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改善4ZZX–48型整秆式甘蔗收割机的扶蔗质量,设计加装了螺旋式扶蔗器。该扶蔗器由拣拾段和输送段2段组成,当螺旋滚筒转动时,螺旋形叶片的转动形成螺旋线,带动倒伏的甘蔗沿着螺旋线作上升运动,实现动力的传送,扶起甘蔗。对该机构进行的力学仿真结果表明,拣拾段甘蔗根部约束力矩最大,甘蔗被从顺倒伏到逆倒伏扶起过程中,螺旋叶片的轴向推力作用显著,在0.8 s时,有突变且达到最大值。甘蔗扶起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当扶蔗器拣拾段转速为90 r/min,安装角为5°时,分蔗效果好,扶起时间最短;至输送段,螺旋叶片轴向推力转换为提升力,甘蔗约束力矩减弱,无突变,平稳扶起甘蔗,但扶蔗器输送段转速过慢,螺旋叶片阻碍甘蔗上升,当转速为120 r/min时,对甘蔗的扶起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不同倒伏状态甘蔗扶起过程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分蔗靴-螺旋滚筒-拨指链组合式扶蔗器.将甘蔗按照倒伏状态分类,与拨指链式扶蔗器一起进行实验室对比扶蔗试验,研究扶蔗器对不同倒伏状态甘蔗的扶起效果.结果表明:对于倒伏角小于30°、侧偏角大于15°的严重倒伏甘蔗,组合式扶蔗器扶起后甘蔗的倒伏角为61.4~75.5°,效果明显优于拨指链式扶蔗器;对于倒伏角大于30°、侧偏角大于15°的一般倒伏甘蔗,2种扶蔗器的扶蔗效果一致,扶起后甘蔗的倒伏角为69.4~76.8°.  相似文献   

3.
螺旋式扶起机构对甘蔗扶起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甘蔗收割田间试验和螺旋式扶起机构扶起甘蔗运动过程观测的基础上,建立了螺旋式扶起机构模拟试验台,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探讨了螺旋转速、机车前进速度、螺旋倾斜角等因素对甘蔗扶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螺旋转速、机车前进速度、螺旋倾斜角、甘蔗与地面夹角等对甘蔗扶起效果均有影响,其中螺旋转速对扶起效果影响最大,甘蔗与地面夹角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4.
甘蔗叶沤制还田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据测定 ,甘蔗收获期的蔗叶一般占蔗产量的12%~20 % ,亩产5t的甘蔗约有干蔗叶600~1000kg。龙州县年种植甘蔗35万亩 ,如甘蔗砍收后都把蔗叶沤制成肥料 ,那块块蔗地可以说都是肥料库。然而 ,蔗农每年在甘蔗砍收后 ,为便利下造耕作 ,普遍把留在蔗地的蔗叶放火烧掉 ,化为灰烬。因而地力一年比一年差 ,甘蔗亩产均徘徊4t左右。为就地取材 ,挖掘肥源 ,受龙州县糖办的委托 ,采用不同的处理 ,就地将砍收后的蔗叶堆积沤制 ,收到良好的效果。1沤制方法1.1共设置4种沤制方法①每1000kg蔗叶加200kg牛栏粪②直接泼洒大粪水③每1000kg蔗叶加10kg尿素④每10…  相似文献   

5.
本文叙述了《东风—12小型甘蔗收割机》第三代样机(以下简称样机)的研制情况;具体介绍了样机的结构特点、工作过程及其主要技术参数;并着重对其性能试验结果进行较详细的分析。该样机是一种新型的小型整杆铺放式甘蔗收割机。田间作业的工作过程:分蔗—扶蔗—切割—输送—机后横垄条放。主要结构特点:机型小、结构简单、具有高扶倒能力的拨指链式扶蔗器和高通过性能的轻型金属履带行走装置。性能试验证明,该机有较高的适应性(指地块大小、晴天雨天、旱地湿地、倒伏程度等),作业质量好(指铺放质量、切割高度和宿根破头率),性能稳定,工作可靠,相对生产率较高等优点,是一种性能优越的小型甘蔗收割机。  相似文献   

