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探讨羽毛粉部分替代鱼粉外加角蛋白酶DP100(DP100)对异育银鲫生长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配制7组饲料,Ⅰ组(对照组)以鱼粉为蛋白源(蛋白水平为317.9 g/kg),Ⅱ~Ⅶ组以羽毛粉蛋白替代10%的鱼粉蛋白,Ⅲ~Ⅶ组添加Ⅰ组相对短缺的4种必需氨基酸并分别添加0,100,200,300和400 mg/kg的DP100。用7组饲料分别饲喂异育银鲫83 d,试验结束后根据异育银鲫初始体质量、终末体质量(FBW)以及摄食量计算体质量增加率(BWG)、特定生长率(SGR)、饲料效率(FER)、蛋白质效率(PER),并解剖取肝胰脏和肠道,测定其消化酶(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活力及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Ⅱ和Ⅲ组异育银鲫FBW、BWG、SGR、FER、PER及肝胰脏和肠道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SOD、CAT、GSH-Px活力均显著低于Ⅰ组(P0.05),MDA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在添加DP100的各组中,Ⅳ组肠道SOD活力和肝胰脏CAT活力均与Ⅰ组无显著性差异,MDA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其余指标均显著低于Ⅰ组(P0.05),除Ⅶ组肠道蛋白酶活力显著低于Ⅰ组(P0.05)外,Ⅴ、Ⅵ和Ⅶ组各项指标均与Ⅰ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羽毛粉替代10%鱼粉外加200~400 mg/kg DP100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和机体抗氧化能力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人参茎叶超微粉对鹌鹑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体质量相近、健康的1日龄鹌鹑2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重复10只,Ⅰ组为日粮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组为抗生素对照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诺氟沙星(10mg/kg);Ⅲ、Ⅳ和Ⅴ组为人参茎叶超微粉添加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1.0%和2.0%(质量分数)的人参茎叶超微粉,比较5组鹌鹑的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血液生化指标。【结果】与对照Ⅰ组相比,Ⅲ和Ⅳ组鹌鹑平均日增质量显著升高(P0.05);Ⅳ组料肉比显著降低,饲料转化率显著提高(P0.05)。试验20d时,Ⅴ组鹌鹑法氏囊指数和Ⅳ组鹌鹑脾脏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Ⅰ组(P0.05);与对照Ⅱ组相比,各试验组鹌鹑免疫器官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50d时,Ⅳ组鹌鹑脾脏指数和试验组鹌鹑胸腺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Ⅰ和Ⅱ组(P0.05)。Ⅲ组鹌鹑血液中LDLC、TCHE含量与AL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Ⅰ和Ⅱ组(P0.05);Ⅳ组鹌鹑血液中GLU含量显著高于对照Ⅰ组(P0.05),LDLC、TCHE含量与ALT、AST和AL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Ⅰ和Ⅱ组(P0.05);Ⅴ组鹌鹑血液中ALB、LDL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Ⅰ和Ⅱ组(P0.05);Ⅲ和Ⅴ组鹌鹑血液中TBIL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Ⅰ和Ⅱ组(P0.01);各组间TP、HDLC和TG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人参茎叶超微粉可促进鹌鹑的生长性能,改善鹌鹑的部分血液生化指标,促进鹌鹑免疫器官的发育,且以质量分数1%添加剂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在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饲料中分别添加0(Ⅰ组)、1×108(Ⅱ组)、3×108(Ⅲ组)、5×108cfu/g(Ⅳ组)芽孢杆菌(Bacillus spp.)持续投喂草鱼,收集粪便测定草鱼对各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和消化酶活性。