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水稻品种多样性栽培防治稻瘟病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7个不同水稻品种的多样性栽培试验,以研究不同水稻品种之间混栽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之间混栽对稻瘟病均有控制效果。其中,品种间栽,尤其是感病品种与杂稻品种间栽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极其显著。混合间栽可以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2.
不同水稻品种间栽方式控制稻瘟病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利用4个当地主栽杂交稻品种与1个优质感病糯稻品种配置4个组合进行混合间栽组合控制稻瘟病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混合间栽对稻瘟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间栽区各品种的平均叶瘟和穗瘟发病率均比净栽区低,尤其对优质易感病糯稻品种,穗瘟相对防治效果达到46.90%~77.36%。混合间栽较之净栽区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各品种的单位面积产量,平均增产幅度可达675.0~921.3 kg/hm2。  相似文献   

3.
利用水稻品种多样性控制稻瘟病研究   总被引:52,自引:2,他引:52  
 根据品种遗传背景的差异、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不同 ,笔者选用了 2个汕型杂交稻品种 (汕优 6 3和汕优 2 2 )和 2个优质地方稻品种 (黄壳糯和紫谷 )进行了品种多样性混合间栽和不同品种净栽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汕型杂交稻与优质地方稻品种混合间栽比同一品种净栽对稻瘟病有极为显著的控制效果 ,尤其突出的是混合间栽中高度感病的优质地方稻品种对稻瘟病的发病率、病情指数均有极显著的下降 ,防治效果达 83%~ 98%。因此 ,合理的品种多样性混合间栽是水稻品种稻瘟病控制的有效途径。试验还证明 ,品种混合间栽与品种净栽相比具有明显的抗倒伏和增产效果 ,品种混合间栽比净栽杂交稻平均增产 6 .5 %~ 9.7%。  相似文献   

4.
水稻杂糯间栽模式对优质糯稻控病与抗倒伏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索间栽对优质糯稻控制稻瘟病和抗倒伏的有效途径,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实际,选用2个籼型杂交稻和2个地方优质糯稻品种分别按4∶1的比例组成4个间栽组合,在湄潭县和雷山县进行了搭配种植控制稻瘟病和糯稻抗倒伏的田间大区试验.结果表明:籼糯搭配间栽种植能够较好地控制优质糯稻稻瘟病的发病率,提高防治效果,对糯稻抗倒伏有显著的作用,间栽糯稻叶瘟、穗瘟的发病率分别比净栽糯稻降低0.8%~1.6%和14.1%~15.4%,对叶瘟和穗瘟的平均防效分别达19.31%~50.17%和89.22%~93.30%,抗倒伏率达100%.  相似文献   

5.
水稻品种混植控制稻瘟病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2—2003年分别在吉林省蛟河市新站镇和梅河口市海龙镇选择抗性不同的当地主栽品种按不同比例搭配种植,进行了控制稻瘟病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品种混合间栽可有效控制稻瘟病的发生,控病效果主要体现在感病品种上。对感病品种“吉优1号”的控制效果达95.94%,对“丰优301”的控病效果达57.14%和49.21%,对“超产2号”的控病效果达63.59%。选择抗谱不同的品种搭配种植可取得较好的效果。“松粳6号”与“吉优1号”组合,2个品种的致病菌谱完全不同,对感病品种“吉优1号”的控病效果高达95.94%。  相似文献   

6.
水稻杂糯间栽防治稻瘟病的试验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利用生物多样性防治水稻病害原理即利用水稻品种多样性持续控制稻瘟病技术研究成果,设计杂交水稻-糯稻混栽及杂交稻净栽模式试验,结果表明,杂交稻与糯稻混栽能明显减少稻瘟病的发生,减少农药施用量,为无公害优质稻米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水稻品种多样性与稻瘟病菌群体变异的关系,采用rep-PCR分子指纹对分离自贵州省雷山县和湄潭县水稻间栽组合上的40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进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40个单孢菌株分别扩增出5~9条谱带,大小为0.5~15 kb,80%左右的条带集中在1~10 kb;在0.74遗传相似水平下,供试菌株可划分为6个遗传宗谱,菌株间亲缘关系的远近与其寄主品种相关,3个间栽组合主栽品种上的11个菌株分属5个宗谱4个亚宗谱,净栽主栽品种上的14个菌株分属4个宗谱3个亚宗谱,而净栽糯稻上的8个菌株和间栽糯稻上的7个菌株则分属4个宗谱及3个宗谱3个亚宗谱.结论:间栽田块稻瘟病菌遗传宗谱组成较净栽田块丰富,水稻品种混合间栽有利于增加田间稻瘟病菌的遗传多样性,降低寄主遗传背景单一化对稻瘟病菌的定向选择风险.  相似文献   