6.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作为一项有效的农业生产增产措施,已广泛得以应用。资料记载,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从用天然材料覆盖地而栽培作物发展而来。1、蔗叶覆盖种蔗经多年多点调查结果表明,用蔗叶覆盖种植甘蔗比对照没有用蔗叶覆盖种蔗的农艺性状有明显的优势,其主要表现:(1)宿根发株率高,蔗叶覆盖的比对照(裸地)提高6%。(2)分蘖率高,蔗叶覆盖的比对照提高4%。(3)茎长增高,蔗叶覆盖的比对照增高19cm。(4)茎径增粗,蔗叶覆盖的比对照增粗0.07cm。  相似文献   

7.
甘蔗叶片SPAD值与含氮量及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甘蔗+1叶片的SPAD值和全氮含量,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甘蔗不同生育期叶片SPAD值和全氮含量的变化,并探讨叶片SPAD值与全氮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广西蔗叶的SPAD值比云南省的高,两省甘蔗叶片全氮含量相近;(2)随着甘蔗的生长,甘蔗成熟期(11月)蔗叶的SPAD值和全氮含量高于甘蔗伸长期(8月);(3)广西蔗叶的SPAD值与其全氮含量相关性显著,云南省蔗叶两者间的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甘蔗马铃薯间套种不同覆盖栽培模式对马铃薯、甘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为广西赤红壤蔗区土壤条件下甘蔗马铃薯间套种高效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间套种设置常规土栽、盖薄土叶、无土厚叶、薄土白膜等4个处理模式和无间套种作对照(CK),研究不同覆盖栽培模式马铃薯和甘蔗生长及产量水平.[结果]增加覆盖的甘蔗马铃薯间套种模式均比常规土栽模式显著增产,薄土白膜模式、薄土叶模式和无土厚叶模式比CK分别增25.39%、19.95%和13.51%,其中又以盖薄土加地膜模式马铃薯产量最高,效益最好.而在广西赤红壤蔗地甘蔗间套种马铃薯不同覆盖栽培未见对甘蔗产量及品质有影响,粮食作物马铃薯的收获有利于缓解蔗粮争地矛盾,增加蔗地单位面积收益,提高蔗农收入,值得在广西蔗区推广.[结论]在广西赤红壤蔗地甘蔗间套种马铃薯未见对甘蔗产量品质有影响,而间套种马铃薯采用盖薄土加地膜模式马铃薯产量最高,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9.
2008年广东省湛江市甘蔗种植面积大约有199万亩。上半年的极端气候给甘蔗蓟马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2008年7月在湛江市各蔗区多点调查虫口密度平均单株为17.2头,最高达200头,比2007年同期单株虫口密度7.8头增加9.4头,增幅达121%。甘蔗蓟马主要栖息在甘蔗的心叶内,直接吮吸甘蔗叶汁,使心叶包卷变黄干枯,破坏光合作用,对甘蔗产量和糖分影响较大。预测近期湛江市各蔗区蓟马将大面积发生,建议当前应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甘蔗叶原位粉碎还田、甘蔗叶原位深埋还田对甘蔗生长及叶片SPAD值的影响,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不同甘蔗叶还田方式对甘蔗出苗率、分蘖率、株高、茎径和叶片SPAD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蔗叶原位粉碎还田处理的出苗率最高,比甘蔗叶原位深埋还田高6.1百分点,比对照甘蔗叶原位焚烧还田高15百分点;甘蔗叶原位粉碎还田处理的分蘖率最高,比甘蔗叶原位深埋还田处理高3.5百分点,比对照甘蔗叶原位焚烧还田高3.4百分点;新植蔗株高由高到低为:粉碎还田>焚烧还田>深埋还田;深埋还田处理的茎径低于其他两个处理;深埋还田处理的叶片SPAD值最高,粉碎还田处理其次,焚烧还田处理最低。由此得到结论:甘蔗叶原位粉碎还田处理能提高甘蔗的出苗率、分蘖率、株高、叶片SPAD值等;甘蔗叶原位深埋还田处理对出苗率和叶片SPAD值有促进作用,但甘蔗生长受到了影响。  相似文献   

