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章丘大葱生产基地硒元素的生态地球化学研究(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局部生态地球化学调查评价成果,对章丘地区大葱产地内土壤中的硒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表层土壤及大葱中硒的生态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植物中硒含量同土壤硒含量的关系。研究表明,章丘地区土壤中硒含量充足,适宜发展特色富硒大葱。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微量元素的生态效应,为农业的合理规划与科学发展提供地质依据。[方法]运用生态地球化学的研究思路,依据章丘地区局部生态地球化学调查的成果,分析了章丘大葱的物质成分,运用相关分析法研究了大葱主要成分同植物体及对应土壤中微量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大葱的品质与植物体及土壤中的微量元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但是其相关性整体而言不明显。[结论]微量元素对于大葱的生长具有较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章丘市富硒土壤环境对大葱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集章丘大葱产地土壤、水、大葱植株样品,研究了大葱品质与产地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营养元素和有毒有害元素的丰缺不仅关系到大葱的长势和产量,而且关系到大葱品质和食用健康性;章丘大葱中的Se与土壤全量Se的关系不显著,而与土壤有效态Se具有更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开阳县土壤硒含量及其制约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贵州省开阳县禾丰乡和冯三镇典型土壤为对象,采用环境与地球化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该区土壤中硒元素的含量、分布及制约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硒含量范围在0.46~2.31mg/kg,均值为1.42mg/kg,高于全国平均值0.29mg/kg,多数土壤达到富硒、高硒水平;硒含量在水平方向上在不同地层、同一地层的不同采样点及同一采样点的不同部位都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差异,在土壤剖面上总体趋势是硒元素多富集于表层土壤中;开阳地区富硒岩层和广泛出露含硒量高的石煤层,是开阳地区存在富硒土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以富硒章丘大葱为原料,研究辐照剂量对葱茎、葱叶和葱根中总硒和有机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能明显降低大葱各组织部位中总硒和有机硒的保存率,并且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保存率呈降低的趋势,辐照剂量为10.0kGy时,总硒和有机硒的保存率仅为50%左右。冷冻真空干燥处理对硒的保存率高于鼓风干燥方式。有机硒的含量占到总硒量的90%以上,大葱各组织部位中硒含量葱叶〉葱茎〉葱根。  相似文献   

6.
基于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与富硒资源评价项目调查数据,分析研究区内土壤有效态硒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结合农作物调查结果,分析富硒土壤的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有效态硒含量范围在0.006~0.071 mg/kg,平均值为0.018 mg/kg;有效态硒占土壤总硒的比例为1.69%~11.49%;有效态硒含量与土壤硒全量、有机质含量呈现较好的正相关性,与土壤pH值呈弱负相关性。研究区内有发展富硒产业的潜力,其中不同农作物的富硒能力表现为油菜>茶叶>水稻。对比发现,当土壤硒含量>0.3 mg/kg时即可作为开发富硒农作物的潜力区,并通过调整土壤p H、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中有效态硒含量,促进农作物吸收。  相似文献   

7.
高宗军  崔浩浩  庞绪贵  孙文广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133-19135,19138
通过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发现山东省泰莱盆地及章丘市等地分布有富硒土壤,其最大硒含量达到4.31 mg/kg。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土壤中的硒含量除了与成土母质有关外,还存在靠近人类聚居地及煤炭矿山附近偏高、远离则含量降低的趋势。当地含煤地层石炭系、二叠系均具有富硒特征,白垩系硒含量也较高。土壤中富硒除了与成土母质、成土条件有关以外,可能与燃煤、煤灰排放、煤炭开采活动有关,具有污染成因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硒的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硒是一种有关健康的重要元素,介绍了硒的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包括硒的含量分布、形态特征、影响土壤中硒含量的因素及土壤中硒的赋存形态与转化等内容。  相似文献   

9.
在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南部农业地质调查总体综合评价项目研究基础上,以松嫩平原南部1∶25万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区为研究对象,面积约8.29km~2,采集表层土壤、深层土壤、典型农作物(玉米、水稻、大豆)及对应根系土壤样品,进行硒元素的测试分析,并对分析结果信息进行系统处理研究,查明研究区内硒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其在土壤中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阐述,并对硒元素的生态地球化学效应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松嫩平原南部表层土壤中硒含量为0.204mg·kg~(-1),达到了中等程度,在全国硒的地球化学分带中,处于低硒带分布区。大豆中硒元素的平均含量较高,反映大豆对土壤中硒元素的利用程度较高。玉米中硒平均含量最低,反应玉米对硒元素的吸收利用程度较差。松嫩平原南部地区居民硒摄入量处于极低水平,93%的居民硒摄入水平处于安全线以下,约53.5%人群处于缺硒状态。  相似文献   

