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饲料中不同脂肪源对洛氏鱥(Rhynchocypris lagowskii Dybowski)生长及消化酶和蛋白质代谢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初始体质量为(15.68±0.30) g/尾的洛氏鱥幼鱼为研究对象,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4.42%的玉米油、豆油、鱼油、棕榈油、猪油、混合油(质量比为:鱼油∶豆油∶猪油=3∶4∶3),配制成6种等氮等脂的试验饲料,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饲养试验结束后,测定洛氏鱥生长性能指标,肌肉中主要营养成分,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谷草转氨酶以及谷丙转氨酶的活力。【结果】混合油组洛氏鱥的终末体质量显著高于豆油、棕榈油及猪油组(P0.05),但与玉米油组和鱼油组差异不显著(P0.05);混合油组洛氏鱥的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及蛋白质沉积率显著高于棕榈油及猪油组(P0.05),但与玉米油、豆油及鱼油组差异不显著(P0.05)。混合油组和鱼油组洛氏鱥肌肉中的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玉米油、豆油、棕榈油及猪油组(P0.05);猪油组洛氏鱥肌肉中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鱼油组(P0.05)。混合油组洛氏鱥肝胰脏、前肠及中肠的蛋白酶活性与鱼油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二者均显著高于猪油组(P0.05);混合油组洛氏鱥后肠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豆油、玉米油、猪油以及棕榈油组(P0.05)。混合油组洛氏鱥肝胰脏的脂肪酶活力显著高于棕榈油组(P0.05);混合油、鱼油和玉米油组洛氏鱥中肠的脂肪酶活力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高于豆油、猪油及棕榈油组(P0.05)。不同脂肪源饲料对洛氏鱥肝胰脏、前肠、中肠及后肠的淀粉酶活力无显著影响(P0.05)。混合油组和鱼油组洛氏鱥肝胰脏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力显著高于猪油组和棕榈油组(P0.05)。【结论】从洛氏鱥生长性能及消化代谢角度来看,混合油组和鱼油组饲料的效果最好,玉米油、豆油和棕榈油组次之,猪油组最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脂肪源对草鱼生长及肌肉品质的影响。【方法】以豆油、鱼油及二者混合后的油脂作为饲料脂肪源,分别设计含4%豆油、2%豆油+2%鱼油及4%鱼油的饲料。选取初始体质量为(1 318.88±2.47)g的草鱼90尾,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3个重复,试验期为60 d。【结果】结果表明:(1)混合油组草鱼增重率显著高于鱼油组(P0.05),豆油组增重率则与其他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特定生长率(SGR)的结果与增重率(WGR)相同;肝体指数(HSI)以4%组鱼油组最低,显著低于4%豆油组(P0.05),2%豆油+2%鱼油混油组介于二者之间,与其他两组均无显著性显著(P0.05);3组试验鱼的腹脂率(IPF ratio)、肥满度(CF)、饲料系数(FC)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背肌及腹肌中粗蛋白的含量皆以混合油组最高,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且鱼油组与豆油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3)草鱼背肌及腹肌肌肉中所含的脂肪酸受饲料脂肪源影响,添加混合油或鱼油组的饲料喂养的草鱼肌肉中EPA与DHA的含量与豆油组相比均有显著提升(P0.05),混合油组与鱼油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饲料中豆油和鱼油混合作为草鱼脂肪源,不仅可促进草鱼生长,较单纯使用豆油,还可显著提高肌肉中EPA、DHA的含量,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植物原料替代饲料中鱼粉及鱼油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体质量(35.95±0.05)g的大菱鲆幼鱼为研究对象,试验设置鱼粉鱼油组(鱼粉+鱼油)、鱼油组(植物蛋白+鱼油)、芥花油组(植物蛋白+芥花油)和豆油组(植物蛋白+豆油)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分别投喂4种试验饲料,共养殖55 