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姚成强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2033-2034
[目的]提出榨菜生产加工中主要影响因子的优化方案。[方法]利用5因素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研究5个主要影响因子(施氮量、施磷量、食盐浓度、腌制温度和腌制时间)对榨菜生产加工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除施磷量外,其余4个影响因子对亚硝酸盐含量有极显著影响。根据回归方程,利用统计选优方法获得了5个影响因子的适宜范围,即在田间施氮量228.6~252.9 kg/hm2、施磷量396.0~430.8 kg/hm2、食盐浓度11.31%~12.38%和28.63~31.05℃的腌制温度条件下,盐腌榨菜22.74~26.31 d可使亚硝酸盐含量处于极低水平。[结论]根据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得到的回归方程所提出的主要影响因子优化方案具有较高可信度,为降低食用榨菜的亚硝酸盐含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刘敏  夏松养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655-12657
[目的]研究腌制条件对鳓鱼在腌制过程中品质的影响.[方法]以鳓鱼为原料,研究腌制温度、加盐量和腌制时间对鳓鱼腌制品中理化指标亚硝酸盐、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和过氧化值的影响.[结果]研究表明,腌制条件对鳓鱼腌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TVB-N值、过氧化值的影响显著;食盐添加量越低,腌制咸鱼中亚硝酸盐的峰值出现越早并且峰值越高,TVB-N值含量越高;腌制温度越高、腌制时间越长,亚硝酸盐的峰值出现越早且峰值越高,TVB-N值和过氧化值含量越高.[结论]研究对鳓鱼腌制过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降低腌制白萝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降低腌制白萝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方法]在白萝卜腌制过程中添加葱、姜、大蒜、干辣椒、抗坏血酸等不同配料,采用α-萘胺比色法测定亚硝酸盐含量,探讨降低腌制白萝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结果]5%食盐腌制的白萝卜在第8天出现亚硝峰,15%食盐腌制的白萝卜在第11天出现亚硝峰,且前者的亚硝峰值远高于后者。添加葱、姜、蒜、干辣椒及抗坏血酸均能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亚硝酸盐的产生,其中抗坏血酸、蒜和葱的抑制效果较明显。在一定范围内,大蒜的用量越大,其对亚硝酸盐的清除作用越强,5%大蒜对亚硝酸盐的去除能力最好。[结论]适当地提高食盐浓度和延长腌制时间是降低腌制白萝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油炸及腌制工艺对酱制牦牛肉罐头品质的影响。[方法]以青海的牦牛肉为研究对象,利用正交试验分析了不同食盐浓度、葡萄糖浓度、松肉粉质量分数对牦牛肉腌制工艺的影响和不同油炸温度、油炸时间、块形大小对牦牛肉油炸工艺的影响。[结果]试验得出,最优的牦牛肉腌制工艺为2.0%的食盐浓度、0.6%的葡萄糖浓度和0.3%的松肉粉,该条件下腌制牦牛肉品质最佳;最优的牦牛肉油炸工艺为150℃的油炸温度、20 s的油炸时间和2.0 cm×2.0 cm×0.3 cm的块形大小,该条件下油炸牦牛肉的品质最佳。[结论]研究可为牦牛肉的生产开发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分析低盐腌制工艺对固态发酵鲊鱼品质的影响,考察腌制过程中鱼体盐度和水分的渗透规律以及不同食盐添加量和腌制温度下产品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腌制时食盐添加量与产品含盐量极显著正相关,与总酸、可溶性蛋白质、感官评价显著负相关;在相同食盐添加量下,腌制初期,腌制温度越高,食盐的渗透作用越大,水分含量减少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腌制后期趋于稳定,而且腌制温度对产品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质和质构指标的影响较大,高温下腌制易引起产品腐败变质。固态发酵鲊鱼产品的适宜腌制工艺为:食盐添加量2%~4%,在低温5或10℃下腌制12~24 h。  相似文献   

6.