8.
水稻杂糯间栽防治稻瘟病试验示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筛选出符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和饮食习俗的防治稻瘟病的杂糯间栽种植组合,采用3个水稻主栽品种分别与1个优质感病糯稻品种按6∶1和4∶1的比例搭配种植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两种间栽模式均能有效降低优质高感糯稻品种稻瘟病的发病率,平均防效达88%,平均增加产量32.17 kg/667m2.经田间防效和产量对比分析,"6+1"间栽模式更适合于当地的水稻栽培模式.可作为雷山县稻瘟病综合防治的措施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不同水稻品种混合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水稻不同品种混合栽培能够有效地控制稻瘟病的发生,不同品种混栽的发病率、病情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均低于净栽处理。选择抗瘟性遗传背景差异大,株高差异突出的品种,以1:2或2:1的混合栽栽培,能起到抗瘟、增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优化水稻群体种植模式与稻瘟病控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索水稻遗传多样性控制稻瘟病的最佳种植模式,探讨水稻品种群体结构对稻瘟病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遗传背景差异较大的两个水稻品种——汕优63与黄壳糯,采用混合间栽法,研究不同种群结构的混合间栽种植模式对稻瘟病的控制效果。【结果】不同种群结构对黄壳糯稻瘟病的控制效果不同,相对防治效果随杂交稻群体所占比例的增加而增大,种群结构为1﹕15.01时对叶瘟的相对防治效果达到100%,种群结构为1﹕12.40时对穗颈瘟的相对防治效果达到100%。混合间栽的不同群体结构的复合产量都比净栽有所增加,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结论】黄壳糯与汕优63的群体比例为1﹕12.40~18.88是最优化的群体结构,不但对稻瘟病的控制效果好,而且产量高、经济效益好,是值得大面积推广的混合间栽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1.
2019-2020年在新宁县进行了早稻品种适应性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陵两优942、陵两优674、陵两优268、天优103、金优433五个早稻品种的综合性状表现较优,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品种株两优819,适宜在本地稻瘟病轻发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水稻品种抗稻瘟病性丧失规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川东南稻区汕优63,冈优22等主栽品种抗瘟性变化与病菌致病性变异的关系十余年的系统监测和研究分析,探明了水稻品种抗瘟性丧失规律,对品种抗性丧失预警和品种布局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供氮水平对间作水稻稻瘟病发生和传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尺度田间试验,研究了黄壳糯和合系-41两个品种间作种植条件下,供氮水平对黄壳糯稻瘟病发生和传播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氮供应N300(300 kg N/hm2)不仅显著增加了单作黄壳糯叶瘟和穗瘟的发生,而且其传播有明显的风向性,顺、逆风向上较为明显,垂直风向上则是随着远离中心,水稻稻瘟病发病趋势越小。相比之下,常规氮肥N180(180 kg N/ hm2)黄壳糯和合系-41间作对稻瘟病有极为显著的控制效果,其中叶瘟和穗瘟发病率下降幅度分别达15.0%~61.0%和47.0%~82.0%。  相似文献   

14.
为了筛选出优异的水稻稻瘟病抗性材料,收集并整理我国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以及日本、韩国共203份水稻种质资源,按照不同的育成时期、来源进行分类,利用2a的抗病鉴定结果进行资源评价。结果表明:旱育稀植时期育成的品种稻瘟病抗性有很大的提高,韩国的水稻资源有更好的稻瘟病抗性。资源的年际间抗性有差异,应对材料进行多年、多点的鉴定。因此,在利用自然条件对育种材料抗稻瘟病筛选后,用接菌的方式对自然感病筛选出的未发病材料进行接菌鉴定能提高抗病鉴定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给水稻品种在生产栽培上的合理布局和品种搭配提供依据,2005年和2006年对贵州省湄潭县部分主栽水稻品种对稻瘟病的田间抗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在湄潭县推广的22个水稻品种中没有表现抗病的品种出现。最好的抗性表现也只达到中抗,其中福优325和川香优6号的抗性水平相对较好(2年均为中抗),其抗性比较稳定,可在稻瘟病综合防治中作为抗病品种布局搭配种植。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水稻新品种对稻曲病和穗瘟病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室内人工注射接种法和田间自然诱发法评价福建省15个水稻新品种对稻曲病和穗瘟病的抗性。水稻品种对稻曲病的室内抗性评价结果表明,有3个水稻品种对稻曲病表现为中抗,如FJZD10-5、FJZD10-8,有4个品种表现为中感,8个品种表现为感病。水稻品种对稻曲病的田间抗性评价结果表明,有11个品种表现为中抗,如FJZD10-2、FJZD10-3,有4个品种表现为中感。水稻品种对穗瘟病的田间抗性评价结果表明,有7个品种表现为中抗,如FJZD10-6、FJZD10-7,4个品种表现为中感,4个品种表现为感病。在建阳、宁化和福安3个田间试验点,同时发生稻曲病和穗瘟病的水稻品种出现的频率分别为100%、73.33%和73.33%。未出现对稻曲病和稻瘟病均表现为抗病的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