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枯草芽孢杆菌对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新林  赵思峰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5):3025-3028
枯草芽孢杆菌是芽孢杆菌中具有应用潜力的菌种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对于芽孢杆菌应用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枯草芽孢杆菌作为一种生防细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综述了枯草芽孢杆菌对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阐述了枯草芽孢杆菌防控植物病害的作用机制,包括竞争作用、抗菌物质的产生及种类、拮抗作用、促进植物生长及诱导植物产生抗性...  相似文献   

2.
芽孢杆菌生物防治植物病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朱明妍  刘姣  杜春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635-16638
综述了枯草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和多粘芽类芽孢杆菌等芽孢杆菌防治植物病害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分析了芽孢杆菌防治植物病害的主要作用机制,包括拮抗作用、竞争作用、诱导植物系统抗性等方面;总结了生防芽孢杆菌的遗传改良研究进展,并对芽孢杆菌及其制剂在生物防治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生防枯草芽孢杆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晶  杨谦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06-111,132
论述了枯草芽孢杆菌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研究与开发应用的概况及其生防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枯草芽孢杆菌分泌的抗菌物质在植物病害防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芽孢形成初期阶段,枯草芽孢杆菌通过“同种相食”(Cannibalism)推迟芽孢形成:准备形成芽孢的细胞产生并释放细菌毒素skf和sdp,杀死未形成芽孢的同类细胞,死亡细胞释放的营养可供准备形成芽孢的细胞利用,导致芽孢形成推迟。细菌毒素skf和sdp具有广谱杀菌性。综述“同种相食”的基因调控机制,该过程中新型毒素的产生及免疫机制,“同种相食”生物意义及毒素skf、sdp在生物防治应用前景。对于枯草芽孢杆菌生物防治制剂开发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枯草芽孢杆菌具有很强的抗逆能力和抗菌防病作用,能产生40多种具有不同结构的抗生素,许多具有优良性状的菌株已成功应用于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生防枯草芽孢杆菌菌株的拮抗性能、扩大其防治对象,现已成为生物防治研究的热点,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本文从导入外源拮抗基因、提高抗生素表达量、基因突变重组合成新型抗生素、扩大防治对象等方面,综述了最近基因工程改良生防枯草芽孢杆菌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以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枯草芽孢杆菌在防治植物病害上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介绍了枯草芽孢杆菌在防治植物病害中的作用机制,包括竞争作用、抗生作用、溶菌作用、诱导植物产生抗性及促进植物生长5个方面;简要介绍了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及在植物病害防治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天津农业科学》2015,(12):102-107
利用芽孢杆菌防治植物病害是生物防治的一个重要内容。生防芽孢杆菌种类多,作用范围广,生防芽孢杆菌类微生物制剂能够有效控制植物病害,因此,生防芽孢杆菌在现代农业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就针对生防芽孢杆菌种类及其生防作用机制、国内外生防芽孢杆菌微生物制剂化研究现状及其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展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枯草芽孢杆菌对黄瓜灰霉病的抑制作用,采用室内抑菌试验和大田试验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对黄瓜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及对黄瓜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对峙培养法测定表明,枯草芽孢杆菌YN-5对黄瓜灰霉病菌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对黄瓜灰霉病菌菌丝及孢子都有较强的抑制效果;盆栽试验表明,拮抗菌YN-5的抑病效果在50%以上。该菌株可作为黄瓜灰霉病生物防治的优良候选微生物资源,开发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
枯草芽孢杆菌是一种有益的土壤细菌,本身具有对环境友好、对粮食作物安全、对人畜无害等优点而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和深入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具有发达的分泌系统和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枯草芽孢杆菌对多种病原菌都具有拮抗性能,在农业生产中可用于防治多种植物病害,如用来防治辣椒炭疽病、水稻纹枯病以及一些镰刀菌引起的病害。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我国马铃薯生物防治病害在生防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假单孢杆菌)、放线菌、真菌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后期防治马铃薯病害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
饲料中有效能是供动物生长发育的基础.不同动物所用的有效能体系不同,目前大多数动物采用消化能、代谢能体系,但随着研究的发展与深入,发现最能反映饲料有效能的是净能体系.无论哪种体系,采用合理的测定技术准确测定饲料中的有效能值显得尤其重要,通过对饲料有效能值的准确测定可以实现动物所需能量的精确供给,减少养殖成本,使经济效益最大化.文章综述了几种有效能评价体系的测定技术.  相似文献   

