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概述了分子标记技术在农作物品种真实性鉴定中的应用,以及我国主要农作物品种真实性鉴定分子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植物反转录转座子具有存在广泛和多态性丰富的特点,可用于植物基因组研究。本文对植物反转录转座子的结构与功能、反转录转座子分子标记的主要种类及其在农作物遗传改良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作物改良中的应用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NA分子标记技术辅助选择是当今作物育种的重要方法之一,并在作物改良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本文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特点,在农作物育种中的应用状况和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几个方面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4.
DNA指纹数据库在我国主要农作物种质资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之一。我国的农作物种质资源丰富并有着独特的地域性,农作物种质资源的DNA指纹数据库不仅在种子质量和专利权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种质品种鉴定、农作物育种和农作物遗传作图等方面也起着积极作用。因此,构建我国农作物DNA指纹数据库对保护我国丰富的种质和基因资源有着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5.
亚麻分子标记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近年来,分子标记辅助改良农作物品种在国内外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各种标记方法的广泛使用极大地加快了新品种的选育速度。随机扩增DNA多态性分子标记因其灵敏度高、速度快、可对整个基因组进行标记。且费用和技术难度较低,易于应用而备受青睐,已在农作物高产、优质、抗病虫害等性状和作物品系鉴定,构建高密度遗传图谱等方面得到了较多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AFLP分子标记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可靠性强,多态检出率高,因而被认为是最有效的DNA指纹分析技术.利用这一方法,在不需要预先知道DNA序列信息的情况下,就可以同时进行多数 DNA酶切片段的PCR扩增.目前,该技术不仅在小麦、水稻、玉米、棉花和大豆等主要农作物上得以应用,而且在蔬菜(番茄、马铃薯等)以及植物基因组研究的模式植物拟南芥上广泛应用.介绍了AFLP的原理,影响因素及其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分子标记在大豆遗传育种中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西农业科学》2017,(8):1381-1383
大豆是我国重要农作物之一,也是我国植物蛋白质与食用油的重要来源。大豆种植时种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关于大豆育种效率方面的研究一直是重要的作物研究课题。关于DNA分子标记技术用于提升大豆育种效率的研究备受关注,作为一种新的遗传学研究工具,其信息量大、可靠性高、多态性丰富特点较为突出,应用于大豆遗传育种中,具有较高的辅助价值。介绍了分子标记的种类,并就其在大豆遗传育种中的实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现代农业科技》2006,(4X):80-80
863计划优质超高产农作物培育重大专项主要农作物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成功用于种质创新和新品种培育,显著提高了定向育种水平。综合回交转育和分子标记技术,建立了滚动回交与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的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聚合育种技术体系,成功选育出一批育种新材料和新品种。有效转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1,创制出含目的基因Xa21的恢复系中恢218和中恢8006,选育出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国稻1号、Ⅱ优6号等。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新型、方便的报告标记,来自多管水母属的绿色荧光蛋白(GFP),相对于其他报告蛋白(如β-半乳糖苷酶和萤火虫荧光素酶)在原位、实时动态研究中具有很多优越性,已广泛应用于农作物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就GFP的特性及其在农作物研究中应用作一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0.
主要从种质资源的鉴定、改良创新及骨干亲本的筛选入手,阐述了农作物杂交育种中亲本优选及组配研究的进展和动向。认为在亲本配组中除了考虑亲本的性状、亲缘关系外,还应选用生态类型和地理起源有差异、配合力高的亲本,结合分子辅助选择技术选育农作物新品种。  相似文献   

11.
经多年实践探索,广西创新集成良种良法产业化等多种现代农业要素,以及种养结合、林下经济等先进理念,发展形成了技术配套、模式多样、成效显著的新型套种套养技术。该技术基本不改变主栽作物种植方式,不影响粮食和主栽作物生产,充分利用主栽作物生长空余的地面空间或前后期空当,套种一造或多造作物,套养一批或多批动物,净增一次或多次收入,是传统耕作与现代科技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形成的“叠加农业”“叠加产出”模式,大大提高了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有效突破人多地少、效益不高的制约,突出解决粮经作物争地矛盾,最大程度地实现钱粮双增。该模式按套种套养种类、形态特征及其共生关系,可形象地划分为长套短、高套矮、天套地、荫套阳、一套多、种套养等六大类。  相似文献   