基于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腌鱼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章银良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7):3234-3236
以鲤鱼为原料,以食盐、水分、蛋白质、氨基酸态氮含量及硫代巴比妥酸值(TBA)变化为指标,采用响应面设计和Design-Expert软件分析,考察腌制温度、浓度、时间对腌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腌制温度16℃,食盐浓度10%,腌制时间6 h腌制的腌鱼具有较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7.
彭杨  熊俊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4,(16):5250-5251,5267
[目的]研究我国传统腊肉在腌制过程中品质的变化.[方法]基于传统加工工艺,监测并分析腊肉腌制过程中的水分、脂肪过氧化值、蛋白质的消化性和亚硝酸盐含量等的变化情况.[结果]试验显示,在腊肉的传统制作过程中,其水分含量在烟熏过程中减少最多;脂肪酸价和过氧化值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在晾干过程中上升趋势更加明显;腊肉中挥发性盐基氮的含量在晾干过程中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亚硝酸盐含量在腌制和熏制过程中均未有明显变化,在晾干过程中稍有提高,但是变化不大,不影响腊肉的营养和卫生.[结论]研究可为腊肉的腌制加工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酸黄瓜中酸浓度对亚硝酸盐生成量的影响。[方法]以华北基因型和欧关基因型黄瓜为试验材料,采用醋酸浸泡法腌制成酸黄瓜,研究酸浓度对酸黄瓜中亚硝酸盐生成量的影响。[结果]酸浓度的增加有利于亚硝酸盐生成量的降低,在腌制的第1d,亚硝酸盐的生成量较低,在第2~3d出现亚硝酸盐含量的峰值,腌制5d后,亚硝酸盐的生成量降低到一个平稳且较低的水平。欧美基因型酸黄瓜中亚硝酸盐的量要低于华北基因型,低温下亚硝酸盐的量要低于常温下。[结论]适当提高酸浓度,在腌制5d后,酸黄瓜中亚硝酸盐的舍量很低,具有食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化芥菜腌制发酵工艺,控制腌制芥菜亚硝酸盐含量。[方法]以芥菜为原料,以亚硝酸盐含量、感官评分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芥菜腌制发酵工艺的生产方法;以亚硝酸盐含量、亚硝峰峰值的抑制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法,确定异抗坏血酸钠、EDTA-2Na、藠头及柠檬酸对亚硝酸盐含量的调控作用。[结果]在乳酸菌接种量5%、食盐添加量5%~7%(取6%)、温度30℃、发酵9 d的工艺条件下,腌制芥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为0.74 mg/kg,远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20 mg/kg的标准,所得的腌制芥菜风味可口。异抗坏血酸钠和藠头能有效抑制亚硝峰的峰值及降低成品中亚硝酸盐含量,而柠檬酸和EDTA-2Na仅能有效抑制亚硝峰的峰值,不能有效降低成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结论]研究可为腌制芥菜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生物有机肥发酵参数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秀春  王炳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835-18837
[目的]研究生物有机肥发酵参数的交互效应及最佳组合可优化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提高肥料质量,减少生产成本。[方法]研究菌剂的投入量、C/N比、水分、pH值及其不同水平因素的正交组合对生物有机肥发酵过程中有益菌总量、水分、温度、酸碱度及速效氮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菌剂加入量、堆肥中酸碱度、C/N比及水分含量4因素对堆肥的质量有一定的影响,且因素间有交互效应。4个因素对试验结果的重要程度依次为:菌剂加入量〉C/N比〉水分含量〉pH值。[结论]生物有机肥影响因素交互效应结果为以自制菌剂投入量为8 kg/t,pH值为7,C/N比为30,水分控制在50%左右的生产工艺参数为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11.
