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白芨的野生资源濒临匮乏,其种子自然萌发比较困难,因此传统的白芨种植方法已不适于市场需求。以白芨种子为材料,探究白芨种子萌发、生根及组培苗移栽驯化的最佳方法。白芨种子萌发最佳培养基为MS+蔗糖30 g/L+琼脂8 g/L+马铃薯10 g/L,增殖培养基为MS+蔗糖30 g/L+琼脂9 g/L+KT 1.0 mg/L+NAA 0.2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NAA 0.2 mg/L+IAA 1.0 mg/L+蔗糖30 g/L+琼脂9 g/L+马铃薯25 g/L,马铃薯可促进白芨组培苗根的生长,组培苗驯化的最佳处理为预先将培养瓶开瓶进行适应性锻炼,2~3 d后把组培苗移至炼苗基质中,这样可提高白芨组培苗的成活率。白芨工厂化育苗体系的建立可有效地扩大白芨的种植规模,缩短育苗时间,从而更好地利用和保护白芨野生资源。  相似文献   

2.
对白芨组培苗直播驯化育苗研究的探索,缩短白芨组培育苗时间,降低白芨组培育苗成本。可提高白芨种子的萌发率及育苗驯化的成活率,增加单位面积成苗数量。  相似文献   

3.
该研究通过开展野生白芨繁殖驯化及种植技术试验,分析了野生白芨的繁殖驯化种苗与组培种苗效果,结果表明,野生白芨种苗的种植成活率高达97.8%,而组培种苗的种植成活率仅为70.1%,野生白芨种苗种植的出苗率较组培种苗高27.7个百分点。此外,有机肥7500kg/hm~2+复合肥1200kg/hm~2和农家肥7500kg/hm~2+有机肥3750kg/hm~2处理,其产量较对照组提高了69.77%、82.95%和60.53%、75.2%,可见兴农有机肥的施用量与产量有密切关系。从野生白芨种苗和组培种苗种植产量来看,建议大量采用野生白芨驯化种植来获得白芨块茎种苗。  相似文献   

4.
为满足野生白芨的人工规模化种植需求,以神农架紫花大白芨为试材,从果荚、培养基的选择、材料的消毒、无菌播种、培养条件及培壮管理及炼苗驯化管理等方面总结了白芨人工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5.
不同微肥施用量对白芨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明确不同微肥对白芨生长发育的影响,并确定微肥适宜的施用量,为白芨人工驯化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对白芨进行了不同微肥施用量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硼、锌肥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白芨产量和品质,适当增施锌肥和硼肥能较好地促进白芨的生长,特别是生长后期,对其体内有效成分的积累作用曼为明显.以每667m2施用锌肥1kg、硼肥1kg、钼酸铵0.1 kg、氮肥5kg,白芨品质最优,产量最高这236.79kg.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我镇白芨种植发展较快,效益较高,目前面积近400hm2。其中,安徽润华生态林业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建成林下200hm2白芨种植基地,60hm2白芨种苗繁育基地,可年出圃优质白芨驯化苗4000万棵,白芨籽播苗5000万棵。本文结合科技下乡和技术咨询服务实践,现就白芨种植与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了整理和总结。  相似文献   

7.
以白芨组培苗为材料进行移栽驯化,为了提高其成活率,可将驯化过程分两步进行,组培苗移栽后进行2~3个月的幼苗管理,然后假植进行小苗期管理,最后定植到大田,通过幼苗期和小苗期的移栽管理,白芨组培苗在最后定植到大田时成活率可达95%以上。现从组培苗的炼苗、移栽,幼苗期和小苗期的基质、光照、水分、湿度等环节,对白芨组培苗移栽及苗期栽培管理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8.
为了保障白芨组培苗移栽成功且生长良好,开展了白芨组培苗驯化移栽技术研究。通过检测移栽苗的成活率、健壮度,分析了不同浓度IBA(吲哚丁酸)、不同基质配比对白芨组培苗移栽成活、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白芨组培苗移栽时IBA处理的适宜浓度是1.5mg/L;E组(泥炭45%、蛭石40%、蚯蚓粪15%)和G组(泥炭60%、蛭石40%、蚯蚓粪0%)基质适合作为白芨组培苗移栽的基质。  相似文献   

