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5年对淠史杭灌区中稻在浅湿间歇Ⅰ、浅湿间歇Ⅱ、群习灌、不灌水4种不同灌溉制度条件下的需水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降雨不充足的年份,淠史杭灌区中稻种植宜选择浅湿间歇Ⅰ作为本灌区的灌溉制度;在降雨充足,本田生育期不灌水,中稻生长不受水分胁迫影响,即不灌水不影响中稻产量的条件下,宜选择不灌水的灌溉制度。  相似文献   

2.
通过多年对淠史杭灌区水稻不同生育阶段的"浅湿间歇"灌溉、雨季田间蓄雨深度与产量关系的试验,得出水稻不同生育期的适宜的间歇时间、灌溉定额和蓄雨深度;在此研究基础上,并结合淠史杭灌区水资源分布特点,总结出上游地区"浅湿间歇"和下游地区"两保深蓄"的节水灌溉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系统阐述了水稻“浅湿间歇”灌溉制度的技术要点 ,需水量及需水规律 ,分析了其节水增产机理 ,为淠史杭灌区大面积推广本技术提供理论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4.
不同栽培模式下的水稻灌溉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不同栽培模式、不同灌溉制度下需水量、灌水量、产量、效益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直播水稻在浅湿间歇Ⅱ灌溉制度下,水稻产量虽然不高但稳产,效益也可观,可在淠河灌区境内推广。  相似文献   

5.
水稻浅湿灌溉是浅灌与湿润结合,适时晒田的一种灌溉制度(简称浅湿灌溉),也是不同程度间断灌水的一种间歇灌溉技术。本文根据试验结果对浅湿灌溉的省水增产作用及理论作简要论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依据实测资料,通过对水稻控制灌溉、旱作覆膜和浅湿间歇灌溉制度在耗水总量、灌水总量、灌溉次数、降雨利用率等不同技术指标的对比分析论证,研究其在江淮丘陵地区的适宜性。  相似文献   

7.
一、浅湿灌溉的特点水稻浅湿灌溉采用间歇灌溉的灌水方法,其特征是浅灌与湿润相结合,适时晒田,构成浅湿交替,浅、湿、干灵活调节的灌溉方法,  相似文献   

8.
李艳婷  石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4,(23):7799-7801
[目的]计算淠史杭灌区中稻作物系数。[方法]利用中稻各生育期参考作物蒸散量和实际蒸发蒸腾量求得作物系数。[结果]淠史杭灌区参考作物蒸散量日均值拔节孕穗期最高为5.1 mm;作物实际蒸发蒸腾量抽穗开花期日平均最大为6.3 mm,其次是拔节孕穗期,日平均为6.2 mm。拔节孕穗期作物系数为0.97~1.57,平均为1.33;其次是抽穗开花期为1.02~1.59,平均为1.31。因此,拔节孕穗期和抽穗开花期为中稻水分敏感期。在浅湿间歇的灌溉制度下,淠史杭灌区中稻作物系数与移栽后天数和积温具有较好的3次多项式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85 7和0.993 2。[结论]该研究找出淠史杭灌区中稻需水敏感期,可为灌区水稻科学灌溉提供理论基础;构建作物系数曲线,可为淠史杭灌区中稻蒸散蒸腾量的计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水稻田节水灌溉自动控制系统控制灌溉与浅湿干间歇灌溉,研究了2种灌溉方式对水稻田用水量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田节水灌溉自动控制系统较浅湿干间歇灌溉方法节水,同时提高产量,公顷节水660m3,公顷增产411kg,增产率为4.4%。  相似文献   