11.
对甘蔗15个杂交组合有性世代(PC)与无性世代(FC)的叶冠形态因子与产量因子进行数量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叶冠形态因子在PC和FC均存在极显著的组合间差异,利用它们对广义遗传率较低的一些产量性状进行间接选择效果较理想.随着育种进程的推进,育种策略倾向于以蔗茎产量的提高促进蔗糖产量的增加.角度指数与叶宽是高产高糖基因型中期评价的有益指标.通过选择叶片宽大、叶姿紧凑的基因型,可望获得较理想的蔗茎与蔗糖产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甘蔗脱毒健康种苗中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基因表达对产量和糖分积累影响的作用机理,为提高甘蔗产量和蔗糖含量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的脱毒健康种苗和未脱毒种苗(CK)为供试材料,分别在苗期、分蘖期、拔节期和成熟期进行混合取样,包括未成熟叶、成熟叶、幼茎和成熟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分析对不同类型SPS基因(SPSA、SPSB、SPSC、SPSD1和SPSD2)在不同生长时期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不同类型SPS基因在甘蔗脱毒健康种苗不同部位均有表达,SPSD1和SPSD2基因在未成熟叶和成熟叶中表达量差异明显,且与CK间也存在明显差异,SPSA、SPSB、SPSD1和SPSD2基因在脱毒健康种苗1~3茎节中的表达量高于CK.在拔节期10~23茎节中,SPSA基因在脱毒健康种苗中的表达量较CK低,SPSB基因的表达量较CK高,SPSD1和SPSD2基因的表达量与CK无明显差异.在成熟期10~37茎节中,SPSB基因在脱毒健康种苗中的表达量较CK低,SPSA、SPSD1和SPSD2基因的表达量与CK无明显差异.总体上,随茎秆节间成熟度的增加,SPSA、SPSB、SPSD1和SPSD2基因在脱毒健康种苗中的表达量与CK差异逐渐减小.[结论]不同类型SPS基因在甘蔗脱毒健康种苗不同生长时期不同组织中均差异表达,推测甘蔗脱毒处理能促进叶片和未成熟茎节中SPS基因的表达,有利于提高甘蔗产量和蔗糖含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综合分析甘蔗不同时期及品种的抗旱性差别,为甘蔗抗旱性评价和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以GT28、GT21及ROC22 3个甘蔗品种为材料,在桶栽自然干旱胁迫条件下,测定株高和其他7个生理生化指标,并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供试品种的抗旱性.[结果]在反复干旱胁迫处理下,不同甘蔗品种的生长势、叶片水势及叶绿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叶片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升高,叶片细胞质膜透性增大;生长势、叶片水势、脯氨酸含量以及POD活性在苗期变化幅度较大,而丙二醛含量、叶片细胞质膜透性、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在伸长期变化较明显.不同品种中,以GT21叶片水势、丙二醛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含量相对较高,细胞质膜透性、游离脯氨酸和POD活性相对较低,而ROC22株高、细胞质膜透性、脯氨酸含量、POD活性较高,丙二醛和可溶性蛋白稍低于GT21,叶片水势较低.供试3个甘蔗品种的整体抗旱性强弱的排序为GT21>ROC22>GT28.[结论]干旱胁迫下不同甘蔗品种间的农艺性状及生理指标变化差异明显,苗期与伸长期反复两次干旱胁迫处理没有表现出一致明显的累积影响效应,应用隶属函数法能更加准确全面评价甘蔗品种的抗旱特性.  相似文献   

14.
60 %环·敌可湿性粉剂在甘蔗田使用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60%环.敌可湿性粉剂不同剂量、不同施药时期、不同施药方式进行对比试验,探讨该除草剂在甘蔗田使用的安全性。结果表明,从施药时期看,以甘蔗生长2~4叶期施药比芽前施药或6~8叶期施药较安全;从施药方式看,以相对定向喷雾比直接封顶喷雾安全;从剂量看,以900 g a.i./hm2造成的药害轻且容易恢复,而2700 g a.i./hm2不仅药害重且不易恢复,1800 g a.i./hm2则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15.
钼对甘蔗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巴西固氮甘蔗品种B1和B8为材料,在温室条件下对桶栽砂培甘蔗施以含不同钼水平的营养液,以了解钼对甘蔗光合生理特性的效应。结果表明,在含氮条件下,0.01mg/L钼处理能较明显提高B1叶片叶绿素a含量,而0.02mg/L钼处理则提高B8叶片叶绿素a含量;0.04mg/L钼处理对B1叶片净光合速率的促进效应较明显,而0.01、0.02mg/L钼处理对B8叶片净光合速率的促进效应较明显;0.01mg/L处理较明显地提高了B1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含量,但所有钼处理几乎都降低了B8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因此,总体上,相对以较低水平的钼处理较能提高两个甘蔗品种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可溶性糖,促进了甘蔗的光合作用,有利于甘蔗固氮作用的进行。  相似文献   

