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植物生长调节物质80%二乙氨基乙基己酸酯(HKL-4)对刺五加种子进行浸种处理,研究HKL-4不同浓度及浸种时间对刺五加种子发芽和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HKL-4母液稀释液浸种时间长短对刺五加种子发芽启动所需时间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浸种9h与浸种6h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2个处理与浸种3h、12h、15h处理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HKL-4浸种6~9 h能够促进刺五加种子的萌发.不同浓度的HKL-4处理对刺五加种子的发芽启动所需时间、达发芽高峰所需时间、发芽率及出苗率的影响存在差异,以HKL-4母液稀释40倍处理的发芽启动所需时间最短、达发芽高峰所需时间也最短,分别比清水对照缩短了10.3 d和8.9 d;发芽率和出苗率也是HKL-4母液稀释40倍处理的最高,分别为84.5%和78.5%,比清水对照分别提高了32.4、26.8个百分点;说明HKL-4母液稀释40倍处理促进刺五加种子发芽及出苗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刺五加种子发芽难,出苗率低的问题,本实验从研究刺五加种子萌发的内外条件入手,适当用物理方法处理,研究对其生理指标的影响,解决人工繁殖中种子萌发率低的难题。试验表明:刺五加种子没有发芽,与种皮过厚有关,可以采用热水浸种,温度不超过40℃;再可以用变温处理,增大温差使种皮破损;层积处理可以加快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刺五加种子发芽难,出苗率低的问题,本实验从研究刺五加种子萌发的内外条件入手,适当采用化学方法,研究内外条件对其生理指标的影响,解决人工繁殖中种子萌发率低的难题。试验表明:刺五加种子没有发芽,与形态后熟有关,采用赤霉素处理效果好,浓度越大越好,以200~300mg/L为最佳。硫酸处理浓度不超过60%;过氧化氢处理浓度不超过4%;高锰酸钾处理浓度不超过0.9%,这些都有利于种皮的破损。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解决晚稻播种时气温高,水分蒸发量大,水分需求矛盾突出的问题。[方法]设5个处理:C(1普通包衣剂旱育保姆)、C2(普通包衣剂+1%保水剂A)、C(3普通包衣剂+1%保水剂B)、C(4普通包衣剂+1%保水剂B+0.5%氧化钙)、C(5空白对照),研究了不同水稻种子包衣剂的免耕直播效应。[结果]旱育保姆包衣剂能够比空白对照提高出苗率15.2%,增产9.8%;旱育保姆包衣剂中添加保水剂后,出苗率增加6.6%,增产12.1%;保水剂B的添加效果优于保水剂A。[结论]使用旱育保姆包衣剂进行免耕直播栽培水稻,能够提高种子的出苗率、增加穗数、提高产量;而添加保水剂成分的处理由于能较好地解决高温时期的种子水分供应,促进直播水稻的生长发育和经济性状的协调发展,增产效果更明显。直播水稻添加适量的氧化钙,对种子的出苗率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层积处理时间对棠梨种子出苗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不同层积处理时间对棠梨(Pyrus betulae folia)种子出苗率的影响试验,表明层积处理30d的棠梨种子出苗率最高。处理少于30d的种子出苗率随时间减少而降低,其中层积处理少于25d的种子出苗率下降幅度更大;层积处理时间超过30d的棠梨种子出苗率亦料30d者为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育苗方法和仿生栽培方式对甜菜树植株生长的影响。[方法]设计直播试验、扦插试验、移栽试验和仿野生栽培试验,探讨不同处理下甜菜树的成活率、成株率。[结果]甜菜树扦插繁殖成活率低,适宜用种子繁殖,且种子摆放时间越长,出苗率越低;使用ABT生根粉处理甜菜树插务可显著提高扦插繁殖的成活率;在疏林地甜菜树年均高生长量和成活率显著高于稀疏灌木林地。[结论]该研究为甜菜树的人工栽培和扩繁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香叶树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提高香叶树种子出苗率、苗木生长质量为目标,探讨香叶树不同的育苗技术,分析树龄、种子处理方式、穴盘规格、播种季节及基质配比对苗木出苗率及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香叶树种子采自23a生母树并经层积沙藏处理,出苗率及苗木质量更高;播种时间选择冬播、方形50穴有利于苗木生长;基质配比以泥炭土50%、黄心土30%、珍珠岩20%最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育苗方法和仿生栽培方式对甜菜树植株生长的影响。[方法]设计直播试验、扦插试验、移栽试验和仿野生栽培试验,探讨不同处理下甜菜树的成活率、成株率。[结果]甜菜树扦插繁殖成活率低,适宜用种子繁殖,且种子摆放时间越长,出苗率越低;使用ABT生根粉处理甜菜树插条可显著提高扦插繁殖的成活率;在疏林地甜菜树年均高生长量和成活率显著高于稀疏灌木林地。[结论]该研究为甜菜树的人工栽培和扩繁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刺五加枝段为材料,采取秋季扦插枝术方法,对刺五加枝条进行10不同药剂处理,研究不同药剂处理对刺五加扦插出苗率的影响,筛选出最佳药剂。刺五加苗期庇阴,中后期全光,有利于幼苗生长。试验为推广刺五加人工栽培提供快速、有效的无性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10.
王秀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732-18733
[目的]为玉竹种子育苗繁殖提供参考。[方法]因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HKL-4对玉竹种子进行浸种处理,研究HKL-4浓度及浸种时间对玉竹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的影响。[结果]HKL-4浸种时间显著影响玉竹种子发芽启动天数,而对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却不明显;HKL-4浓度显著影响玉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出苗率。40倍HKL-4母液浸种6 h,玉竹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最高,分别为78.9%和72.9%,较对照提高了42.9%和43.6%。[结论]适当浓度的HKL-4处理玉竹种子,可显著提高其发芽率和出苗率,最佳处理浓度为40倍母液。  相似文献   