d,试验结束后测定大菱鲆生长、营养成分、生化及抗氧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豆油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饵料系数及蛋白质效率与鱼粉鱼油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二者均显著优于其他组(P<0.05),鱼粉鱼油组与豆油组脂肪效率和全鱼粗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鱼粉鱼油组全鱼及肝脏必需氨基酸总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而豆油组则较高;芥花油组与豆油组全鱼及肝脏EPA、DHA含量总体上低于鱼粉鱼油组和鱼油组(P<0.05);芥花油组与豆油组血清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碱性磷酸酶和谷丙转氨酶总体上显著高于鱼粉鱼油组(P<0.05),但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则较低(P<0.05),芥花油组及豆油组血清和肝脏溶菌酶活性总体上显著低于鱼粉鱼油组(P<0.05),各替代组肝脏抗氧化酶活力整体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用植物原料替代鱼粉鱼油虽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菱鲆幼鱼的生长性能及抗氧化能力,但在本试验条件下,混合植物蛋白配合豆油及藻粉替代鱼粉鱼油效果相对较好,有望成为替代鱼粉鱼油的理想饲料。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几种植物油(大豆磷酯、豆油、花生油、菜籽油)和鱼油对日本沼虾抗氧化机能及肝胰腺和卵巢中脂肪酸含量的影响,在基础配合饲料中分别添加6%鱼油、大豆磷脂、豆油、花生油和菜籽油,饲养雌性日本沼虾(0.63~0.75 g)40 d。结果表明,肌肉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除鱼油组显著低于菜籽油组外,其余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大豆磷脂组肝胰腺SOD活力显著低于其他各组。大豆磷脂组和菜籽油组肌肉过氧化氢酶(CAT)活力显著高于鱼油组、豆油组和花生油组,大豆磷脂组、豆油组和菜油组肝胰腺CAT活力显著高于鱼油组和花生油组。肝胰腺和卵巢均检测到了饲料中未检测到的C20∶2n-6,鱼油组显著低于其他各组。鱼油组肝胰腺和卵巢EPA(C20∶5n-3)含量和n-3/n-6的值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n-6高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大豆磷脂组卵巢亚油酸(C18∶2n-6)含量显著高于鱼油组、花生油组和菜籽油组;豆油组肝胰腺n-6 PUFA含量显著高于鱼油组、花生油组和菜籽油组;花生油组卵巢DHA(C22∶6n-3)含量和n-3/n-6的值仅次于鱼油组,且均高于其他各组;菜籽油组肝胰腺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综上所述,豆油和菜籽油可以一定程度上代替鱼油应用于日本沼虾饲料中。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L-肉碱、甜菜碱、氯化胆碱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及脂肪代谢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150 mg/kg L-肉碱、0.3%甜菜碱、0.3%氯化胆碱,360尾均重60 g左右的异育银鲫饲养60 d.结果表明:各试验组均能显著促进异育银鲫生长(P<0.05),改善鱼体解剖特性,肝体比与内脏比均低于对照组.添加甜菜碱、氯化胆碱的试验组血清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L-肉碱组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均显著降低了鱼体肌肉脂肪(P<0.05),降低了脂肪在肝脏的沉积(P<0.05),L-肉碱组、甜菜碱组、氯化胆碱组的肝胰脏脂肪含量分别比对照组低41.60%、34.26%、29.12%.生物碱对预防脂肪肝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植物原料替代饲料中鱼粉及鱼油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体质量(35.95±0.05)g的大菱鲆幼鱼为研究对象,试验设置鱼粉鱼油组(鱼粉+鱼油)、鱼油组(植物蛋白+鱼油)、芥花油组(植物蛋白+芥花油)和豆油组(植物蛋白+豆油)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分别投喂4种试验饲料,共养殖55 