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白公貉和灰母貉交配产白色仔貉,一般有沿续性,也就是说上年1窝产几只白色仔貉,今年的比例也和上年差不多.举例说:上年有的母灰貉产12只仔貉,其中有1只自仔貉,今年产10只貉有2只是白仔貉;有的上年产10只仔貉,白貉的占5只,今年产10只貉,白仔貉占4只;有的去年产7只貉,有5只白貉,今年还产7只貉仔,白仔貉也是5只.  相似文献   

2.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类大量驯养野生貉,到现在已驯化71年,野生貉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体型变大、毛色向固定方向变化,红貉、白貉、黑貉、棕色貉相继问世。在性情方面,已变得较温顺.野性大大降低;产仔逐渐增多。而企业化经营不宜驯养野生貉,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3.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类大量驯养野生貉,到现在已驯化71年,野生貉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体型变大、毛色向固定方向变化,红貉、白貉、黑貉、棕色貉相继问世。在性情方面,已变得较温顺.野性大大降低;产仔逐渐增多。而企业化经营不宜驯养野生貉,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4.
一、仔貉分窝的基本原则1.不宜过早分窝,要根据天气和仔貉身体状况灵活掌握。2.分窝时要按出生早晚循序渐进。二、仔貉分窝方法理论上提倡仔貉出生45天以后就实施分窝,但今年的同期温度比往年普遍偏低,仔貉的身体机能和发育受到了很大影响,仔貉长势不如往年,还需要在母貉的呵护下加强营养,等仔貉身体条件达到自行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5.
某养殖场养了1只4年生的种公貉,其体重12.5kg,针毛黑亮短平,红底绒毛厚,配种能力强,没有择隅的习性,逢母必配,而且很难配的母貉也能配上,因此主人舍不得淘汰.这个养殖场从外地购进类似该公貉的1只母貉,主人想用此公貉配此母貉,以便把公、母貉的优点传下来.  相似文献   

6.
初养貉者引种无经验,引的又少,但引来的种不一定好,种不好就养不好,如果把疾病引到家,则貉场前功尽弃,损失就更大了,所以引种貉要特别注意,引的貉种好不好是办好貉场的关键之一。笔者多年引貉,尝过酸甜苦辣,今把自己引种的经验合盘托出,与初养貉者共勉。1.优良品种貉的外表特征引种貉要引公母貉外表特征好,内在品质优良的公母貉,千万不要见母就引,见母就留,那么什么样的貉外表算好呢?目前我国养貉绝大多数为乌苏里貉,乌苏里貉中优秀者的特征为:1.1针毛颜色,针毛尖端毛色应为黑色,而且全身针毛黑色越多越好,针毛要相对短些,最好是直立蓬松光…  相似文献   

7.
我于 2 0 0 2年开始养貉 ,经过 2年摸索 ,初步掌握了养貉技术 ,特别是对公、母貉配种时期 ,做了较详细的记录。我认为养貉的难点之一是掌握配种技术 ,而公貉的正确选择利用尤为重要。下面介绍对公貉选择和利用的一些体会 ,供养殖同行参考。1 配种能力公貉个体间的配种能力相差  相似文献   

8.
《饲料博览》2007,(2):58-58
经研究证明,白色毛基因为显性基因(W),野生型貉的遗传基因为隐性基因(W),貉白色显性基因又有纯合致死的特点,故所有成活白貉均为杂合体(WW),白貉交配白貉成活后代1/2为白貉,又因显性基因的纯和致死,故繁殖率降低,白貉交配野生型貉后代也可得到1/2白貉,但繁殖率提高了。白貉针毛粗长,所以选种时应选毛质短而密的野生貉纠正,提高毛质,具体不同选配毛色分离及繁殖率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9.
一、原因 1.内分泌失调 母貉的妊娠、产仔和哺乳行为都是受激素调控的,孕酮是控制母貉产生母性行为的主要激素.当饲料中含有一定量的其他性激素时,会影响黄体和孕酮的正常分泌,或者由于母貉在妊娠期营养不足影响到泌乳,使母貉不能正常地泌乳,失去了维持功能黄体的基础.黄体退化和孕酮水平下降,使母貉失去了母性行为,必然要引起食仔.在生产实践中,饲料问题也能引起母貉食仔.这说明母貉食仔与内分泌失调关系密切. 2.母貉泌乳不足 当母貉营养不良时泌乳能力下降,仔貉吃不饱或吃不上奶,对母貉纠缠不休甚至咬伤母貉乳房、乳头,会引起母貉烦躁不安而引起食仔.  相似文献   

