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以来,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中间阶层的兴起与壮大。对这一现象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己有的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合肥市的中间阶层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其特殊成因,并提出巩固和扩大中间阶层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陈金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750-8751
藏区中间阶层是维护政治稳定的重要力量,能推动经济发展,缓冲贫富矛盾,能创新传统文化,减缓现代化对藏区文化的冲击。在特定条件下,藏区中间阶层也有可能成为稳定的破坏因素  相似文献   

3.
粉领阶层的出现是中国经济与社会变迁的产物。木文考察了现代中国城市中粉领女性的生活状态、阶层地位与自我认同,认为粉领阶层处于社会结构的中间阶层,其阶层认同正处于建构发展之中,其性别角色观念则介于现代与传统之间。  相似文献   

4.
针对农民阶层在我国社会变革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本文在概括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当前农村工作中,有关加强对农民组织领导的思路,对如何做好农村非公有制经济阶层、农村劳动者阶层、中间阶层以及“农民工”阶层工作都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的社会意义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晓兰  魏莉 《农业考古》2006,(6):162-164
中间社会阶层是社会稳定持续发展的基础,培育中间社会阶层,一要有适当的社会制度和法律,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各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二要营造人文社会环境,培育中间社会阶层的阶层意识和文化认同.通过促进我国休闲农业旅游业的发展,可以达到培育中间社会阶层,实现社会稳定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刘颖  金卓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542-12543,12546
结合新时期农村地区的现状,对农村阶层的分化标准及农村阶层分化的类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经济飞速发展、贫富均等被打破之后,逐渐地出现了一个新群体——先富阶层。先富阶层的出现备受关注与争议。为帮助人们理性地认识当代我国先富阶层,在理论上分析了先富与共富的辩证关系,在实践上探讨了先富阶层及其所发挥的社会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紧跟党中央的首要前提下,拉萨市农牧区民生发展调查报告显示拉萨市农民的生活满意度在逐年提高。利用西藏农牧区民生发展调查(TLDR,2021)数据,以社会经济地位作为切入点,分析生活满意度提升的方式,发现社会经济地位的提升会对生活满意度处于中间阶层的农牧民产生更强的影响,政府需重视通过提升合成社会经济地位的各指标去提升农牧民的生活满意度,即基础和职业教育普及、收入再分配政策。  相似文献   

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7):125-127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推进,高校扩招后的毕业生涌入城市,促进了白领阶层的崛起,但他们当中一大部分人的生活水平低于国外白领的生活水平,从而实际上处在"准白领"阶层的范畴。对"准白领"阶层生活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通过增加"准白领"阶层的收入,改革户籍制度,鼓励"准白领"阶层自主创业等措施,来促进"准白领"阶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农村各收入阶层消费行为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霜  李光 《宁夏农林科技》2012,53(2):115-116
通过分析农村低、中、高3个不同收入阶层的群体特征,进而提出其消费行为特征,最后针对农村不同阶层的不同消费行为特征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社会出现了阶层分化现象。本文从当代中国农村社会阶层的现状出发,把农民分为八个具有不同社会地位的阶层,并对这一时期农民阶层分化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归纳,这既有利于政府对农村社会的科学认知与有效整合,也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张红  林秀梅  赵靖伟  彭振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2048-12050,12083
目前中国社会的整体性变迁仍在继续,导致中国社会的阶层发生显著变化。同时,不断演化的阶层之间的差距也在不可避免地扩大。通过探讨社会成员之间日益扩大的阶层差异对子女教育过程的影响,分析在教育过程中发生作用的因素,并提出缩小教育过程差异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泽川 《百姓》2002,(2):12
中国社会科学院关于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报告公布以后,在社会上可以说产生了很大的反响,我所在的朋友圈以及单位的同事,都在认真对照新的社会阶层结构模型,分析自己现在到底属于哪一个阶层,以后可能会在哪个阶层,所在阶层的社会地位如何?  相似文献   

14.
从基本建成小康到全面小康,成败系于农村。农村教育的社会学功能凸现出来:从服务经济转型,转向服务社会转型,打破教育壁垒,增加教育准入功能,推动部分社会成员向中间阶层流动,服务大多数农村社会成员,培育橄榄型社会结构,构建和完善理论和操作系统,在教育公平多元论中突出大众化价值取向。这些,构成了农村高等教育的教育社会学理论。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社会阶层,新阶层又逐渐产生了阶层意识。这些新阶层的阶层意识目前尚处于自发和朦胧状态,远未形成整体意义上的共同阶层意识和整体的社会责任,共同的阶层意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我们应着力培育和健全他们共同的阶层意识。  相似文献   

16.
贾楠  郭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616-17617,17620
首先,从城乡差距以及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角度,论述了中国现代性转型中的风险;然后,从农民工阶层经济上的平等追求——进城与打工、农民工阶层政治上的平等追求——身份与户籍2个角度分析了农民工在中国现代性转型风险化解中的重要作用;最后,指出了农民工阶层是中国现代性转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郭强 《百姓》2002,(2):11-12
谁是中国整个社会阶层结构中的主导阶层?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给出一个引人注目的,饱含胆识与创新精神的提法.该报告认为,现代社会阶层结构的主导阶层应该是: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和专业技术人员阶层.这些阶层无疑是中国的精英阶层.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运动休闲是西方运动休闲传入中国并本土化的产物,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元文化趋势的影响下,这种本土化特征并不明显,因此,西方运动休闲无论从思想、理念、实践,甚至运动休闲产业都对中国具有引领作用。未来中国运动休闲热点在不同阶层中间会出现先分化,后渗透的过程,最终形成中国立体、多元的运动休闲格局。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我国的社会阶级结构和阶层结构发生深刻的变革,许多新兴的社会阶层开始大量涌现,为更好地协调各阶级和阶层人民之间的利益关系,和促进整个社会和谐发展,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阶层分析方法,研究和分析我国现阶段新的阶级阶层状况,科学地认识当代中国新的社会阶层的历史地位,及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上发挥的作用,从而更好推动我国各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农村社会不断产生分化.根据农民与土地关系及收入来源,可将其划分为外出离土阶层、农工双收阶层、在乡兼业阶层、以农为主阶层和农村贫弱阶层,不同阶层农民对土地的重视程度不同,以至于他们对乡村秩序以及社会整合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只有充分理解不同阶层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国家才能出台更好的土地政策,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