d,试验结束后测定大菱鲆生长、营养成分、生化及抗氧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豆油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饵料系数及蛋白质效率与鱼粉鱼油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二者均显著优于其他组(P<0.05),鱼粉鱼油组与豆油组脂肪效率和全鱼粗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鱼粉鱼油组全鱼及肝脏必需氨基酸总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而豆油组则较高;芥花油组与豆油组全鱼及肝脏EPA、DHA含量总体上低于鱼粉鱼油组和鱼油组(P<0.05);芥花油组与豆油组血清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碱性磷酸酶和谷丙转氨酶总体上显著高于鱼粉鱼油组(P<0.05),但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则较低(P<0.05),芥花油组及豆油组血清和肝脏溶菌酶活性总体上显著低于鱼粉鱼油组(P<0.05),各替代组肝脏抗氧化酶活力整体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用植物原料替代鱼粉鱼油虽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菱鲆幼鱼的生长性能及抗氧化能力,但在本试验条件下,混合植物蛋白配合豆油及藻粉替代鱼粉鱼油效果相对较好,有望成为替代鱼粉鱼油的理想饲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脂肪源对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幼虾生长性能、肌肉组成、肝胰腺消化酶及免疫酶活力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饲料脂肪源,为红螯螯虾幼虾专用人工配合饲料的配制提供参考.[方法]分别以鱼油、豆油、花生油、玉米油和菜籽油作为脂肪源配制5种等氮等脂等能饲料,喂养红螯螯虾幼虾8周后,取样测定其生长性能(存活率、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肌肉组成(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肝胰腺消化酶(胰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活力)及免疫功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碱性磷酸酶(AKP)和酸性磷酸酶(ACP)活力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等相关指标.[结果]不同饲料脂肪源对红螯螯虾幼虾存活率无显著影响(P>0.05,下同);菜籽油组红螯螯虾幼虾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低于鱼油组(P<0.05,下同),而豆油组、花生油组和玉米油组与鱼油组间无显著差异.不同饲料脂肪源对红螯螯虾幼虾肌肉成分和肝胰腺消化酶活力均无显著影响,但以豆油作为脂肪源时更有利于提高肝胰腺的消化酶活力.不同饲料脂肪源对红螯螯虾幼虾肝胰腺的SOD、ACP和AKP活力均无显著影响,但在T-AOC方面,豆油组和花生油组显著高于菜籽油组.[结论]菜籽油作为单一脂肪源时红螯螯虾幼虾生长性能受到抑制,肝胰腺T-AOC相对较低,因此不宜选用菜籽油作为红螯螯虾幼虾饲料的单一脂肪源;以玉米油、豆油和花生油替代鱼油对红螯螯虾幼虾的生长性能、消化酶活力和免疫功能均无显著影响,且使用豆油和花生油时肝胰腺T-AOC相对较高,即豆油和花生油可作为替代鱼油的植物脂肪源.  相似文献   

8.
植物油替代鱼油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和肝体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选用初始体质量(0.33±0.00)g/尾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在42 d的饲养期中分别投喂1种含6%鱼油的对照饲料(FO)和3种添加不同比例豆油替代鱼油的试验饲料,鱼油和豆油分别为:4.5%+1.5%,3.0%+3.0%和1.5%+4.5%(分别记作25SO、50SO和75SO),观察了不同比例豆油替代鱼油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和肝体比的影响.养殖试验结束后,各试验组凡纳滨对虾的增质量率和特定生长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随着豆油比例的增加,试验组存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FO(P0.05),其中75SO组存活率最高.与对照组FO相比,各试验组对虾的饲料系数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75SO组饲料系数最低.随着豆油添加量增加,肝体比呈上升趋势,25SO组和50SO组肝体比与FO组无显著差异(P0.05),75SO组肝体显著高于FO组(P0.05).结果表明,在凡纳滨对虾幼虾饲料中,豆油可以部分替代鱼油,而不显著影响其生长性能.通过二次回归分析,得到增质量率(y)与饲料中不同比例豆油替代量(x)的关系为y=-0.016 8x2+1.207 4x+435.7,R2=0.781 9,当饲料中豆油替代鱼油比例为35.93%时,凡纳滨对虾获得最大增质量率457.39%.  相似文献   

9.
