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4 毫秒
1.
用多种柱色谱方法对肺筋草(Aletris spicata(Thunb)Franch)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和化合物结构鉴定,结果从肺筋草脂溶性部分分离鉴定出5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1)、阿魏酸甲酯(2)、4-羟基苯甲酸(3)、香豆酸(4)、二十六碳烷酸甲酯(5)。  相似文献   

2.
为了促进厚朴内生真菌资源的开发利用,以一株对小麦全蚀病菌具有较高抑菌活性的厚朴内生真菌黑孢霉HPFJ3菌株(Nigrospora sp.HPFJ3)为研究材料,对发酵菌丝体甲醇粗提物中能够抑制植物病原菌生长的活性物质进行分析。通过活性指导下的色谱分离,从甲醇提取物中得到3种化合物,质谱(MS)和核磁共振波谱(NMR)鉴定结果表明,3种化合物分别为麦角甾醇、对羟基苯甲酸以及4-羟基-18碳酸。活性检测试验显示,麦角甾醇和对羟基苯甲酸2种化合物对小麦全蚀病菌均具有生长抑制作用,且麦角甾醇的抑菌活性较强,抑菌率达到66.70%;而4-羟基-18碳酸对小麦全蚀病菌无生长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南葶苈子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滴  刘昕  杨晓虹  孙凯 《特产研究》2010,32(2):62-63,77
研究十字花科植物播娘蒿种子(南葶苈子)提取物的化学成份。采用大孔树脂柱色谱和硅胶柱色谱对化合物进行分离和纯化,并通过波谱(1H-NMR1,3C-NMR,MS)分析和化学方法鉴定了其结构。从南葶苈子中分离鉴定出6个化合物:2,5-二甲基-7-羟基-色酮(2,5-dimethyle-7-hydroxychromone,1)、对羟基苯甲醛(p-hydroxy benzaldehyde,2)、异香草酸(isovanillic acid,3)、丁香酸(syringic acid,4)、对羟基苯甲酸(p-benzoic acid,5)和烟酸(nicotinic acid,6)。化合物1~6为首次从播娘蒿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用纸片法和玻片法检测了海头红的4种有机溶剂提取物及极性分离物对食用菌4种竞争性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海头红的无水乙醇和甲醇∶甲苯(3∶1)提取物(0.1 mg/g)对黑曲霉和圆弧青霉的抑制作用明显,乙酸乙酯和苯提取物对4种真菌无抑制活性,4种溶剂提取物对绿色木霉和红色链孢霉均无抑制作用。无水乙醇提取物通过不同的极性溶剂(石油醚、苯、乙醇)分离并对其进行抗菌活性检测,结果表明,在3种分离组分中,只有乙醇极性分离物对4种真菌的孢子萌发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乙醇极性组分浓度为0.05 mg/g和0.002 mg/g时对黑曲霉和圆弧青霉的孢子萌发抑制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5.