9.
研究不同栽培基质、根外追肥、光照条件对白芨(Bletilla striata (Thunb.) Reichb. f.)生长发育的影响,确定适宜的栽培基质配比、根外追肥施用方案以及光照条件,为其科学的栽培方式提供理论依据。选用三年生白芨作为试验材料,通过引种驯化、基质配比、根外追肥、光照条件等处理下白芨各农艺性状和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及比较分析,开展白芨引种和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白芨在基质配比为农田原土:白沙=2:2的条件下栽植,其生长状况仅次于营养土,但成本低,有利于适应大田栽培;叶面喷施KH2PO4溶液可促进白芨的生长发育,尤以浓度为2‰时效果最显著;适当的遮阴度有利于白芨的生长发育,但当遮阴度达到70%以上时,白芨群体花期、单株开花量明显低于其他处理,抑制了白芨繁殖器官的发育。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铁皮石斛组培苗的驯化移栽技术,包括出瓶前准备、出瓶、定植、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形成了完整的操作技术规程,可为铁皮石斛组培苗驯化移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广泛文献检索基础上,从温室准备、瓶苗移植和驯化管理等环节介绍了铁皮石斛组培苗驯化技术,为石斛驯化苗管理、人工仿野生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白芨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为了探明商洛野生白芨的主要药效成分含量,促进商洛野生白芨资源的合理利用,本研究采用超声波提取法,以料液比、时间、温度为主要因素,以白芨胶含量为指标进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的提取工艺,并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测定云南文山、贵州赤水、陕西商洛三个产地野生白芨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利用超声波提取法提取的白芨胶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5、时间30min、温度80℃,三种产地的野生白芨以商洛野生白芨中白芨胶含量最高,达到1.33g,其中的白芨多糖含量达78%以上,表明商洛地区生长的野生白芨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蝴蝶兰组培苗定植后培养时间对种苗生长的影响。方法:将蝴蝶兰组培种苗由母瓶转接到子瓶后于驯化室中培养,检测不同温度下种苗的生长情况。结果:种苗在20d后大部分开始生根,所以20-30d开始进入温室驯化是蝴蝶兰种苗驯化的最佳时间。结论:由于培养室内温度恒定且较高,所以蝴蝶兰的生长较温室内较为快速,30天以内开始温室驯化都是是比较理想的。  相似文献   

14.
勿忘我(Limonium sinuatum)又名星晨花,其花色丰富多样,目前市场上有桃红色、粉红色、黄色、深蓝色、白色、浅紫色等,以深蓝色最为流行。近年来,云南省花卉产业发展迅速,花卉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勿忘我组培苗生产技术日趋成熟,但出瓶移栽炼苗成活率低,因此在大规模工厂化组培苗生产中,瓶苗驯化成为非常关键的一个技术环节。笔者总结出一套勿忘我出瓶移栽管理方法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白芨组培苗快速增殖、生根壮苗与移栽驯化的最佳方案。选取优质的白芨组培苗,探究不同浓度的N-苯基-N'-1,2,3-噻二唑-5-脲(TDZ)、活性炭及马铃薯泥组合对其增殖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L16(43)正交试验探究吲哚丁酸(IBA)、吲哚乙酸(IAA)和活性炭对白芨组培苗生根的影响,最后探究不同处理方式对白芨移栽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芨苗增殖最佳培养基为1/2 MS+1. 5 mg/L TDZ+3. 0 g/L活性炭+50. 0 g/L马铃薯泥+30. 0 g/L糖,最大增殖倍数达10. 0倍;白芨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MS+0. 5 mg/L IBA+0. 1 mg/L IAA+2. 0 g/L活性炭,且影响生根的主要因素是IBA,其次是活性炭,影响最小的是IAA;白芨组培苗移栽的最佳处理方式为将白芨组培苗根浸泡在30%的生根剂中15 min后移栽,可有效地缩短长出新根的时间和提高侧芽萌发率。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白芨[Bletilla striata(Thunb.)Reichb.f.]假鳞茎的贮藏质量,以洛红白芨、洛黄白芨假鳞茎为试材,研究清洗、晾晒、泥藏、冰柜冷藏对假鳞茎贮藏过程中病害发生率、饱满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采收后的白芨假鳞茎无需清洗;白芨带泥假鳞茎经阳光照射迅速晒干后,即可转入越冬贮藏处理;用消毒过的湿锯末作包埋介质,白芨假鳞茎可于6~8℃冰柜或冷库中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17.
白芨多糖的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提醇沉法提取白芨多糖,应用滤纸片法研究白芨多糖对大肠杆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抑制作用,并测定大肠杆菌菌液的电导率、碱性磷酸酶含量和蛋白质含量探讨白芨多糖的抑菌机理。结果表明,白芨多糖对4种菌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20mg/m L的白芨多糖抑菌效果较好,白芨多糖可导致大肠杆菌细胞壁和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大,引起细胞内容物外泄而起到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白芨为供试材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方法,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来优化白芨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以探索白芨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影响白芨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因素的大小顺序为:超声时间>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白芨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40 g/mL、乙醇浓度70%、提取时间0.9 h、提取温度60℃。在此提取条件下,白芨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率可达2.71%。研究结果可为白芨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白芨的栽培管理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芨作为一种中药原料无论是在观赏方面还是在药用价值方面都有着独特的地位。但是随着人们对野生白芨的大肆采摘,野生白芨的产量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生产的需求。本文以提高白芨的生产量为目的,对白芨的栽培管理及应用进行了有效的分析和阐述,希望能提高人们对白芨的认知,同时促进人们大力发展白芨培育产业。  相似文献   

20.
浅谈白芨种植技术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芨以野生为主,随着人口的增长、用药量的增多和白芨用途的不断开发和利用,有限的野生资源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特别是对野生资源的过度采挖,致使白芨自然资源急剧减少,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人工种植成为解决白芨资源匮乏的必然选择。对白芨的种植技术及发展前景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宁洱县白芨种植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