为了增加眼斑拟石首鱼Sciaenops ocellatus血浆多不饱和脂肪酸(D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筛选适宜而有效的鱼油添加量,在等氮等能饲料基础上添加不同含量的鱼油(4%、7%、9%),饲喂3组体质量为(43.40±6.40)g的眼斑拟石首鱼,每组设3个平行,每个平行放养30尾鱼,养殖试验共进行8周,试验结束后测定3个鱼油添加量水平对鱼体生长、脂肪代谢和血液指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鱼油4%和7%的试验组鱼体存活率、体长、增重率显著高于9%鱼油添加组(P0.05);4%鱼油添加组肝体指数和脏体指数显著低于9%鱼油添加组(P0.05),但与7%鱼油添加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的鱼体肥满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鱼体肠道脂肪酶(LPS)和脂质过氧化物酶(LPO)等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脏组织学观察显示,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与添加鱼油水平呈正相关;4%和7%鱼油添加组血糖含量显著高于9%鱼油添加组(P0.05),而4%鱼油添加组谷丙转氨酶(ALT)含量显著低于9%鱼油添加组(P0.05),但甘油三酯含量则显著高于9%鱼油添加组(P0.05);3组的总蛋白、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无明显差异(P0.05);4%鱼油添加组DPA和DHA含量分别为(226.72±27.74)、(2470.31±293.51)mg/L,是未添加鱼油的2倍水平,但4%和7%鱼油添加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过量脂肪(鱼油过多)会抑制眼斑拟石首鱼的生长,并抑制脂肪代谢相关酶,加速肝脏脂肪沉积;在饲料总脂肪8.21%条件下,即添加4%的鱼油(DHA含量24%)可以显著增加眼斑拟石首鱼血浆中DHA和DPA含量。  相似文献   

10.
选取375羽1日龄黄羽肉鸡(公),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重复15羽.对照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常规微量元素,Ⅰ、Ⅱ、Ⅲ、Ⅳ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0、300、400、500 mg·kg~(-1)包被复合微量元素.试验期为10周,测定肉鸡生长性能以及血液、肝脏、胫骨与粪便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1)试验Ⅱ、Ⅲ、Ⅳ组与对照组相比,平均日增重差异极显著(P<0.05).(2)Ⅲ组血液中Fe含量比Ⅰ组显著提高9.94%(P<0.05).(3)鸡肝各试验组间Cu、Fe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Mn的含量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Ⅳ组Zn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Ⅰ组(P<0.05),其余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4)各试验组胫骨中Cu含量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Fe元素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Mn元素含量均低于对照组;Zn元素含量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5)Ⅰ、Ⅱ、Ⅲ组粪便中Cu元素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各试验组Fe元素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各试验组Mn元素含量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Ⅰ、Ⅱ组粪便中Zn元素含量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表明在黄羽肉鸡配合日粮中,使用包被复合微量元素代替常规微量元素可提高平均日增重及饲料利用率,减少微量元素使用量,降低粪便微量元素含量.  相似文献   

11.
鱼油在鲤饲料中的适宜用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高蛋白半纯化饲料中分别添加0,30,50,70,90g/kg的未加抗氧化剂的新鲜鱼油,投喂58g左右2龄鲤(Cyprinus carpio)鱼种46d , 结果表明,添加新鲜鱼油量为30g/kg时,鲤生产性能最佳,鲤肝体比(HSI),肝胰脏脂肪含量,肌肉营养不良症和肌肉渗出性损失随着钎油添加量的增加而持续上升,而肌肉和肾脏氧化稳定性则随着鱼油添加量的增中而持续下降,当添加鱼油量升至30,70,70,50,70,70g/kg时,上述6项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综合各项指标,未添加抗氧化剂的新鲜鱼油在高蛋白质鲤饲料中适宜用量以不超过30g/kg为宜。  相似文献   

12.
油脂对泰和乌骨鸡生产性能和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探讨了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油脂对泰和乌骨鸡肌肉中脂肪酸含量和组成、生产性能和常规肌肉品质的影响.80只8周龄的泰和乌骨鸡分成4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CK)、4%鱼油、4%豆油、4%棕榈油3种试验日粮,为期3周.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4%鱼油,与CK相比,鱼油能降低肌肉和血清的胆固醇含量(P<0.05).添加鱼油可以明显提高C22∶5(n-3)和C22∶6(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量,与其它3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同时对于C18∶3(n-3)和C18∶4(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量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P<0.05和P<0.01).添加油脂可以提高肌肉中C14∶0和C16∶0(P<0.05)的含量,而对于总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没有影响.而添加鱼油,还可以降低肌肉中C18∶2(n-6)脂肪酸的含量,提高C18∶3(n-6)、C22∶4(n-6)和C22∶5(n-6)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与CK相比,差异都达到显著水平(P<0.05).与其它3组相比,添加鱼油可以降低肌肉中总(n-6)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P<0.05).同时,添加鱼油组的肌肉中的(n-3/n-6)的比例为0.246,能够满足人们的营养需要.  相似文献   

13.