10.
重庆市江津区紫色土壤基本性质对土壤硒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重庆市江津区紫色土壤基本性质对土壤硒含量的影响。[方法]以重庆市江津区农业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该地区土壤基本性质以及土壤中不同形态硒含量,探讨土壤基本性质对土壤总硒、水溶性硒、Olsen硒含量的影响。[结果]紫色土壤中总硒、水溶性硒、Olsen硒与土壤基本性质密切相关。总硒与水溶性硒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Olsen硒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中硒含量与成土母质有一定的关系,但同时受外源因素影响;土壤p H与总硒、水溶性硒、Olsen硒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其中酸性土壤中硒含量相对较高;随着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土壤中总硒、水溶性硒含量逐渐增加,而Olsen硒含量逐渐降低。[结论]该研究为调节土壤中硒含量、改良植物硒营养以及防治、控制硒反应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王敏  高宗军  庞旭贵  代杰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050-20054
[目的]了解章丘大葱产地表层土壤地球化学环境特征及元素的迁移转化规律。[方法]以生态地球化学理论为指导,利用章丘大葱产地生态地球化学调查的基础数据,系统研究境内表层土壤元素的分布特征、组合特征及剖面特征。[结果]分析土壤中20种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其中大部分元素受深层土壤控制明显,具较强的承继性。但是,S、Se、Hg、N、P等元素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明显。[结论]研究区土壤中大多数元素基本保持成土母质母岩的原始状况,物质主要来源于深层土壤母质,但一定程度上受表层各种作用的改造。  相似文献   

12.
泰来县耕地土壤硒含量特征及空间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耕地中土壤硒的含量特征及空间分布,选取黑龙江省产粮大县泰来县为研究区,以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成果为数据基础,采用多元统计、地统计和普通克里格插值等方法分析泰来县耕地土壤硒元素含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1)泰来县耕地表、深层土壤硒含量均值分别为0.155和0.056mg/kg,都低于黑龙江省土壤背景值,水田硒元素含量均值在表、深层土壤中都高于旱地;2)土壤硒含量除受成土母质的影响外,还与土壤有机碳、总氮、Fe_2O_3与Al_2O_3含量以及pH等有关;3)表层土壤硒含量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中部,根据土壤硒含量分布状况,富硒地区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6.2%,研究区中部的六三一分厂、丰收村、六三良种场、河北村、六三二分厂、新建村、双山村、解放村和永发村等村耕地土壤硒含量较高,地累积指数表明土壤中生物毒性显著的重金属元素在研究区基本上不存在污染,可以在这些区域发展富硒农产品,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湖北省江汉流域经济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的基础上,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统计,显示江汉平原及周边丘峦存在大量富硒土壤资源。按照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规范中所采用的双层网格化采样模式,采取单位土壤硒量的方法,按照直线公式计算土壤硒资源量,并分别从土壤类型及成土母质的特征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江汉流域经济区表层(0~0.2 m)土壤硒资源量为5 314.69 t,深层(0~1.8 m)土壤硒资源量为38 764.66 t;区内两大储硒类型为灰潮土、潴育型水稻土,且土壤硒主要集中分布在第四系的成土母质类型中。  相似文献   

14.
滇西北高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的土壤理化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滇西北高原香格里拉县纳帕海周边区域的坡耕地、荒草地、自然恢复灌丛、自然恢复高山松次生林以及人工混交林等五种生态系统类型为研究对象,采用时空互代法,将它们当作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中的不同阶段,研究不同地类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从不同土层看,0~20cm土层的土壤孔隙度、自然含水量和pH值比20~50 cm及50~100 cm土层有所增加,土壤容重则比下层减小;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性氮、全磷、速效磷、全钾及速效钾向土壤表层富集。从不同植被类型看,自然恢复灌丛、荒草丛对0~20 cm土层理化性质的改良作用大于人工混交林和高山松次生林。  相似文献   

15.
冀东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富集特征与污染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冀东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资料,研究了冀东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As、Cd、Cr、Hg、Pb的富集特征与污染程度,结果表明:与我国土壤元素的背景值相比,冀东表层土壤中Cd富集程度较大;与研究区背景值相比,表层土壤中Pb、Cd、Hg富集程度较大,其中Hg平均含量为背景值的2.91倍,按富集程度排序为Hg>Cd>Pb>As>Cr。地积累指数污染评价结果表明,以全国土壤背景值计算,重金属未造成污染;以研究区背景值计算,Hg表现为轻度-中度污染,As、Cd、Cr、Pb未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