结果表明:投喂30d后,Ⅱ、Ⅲ组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表观消化率和Ⅳ组粗蛋白、粗脂肪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Ⅰ组(对照组),其中Ⅱ组的表观消化率最高,且芽孢杆菌添加量与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最符合一元二次曲线方程。Ⅱ组中肠和Ⅱ、Ⅲ组肝胰脏蛋白酶活性均显著提高;Ⅱ组的前肠和后肠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Ⅱ、Ⅲ组后肠脂肪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投喂60d后,消化酶活性也有相似的结果。双因子方差分析表明:芽孢杆菌的添加量对中肠、后肠和肝胰脏蛋白酶活性,前肠、中肠和后肠淀粉酶活性,中肠和后肠脂肪酶活性均有显著影响;投喂时间对肝胰脏蛋白酶、淀粉酶活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基础饲料为对照,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1%绿康源(试验Ⅰ组)、1%绿康源+0.1%合生素(试验Ⅱ组)、0.1%合生素(试验Ⅲ组)、2%小肽(试验Ⅳ组),连续投喂300尾初始体重31 g的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gibelio)60 d后,测定试验鱼生长,肠消化酶活性及血清、肝胰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表明:(1)试验Ⅲ、Ⅳ组增重率(WG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系数(FC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Ⅱ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2)试验Ⅲ、Ⅳ组的肠蛋白酶、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脂肪酶活性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Ⅱ组中仅后者肠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除试验Ⅱ组血清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外(P<0.05),不同添加剂对血清SOD、CAT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Ⅰ、Ⅱ、Ⅲ组肝胰脏SOD、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Ⅳ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说明,试验Ⅲ组显示明显的促生长和抗氧化效果,试验Ⅰ、Ⅱ组对提高试验鱼的抗氧化作用明显,试验Ⅳ组则生长最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日粮中配合不同比例的橡胶籽仁对蛋鸡生产性能和鸡蛋品质的影响。【方法】选取72只26周龄的健康海兰褐蛋鸡,随机分成6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鸡,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试验Ⅰ~Ⅴ组分别饲喂配合5%、10%、15%、20%和25%橡胶籽仁的同型日粮。各组日粮营养水平一致,试验期10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日粮中配合橡胶籽仁对蛋鸡产蛋率、料蛋比和腹脂率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平均日采食量Ⅰ、Ⅱ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Ⅲ、Ⅳ、Ⅴ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鸡蛋质量Ⅴ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Ⅰ至Ⅳ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蛋鸡体重Ⅱ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Ⅰ、Ⅲ、Ⅳ、Ⅴ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蛋壳厚度、蛋形指数、蛋壳质量、蛋黄质量、蛋壳比、蛋黄比、蛋黄胆固醇和丙二醛含量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日粮中配合5%~25%的橡胶籽仁不影响产蛋鸡产蛋率、料蛋比和蛋品质,但会减少蛋鸡采食量,且配合量达到25%会降低平均鸡蛋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β-伴大豆球蛋白(β-Conglycinin)对鲤幼鱼、稚鱼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的影响。