羟基蛋氨酸钙对鲤生长性能和白肌营养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豆粕或鱼粉加豆粕为主要蛋白源配制等氮、等能的豆粕基础饲料或鱼粉饲料,并在豆粕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羟基蛋氨酸钙(MHA-Ca)(0.045%、0.090%、0.135%和0.180%)作为实验饲料。以基础饲料组和鱼粉组为对照,饲喂鲤(47.12±2.54)g8周,测定实验鱼的体长、体重,并计算存活率、相对增重率、相对增长率、饲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同时取实验鱼的白肌,测定其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的含量。结果表明,0.135%MHA-Ca组的相对增重率和相对增长率显著地高于豆粕基础饲料组(P〈0.05),但与鱼粉组和其他MHA-Ca组没有显著性差异;在豆粕基础饲料中添加0.135%MHA-Ca,饲料利用效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地增加(P〈0.01),但饲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与鱼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豆粕基础饲料组相比,0.090%和0.135%MHA-Ca组鲤肌肉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P〉0.05),但与鱼粉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豆粕基础饲料和鱼粉饲料相比,豆粕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MHA-Ca对鲤白肌中水分、脂肪、灰分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4.
分别以豆粕或鱼粉加豆粕为主要蛋白源配制等氮、等能的豆粕基础饲料或鱼粉饲料,并在豆粕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羟基蛋氨酸钙(MHA-Ca)(0.045%、0.090%、0.135%和0.180%)作为实验饲料。以基础饲料组和鱼粉组为对照,饲喂鲤(47.12±2.54)g8周,测定实验鱼的体长、体重,并计算存活率、相对增重率、相对增长率、饲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同时取实验鱼的白肌,测定其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的含量。结果表明,0.135%MHA-Ca组的相对增重率和相对增长率显著地高于豆粕基础饲料组(P〈0.05),但与鱼粉组和其他MHA-Ca组没有显著性差异;在豆粕基础饲料中添加0.135%MHA-Ca,饲料利用效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地增加(P〈0.01),但饲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与鱼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豆粕基础饲料组相比,0.090%和0.135%MHA-Ca组鲤肌肉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P〉0.05),但与鱼粉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豆粕基础饲料和鱼粉饲料相比,豆粕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MHA-Ca对鲤白肌中水分、脂肪、灰分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5.
将800只1日龄樱桃谷肉鸭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抗生素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0 mg.kg-1杆菌肽锌和6 mg.kg-1硫酸粘杆菌素,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3%、6%、9%发酵豆粕组分别用3%、6%、9%发酵豆粕替代基础日粮中的普通豆粕,并将日粮营养水平调为一致,试验期42 d,研究日粮中添加发酵豆粕对樱桃谷肉鸭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樱桃谷肉鸭的采食量以抗生素组最高,与空白对照组,3%、6%发酵豆粕组的差异显著(P<0.05),而试验各组与空白对照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全期体增重以空白对照组最低,其他各组均比空白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以6%发酵豆粕组最低,与空白对照组的差异显著(P<0.05),其他各组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组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与抗生素组和空白对照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3%、6%发酵豆粕组的胸肌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腿肌率以9%发酵豆粕组最高,较空白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各组每羽肉鸭所获经济效益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可见,日粮中添加6%发酵豆粕可显著降低樱桃谷肉鸭的料重比,提高体增重,增加胸肌率,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肌醇对团头鲂幼鱼生长、血清生化及组织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以初均重为(3.40±0.07)g的团头鲂幼鱼为研究对象,分别配置含肌醇水平为0 mg/kg、100 mg/kg、200 mg/kg、400 mg/kg、800 mg/kg、1 600 mg/kg的6组等氮等能饲料,每组3个重复,连续投喂90 d后通过测定其生长指标、部分血清生化指标及肝脏和肌肉中的脂肪含量来评价饲料中的肌醇水平对团头鲂幼鱼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400 mg/kg肌醇添加组的末均重(FAW)、增重率(WGR)和特定增长率(SGR)显著增大(P〈0.05);而饵料系数(FCR)却显著性降低(P〈0.05);存活率,肝体比(HSI)、脏体比(VR)及肥满度(CF)差异不显著(P〉0.05);(2)800 mg/kg试验组的血清葡萄糖、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显著升高(P〈0.05);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无显著性差异(P〉0.05); (3)400、800 mg/kg试验组的肝脏和肌肉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肌肉粗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肌肉中的水分、粗灰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以鱼体特定增长率和饵料系数为评价指标,经折线模型回归分析得到团头鲂幼鱼饲料中肌醇的适宜添加量分别为294.4 mg/kg和284.9 mg/kg。  相似文献   

17.