11.
深入揭示刺五加无性繁殖的特点,为刺五加种群的扩散和持续稳定提供依据,用实验生态学定位研究和野外样方及挖掘的方法,对三个群落中刺五加的无性繁殖器官——根茎的分布、各器官间的能量分配以及干扰对刺五加无性系小株发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山杨林,蒙古栎林和硬阔叶林中,刺五加的根茎分布、无性系小株数量及其间距离、各器官的能量分配都有差异。这种差异与其遗传性有关,也受所在群落生境的影响;(2)切断根茎可以促进刺五加无性系小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由于生活史进化理论研究的促进,植物繁殖生态适应性研究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在缙云山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四川大头茶纯林中,对优势种之一四川大头茶的繁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指出四川大头茶花期从8月下旬至12月上旬长达3个多月,由于群落郁闲密度大,透光率差等原因,常绿阔叶林中四川大头茶开花高峰期较针阔混交林、四川大头茶纯林的开花高峰期后移.不同群落四川大头茶花序上开花顺序对着果率的影响是相同的,随开花时间延后,着果率降低.不同群落间四川大头茶种子重量变异显著.四川大头茶对种子的繁殖能量分配与开花物候无关.对于种子生产,四川大头茶的花序可以看作同化资源的一个亚单位.  相似文献   

13.
采用野外定位观测、群落调查方法,从不同群落类型长苞铁杉幼苗样地的建立及其环境影响对福建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分布的长苞铁杉天然更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群落类型对长苞铁杉幼苗建立有显著影响.2004、2005年,长苞铁杉种子在不同群落中的萌发率均存在显著差别,在同一群落中,不同年度的萌发率也存在显著差别.在长苞铁杉幼苗...  相似文献   

14.
二级构筑水平上刺五加种群分布格局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刺五加无性系群团在群落中以及无性系小株在无性系内的分布格局,运用聚集强度指数分析了刺五加无性系种群在不同群落中的聚集性程度。  相似文献   

