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了解珠芽发育进程中矢车菊素的积累动态,为卷丹百合珠芽中花青素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卷丹百合珠芽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珠芽不同发育时期的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含量。[结果]卷丹百合珠芽发育从肉眼可见(2 mm)到成熟脱落大致经历91 d,在此期间大致可分成"鱼雷期""胎儿期"和"球形期"3个时期。测定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的最佳色谱条件为Agilent ZORBAX SB-C_(18)柱、流动相A(0.04%甲酸水溶液)∶B(乙腈)=95∶5、流速0.5 mL/min、检测波长520 nm、自动进样10μL、柱温35℃,采用梯度洗脱。珠芽中矢车菊素的积累伴随珠芽发育呈"双峰"递增趋势。第21天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含量达到第1个高峰;在91 d时达到第2个高峰,之后缓慢下降。[结论]91 d是采集珠芽提取矢车菊素的最佳时间,此时珠芽中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含量达344.76 mg/kg。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卷丹百合珠芽在青海冷凉气候条件下秋播和春播的生长特性,以四川黔江卷丹百合珠芽为材料,通过春播与秋播2个播种时期种植卷丹百合珠芽,研究不同播期条件下卷丹百合各项生长性状。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对卷丹百合的形态指标(株高、珠芽位置、珠芽数量、叶数)有明显影响,秋播条件下,珠芽成熟初期株高平均为49.31 cm,叶数为57.67枚,珠芽数量平均为17.23粒,到全株珠芽形成期株高平均达63.97 cm,叶数达64.8枚,珠芽数量平均达22.46粒,珠芽产量平均达844.64 g/m~2。春播条件下,珠芽成熟初期株高平均为34.7 cm,叶数为48.47枚,珠芽数量平均为11.57粒;整株珠芽形成时株高平均达49.2 cm,叶数为54.63枚,珠芽数量平均为13.76粒。珠芽产量平均达529.59 g/m~2。秋播处理能够促进卷丹百合植株苗的生长发育、提高珠芽质量,秋播条件下卷丹百合珠芽总糖、还原糖含量均高于春播条件。由此可知,在冷凉气候条件下卷丹百合珠芽春播和秋播间各项指标有明显差异,同时,秋播方式能够很好地适应青海地区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3.
【目的】克隆了卷丹百合Lilium lancifolium珠芽中LlARR1并对其进行基因表达分析,为分析LlARR1基因在卷丹珠芽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分析珠芽形成过程的转录组数据,筛选到一个注释为ARR1的差异表达的转录本。通过PCR技术,以卷丹混合叶腋cDNA为模板克隆了ARR1的同源基因,并利用相关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结构进行预测;通过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分析了LlARR1在珠芽发生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并探究了其对不同激素处理的响应。【结果】LlARR1的CDS全长为2 148 bp,编码715个氨基酸,不存在跨膜运输结构,属于B型ARR蛋白家族。qRT-PCR结果显示,LlARR1在S0、S1时期表达趋势与转录组数据相一致。LlARR1在卷丹百合叶腋处表达量最高,且在S0时期植株茎秆上部表达量显著高于茎秆下部。同时,其在自然发生珠芽的百合品种中叶腋处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自然条件下不可发生珠芽的百合品种。说明LlARR1主要在叶腋处发挥功能,并可能在卷丹珠芽发生过程中具有正调控作用。LlARR1的表达在S2(珠芽绿球期)有一个小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明低温冷藏对卷丹百合珠芽呼吸强度及萌发生根等指标的影响,为其产业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秦岭北麓的卷丹百合珠芽在不同冷藏温度(4℃、8℃和12℃)条件下,其珠芽生长及萌根率、呼吸速率及萌发生根等指标的变化规律,筛选其破除休眠、完成春化作用的适宜冷藏温度。【结果】室温[(25±2)℃,CK]条件下,60 d内,卷丹百合珠芽在夏秋季处于休眠状态,其呼吸速率较小,为46~97 mg/(kg·h),不萌发。冷藏(4℃、8℃和12℃)条件下均能使卷丹百合珠芽完成春化作用并萌发生根,4℃、8℃和12℃处理整个储藏过程中卷丹百合珠芽的呼吸速率变化均呈先降后升再降趋势,分别为61~259 mg/(kg·h)、79~263 mg/(kg·h)和79~266 mg/(kg·h);其春化作用完成时间分别为55 d、50 d和40 d左右;60 d时,4℃、8℃和12℃处理的生根率分别为59.29%、55.97%和45.97%。【结论】低温冷藏可打破卷丹百合珠芽的休眠,使其完成春化。综合考虑春化完成过程及春化后珠芽的外观健康状态、生根率、活力和呼吸速率的保持等情况,以4℃冷藏...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不同生育期卷丹百合各器官中多酚类物质的积累规律及其抗氧化能力,分别采用福林–肖卡法、NaNO2–AlCl3法、香草醛比色法、pH示差法测定不同生育期(现蕾期、花期、半枯期、全枯期)卷丹百合各器官(基生根、鳞茎、茎生根、茎秆、叶片、株芽、花)中总酚、总黄酮、总黄烷醇和花色苷的含量,运用DPPH法、铜离子还原法和金属螯合能力、抑制脂质过氧化活性,分析其多酚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卷丹百合各器官多酚类物质的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存在差异;卷丹百合植株在花期总酚含量最高,半枯期的次之,全枯期的最少;花期,花中总酚含量最高,达14.75 mg/g,叶片中的总酚含量次之,珠芽的最低,仅为3.12 mg/g;卷丹百合多酚提取液的抗氧化能力在花期最强,其次是半枯期;相关性分析表明,卷丹多酚类物质与抗氧化活性在各时期、各器官呈现出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1.00~1.00,其中,花期和半枯期卷丹多酚类物质与铜离子还原力基本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以卷丹百合(Lilium lancifolum)珠芽鳞片为试材,探讨了不同消毒处理、不同部位珠芽鳞片外植体、激素配组对卷丹百合鳞茎不定芽及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80%次氯酸钠处理20min对珠芽鳞片污染率及成活率综合作用效果最佳;诱导卷丹珠芽鳞片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mg·L-1+NAA 0.5mg·L-1;诱导珠芽鳞片愈伤组织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5mg·L-1+NAA 0.5mg·L-1。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药食兼用型卷丹百合辐射诱变的生物学效应、变异特点。【方法】以湖南龙山卷丹百合为材料,用0~3 Gy 4个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射处理其鳞茎,分析其辐射后代的性状表现及变异情况。【结果】经0、1、2、3 Gy 60Co-γ处理的成苗(株)率分别为100%、100%、60%和0。诱变卷丹百合第1营养世代(VM1)出现较明显的辐射损伤,其株高、茎粗、单株珠芽数、单株鳞茎鲜重均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而降低。第2营养世代(VM2)的株高、单株珠芽数和单株鳞茎重等性状出现分离,且三者的变异具有一致性,均以2 Gy 60Co-γ处理的变幅较大。【结论】用60Co-γ射线辐射诱变卷丹百合有明显效果,适宜诱变剂量为2 Gy 60Co-γ;选择获得1株优良卷丹百合变异株。  相似文献   