【目的】实验旨在研究豆粕替代部分鱼粉的饲料中添加核苷酸和有机硒对幼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生长及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初始体重(10.30±0.02)g的幼建鲤450尾,随机分为3组,每组设3个重复,分别投喂以豆粕等氮替代饲料中鱼粉含量的0%(对照组,D1)、2%(D2)、4%(D3)的饲料,其中D2和D3添加300mg/kg的核苷酸和0.3mg/kg的有机硒,进行8周的生长试验。【结果】结果表明,D2增重、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相对于D1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D3(P<0.05);采食量D2显著高于D1,D3最低(P<0.05)。D2的肝胰脏重显著高于D1(P<0.05),全肠重相对于D1有提高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肝体指数、肠体指数、肠长、肠长指数与D1差异不显著(P>0.05)。D2的肠道淀粉酶、Na+,K+-ATP酶、γ-谷氨酰转移酶活性显著高于D1(P<0.05),胰蛋白酶、糜蛋白酶、脂肪酶活性相对于D1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综上,在豆粕替代部分鱼粉的饲料中添加核苷酸和有机硒能够促进幼建鲤的生长,提高消化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18.
以鱼粉作为对照,用黄粉虫、蚕蛹干粉半量和全量替代鱼粉,配制5组等蛋白质水平(40%)的饲料,对黄颡鱼幼鱼进行36 d的饲养.结果表明:对照组幼鱼的增重率、蛋白质消化率和饵料系数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黄粉虫和蚕蛹全量替代组的增重率显著低于半量替代组(P0.05);全黄粉虫组幼鱼的蛋白质消化率与2种半量替代组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而蚕蛹组的蛋白质消化率显著低于其他替代组;除半量黄粉虫组幼鱼的饵料系数与对照组间的差异不显著外,全量替代组和半量蚕蛹组的饵料系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除机体含水率外,各替代组幼鱼机体的粗蛋白含量只有全蚕蛹组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而全蚕蛹组和半量蚕蛹组幼鱼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除半量黄粉虫组幼鱼的粗灰分含量与对照组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他3组间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幼鱼肝胰脏、胃、肠道的蛋白酶活性均最高,除胃蛋白酶活性与半量黄粉虫组间的差异显著外(P0.05),肝胰脏和肠道的蛋白酶活性与半量黄粉虫组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2种全量替代组(P0.05).  相似文献   

19.
酵母蛋白替代鱼粉对肉仔鸡饲喂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224只1日龄AA肉仔鸡混合雏,随机分为2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4只鸡),分别施予2个饲粮处理,以此研究用酵母蛋白替代鱼粉对肉鸡饲喂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7d试验组ADG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日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FCR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14-21d试验组ADF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FC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全期2组3个指标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成活率组间差异亦不显著(P0.05);组间免疫器官(胸腺指数、法氏囊指数、脾脏指数)的发育差异不显著(P0.05);组间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相对长度、厚度、十二指肠黏膜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及绒毛高度/隐窝深度之比(V/C)的差异亦不显著(P0.05).因此,在相等营养水平肉仔鸡生长期饲粮中,用酵母提取蛋白等量替代鱼粉能获得相近的生产性能,免疫器官及肠道发育方面也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