黄艳  谭睿  王静  罗琴  崔文婷  吴梅  曹雨虹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553-11554
[目的]研究藏紫草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菌活性。[方法]采用浓度95%乙醇冷浸提取藏紫草得到总浸膏(A),依次采用不同溶剂进行萃取,得到石油醚提取物(B)、乙酸乙酯提取物(C)和正丁醇提取物(D),将C通过硅胶柱色谱技术分离纯化,并采用光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用滤纸片法对A、B、C和D进行抑菌活性研究,并用2倍稀释法测定其MIC值。[结果]从C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齐墩果酸、苯甲酸、阿魏酸和胡萝卜苷。[结论]化合物1~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A、B、C和D均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硅胶柱色谱、薄层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重结晶等技术对桑白皮的乙酸乙酯层进行分离纯化,再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学数据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从桑白皮的乙酸乙酯层共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为三十三烷、棕榈酸、β-谷甾醇、齐墩果酸、东莨菪内酯、kuwanon S、正三十一烷和2'-Hydroxy-4',6'-dimethoxy-acetophenone.其中,棕榈酸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废弃烟叶化学成分研究(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浩冉  姚虹  史高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324-2324,2355
[目的]对废弃烟叶有效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以柱色谱、薄层色谱纯化,采用UV、IR、MS、NMR等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石油醚、乙醇混合浸提液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经波谱解析得到其中6个化合物的结构,即正二十四烷、对羟基正二十烷酸苯乙酯、β-谷甾醇、豆甾醇、东莨菪苷、豆甾醇-3-O-葡萄糖苷。[结论]这些化合物均首次从烟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樊庆鲁  黄文华  郭宝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4,(12):3533-3534,3603
[目的]对家独行菜子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溶剂萃取、柱色谱、LH-20凝胶、重结晶等方法对家独行菜子乙醇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分离,并通过波谱和理化性质等方法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家独行菜子中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为芥子酸(1)、芥子酸乙酯(2)、阿魏酸乙酯(3)、1,2-二芥子酰基葡萄糖(4)、对异丙基苯甲酸(5)、苯甲酸(6)、苯乙酰胺(7)、苯甲胺(8)、二苯乙酮(9)、蔗糖(10)、胡萝卜苷(11)、β-谷甾醇(12).[结论]化合物2 ~ 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新疆特有植物巨车前酚类化学成分,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巨车前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大孔树脂、硅胶、ODS、Sephadex LH-20等多种色谱技术对巨车前80%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利用1H NMR、13C NMR、MS等现代波谱技术确定结构。【结果】从巨车前8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酚类化合物,经鉴定为4-甲氧基桂皮酸(1)、咖啡酸甲酯(2)、6-羟基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3)、阿魏酸甲酯(4)、香草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5)、丁香酸(6)、对羟基苯甲酸(7)、高车前苷(8)。【结论】化合物1~8均为首次从巨车前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4和5为首次从车前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石松非生物碱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石松乙醇提取物的氯仿层部位分离得到了5个化合物,经理化和波谱分析鉴定为α-芒柄花萜醇(I),26-去甲-8-氧代-α-芒柄花醇(Ⅱ),十六烷酸(Ⅲ),阿魏酸甲酯(Ⅳ),4-羟基肉桂酸甲酯(V).其中,化合物Ⅲ、Ⅳ、V为首次从石松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古代麻黄中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来探讨其化学成分的稳定性。[方法]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提取麻黄中的化学成分,并采用色谱分离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然后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其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古代麻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山柰酚-3-O-α-L-吡喃鼠李糖苷(1)、槲皮素-3-O-β-L-吡喃鼠李糖苷(2)、山柰酚-3-O-α-L-吡喃鼠李糖苷-4″-E-(4-羟基)-肉桂酸酯(3)、刺五加酮(4)、胆甾-5-烯-3β-正十四酸酯(5)、β-谷甾醇(6)、正二十八烷醇(7)和正二十六羧酸(8)。[结论]研究发现,麻黄中黄酮类成分结构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2.
利用多种层析方法,从厚叶软珊瑚φ=95%的乙醇提取物中获得4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测定和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鲨肝醇(11)、2-十六烷酸甘油酯(12)、十六烷酸乙酯(13)、5,8,11,14二十碳四烯酸酸甲酯(14),其中化合物11~14均为首次从该种中发现。对从厚叶软珊瑚获得的部分纯化合物1~10进行初步的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4~6对人肝癌细胞株、人肺腺癌细胞株和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毒性有一定的特异性,而对正常细胞的毒性较低。  相似文献   

13.
对中药火绒草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层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与鉴定。采用硅胶柱色谱法、葡聚糖凝胶LH-20柱色谱法和制备高效液相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和谱学方法鉴定了其化学结构。从火绒草中分离得到了4个化合物,并鉴定了其结构(1-{3-(β-D-glucopyranosyloxy)-2,3-di-hydro-2-[1...  相似文献   

14.