8.
以兰州百合、川百合、卷丹、龙牙百合为材料,研究4种百合土壤栽种时的物候期、鳞茎生长量、株高及鳞茎在培养基上培养的不定芽增殖倍数、分化率差异。结果表明,卷丹发芽相对最早,龙牙百合发芽晚于其他3种百合1~2周;兰州百合苗期短、开花早,枯萎期历时长达8周;4种百合采收时鳞茎鲜质量增加值由高到低依次为卷丹龙牙百合川百合兰州百合,其中,卷丹鳞茎鲜质量增加相对最高,为33.92 g,龙牙百合围径增加相对最大,为4.35 cm;兰州百合在6-BA、NAA浓度分别为1.5、0.5 mg/L的培养基上其不定芽增殖芽增殖倍数相对最高,为5.75倍;兰州百合、川百合鳞茎不定芽分化率分别为96%、94%,卷丹、龙牙百合鳞茎不定芽分化率则低于90%,兰州百合、川百合鳞茎离体繁殖效率高于卷丹、龙牙百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探究卷丹百合鳞茎解除休眠的机制提供必要的依据。[方法]以卷丹百合的鳞茎为材料,研究在4、8和12℃的3个低温处理下,在解除休眠过程中卷丹百合鳞茎生理变化。[结果]在45 d左右的冷藏期内,各冷藏处理的鳞茎淀粉含量明显下降,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却呈下降趋势,1个月左右后有明显的升高趋势;还原糖含量和总可溶性糖含量的则先上升后下降,冷藏37 d后达到最大值。还原糖含量变化的特点与百合鳞茎解除休眠有关。[结论]卷丹百合鳞茎解除休眠的最佳时间是冷诱导37 d。  相似文献   

10.
《现代农业》2006,(5):30-30
百合播种后需经数年培育管理才能获得可供采收的商品鳞茎。一般采用无性繁殖或用种子繁殖先获得种球,然后将种球栽入大田,经过田间管理长成商品百合,下面简要介绍种球培育的5种方法。1.珠芽培育法此法适用于产生珠芽的品种,如卷丹品种等。夏季采收成熟的珠芽,9月下旬 ̄10月上旬  相似文献   