【方法】以初始体质量为(10.06±0.14)g/尾的鲤稚鱼和(110.23±0.23)g/尾的鲤幼鱼为研究对象,以鱼粉为动物蛋白源,面粉、糊精为糖源,混合油脂(m(鱼油)∶m(玉米油)=1∶1)为脂肪源,分别配制5种等氮(鲤幼鱼和稚鱼粗蛋白质量分数分别为36%和40%)、等能(鲤幼鱼和稚鱼总能分别是15.2和16.9 MJ/kg)的半精制饲料,其β-Conglycinin的添加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CK),2.0%,4.0%,6.0%和8.0%,每组饲料设3个重复,在控温单循环养殖系统中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试验结束后,取鲤幼鱼、稚鱼的前、中、后肠道和肝胰脏,分别用福林-酚试剂法和淀粉酶试剂盒法,测定肠道和肝胰脏蛋白酶及淀粉酶的活力。【结果】鲤幼鱼肝胰脏蛋白酶活力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β-Conglycinin添加量为6.0%和8.0%组的前肠、中肠蛋白酶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β-Conglycinin添加量为8.0%组后肠蛋白酶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鲤稚鱼肝胰脏和后肠,β-Conglycinin添加量为8.0%组的蛋白酶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前肠蛋白酶活力则以2.0%,4.0%,6.0%和8.0%添加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中肠蛋白酶活力为4.0%,6.0%和8.0%添加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β-Conglycinin对鲤幼鱼和稚鱼肝胰脏、前肠、中肠及后肠淀粉酶活力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鲤幼鱼配合饲料中β-Conglycinin的添加量不应超过6.0%;鲤稚鱼配合饲料中β-Conglycinin的添加量不应超过2.0%。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大豆抗原蛋白大豆球蛋白(Glycinin)对鲤稚鱼、幼鱼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的影响。【方法】以鱼粉为动物蛋白源,混合油脂(m(玉米油)∶m(鱼油)=1∶1)为脂肪源,糊精、面粉为糖源,分别配制大豆抗原蛋白Glycinin添加量为0(CK),30,60,90,120g/kg的5种等氮(稚鱼、幼鱼饲料粗蛋白分别为400和360g/kg)等能(稚鱼、幼鱼饲料总能分别是16.9和15.2MJ/kg)的试验饲料。分别以初始体质量为(10.12±0.08)g/尾的鲤稚鱼和(116.89±0.13)g/尾的鲤幼鱼为试验对象,在控温单循环养殖系统中,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每组饲料设3个重复,探讨大豆抗原蛋白Glycinin对鲤稚鱼、幼鱼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的影响。【结果】在鲤稚鱼和幼鱼的配合饲料中,添加不同比例大豆抗原蛋白Glycinin,导致其肠道和肝胰脏蛋白酶活力不同程度下降。其中,鲤稚鱼大豆抗原蛋白Glycinin添加量为30,60,90和120g/kg组的前肠和后肠蛋白酶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30和60g/kg组中肠和肝胰脏蛋白酶活力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90和120g/kg组中肠和肝胰脏蛋白酶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鲤幼鱼配合饲料中,当大豆抗原蛋白Glycinin的添加量为30和60g/kg时,前肠和后肠蛋白酶活力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90和120g/kg组前肠和后肠蛋白酶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30g/kg组中肠蛋白酶活力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60,90和120g/kg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肝胰脏蛋白酶活力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大豆抗原蛋白Glycinin对鲤稚鱼和幼鱼肠道及肝胰脏淀粉酶活力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大豆抗原蛋白Glycinin添加量为30g/kg时,鲤稚鱼前肠和后肠蛋白酶活力显著下降,添加量为60g/kg时,鲤幼鱼中肠蛋白酶活力显著下降,但大豆抗原蛋白Glycinin对鲤稚鱼和幼鱼淀粉酶活力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脂肪源对草鱼生长及肌肉品质的影响。