运用多种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其鉴定,以研究苗药抱石莲(Lepi-dogrammitis drymoglossoide(Bak.)Ching)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从该植物中首次分离鉴定了6个酚酸化合物和1个甾体化合物,分别为4-羟基苯甲酸(1)、6,7-二羟基香豆素(2)、3,4,5-三羟基苯甲酸甲酯(3)、咖啡酸(4)、3,4-二羟基苯甲酸(5)、3,4-二羟基苯甲醛(6)和胡萝卜苷(7)。  相似文献   

15.
日本夹竹桃化学成分及细胞毒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日本夹竹桃枝的化学成分,并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活性测定。[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对日本夹竹桃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夹竹桃枝中分离并鉴定了4个化合物,分别为东莨菪内酯(1)、对羟基苯乙酮(2)、白桦脂酸(3)和齐墩果酸(4)。化合物1~3均为首次从日本夹竹桃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4对人体肺癌细胞模型VA-13和人体肝癌细胞HepG2有一定的细胞毒活性,化合物3显现出一定的抗癌活性。[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日本夹竹桃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构树皮化学成分鉴定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桑科构树属植物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皮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干燥的构树皮用95%乙醇提取,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对乙酸乙酯部分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分析(MS,^1H-NMR,^13C-NMR)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乙酸乙酯部分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其中,6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kazinol B(1),7,4′-dihydroxy-3′-prenylflavan(2),7,3′-dihydroxy-4′-methoxyflavan(3),kazinol A(4),3′-(3-methylbut-2-enyl)-3′,4′,7-trihydroxyflavane(5)和BroussochalconeA(6);2个三萜分别为:齐墩果酸(7)和augustic acid(8);胡萝卜苷(9)。抗菌试验显示,化合物1,2,5,7对口腔微变异链球菌(S.mATCC25175)、放线菌(A.n ATCC12104)、牙龈卟啉单胞菌(P.g ATCC33277)和厌氧具核梭菌(F.n ATCC10953)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结论]化合物3、7、8为首次从构树树皮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金锦香Osbeckia chinensis L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HPLC等色谱方法进行成分分离,采用NMR、质谱等波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并结构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3',4'-三-甲氧基-鞣花酸-4-吡喃葡萄糖苷(4-O-β-D-glucopyranosyl-3,3’,4’-tri-O-methylellagic acid,1)、3,3’-二-甲氧基-鞣花酸-4-吡喃葡萄糖苷(4-O-β-D-glucopyranosyl-3,3’-di-O-methylellagic acid,2)、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quercetin-3-O-β-D-glucopyranoside,3)、槲皮素-3-O-β-D-吡喃鼠李糖苷(quercetin-3-O-β-D-rhamnoside,4)、山柰酚-6-C-β-D-吡喃葡萄糖苷(kaempferol-6-C-β-D-glucopyranoside,5)、β-谷甾醇(β-sitosterol,6)和胡萝卜甘(daucosterol,7)。结论:除化合物(3)和(7),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东北铁线莲干燥根石油醚萃取部分经反复柱层析共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根据其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分析鉴定为:β-谷甾醇(1)、豆甾醇(2)、木栓酮(3)、表木栓醇(4).其中化合物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从铜绿聚球藻中提取粗脂,经硅胶柱层析将粗脂分离成石油醚洗脱组分(非极性脂)、苯洗脱组分(弱极性脂)和乙醇洗脱组分(强极性脂),并对粗脂和3种洗脱组分进行了抗甘薯薯瘟病、玉米大斑病、稻瘟病3种植物病原菌的活性试验。结果表明,粗脂对3种微生物都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其中苯洗脱组分在脂溶性化合物中含量最高(占56.36%)且抗菌活性最强;石油醚洗脱组分含量最少(占15.13%)且无抗菌活性。对3种洗脱组分进行了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石油醚洗脱组分以烷烃类化合物为主,苯洗脱组分主要含有3种酯类化合物,乙醇洗脱组分富含脂肪酸成分。铜绿聚球藻的抗菌活性是其脂溶性化合物中各种化学成分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