12.
作物化感品种资源的评价利用   总被引:45,自引:2,他引:45  
 具有抗草性能的化感特性广泛存在于众多的作物品种中 ,作物的化感作用与作物品种显著相关 ,作物品种间化感潜力的差异是不同品种产生和释放化感作用物质的种类和浓度差异造成的 ,作物化感品种资源的评价利用对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作物众多品种资源中评价筛选少数具有化感特性材料是作物抗草新品种取得突破的关键 ,建立快速有效的作物品种及单植株化感潜力的评价方法 ,尤其是利用现代色谱技术 ,以作物产生的特征化感分子为标记可以快速有效地评价作物品种和单植株的化感潜力。进一步利用传统杂交和现代分子育种技术可以将作物化感特性导入相应的商业品种中 ,培育具有抗草和高产优质及相关优良农艺特征作物新品种。最近 ,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和小麦化感商业品种的选育已取得进展。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产量差及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结合我国水稻生产实际,构建了水稻产量差定量化研究模型,并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产量差进行了定量化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早稻、中稻、晚稻的潜在产量、高产试验产量、品种区试产量和大田平均产量之间存在显著的产量差,其中大田平均产量与品种区试产量间的产量差(GV)分别为2 024、1 455和1 835kg/hm2;与高产试验产量间的产量差(GE)分别为3 864、5 196和4 601kg/hm2;与潜在产量间的产量差(GM)为9 990、15 135和13 246kg/hm2,区内水稻产量提升空间较大。早稻、中稻、晚稻不同层次产量差在各省份间的分布差异很大;同一省内,同一层次产量差在不同季节类型水稻间的表现也不同。但从整个区域来看,GV:早稻>晚稻>中稻,GE和GM均为:中稻>晚稻>早稻。因此,发展双季稻,恢复双季稻的面积是短期内提升该区水稻总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作物灰色育种学的理论技术体系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作物灰色育种学的学科构成和特点,概括了作物灰色育种学的理论技术体系,指出该理论技术体系由五大体系、八大理论、9个原理、一条技术路线和一个计算机决策系统组成。介绍了作物灰色育种学理论技术体系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对作物灰色育种学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指出了其进一步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中文:本文从种植农户的视角分析了我国种植业保险的实施效果,探讨连续几年农户对种植业保险的认知变化、评价变化和并对变化背后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7个盟市农户的问卷调查以及有关单位的部门访谈,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农户对种植业保险政策认知度呈上升趋势,但了解深度不够;第二,随着农户对农业保险政策认知度的逐步提高,其对农业保险总体评价反而呈下降趋势;第三,农户对种植业保险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保险的保障水平低,农户遭受自然灾害后获得的赔偿对弥补灾害的作用不大,农业保险产品覆盖面窄,不能满足农户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作物种质资源亦称遗传资源或基因资源,它蕴藏于作物各类品种、品系、类型、野生种和近缘野生植物中,是改良农作物的基因来源,是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和相关学科研究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可靠保证。而指纹图谱是鉴别品种、品系的有力工具。鉴于此介绍了山西省作物种质资源的丰富度、当前国际、国内及山西省作物种质资源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从指纹图谱方面对山西省作物种质资源的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间作条件下作物对铁的吸收利用和病害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间作不但有提高作物产量优势,而且铁的吸收利用效率也会提高,对病害控制有所加强。从目前对铁的研究而言,铁与作物病害的发生关系已有一些报道,但在间作条件下作物对铁的吸收利用和病害控制关系研究很少。因此,从间作条件下作物对铁的吸收利用、病害控制及铁对病害的影响3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和讨论具有重要科研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潘宗瑾  王为 《江西农业学报》2009,21(12):151-155
虚拟作物作为农业信息技术研究的重要方向,是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农业科学相互渗透应用的新发展,是对作物生长模型研究的提高。阐述了虚拟作物的概念,介绍了目前虚拟作物研究主要的技术和方法、国内外研究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与难点,最后对其应用前景作了简要的探讨与展望。  相似文献   

19.
作物栽培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直接服务于作物生 产的科学。简要回顾了中国作物栽培科学的发展历史,指出作物栽培在人类发展文明史中占有重要 地位,明确作物栽培科学的涵义及其理论体系,强调了新世纪下发展作物栽培科学研究的必要性,并 针对当前作物栽培科学研究所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必将为作 物栽培科学的发展开拓许多新领域,新世纪下作物栽培科学必将与时俱进,得到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The border effect (BE) is widely observed in crop field experiments, and it has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 in many crops.  However, only limited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BE of ratoon rice.  We conducted field experiments on ratoon rice in Qichun County, Hubei Province, Central China in 2018 and 2019 to compare the BE in the main and ratoon crops, and to quantify the contribution of BE in the main crop to that in the ratoon crop.  The BE of two hybrid varieties was measured for the outermost, second outermost, and third outermost rows in each plot of both crops.  To determine the contribution of BE between the two crops, portions of hills in the outermost and second outermost rows were uprooted during the harvest of the main crop so that the second and third outermost rows then became the outermost rows in the ratoon crop.  Overall, the BE on grain yield was greater in the main crop than in the ratoon crop.  In the main crop, the BE on grain yield was 98.3% in the outermost row, which was explained by the BE on panicles m–2, spikelets/panicle, spikelets m–2, and total dry weight.  In the ratoon crop, the BE on grain yield was reduced to 60.9 and 27.6% with and without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BE in the main crop, respectively.  Consequently, 55.1% of the BE on grain yield in the ratoon crop was contributed from the main crop.  High stubble dry weight and 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 (NSC) accumulation at the harvest of the main crop were responsible for the contribution of BE in the main crop to that in the ratoon crop.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increases in stubble dry weight and NSC accumulation at the harvest of the main crop could be important strategies for developing high-yielding cropping practices in the rice ratooning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