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观念由量向质的转变,以及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加剧,优质稻育种变得"刻不容缓"。文章全面地回顾和概述了湖南省优质稻育种的主要成就。  相似文献   

2.
3.
日本北海道水稻品质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世寰 《世界农业》1989,(12):19-20
日本北海道水稻品质改良始于1927年,当时上川支场(现上川农业试验场)把本州东北地区著名的高产、优质品种龟之尾、陆羽123、鹤龟等做母本进行杂交,1931年育成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农林1号,其后的10年间,广泛用它做母本进行杂交。从30年代末到40年代育成富国、荣光、共和、农林20、农林28、北海95等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40年代上川支场和渡岛支场(现道南农业试验场)利用本州优质品种育成了巴锦、龟锦优质品种。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水稻育种研究进展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从审定的品种(组合)数量、产量,两系杂交稻的推广应用,优质品种(组合)的品质指标、抗病性等方面分析了江苏省水稻育种研究的主要成绩,并就进一步提升江苏省水稻育种水平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试论江苏省水稻生产结构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水稻作为江苏省传统产业、优势产业、支撑产业的地位将持续不变。针对目前水稻生产产消过剩、外销不畅,稻米商品质量差、产业化程度低的问题,江苏水稻产业内部围绕优质、高效的调整已势在必行。根据先以消定产、后以销定产的原则,江苏灿粳稻种植面积配比以1:2为宜。必须加强稻米品质改良的育种和栽培研究,倡导无公害化栽培技术。密切注意水稻产、加、销关系的政策研究,培养稻米产品品牌意识,推进江苏水稻  相似文献   

6.
7.
转基因水稻研发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在杂交水稻育种领域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转基因技术为水稻育种提供了新的手段,自20世纪80年代启动转基因水稻项目以来,我国全方位地开展了转基因水稻育种研究。目前,我国转基因水稻的研究总体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转基因抗虫水稻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有可能率先实现产业化,转基因水稻的应用将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作出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水稻品种选育利用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简要回顾了解放以来江苏省水稻育种取得的辉煌成就,分析了水稻品种利用特点与成效,从推动江苏省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角度,指出了水稻育种和良种推广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水稻育种和品种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甘蓝型油菜品质育种技术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我国南方水稻育种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96-2005年江西省水稻区域试验资料,论述了我国南方稻区水稻育种的现状,分析了参试品种(组合)在产量、稻米品质及对稻瘟病抗性等方面的表现。最后提出了当前南方稻区水稻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及促进杂交水稻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水稻抗性育种的研究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江苏省在水稻抗病、抗虫、耐热(高温)和抗(耐)除草剂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分析,就今后的研究方向和重点提出建议.今后在重视种质资源的收集和创新的同时,要重点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双单倍体育种等现代先进育种技术,实现多种抗虫、抗病、抗逆性状的聚合.  相似文献   

12.
低世代集团糙米粒选对水稻品质育种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米品质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外观品质、碾磨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及营养品质,各品质性状间有密的相关关系,其中外观品质是最直观的,在商品市场上,尤其是在国际市场上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杂交中籼稻品质育种现状及改良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2002~2008年江苏省审定的28个杂交中籼稻组合的品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照部颁优质米标准,28个审定组合中有15个达到部颁优质米三级以上标准,13个达不到部颁优质米标准,未达到标准的主要体现在外观品质欠佳,垩白率和垩白度指标偏高.针对外观品质欠佳,提出改良策略:改良杂交中籼稻组合的亲本品质;改进育种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study we report the results of a decade-long breeding program for japonica super rice made by Nanjing Branch of Chinese National Center for Rice Improvement in 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We concluded that selection of parents with good comprehensive traits and complementary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both parents in the hybrid combination, and early selection of high heritability traits in earlier segregating generations coul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breeding efficiency. The use of closely-linked functional markers in pyramiding of multiple genes could greatly increase breeding efficiency, avoiding time-consuming and laborious steps that were used in traditional breeding program. It is also important to coordinate the yield components with variety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yield stability, wide adaptability, lodging resistance, and an attractive grain appearance during late growth stage of rice.  相似文献   

15.
江苏水稻品种选育及推广利用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加强江苏水稻品种选育和利用提出如下建议:把强化品种创新作为全面提升水稻品种水平的重要基础,把强化综合性状选择作为加快主体品种推广应用的根本措施,把高产稳产育种作为大面积产量突破9 000 kg/hm2关口的关键举措,把注重食味品质改良作为提升优质稻米产业竞争力的主攻方向,把培育和推广专用品种作为适应不同播栽方式需要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水稻理想株型研究进展与育种策略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穗、叶、根、株高等方面简要介绍了株型育种所取得的进展和育种专家提出的几个有代表性的理想株型模式,指出了21世纪中国水稻育种工作者应坚持理想株型与优势利用相结合的方向,坚持常规技术与高新技术的联结,坚持跨地域、跨学科、跨专业的强强联手的水稻理想株型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超高产水稻根系活力及其影响因子,光合作用机理及其产量实现过程,茎的转运和调节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水稻超高产生理育种要加强产量及其相关生理性状在细胞水平生理过程和形态水平目标性状的构成相互关联的研究。在分子水平上建立实现水稻高产优势的生理学基础,利用生物信息学的研究手段,从分子到群体不同生理层次相互依存关系,通过计算机模拟仿真,逐步实现水稻超高产设计数字化生理育种。  相似文献   

18.
洋葱品质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对洋葱品质育种目标和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特性及品质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进行了综述,从鳞茎皮色、鳞茎形状和大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紧实度、独心率、耐贮性等方面对品质性状的遗传特性进行了阐述,并对今后洋葱品质育种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野生稻种质拥有许多优良的性状和基因,与栽培稻的亲缘关系最近,是栽培稻遗传改良的重要候选资源.文章通过综述野生稻种质在常规稻、三系杂交稻、两系杂交稻上的应用研究进展,并结合生产实践对水稻高产育种方向提出了建议:在科研体制上应加强顶层设计,允许实施一定数量的中长期育种项目,为培育重大品种创造环境;对于普通野生稻的利用,宜选择具有所需优异性状的栽培稻作亲本进行回交、复交或选择不同野栽杂交后代中的优良株系进行兄妹交,使各亲本的优良基因结合于同一栽培品种上;通过胚拯救、转基因、花粉管导入或穗茎注射野生稻DNA、MAS等方法相结合、构建野生稻外源种质渗入的近等基因系和染色体片段替换系等生物技术手段,充分利用其优异性状;利用骨干亲本材料与野生稻种质资源构建遗传材料进行基础理论研究,同时利用MAS技术在骨干亲本材料中进行高产QTL遗传效应验证,从而促进遗传育种科研项目在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