12.
国家贫困生资助政策实施以来,对贫困生帮助很大,同时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提出贫困生认定工作仍需要进一步采取各种相关配套措施,以推动和保障贫困生资助工作更好地开展。  相似文献   

13.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创刊年代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河北农业大学前身—直隶农务学堂诞生,经几易其名,于1958年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至今。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直隶高等农业学堂时期创办了《北直农话报》,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更名为《直隶农务官报》,中华民国七年(1918)改出《农学月刊》,中华民国十七年(1928)易名为《河大农刊》,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更名为《河北通俗农刊》,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易名为《河北农林学刊》,1948年更名为《河北农学院研究专刊》,1959年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学报》至今。《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前身诸刊都与现时的《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有着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各刊之间联系紧密,连续性、继承性强。因此,《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的创刊时间应追溯至1905年创办的《北直农话报》。  相似文献   

14.
采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对山茱萸浸提液中山茱萸多糖的酶水解法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并对浸提液的中有效成分马钱苷含量进行了HPLC法分析。结果表明,山茱萸多糖浸提的最佳工艺为:液料比1∶5,浸提时间4 h,浸提温度80℃,果胶酶添加量0.55 g/L。用HPLC法测定出的山茱萸浸提液中马钱苷平均含量为0.512 ...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客源市场生态旅游消费的潜在特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就长沙市居民对湖南金洞生态旅游开发的意向等问题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生态旅游符合人们“回归自然”的旅游新时尚,有着极大的开发空间,指出生态旅游的开发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开发的产品要以休闲度假类的大众产品为主,开发生态旅游都市客源市场还要多种渠道并用,尤其是要注重媒体的宣传.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不等株行距的宽窄行混合和等穴距错位插秧的混合稀植栽培形式 ,研究了边行效应在混合稀植栽培中的作用、混合稀植栽培的产量表现、组成行的产量、边行效应值及增产机理。该栽培技术体系综合了目前普通等株行距稀植和超稀植栽培的优点 ,通过边行效应进一步挖掘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7.
施用SODm增效剂对水稻干物质积累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设置不同SODm增效剂施肥量梯度,研究SODm增效剂对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水稻干物质积累与转换的影响,结果表明SODm增效剂分别较普通肥处理和复混肥处理可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6.8%和5.04%。施用SODm增效剂可以显著提高水稻抽穗前后干物质生产,以及抽穗后物质转运效率,相对于普通肥处理增产8.4%。  相似文献   

18.
利用已构建的过表达拟南芥(Arabidopsis)GEF7基因植株,在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并与野生型植株进行对比分析,对GEF7基因过表达植株的幼苗表型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GEF7基因过表达植株幼苗的根长比野生型对照明显增加;其子叶形态、数目和幼苗形态等方面均有异常表型,表明GEF7基因的功能与根的发育有关,并参与调控植物的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设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古代创造了麦草覆盖生产韭 黄及泥碗护苗等传统设施农业技术,至今仍然受到农民欢迎,在 甘肃省中部应用面积约5万多hm2。建国后,甘肃设施农业获得 了新生,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引进应用北京改良式 温室阶段,时间在20世纪50-60年代;第二个阶段为塑料拱棚 与地膜覆盖栽培阶段,时间在20世纪70-80年代:第三阶段为  相似文献   

20.
姬松茸碳源利用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麦秸培养基,系统研究了姬松茸在生长期间对碳源的利用规律。结果表明,姬松茸降解的有机物质绝大部分被菌体的呼吸过程消耗掉,绝对生物学效率较低;在菌丝生长阶段,木质素的降解速率大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这对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十分有利;非木质纤维素组分在菌丝生长阶段被主要利用,而木质纤维素则是子实体生长阶段的主要碳源。且就整个栽培过程而言,姬松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79.86%的碳源来自木质纤维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