【方法】以豆油、鱼油及二者混合后的油脂作为饲料脂肪源,分别设计含4%豆油、2%豆油+2%鱼油及4%鱼油的饲料。选取初始体质量为(1 318.88±2.47)g的草鱼90尾,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3个重复,试验期为60 d。【结果】结果表明:(1)混合油组草鱼增重率显著高于鱼油组(P0.05),豆油组增重率则与其他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特定生长率(SGR)的结果与增重率(WGR)相同;肝体指数(HSI)以4%组鱼油组最低,显著低于4%豆油组(P0.05),2%豆油+2%鱼油混油组介于二者之间,与其他两组均无显著性显著(P0.05);3组试验鱼的腹脂率(IPF ratio)、肥满度(CF)、饲料系数(FC)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背肌及腹肌中粗蛋白的含量皆以混合油组最高,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且鱼油组与豆油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3)草鱼背肌及腹肌肌肉中所含的脂肪酸受饲料脂肪源影响,添加混合油或鱼油组的饲料喂养的草鱼肌肉中EPA与DHA的含量与豆油组相比均有显著提升(P0.05),混合油组与鱼油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饲料中豆油和鱼油混合作为草鱼脂肪源,不仅可促进草鱼生长,较单纯使用豆油,还可显著提高肌肉中EPA、DHA的含量,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研究甘肃‘高山细毛羊’在冬春季节放牧条件下,补饲不同种类、不同添加比例的玉米秸秆制成的颗粒料对羔羊生长性能及血液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3月龄母羊30只,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6个重复,分别在归牧后补饲0.5kg不同组成及比例的5种饲料.【结果】1、试验Ⅱ组ADG显著高于试验I组(P0.05),试验Ⅳ组ADG最高,显著高于试验Ⅱ、Ⅲ、Ⅴ组(P0.05);2、试验Ⅱ组体高、胸围增长值显著高于试验I组(P0.05),试验Ⅳ组体高增长值最高,显著高于试验Ⅱ、Ⅲ组(P0.05),与试验Ⅴ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Ⅳ组胸围增长值最大,显著高于试验Ⅱ、Ⅲ、Ⅴ组(P0.05);3、试验Ⅱ组血清TP含量显著高于试验I组(P0.05),试验Ⅳ组血清TP含量最高,显著高于试验Ⅱ、Ⅲ、Ⅴ组(P0.05).【结论】由此可知,冬春季节对‘甘肃高山细毛羊’补饲颗粒饲料能够取得较好的生长效果,粗料中不同大豆秸秆玉米秸秆比例对羊只血清指标具有显著影响,大豆秸秆玉米秸秆最适比例为1∶1.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精粗比例全混合日粮对育肥期藏羊母羔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方法】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设计,选用体况良好、体重相近(22.00±0.54)kg 3月龄藏母羊210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30只,分别饲喂精粗比为80∶20(试验Ⅰ组)、70∶30(试验Ⅱ组)、60∶40(试验Ⅲ组)、50∶50 (试验Ⅳ组)、40∶60 (试验Ⅴ组)、30∶70 (试验Ⅵ组)和20∶80 (试验Ⅶ组)的全混合日粮。试验期100 d,其中预试期10 d,正试期90 d。【结果】(1)Ⅰ组、Ⅱ组和Ⅲ组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眼肌面积均显著高于Ⅴ组、Ⅵ组、Ⅶ组(P0.05),较Ⅳ组差异不显著(P0.05)。(2)Ⅲ组和Ⅳ组蒸煮损失显著低于Ⅵ组和Ⅶ组(P0.05),较其他3组差异不显著(P0.05);Ⅳ组和Ⅴ组剪切力显著低于Ⅰ组、Ⅱ组、Ⅲ组和Ⅶ组(P0.05),较Ⅵ组差异不显著(P0.05);较其他各组,Ⅳ组亮度(L~*)和黄度(b~*)差异不显著(P0.05),但Ⅳ组红度(a~*)显著高于Ⅵ组和Ⅶ组(P0.05)。(3)Ⅰ组和Ⅱ组粗脂肪显著高于Ⅴ组、Ⅵ组、Ⅶ组(P0.05),较其他2组差异不显著(P0.05);Ⅳ组粗灰分显著高于Ⅰ组、Ⅱ组、Ⅴ组、Ⅵ组和Ⅶ组(P0.05),较Ⅲ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采用精粗比为50∶50的日粮饲喂效果较佳,能明显提高藏羔羊屠宰性能,并有效改善其肉质性状。  相似文献   

11.