11.
魏传斌  张萍  覃芸  张凤银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7):3393-3394,3411
[目的]探索宜兴百合耐旱性评价的有效方法,为宜兴百合抗旱品种的筛选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人工模拟干旱胁迫环境,研究宜兴百合在土壤不同含水量的条件下,叶片和鳞茎脯氨酸、丙二醛、还原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宜兴百合的叶片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性比鳞茎好,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性比还原性糖含量好。[结论]宜兴百合的叶片为较好的用于耐旱性评价分析的材料,能较好地反映百合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是较好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12.
以卷丹(Lilium lancifolium)的鳞茎、叶片和珠芽为外植体,建立了卷丹快速繁殖的植株再生体系,探讨了不同外植体、培养基对卷丹原球茎诱导、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鳞茎是最适合诱导原球茎的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1.00 mg/L 6-BA+1.00 mg/L NAA;诱导原球茎的最佳培养基为MS+0.50 mg/L 6-BA+0.10 mg/L NAA+1.00 mg/L 2,4-D;较适合原球茎出芽的培养基为MS+1.00 mg/L 6-BA+0.10 mg/L NAA,较适合不定芽生根的培养基为MS+0.50 mg/L NAA。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低温处理对卷丹百合(Lilium lancifolium Thunb.)的影响。[方法]探讨2、5℃低温处理不同时间对卷丹百合分瓣数及生育期的影响。[结果]经不同低温处理后栽植,卷丹百合分瓣数与低温处理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且植株生育期长短与低温处理时间呈负相关。[结论]低温处理25 d以上(含25 d)能明显提早植株开花时间,且能缩短植株生育期。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百合标准化栽培技术,以期推广信阳百合的生产。  相似文献   

15.
卷丹百合(Lilium lancifolium Thunb.),作为一种极具经济价值的药用植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在卷丹种植基础上,通过对卷丹百合物候期划分,种球分级、种植密度、种植模式、肥料、播种时期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建立了百合种植关键技术体系.结果 表明:卷丹百合物候期划分为8个时期;在研究范围内,种球分级为大种球(d≥5 cm)、种植模式为垄起渗水膜覆盖,种植密度为4500 kg·hm-2,基肥施肥量为225 kg·hm-2时,卷丹百合产量、多糖和皂苷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6.
韩凌  雷家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7):5087-5088
以CTAB法提取卷丹百合的基因组DNA,采用正交试验对影响卷丹百合RAPD-PCR扩增的反应组分浓度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的RAPD-PCR反应体系(20μl)中含:10×buffer 2μl,模板DNA60 ng,Mg2+1.875 mmol/L,dNTP 0.8 mmol/L,引物30 ng及Taq酶0.5 U。  相似文献   

17.
以3种花菜兼用百合为试材,对百合沈阳地区塑料大棚栽培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3种百合在沈阳的塑料大棚内栽培,基本保持了原产地的形态特征.3种百合中,龙牙百合植株高,花朵大,适宜做切花栽培;宜兴百合株型较矮,花繁叶茂,可用作花坛或庭院群植栽培;兰州百合株型开张,花色鲜艳,抗寒性较强,可用作花径、花坛等园林栽培.栽培时百合种球大的植株茎秆粗壮,生长旺盛,现蕾、开花较早,花朵数量多,鳞茎产量高.除观赏外,兰州百合鳞茎可溶性总糖和维生素C含量较高,含酸量低,糖酸比适宜,鲜食口感细腻滑润,最适宜鲜食;龙牙百合淀粉含量较高,适宜食品加工;宜兴百合味苦、有机酸含量较高,具有一定药用价值,适宜保健食品加工.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卷丹的安全性,为其综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急性毒性试验测定南通军山卷丹水提物的急性毒性及可能的中毒症状,并测定小鼠的最大耐受量。通过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对其进行系统安全性评价。[结果]卷丹对小鼠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大于80 g/kg,并且小鼠骨髓微核试验结果为阴性。[结论]卷丹无明显急性毒性反应,无遗传毒性,是一种安全无毒的中药,可开发成中药新药。  相似文献   

19.
8种野生百合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染色体根尖压片法对原产我国的卷丹(Lilium lancifolium Thunb.)、毛百合(L. dauricum Ker-Gawl.)、朝鲜百合(L. amabile Palib.)、兰州百合(L. davidii Duch var. unicolor Salisb.)、大花卷丹(L. leichtlinii Hook .f. var. maximowiczii Baker)、有斑百合(L. concolor Salisb. var. buschianum (Lodd.) Baker)、细叶百合(L. pumilum DC.)、垂花百合(L. cernuum Komar.)8种(变种)野生百合的染色体数目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除卷丹是三倍体(2n=3x=36)外,其他种均为二倍体(2n=2x=24).8种百合属植物的根尖细胞均不同程度地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二倍体种均出现了染色体数目的非整倍性变异,有少于或多于正常体染色体数的22、25、26条染色体,其所占比例为2%~10%;观察到三倍体卷丹存在非整倍性变异和整倍性变异,出现了少于或多于正常体染色体数的34、37条染色体,其所占比例约为9%,而出现单倍体细胞(2n=x=12)的频率约为2%.三倍体卷丹中出现单倍体细胞为首次报道.在毛百合、兰州百合、有斑百合、细叶百合、卷丹5种百合的体细胞中观察到B染色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