于其它组合,两配套母系75日龄至90kg平均日增重分别为712.5g、709g,与湖北白猪Ⅴ、Ⅵ系相比分别提高14.84%(P〈0.01)、15.45%(P〈0.01),与施Ⅴ、施Ⅵ、长Ⅱ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达90kg  相似文献   

13.
[目的]计算中国大白猪SⅡ1系各世代种猪的估计育种值,在进行第5世代选种选配的同时,对品系选育过程进行再评定。[方法]依据湖北省农科院畜牧所中国大白猪SⅡ1系的育种资料,应用NETPIG猪育种管理软件及SAS软件进行育种值估计及数据分析。[结果]选育各世代留种公猪的综合育种指数呈上升趋势,4世代留种公猪的平均父系指数为107.44,ADG、AGE、BF、NBT、NOBA、CLR和EMA的遗传趋势分别为0.776、-0.704、-0.087、0.115、0.055、0.062和0.027。[结论]中国大白猪SⅡ1系的选育过程,在主选性状上所采取的育种措施是行之有效的,在每个世代末有必要用BLUP法对种公猪进行遗传再评定及遗传与表型趋势分析。  相似文献   

14.
采用湖北白猪优质系,选取自杂交一代开始到第三世代各阶段共379头猪只的生长肥育资料和75头猪只的屠宰测定资料,进行了生长肥育和胴体性能的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白猪优质系90kg左右体重的屠宰率可达75%,瘦肉率可达59%,肌内脂肪含量也在3%以上,说明选育群生长肥育性能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分析表明,湖北白猪优质系的结束体重与结束日龄、全期日增重、背膘厚和前期日增重有较大程度的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9、0.53、0.35和0.31;屠宰体重与屠宰率和眼肌面积相关程度较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39和0.33.与瘦肉率、脂率、板油率和肌内脂肪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9、0.22、0.18和0.21:瘦肉率与脂率、板油率、胴体膘厚和肌内脂肪有较高的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0、-0.66、-0.47和-0.35,与眼肌面积有较高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8,这提示选育工作要注意兼顾瘦肉率和肌内脂肪的选择.结果还表明,湖北白猪优质系的最适上市体重为90 kg.  相似文献   

15.
以小麦新品种豫农202种子田中的88个杂株为材料,对其后代的株高、成穗数、旗叶长、旗叶宽、倒二叶长、脖长、倒一节长、倒二节长、穗长、小穗数、主茎穗粒数等11个农艺性状指标进行测定,通过农艺性状的遗传差异分析探讨杂株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在杂株后代农艺性状的遗传差异基础上,利用形态标记可以将豫农202种子田中的88份杂株材料分成剩余变异类、天然异交类和异品种(系)类3大类.形态标记基本上可以区分小麦杂株类型.  相似文献   

16.
湖北白猪优质系杂交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北白猪为试验材料,导入梅山猪、通城猪、长白猪等中外优良品种血液,采用分子育种与常规育种相结合的技术路线,运用群体继代选育法,培育湖北白猪优质系。经六年五个世代的杂交选育,初产母猪产仔数11.78头/窝,产活仔数10.57头/窝,经产母猪产仔数12.49头/窝,产活仔数11.87头/窝,肥育期日增重585.20g/d,料肉比3.48∶1,瘦肉率57.81%,肌内脂肪含量3.08%,表现出繁殖力高、肉质优良、瘦肉率适中、耐粗饲等特点,特别适合于中小型规模猪场和广大农村专业户饲养。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大白猪SⅡ_1系主要繁殖性状的遗传参数估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国大白猪SⅡ1系繁殖性状的遗传规律。[方法]采用多性状动物模型DFREML方法,对中国大白猪SⅡ1系繁殖性状的遗传参数进行估测。[结果]总产仔数(TNB)、活产仔数(ANB)、初生窝重(LWB)和21日龄窝重(LW21)的遗传力估计值分别为0.11、0.09、0.14和0.05。各性状间(TNB/ANB、TNB/LWB、TNB/LW21、ANB/LWB、ANB/LW21、LWB/LW21)的遗传相关分别为0.91、0.76、0.65、0.85、0.59和0.38。[结论]中国大白猪SⅡ1系主要繁殖性状的表型参数均已达到或超过选育目标。  相似文献   

18.
为了测定三系配套母猪的配合力,在华农温氏皇宫猪场,对5种组合W211、W212、W362、W351和W352的杂交母猪生长发育性能进行对比;用S121系公猪与上述5种杂交母猪配种,生产商品肉猪,比较不同杂交母猪的生长性能、胴体性能、体型外貌和繁殖性能情况。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杂交母猪的体型外貌有一定差异,其中,W211系猪乳头数偏少、体长偏短;W212系猪有效乳头数较多、体长中等;W362系猪有效乳头数偏少、体长短;W351系猪有效乳头数偏少、体长较长;W352系猪有效乳头数较多、体长最长。W352系母猪在产仔性能和配种分娩率方面都比W211系母猪要好,其中,一胎猪胎均总仔高0.7头,胎均活仔高0.6头,胎均健仔高0.5头;经产猪的胎均总仔高0.7头,胎均活仔高0.9头,胎均健仔高0.8头。W352系猪生长速度快、背膘稍偏厚。不同杂交母猪都有一定的杂交优势,但W352系母猪在产仔数方面的杂交优势率较明显(大于5%)。W352系猪体型高长、繁殖性能优势明显;三系母猪因杂交优势、高产纳入利用,平均每头出栏肉猪新增获利达13.9元以上。  相似文献   

19.
桃农1A是以编号为644B自选中间材料作母本与宜香B杂交,F2代选单株与金23A回交测保,经多年多代回交转育而成的水稻籼型三系不育系.该不育系具有农艺性状优良、可恢复性好、繁殖制种产量高、米质优等特点,所配杂交晚稻组合桃优香占2012年被评为湖南省2等优质米品种.桃农1A及其组合桃优香占均于2015年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20.
该研究根据隐性上位互作遗传规律及杂交后代分离比例,通过从三隐性细胞核不育三系杂交种向农03后代,选育出细胞核不育两型系13AB、临保系4081-1和三隐性细胞核全不育系,用SY13A配置的杂交组合表现出了较强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