2株邻苯二甲酸酯高效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降解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获得用于修复邻苯二甲酸酯(PAEs)污染的高效降解菌,通过富集培养的方法从土壤中筛选出2株PAEs降解菌(RXX-2、RXX-3),经形态观察、生化鉴定和16S r DNA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了鉴定,并对其降解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菌株RXX-2和RXX-3初步鉴定为食异源物鞘氨醇菌(Sphingobium xenophagum)和鳗败血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nguilliseptica)。菌株RXX-2降解PAEs的最佳条件为p H 8、温度30℃、转速175 r·min~(-1)、接种量1.5%;菌株RXX-3降解PAEs的最佳条件为p H 7、温度30℃、转速175 r·min~(-1)、接种量1.0%。在最佳降解条件下,经过5 d的培养,菌株RXX-2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的降解率分别达到71.43%和52.85%,RXX-3对DBP和DEHP的降解率分别达到98.98%和62.96%,表明2株降解菌在PAEs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宽叶雀稗(Paspalum wettsteinii)对酸和Cd胁迫可能存在的特殊响应策略,以宽叶雀稗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培养皿滤纸法,设置不同酸(pH为5.5、4.5、3.5)和Cd(5、10、20 mg·L-1)胁迫浓度,测定不同胁迫条件下宽叶雀稗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亚细胞结构等指标。结果表明:酸胁迫对宽叶雀稗种子发芽率具有促进作用,其中pH 4.5具有显著促进作用;pH 3.5处理对宽叶雀稗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芽长和生物量等指标具有抑制作用,其他酸胁迫处理则与对照(纯水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Cd胁迫条件下宽叶雀稗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活力指数、芽长、根长和生物量均随Cd胁迫浓度的增加呈显著降低趋势(P0.05);pH 3.5和10 mg·L-1Cd胁迫均会对根尖质膜和芽的亚细胞结构造成严重损伤,出现淀粉粒肿胀、断裂,细胞器解体和细胞空泡化等现象。研究表明,宽叶雀稗种子对酸和Cd胁迫有一定的耐性,轻度胁迫会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重金属及酸胁迫下枫香种子和幼苗的生理响应,设置不同浓度的Pb、Cd及酸胁迫试验,测定不同胁迫处理下枫香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抗氧化酶等指标。结果表明:Pb、Cd对枫香种子发芽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对幼苗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效应(P0.05);随Pb胁迫浓度的增加,枫香种子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下降,第10 d过氧化物酶(POD)、及第4、7 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呈多项式变化,表现为"升高-降低-升高"的趋势;Cd胁迫显著提高枫香种子的SOD和CAT活性,发芽初期(4 d)POD活性受到抑制,但随胁迫时间延长POD活性显著升高;pH4.5、pH5.5对枫香种子的发芽指数、幼苗生长均有促进的作用;随pH值减小,胁迫第7 d的POD活性及第10 d的POD、CAT活性均显著增加。随胁迫时间的增加,在强酸条件下萌发初中期,枫香种子通过增加POD活性清除体内H2O2对细胞的氧化损伤;丙二醛(MDA)含量整体表现出上升趋势,未萌发种子的MDA含量显著高于胁迫处理(P0.05),说明胁迫造成枫香种子膜脂过氧化严重。综上,CAT活性变化是枫香种子响应Pb、Cd和酸胁迫的主要策略,SOD在枫香种子适应Cd胁迫、POD在枫香种子适应Pb和酸胁迫过程中也发挥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配合饲料及其脂肪含量对海湾扇贝性腺发育、脂肪酸组成和组织结构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通过梯度添加鱼油(质量分数为0%、3%、6%和9%)配置4种脂肪质量分数为7%、10%、14%和17%的等氮饲料(质量分数为47%粗蛋白),分别记为F7、F10、F14和F17,并以小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 f. minutissima)作为对照组,试验在室内1 000 L的水槽中进行,每种饲料随机投喂3组扇贝[初始体质量为(40.79±1.70) g],每个重复30只,试验周期30 d。结果显示:饲料中脂肪含量未显著影响扇贝死亡率(P>0.05),对照组死亡率显著低于各个饲料处理组(P<0.05)。