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日喀则市南木林县农牧业的发展仍然面临发展模式和理念落后、耕地和草原开发利用不足、产品的深加工力度不够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南木林县农牧经济发展。笔者从加强科技投入、加大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力度、注重保护和开发本地农牧业资源、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完善农牧业市场经营体系等多方面提出建议,以推动南木林县农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是新时期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一项重大创设,对于推动科技和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以及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意义。梳理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发展现状,总结了典型做法,分析了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建立健全市场化成果转化机制、增强先进要素集聚能力、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因具有成本低、周期短等特点,秀珍菇生产已成为罗源县推动经济发展的优势企业。加大罗源秀珍菇产业的发展力度,能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当地的农业发展。罗源县秀珍菇产业目前存在加工能力不足、缺乏专业人才、菌食文化普及不到位等问题。需加强产业科技创新、强化标准化生产、注重培育市场、提高产品附加值,以期打造品牌文化,拓宽销售渠道,最终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刘亭  郭涛  李博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343-18344,18369
分析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对农村经济建设的作用,对我国当前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即: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加强科技创新队伍建设、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完善农业科技体系运行机制等。  相似文献   

5.
农机作为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生产活动正常进行的保障。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农机技术不断进步,作为我国支柱型产业农业经济的重要内容,我国不断加大对农机工程科技创新力度,开发先进农机工程技术,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现代化建设步伐。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农机工程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促进我国农机工程科技创新的有效方法,以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浅析农业科技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产业化发展对西北地区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农业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在经营模式、运行机制、投资经费等方面存在一些新的问题,需要研究解决。文章在深刻分析诸如农村现行的经营模式不利农业科技产业化、科技经费不足、现行科研体制不完善等主要困难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中应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发展的建议,并就此建议提出了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及产业化的资金投入力度,逐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充分考虑西北地区农业科研单位的特殊性,落实国家对科技产业发展的有关优惠政策;建立农科教结合的新机制,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等对策。  相似文献   

7.
启东市把加强政策引导作为加速科技进步、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充分发挥政府在科技投入中的引导作用,不断加大政府科技投入力度。在面临着千载难逢机遇的关键时期,依靠科技创新,实现跨越发展,成为启东的不二选择。  相似文献   

8.
正本刊讯近日,河南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科学规划完善科技服务业布局、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重点任务、推进和需要全面落实的综合保障等三大方面提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推动河南省科技服务业发展。《意见》指出,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是推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的  相似文献   

9.
国家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将农业发展的长远建设放在重要地位。在对农民脱贫工作中,我国现代化的农业科学技术具有重要作用,为农业发展提供高效的科学技术和有利资源,加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力度。同时,科学技术作为农业发展的先进推动程序,在一定基础上增加农民的种植收入,有效加快农民脱贫致富的速度,带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故,本文将对农业科技扶贫模式进行分析,从科技应用的推广模式不断深入,并提出相应的有效措施,进一步促进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快速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和畜牧业生产基地,发展节水农业,采取高效利用水资源成为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针对黑龙江省水资源的现状,农业综合开发应以项目建设为中心,采取加大资金投入,确保投入机制多元化;推进土地置换和流转模式,有序推动适度规模化经营;提高节水农业科技水平;进一步加强农业节水宣传力度;加大对节水工程管护人员相关技术的培训;加强用水管理体制的改革等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全面总结分析了兰州市无公害蔬菜生产的现状和主要措施、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以培育主导产业、扶持龙头企业、注重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攻关力度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2.
以北京市房山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概括了房山区龙头企业带动型子模式的内涵与组织构架,总结了该子模式在搭建平台、出台政策、解决融资以及创建品牌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效;分析了具备政府重视、创新体制机制、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重视质量安全等条件;研究了在科技、资金、影响力等方面的发展瓶颈与制约因素.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加强制度和文化建设、兼顾多方利益、注重市场体系建设等促进该子模式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简述鹤庆县干热河谷区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种植条件;加快多元化经营管理模式的转变;注重品牌效应,加大科技创新和推广力度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国外农业科技投入体系比较研究及对我国的经验借鉴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不同国家因自身历史背景和实际情况各异而采取不同的农业科技投入体系。文章选取了美国、日本和荷兰三个不同类型的国家进行简要比较,研究其农业科技组织模式、体系和科技体制发展等,并指出了其对我国的经验借鉴,如继续由政府主导、加大投入力度、扶持优势产业、鼓励农业研发、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经费监督力度等,以期对我国农业科技投入体制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5.
<正>一直以来,我国是农业为主的国家,因此农田水利建设一直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科技的发展,我国农业也从传统的手工模式逐步专项现代化农业模式,那么就农田水利建设而言,也是随着现代化技术与时俱进。目前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重点是投资农业水利的力度加大,积极推进小型水库的加固,全面改进抗旱水源工程的建设。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如何搞好农村水利工作对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通过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支持科研院所改革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持续加大科研投入,不断改善科研条件,有力推动了我国科技强国建设。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更需要落实好相关政策,在优化科技经费支出结构、完善科研评价激励机制等方面下功夫,以更好提升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激发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文章以中央科学事业单位为着眼点,探讨科技体制改革深入发展阶段,如何落实中央政策,履行科研管理职责,进一步加强科研经费管理力度,促进科技研发力量蓬勃向上。  相似文献   

17.
农业科技服务业对于现代农业的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要完善科学技术创新 对于农业科技服务业的支撑体系。首先,建立科技、信息、金融等部门的联动机制,形成农业科 技服务业的标准化服务体系。其次,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科学技术的应用,建立鼓励农业科 技服务业创新的长效机制。最为关键的是要发挥政府作用,加大财政对农业科技研发、成果推 广和转化的政策投入,并且确保农业科技的使用效率。最后要强化农业科技服务业的人才队伍 建设。  相似文献   

18.
(9)改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加大国家各类科技计划向农业领域倾斜支持力度,提高公益性科研机构运行经费保障水平。支持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基金,积极引导和鼓励金融信贷、风险投资等社会资金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创业。继续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加大涉农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实施力度。推进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按照统筹规划、共建共享的要求,增加涉农领域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数量,支持部门开放实验室和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加强市地级涉农科研机构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纳入省级科研机构直接管理。加强国际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加大力度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农业技术。加强农业气象研究和试验工作,强化人工影响天气基础设施和科技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9.
7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于中国科学院考察工作时指出,我们必须树立雄心,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加快发展。要坚决扫除影响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体制障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科技创新活力,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党和国家领导人如此高调宣称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再次表明改革的力度和步伐都在加大。实际上,近些年中国科技体制改革一直没有停步,特别是去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部署了深化科技体制  相似文献   

20.
全面总结分析了兰州市无公害蔬菜生产的现状和主要措施、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以培育主导产业、扶持龙头企业、注重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攻关力度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