穆哈西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016-21017
[目的]确定湿润峰、积盐范围及盐角草吸盐能力,控制积盐范围内盐分。[方法]以pH 7.9的水作为灌溉水源,在不同土壤初始含水率、土壤容重及滴头流量的条件下研究土壤湿润体的变化过程。[结果]盐角草吸走部分Na+、Cl-抑制盐分,积盐范围内土深20cm处的总含盐量降低了0.12 g/kg。[结论]该研究可以为有效地控制滴灌条件下湿润锋边缘积累盐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穷达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777-18778,18817
[目的]以藏香猪肉为原料进行低盐腊肉的工艺研究。[方法]以纯藏香猪肉为原料,采用3种不同含盐量和含糖量配方设计进行低盐腊肉加工工艺研究,并比较其成品感官品质和贮藏性。[结果]添加2.5%食盐和4.0%白糖,60℃烘烤干燥28 h至水分含量为33%~35%时,腊肉的感官质量最佳,此时测得的产品理化指标为水分含量34.66%、食盐3.82%、水分活度0.89,与传统腊肉相比产品中食盐含量得到大幅降低。产品在4℃冷藏5个月和25℃下贮藏3个月,仍有较好的口感,并且能保持较好的微生物稳定性。[结论]探索出了感官品质较好和耐贮藏的藏香猪低盐腊肉加工技术,能满足广大消费者对腊肉传统风味和健康品质的双重需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水杨酸(SA)对盐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抑制的缓解效应。[方法]制备自然(CK)、0、0.5、1.0、1.5、2.0mmol/L SA盐溶液(0.1mol/LNaCl),研究SA对盐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盐胁迫条件下SA能提高幼苗叶片的相对含水量、相对干重增长速率、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和质膜透性,缓解了盐胁迫对幼苗生长的抑制。其中,以1.5mmol/L SA缓解效果最好。[结论]利用SA提高小麦幼苗抗盐性是可行的,为建立新的抗盐调控方法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从禾本科盐生植物獐茅中分离的液泡膜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AlNHX在盐胁迫下的功能和表达。[方法]转化AlNHX的烟草经过抗生素和PCR筛选后,用不同浓度的NaCl处理30 d,测定其单株干重、相对电导率、细胞渗透压以及K+/Na+比。[结果]在不同浓度NaCl处理下,转基因烟草的相对干重和细胞渗透压均高于对照烟草。在300 mmol/L NaCl处理下,转基因烟草的相对电导率明显低于对照。K+、Na+含量测定表明在盐胁迫下转基因烟草的根部和叶片均维持一个相对较高的K+/Na+水平。[结论]AlNHX是一个有效的耐盐基因,可进一步应用于单子叶农作物的基因改良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盐胁迫下不同浓度锌对水稻幼苗生长及细胞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在盐胁迫下不同浓度锌对水稻幼苗生长及细胞膜的影响,为水稻的抗盐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不同浓度的锌对盐胁迫下的水稻幼苗进行处理,测定相应的形态指标(地上部鲜重)和生理指标(相对外渗率、MDA、SOD、POD和PPO)。[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锌对水稻地上部鲜重有明显的影响,对相对外渗率、MDA、POD和PPO都有一定作用。在1.0 mg/L处理的浓度下,MDA和相对外渗率分别比对照下降17.5%和18.0%,POD活性比对照增加13.4%;在浓度为0.5 mg/L时,SOD活性比对照增加23.3%;在浓度为1.5 mg/L时,PPO活性比对照增加22.9%。[结论]锌浓度为1.0 mg/L时,对细胞膜起到保护作用,能提高水稻对盐害的抗性。  相似文献   

16.