性腺指数(gonadosomatic index,GSI)随着饲料脂肪含量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F14组GSI达到最高,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显著高于初始时期(P<0.05)。性腺中雌性部分含水量F10组最高,显著高于F17组(P<0.05);雄性部分各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性腺中雌性部分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雄性部分(P<0.05)。性腺中脂肪酸的含量PUFA>MUFA>SFA,饲料中脂肪含量显著影响性腺中SFA、MUFA、n-3PUFA、DHA和EPA的含量(P<0.05),当饲料中脂肪含量为14%或17%时达到最高值。性腺组织切片可见,各个处理组卵母细胞和精原细胞充满整个滤泡腔,滤泡密集,滤泡之间无空隙。由此可得出,配合饲料替代部分单胞藻饲喂海湾扇贝,可使其性腺发育至育苗要求,饲料中脂肪质量分数为14%时可以代替部分单胞藻饲喂海湾扇贝促进性腺发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健康鸡肠道中分离筛选优质乳酸菌,为制备禽用微生态制剂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选用30日龄健康青年鸡,取其盲肠内容物,通过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出具有产酸能力的乳酸菌,对其进行耐pH 3.0胃酸和3g/L牛胆盐筛选试验及菌株生长曲线、产酸能力测定,并通过平板抑菌试验筛选出具有较强抑菌效果的菌株。最后对此菌株16SrRNA进行克隆测序,经Blast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结果】从所取鸡盲肠内容物中分离得到L1~L9 9株乳酸菌,其中L2、L4和L9株耐pH 3.0和3g/L牛胆盐的综合能力较强。经过比较3株菌的生长曲线和产酸曲线,发现L2菌株耐酸耐牛胆盐、生长迅速、产酸能力强,且具有较强的抑制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活性。经16SrRNA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鉴定,确定L2为唾液乳酸杆菌。【结论】成功筛选出了1株可用以研制禽用微生态制剂的乳酸菌菌株。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重金属及酸胁迫下枫香种子萌发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动态变化规律,本研究采用纸培法,设置不同浓度的Pb、Cd及酸胁迫试验,考察种子萌发过程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还原糖、淀粉酶活性,并结合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图谱变化及透射电镜(TEM)观察了种子胚乳细胞的超微组织结构变化。结果表明:萌发初中期(4、7 d)高浓度的Pb胁迫显著提高了可溶性蛋白含量及β-淀粉酶活性,α-淀粉酶活性则在Pb-500时活性最高(P0.05)。Cd胁迫对淀粉酶活性影响较大,萌发中后期可溶性蛋白、还原糖和可溶性糖对Cd的响应逐渐加强。FTIR分析表明Pb-250处理刺激膜脂和细胞壁果胶中常见的酯类化合物合成,Pb-500、Cd-25处理利于纤维素、半纤维素、多糖、蛋白质等有机物质的合成,以此来增强对铅镉的抗逆性。酸胁迫降低了可溶性蛋白含量,pH-5.5、pH-4.5提高了可溶性糖、还原糖含量及淀粉酶活性。随酸胁迫的增强特征峰变化值下降,pH-3.5处理组峰值略有提升。大部分Pb~(2+)、Cd~(2+)沉积在胚乳细胞细胞壁及细胞质中,细胞区室化作用显著。枫香可在重金属及酸污染的废弃地正常生长,其种子通过渗透物质相互协调及细胞区室化作用对Pb、Cd和酸胁迫有积极的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饲用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 (CB)芽孢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肠道菌群组成及5种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影响。【方法】分别将质量分数为0(对照)、0.050%、0.075%和0.100%的丁酸梭菌芽孢制剂添加到基础饲料中(饲料中的活菌数分别为0、2.50×105、3.75×105、5.00×105 CFU/g),饲喂初始体质量为(1.42±0.02) g的凡纳滨对虾幼虾30 d,然后检测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肠道菌群组成以及短链脂肪酸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饲喂30 d后对虾的体质量在0.050%和0.075%CB组显著提高(P<0.05),质量增加率则在0.050%CB组显著提高(P<0.05);0.075%CB组对虾的血清葡萄糖、0.100%CB组的血清尿素氮浓度显著降低(P<0.05),0.050%CB组血清磷浓度显著上升(P<0.05)。与对照组相比,0.050%CB组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和髌骨菌门Patescibac...  相似文献   

18.