16.
测定不同甘蔗品种Co331、桂糖11、粤糖93/159成熟进程中体内激素和糖分含量动态变化的结果表明,在成熟早期的0~40 d,3个品种的IAA、ABA和ZT含量下降,GA3逐步上升并相继达到峰值,同期内的蔗糖含量逐步上升,成熟中后期的40~80 d内蔗糖含量继续提高而IAA、ABA和ZT含量平缓上升,GA3含量则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17.
预切种式甘蔗种植机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一种预切种式甘蔗种植一体机,以便连续完成开沟、施肥、排放种苗、覆土、盖膜等一次性作业。【方法】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甘蔗种植机的机架进行模态分析,通过田间试验获取3种开沟犁的犁沟土壤扰动指数;设计液压传动系统、播种机构、开沟覆土装置、施肥机构和覆膜机构,并通过田间试验获得甘蔗种植机的种植深度合格率、覆土厚度合格率、种植密度、伤芽率、漏株率、施肥量稳定性变异系数、地膜破损率等。【结果】模拟结果表明当激励频率为134.47~514.35 Hz时,机架容易发生共振,且最大位移可达19.67 mm。田间试验表明凸线型开沟犁的土壤扰动指数为17.05,最大沟深可达19.13 cm,符合甘蔗种植沟深的标准。甘蔗种植深度合格率为83%,覆土厚度合格率为91%,种植密度为135 331 hm~(-2),伤芽率为4.7%,漏株率为4.5%,施肥量稳定性变异系数为6.1%,地膜破损率为51%,均符合甘蔗种植机的设计标准。【结论】该小型预切种式甘蔗种植一体机符合设计要求,能够显著提高甘蔗种植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霜冻天气对桂中地区主栽甘蔗品种生长及蔗糖分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8年初广西各蔗区甘蔗均遭受严重的寒害冻害,研究霜冻天气对主栽甘蔗品种生长及蔗糖分的影响对确保甘蔗持续生产,选育抗寒甘蔗品种具有重要意义。2009年1月霜冻天气对桂中地区主栽甘蔗品种生长及蔗糖分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这次霜冻天气后甘蔗的受冻害症状明显,蔗糖分下降了0.21%-0.48%(绝对值),宿根蔗蔗糖分的降幅较新植蔗大;简纯度下降了0.37%~1.48%(绝对值),新植蔗的降幅较宿根蔗大。  相似文献   

19.
黄胜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11):190-192
建立甘蔗生产农机具应用试验示范区,在甘蔗一个生产周期内的种植、中耕、砍收3个工作量最大、最繁重的环节,开展农机具应用试验.应用KF-100型多功能甘蔗种植机种植甘蔗,需工耗11.1工时/hm2,比传统人畜力种蔗工耗149.3工时/hm2效率提高12.5倍,节省生产成本817.4元/hm2;应用GZGZK-50型甘蔗中耕机进行苗期中耕,需工耗6.67工时/hm2,比传统人畜力中耕工耗141.5工时/hm2效率提高20.2倍,节省生产成本1040.5元/hm2;应用机电一体化甘蔗收割机进行蔗茎收割,需工耗20工时/hm2,比传统徒手砍收工耗615工时/hm2效率提高29.75倍,节省生产成本7249.2元/hm2.甘蔗机械化生产比传统方式生产增产3.27 t/hm2,增幅达4.5%.供试机具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要求,规模生产可达到减轻劳动强度、高效、节省成本、增产等效果,适合在连片开阔的蔗地应用.但在试验中各机型均表现出一些不足之处,应进一步改进完善,以适应各种作业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