盐胁迫对小麦幼苗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盐胁迫对小麦幼苗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方法,以扬麦158为材料,喷施不同浓度的NaCl、Na2SO4,研究其对小麦幼苗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的盐胁迫对小麦幼苗形态和生理特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0.1%Na2SO4对小麦幼苗叶片和根系有促进作用,高浓度NaCl和Na2SO4对小麦幼苗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盐胁迫导致小麦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下降,游离脯氨酸含量上升。[结论]低浓度盐胁迫对小麦幼苗的生长影响不显著或促进生长,高浓度盐胁迫对小麦幼苗的生长会产生抑制作用,相同浓度的NaCl和Na2SO4,NaCl处理对小麦幼苗影响高于Na2SO4。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鳗鱼骨矿物质的脱除工艺。[方法]以料液比、温度、盐酸浓度、换液频率、搅拌与否为因素,鳗鱼骨浸酸过程中矿物质钙的溶出速率为指标,研究各因素对鳗鱼骨矿物质脱除的影响,确定鳗鱼骨矿物质的脱除工艺。[结果]鳗鱼骨胶原蛋白提取过程中用盐酸溶液脱除其中的矿物质,可提高胶原蛋白质量。料液比为1∶8(g/ml)时,鳗鱼骨浸酸过程中钙离子可充分溶出。随着盐酸浓度的增加,鳗鱼骨浸酸过程中钙离子的溶出量增加。鳗鱼骨矿物质的最佳脱除工艺为:盐酸浓度0.5 mol/L,料液比1∶8(g/ml),温度15℃,静置,每1 h换液1次,共换3次。[结论]脱除矿物质后,鳗鱼骨的灰分含量由41.22%降低至0.03%,蛋白质含量由40.54%提高至81.47%。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NaCl胁迫对拟南芥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拟南芥为材料,研究NaCl浓度分别在0、50、100、150、200mmol/L时对拟南芥种子萌发特性与幼苗生长的影响,并对其理化特性进行测定。[结果]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拟南芥种子的发芽势与发芽率均随之降低;幼苗鲜重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平均根长在低盐度下与对照组相比较长,但在高盐浓度下随着盐浓度的升高而减小;在NaCl胁迫下,拟南芥幼苗中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均比对照组高。[结论]NaCl胁迫对拟南芥种子萌发具有一定抑制作用;NaCl胁迫会使拟南芥膜脂过氧化,从而使幼苗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外源水杨酸浸种对盐胁迫下小油菜幼苗根系生长和生理特征的影响。[方法]以"五月慢"小油菜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砂培法研究不同浓度的SA浸种对盐胁迫下的小油菜幼苗地下部干重、根长、根表面积、地下部SOD和POD活性的影响。[结果]清水浸种时,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大,根长、根表面积和地下部干重逐渐减少,50 mmol/L盐胁迫处理SOD和POD的活性增加。在无胁迫条件下,随着水杨酸浸种浓度的增加,各项指标均呈现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当水杨酸浸种浓度为1.0 mmol/L时,增加的幅度最大,效果最佳。不同浓度的SA浸种对盐胁迫具有不同的缓解效果。[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小油菜抗盐胁迫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不同钠盐浸种对NaCl胁迫下萝卜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农作物的耐盐育种和栽培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通过不同钠盐浸种和NaCl溶液胁迫萌发试验,找出萝卜(Raphanus sativus L)种子抗盐的有效方法和耐盐程度。分别用浓度为200mmol/L的NaCl、NaHCO3、混合盐(NaHCO3,NaCl)3种溶液浸种,然后配置4种浓度的NaCl胁迫溶液:40、80、120、160mmol/L,分别对萝卜种子的萌发进行盐胁迫。[结果]混合盐浸种明显提高萝卜种子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促进幼苗生长。NaHCO3浸种明显抑制种子萌发,但明显促进侧根数目增多并提高了叶绿素的含量。促进种子萌发的影响因子顺序是:混合盐浸种>NaCl浸种>对照组>NaHCO3浸种。不同浸种方法处理,均表现出随NaCl胁迫溶液浓度升高,抑制种子萌发,而对幼苗生长的影响在NaCl胁迫溶液浓度较低时,随NaCl胁迫溶液浓度升高促进幼苗生长。相反,在NaCl胁迫溶液浓度较高时,随NaCl胁迫溶液浓度升高,抑制幼苗生长。[结论]混合盐浸种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