15.
森林土壤种子库研究方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多样的生态功能。森林土壤种子库作为潜在的植物群落,是森林未来地上植被发生的源泉。土壤种子库研究是植物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有助于对植被更新和植被演替动态的了解,对于植被恢复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森林土壤种子库有其基本的方法和体系。详细介绍了目前最常用的几种森林土壤种子库取样方法、取样时间以及种类鉴定,为开展对森林土壤种子库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丁启含  韩富忠  樊国有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3):137-137,171
糙皮桦是一种阳性的阔叶树种,天然林主要形成混交林;较针叶林抗火、抗病虫害的能力强;海拔分布高,最高可达4000m,尤其适宜在三江源地区造林;因此掌握其播种育苗技术,包括采种、种子处理、圃地选择、整地作床、播种与苗期管理技术,为今后营造混交林,提高森林的防护功能,促进森林健康,改善三江源区生态环境具有很重要的生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侧柏新陈种子进行育苗对比试验,并用数理统计方法,按99%的可靠性,两类种子的三年生苗高和地径间的差异都极端显著,新种子比陈种子发芽快,出土早,生长迅速.从它们的一二年生苗的统计分析中也充分证明了新种子明显化于陈种子。这样,就为发展林业生产培育侧柏壮苗时,强调使用新种子提供了根据。  相似文献   

18.
林木种苗是主要的生产资料,是林业建设的基础和保障。林木种苗是遗传基因的载体,因而林木种苗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该文从林木种子和育苗2方面分析了我国林木种苗的发展,说明我国林木种苗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为林业生态建设及今后林木种苗的研究方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维持机制是生态学领域的核心问题,关于距离和密度制约对温带森林幼苗生长和生物量积累影响的报道目前较为缺乏。本研究探讨温带森林是否存在距离或密度制约现象,若存在,土壤病原菌是否是距离或密度制约现象的内在驱动机制。方法本研究基于温室控制试验,选取吉林蛟河阔叶红松林内3个树种,对其幼苗生长进行为期4个月的动态监测,分析不同试验处理(幼苗密度、距成年母体距离和土壤杀菌)对幼苗高生长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红松、水曲柳和黄檗幼苗在低密度下的高生长显著高于高密度,都表现明显的负密度制约现象。土壤杀菌处理仅能显著提高水曲柳幼苗的高生长,虽然水曲柳和黄檗幼苗高生长在距母体不同距离间存在差异,但并未表现出随离母体距离增加有助于幼苗生长的现象,研究结果不符合距离制约现象。水曲柳和黄檗幼苗根、茎、叶以及总生物量积累仅与幼苗密度显著相关,且在低密度下的根、茎、叶以及总生物量积累显著高于高密度,同样表现出负密度制约现象。而距母体距离和土壤杀菌处理对幼苗根、茎、叶以及总生物量积累均无显著影响。结论该温带森林中存在明显的负密度制约现象,但不存在距离制约现象。本研究认为引起幼苗密度制约性生长的因素是种内竞争,而土壤病原菌作用非常有限,且研究结果不支持距离制约性生长;其次,距离制约证据的缺乏表明,该温带森林中的病原菌并不具有强烈的宿主专一性,对幼苗密度制约性生长起作用的可能是非特异性病原菌。未来还需深入探讨种内、种间竞争和非特异性病原菌对幼苗生长的相对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种子浸泡法和根状茎顶芽滴液法进行白魔芋多倍体诱导,比较了不同秋水仙素浓度和不同处理时间对出苗率和变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滴液法对材料的毒害性更小,经同一浓度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后出苗率和植株形态变异率均高于种子浸泡法,但诱变加倍的效果不如浸泡法。实验中获得一株纯合四倍体植株,由0.20%秋水仙素溶液处理种子48h诱变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