柠檬酸和琥珀酸提取牡蛎匀浆液中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琥珀酸和柠檬酸提取牡蛎匀浆液中的镉,并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有机酸的pH对牡蛎匀浆液中镉的提取率影响最大,其次是料液比和时间。浓度和温度的影响因有机酸类型不同而有差异。琥珀酸提取镉的最佳条件如下:时间为2 h,温度为35 ℃,酸浓度为0.02 mol/L,料液比为1∶15,pH为2.0;柠檬酸提取镉的最佳条件如下:时间为2 h,温度为35 ℃,酸浓度为0.04 mol/L,料液比为1∶15,pH为2.5。在最佳条件下两种有机酸对牡蛎匀浆液中镉的提取率达到90.2%~91.8%。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桉树与不同阔叶树种混交对土壤理化性质、酚酸含量和酶活性的影响,分析酚酸物质与酶活性的关系,为改善桉树纯林的土壤质量、合理经营桉树人工林及适宜混交树种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在广西凭祥市选择6年生桉树纯林以及桉树与豆科树种(降香黄檀、格木)、非豆科树种(红锥)的混交林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林分类型桉树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的理化性质(铵态氮、有机碳、全氮、硝态氮含量、pH、自然含水率)、酚酸类物质含量及酶(多酚氧化酶、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蛋白酶)活性,并采用相关性和冗余分析方法揭示酚酸含量和酶活性的相关关系。【结果】(1)桉树混交林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的pH、自然含水率、有机碳、全氮、硝态氮、铵态氮含量均总体高于桉树纯林。(2)与桉树纯林相比,混交林桉树根际土壤酚酸物质含量升高,表现为桉树×红锥混交林(50.01 μg/g)>桉树×格木混交林(38.39 μg/g)>桉树×降香黄檀混交林(36.94 μg/g)>桉树纯林(27.76 μg/g);非根际土壤的酚酸类物质含量降低,表现为桉树纯林(21.45 μg/g)>桉树×降香黄檀混交林(16.35 μg/g)>桉树×格木混交林(15.50 μg/g)>桉树×红锥混交林(13.52 μg/g)。(3)桉树混交林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的蛋白酶、蔗糖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高于桉树纯林;桉树混交林根际土壤的多酚氧化酶活性总体低于纯林,而非根际土壤的多酚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纯林。(4)相关性和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土壤酚酸类物质含量与酶活性具有较高的相关性,阿魏酸、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含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释根际与非根际土壤间酶活性的差异。【结论】混交造林对桉树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理化性质、酚酸类物质含量和酶活性影响显著,能够增加桉树根际土壤酚酸积累,减缓非根际土壤酚酸富集,提高土壤养分和酶活性,其中红锥与桉树混交更有利于维持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新疆传统发面面肥中分离筛选出能够抑制黄曲霉菌生长的乳酸菌,为改善和提高青贮饲料品质提供优良菌种。【方法】采用实验室纯培养方法对新疆传统发面面肥样品进行乳酸菌的分离,采用双层平板法筛选对发霉花生、玉米和变质青贮饲料中黄曲霉菌具有抑制作用的乳酸菌,并对其进行生理生化鉴定及同源性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明确各菌株的分类地位。【结果】从新疆传统发面面肥中分离出12株乳酸菌,通过抑菌试验筛选出F3、F11和F12 3株对黄曲霉菌具有抑制作用的菌株。生理生化试验发现,3株菌株均能在5,10,40和45℃温度条件下生长,在NaCl为3%和6.5%,pH 4~7条件下能良好生长,并且这3株菌均能利用多种碳源。经16S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菌株F3与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sp.)MD9B2的同源性为100%,菌株F11与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V9-156的同源性为100%,菌株F12与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25F1的同源性为100%。【结论】从新疆传统发面面肥中筛选出能够抑制黄曲霉菌的3株乳酸菌,经鉴定分别为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sp.)、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和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