10.
仔貉断乳分窝是貉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关系到仔貉断乳后的生长发育.断乳方法得当,可使仔貉断乳后采食力增强、生长迅速;否则,断乳分窝后仔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生长缓慢甚至成为僵貉,育成率降低,影响养貉业的经济效益.那么,如何正确进行仔貉断乳分窝呢?  相似文献   

11.
本文叙述了对39只健康成年貉呼吸系统器官的形态结构特点的观察结果。  相似文献   

12.
采用大体解剖学方法,观察研究了20只健康成年貉的中枢神经系统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犬瘟热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犬瘟热(CD)是由副粘病毒属的犬瘟热病毒(CDV)引起的犬科,鼬科和部分浣熊科动物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危害幼犬,以呈现典型的双相热,鼻炎,严重的消化道障碍和呼吸道炎症等为特征,少数病例可发生神经症状,本病的治疗以注射高免血清,降低体温,防止继发感染为主,并配合对症治疗等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4.
用RT-PCR检测病料中犬瘟热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RT-PCR技术检测了来自不同地区水貂、狐狸、貉子和老虎病料中是否存在犬瘟热病毒。根据犬瘟热病毒H和N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合成2对引物。利用这2对引物分别对14份病料进行了检测。利用H基因引物从7份病料中扩增出761 bp的核酸片段,利用N基因引物也从同样的7份病料中扩增出586 bp的核酸片段。其余病料的检测结果为阴性。2对引物对病料的检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5.
16.
猪大肠杆菌病病原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猪的大肠杆菌病主要由产肠毒大肠杆菌(ETEC)引起,包括仔猪黄痢、仔猪白痢、猪水肿病等就ETEC的毒力因子和O抗原群,猪的日龄及其肠道受体与这些疾病的关系作了比较详尽的综述并讨论了可能存在的其它猪大肠杆菌病病型  相似文献   

17.
观察测量屠宰肉尸452头,其中440头为有无腹股沟深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10头为后躯被检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2头为管道注射,观察引流区。结果:1.猪有腹股沟深淋巴结,在统计230头,460例肉尸中,有24头存在,占10.43%。腹股沟深淋巴结平均重0.88±0.38克,平均大小为2.82±0.70×1.64±0.36×0.47±0.13厘米;汇集股部内侧和下腹部的淋巴液,注入髂内侧淋巴结。2.髂内侧淋巴结平均重1.87±0.71克,平均大小为3.19±0.80×1.38±0.42×0.55±0.18厘米;输入管数为5—6条,管外径为0.09±0.04厘米,输出管数为1—3条,管外径为0.24±0.10厘米。3.髂内侧淋巴结收纳腘浅淋巴结,腹股沟浅淋巴结和髂下淋巴结引流区的淋巴液和部分盆腔内脏的淋巴液。管辖范围广,位置恒定,淋巴结较大,浅在胴体脏面,易找到,不破坏商品,不影响商品的外观,是屠宰肉尸后躯被检的主要淋巴结。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比较组织学方法,观察大量舌组织切片,初步发现:舌感受器随着动物进化发展在种类与形态结构上有较明显的差异,两栖类最为简单,只看到游离神经末梢;啮齿、偶蹄和食肉类较复杂,有游离神经末梢、丛束状神经末梢、味蕾和肌梭等;人类最为高级,结构最为复杂,增加了肌间结缔组织感受器、肌束膜感受器、血管旁感受器和肌腱感受器等。此外,本文还对上述感受器进行了生理机能、组织发生和生物进化方面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多发风险模型的负盈余持续时间进行了计算,从数值上对古典风险模型与多发风险模型的负盈余持续时间进行了比较,进一步说明了二者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聚集指标、聚集指标的模糊聚类分析和空间格局的回归分析等方法,对黄瓜花叶病传毒介体——瓜蚜自然种群动态进行分析,春秋两季瓜蚜种群均为聚集分布;秋季瓜蚜种群空间格局聚集性可划分为前、中、后三种类型;春季瓜蚜分为前、后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