10.
采用“浅湿间歇”灌溉技术,通过设置不同的施肥处理研究专用配方肥对水稻颖壳不闭合现象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期间各处理均未发现水稻颖壳不闭合现象,施用水稻颖壳不闭合专用肥并结合浅湿间歇灌溉模式可以促进水稻生长,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生育阶段水分控制对浅湿间歇灌溉水稻株高及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试验方法,在水稻浅湿间歇灌溉条件下,在不同生育阶段进行水分控制,研究水稻株高及产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浅湿间歇灌溉处理下的水稻株高比常规灌溉118.1 cm要小,分别为93.1、98.2、109.2、100.5、109.3、101.5 cm,因此水稻具有较强的抗倒伏性;对最终产量来说,常规灌溉下水稻产量最高,全程浅水灌溉产量最低.分蘖期、拔节孕穗期、乳熟期分别进行水分控制的水稻平均产量分别为5 702.0、7 208.0、6 046.5 kg/hm2.[结论]水稻前后期生产中水分条件显得尤为重要,中期可进行适度的水分亏缺.  相似文献   

12.
一、浅、湿、干间歇灌溉的好处 (1)提高灌溉水的生产效益。灌溉水的生产效益是指每消耗1m3灌溉水所生产的稻谷重量。据灌区试验结果,浅湿干间歇灌溉使灌溉水的生产效益同淹灌的0. gkg提高到1.3kg,节约用水19.2%~22%,可增产6.7%,效益提高4.2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低洼易8涝盐碱地水稻高产栽培的重要配套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即在中等和含盐碱较重稻田。宜采用浅-深-浅全期水层灌溉技术;在含盐量较轻的水稻田宜采用浅-湿润歇湿润灌溉技术。在含盐碱极少的稻田,宜采用浅-湿-干间歇灌溉技术。  相似文献   

14.
试验对比调查结果表明,采用隔墙式晒水池、宽浅式灌渠覆膜、滚水埂等综合措施,可提高水温至17℃以上。“浅湿干”间歇灌溉、单灌单排设计分别较一般灌溉方法、串灌设计提高水温,保温促蘖,促进水稻早熟高产。  相似文献   

15.
水稻高产栽培的水分管理具有模糊性,而灌溉效果则是作物对土壤水分状况调节,依据一定信息经过不断反馈和调整,而作出的最终反应。本文利用模糊综合评判论证水稻浅湿间歇灌溉的先进性,并从中优选出最佳灌溉模式。  相似文献   

16.
目前,各地根据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总结出很多符合水稻节水、丰产的稻田用水管理模式,如“浅湿间歇”、“浅湿晒”、“控制灌溉”和“非充分灌溉”等灌溉模式。而“水稻覆膜旱作技术”是一项比现有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更节水的新兴节水高产技术。水稻覆膜旱作技术具有节水、分蘖力强、保肥、抗病虫、产量稳定等优点,其栽培突出旱、稀、湿,是旱作水稻、水作水稻、雨养水稻的有机结合,改变了传统水稻无水不能栽插的历史。  相似文献   

17.
就目前水资源紧缺的严峻形势,介绍了水稻节水栽培技术,包括育苗节水、整地泡田节水、利用桃花水、浅湿干间歇节水等灌溉技术,以达到节约水源、保证水稻稳产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采用单因素重复试验研究不同灌溉模式对稻田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灌溉模式,稻田土壤微生物数量不同,淹水条件下厌气性细菌数量高于其他灌溉模式的数量,好气性细菌、真菌和放线菌以及稻田土壤微生物总量以浅、湿、干间歇灌溉的最高,原因是由于该灌溉模式的土壤湿度适于微生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不同灌溉制度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比较同一水稻品种在两种灌溉用水、两种灌溉时间、四种灌溉方式的栽培措施下对产量的影响,研究不同灌溉制度下水稻产量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生产上应该提倡的灌溉方式是浅、晒、深、湿;利用地表水灌溉比利用地下水灌溉更容易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20.
依据2年的水稻水分生产函数专项试验和淠史杭灌区试验总站历年试验统计资料,结合面上调查和室内理论分析计算,建立了适合淠史杭灌区水稻的"作物-水模型",确定了模型的结构形式和参数取值,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水稻优化灌溉制度数学模型,并采用动态规划方法求出不同水文年型以产量为目标的优化灌溉制度,为淠史杭灌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