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蕾 《江西农业学报》2012,24(5):138-141,159
为了衡量关中地区近几年的社会经济发展成效,在深入研究国内外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关中地区自然资源状况,建立了以自然资源耗减价值核算和资源环境退化价值核算为主体框架的资源成本核算体系,并对关中地区2001~2010年的资源成本进行了核算。结果表明:关中地区近10年矿产资源耗减价值的年平均值在自然资源耗减价值总量的历年平均值所占的比例在逐年增大。说明关中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仍然是以资源消耗为主。此外,通过定量分析发现资源耗竭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正在逐步改善。  相似文献   

2.
以国内生产总值为核心的核算体系,不能反映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不能反映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状况。从而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这不仅削弱了国家发展经济的自然物质基础,而且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把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把建立绿色GDP核算提到日程上来。本文综合分析了目前我国绿色GDP核算研究的现状。  相似文献   

3.
环境成本是衡量经济发展代价——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主要方式,也是制定生态补偿标准的重要依据之一,但现有研究中很少明确提出以环境成本为依据核算生态补偿标准。主要从环境成本入手,在全面总结国内外近期有关生态补偿标准制定以及环境成本的基础之上,对环境成本的概念和核算方法进行了概述,分析了目前环境成本核算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环境成本与保护成本关系、环境成本空间化进行了讨论,认为环境成本学科综合化、核算方法科学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环境成本的空间化是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资源环境代价的视角分析了陕西省经济增长质量,利用1994—2013年数据分析了陕西省能源消费状况、环境污染状况以及资源环境代价的总体状况三个方面,得出结论:(1)陕西省的经济增长质量比较低,经济增长是一种资源和资本驱动型的经济增长;(2)能源消耗逐年增加,能源利用效率一直较低,环境污染严重,其经济增长的环境代价较高。本文针对资源环境和经济增长质量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绿色GDP核算是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构建基础,也是建立健全国有资源资产管理制度的重要前提。江苏省作为中国经济大省,环境资源问题十分突出,研究其绿色GDP核算思路具有紧迫性与现实意义。在分析现有绿色GDP核算现状及评述基础上,提出"累积环境污染""累积环境成本""累积环境成本分摊"等核算指标,并围绕江苏省绿色GDP核算内容,提出了基于环境成本时空追溯的环境损害成本分摊思路,构建了江苏省绿色GDP核算的思路体系。  相似文献   

6.
张婧  朱国伟  姚海燕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896-10899
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没有对自然资源、环境进行核算,从而导致了GDP偏高。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以江苏省为例,建立了江苏省2000~2005年的环境经济核算体系。结果表明,2000~2005年江苏省资源与环境总损失大约为257.01亿~616.82亿元,占当年GDP的1.29%~4.11%。表明以GDP为主要衡量指标的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过高地估计了江苏经济增长水平。所以应以绿色GDP取代传统GDP,构建可持续发展衡量指标与核算体系。由于目前我国核算方法不太完善,所以应以实物量核算为重点。  相似文献   

7.
许秀真  颜双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1,(19):11806-11808,11811
通过构建虚拟治理成本、水土流失和森林资源生态价值核算模型,对传统GDP进行调整,结果表明,福建省2009年绿色GDP为13041.56亿元,其中核算出的环境损失(污染虚拟治理成本)占绿色GDP的0.08%,2010年的经济增长中仅有0.08%是以牺牲自身环境资源取得,可见福建省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水平较高,水土流失损失价值占绿色GDP的0.58%高于环境污染占绿色GDP的比值,福建省还需加大对水土流失的治理力度。森林资源生态效益的总价值使传统的GDP增长了6.58%,占绿色GDP的6.83%,福建省森林的生态价值巨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贵州省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贵州省环境污染损失的价值。[方法]采用维护成本法对贵州省废水、废气及固体废弃物3项指标进行虚拟治理成本核算,加以贵州省实际环保资金支出,从而得出贵州省环境污染损失的价值,分析2000~2013年贵州省环境污染的动态变化趋势。[结果]通过对贵州省环境污染损失的动态变化分析可知,2000~2013年贵州省二氧化硫、烟(粉)尘、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呈下降趋势,而水污染的总排放量和生活垃圾虚拟治理成本呈增长趋势。[结论]对比同时期贵州省GDP增长速度与环境污染损失成本的增长速度,发现GDP增长速度高于环境损失成本的增长速度,因此贵州省经济增长并未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高速增长导致大量环境问题,由于环境资源的公共品和外部性特征,使得环境污染无法依靠企业及个人自主解决,因此,需要由政府作为约束和激励主体制定有效的环境规制政策。环境规制工具将产生环境的服从成本和违规成本,导致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面临环境保护提升与企业绩效下降的矛盾性困境。在环境成本提高的拉动与推动效应下,企业必将选择环境友好型技术创新行为,降低环境治理成本和污染排放,提高生产效率,最终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0.
钟诚 《甘肃农业》2006,27(9):28
绿色GDP是综合经济与资源环境核算体系的核心指标,由于能揭示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资源环境成本,克服了现行GDP固有的缺陷,成为新发展现指引下引导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它对公正评价社会经济增长过程,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深远意义。然而,绿色GDP核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可行性、可操作性有待进一步论证。因此,实施绿色GDP核算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1.
选取关中平原5市为研究区,根据其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和经济发展特点,以2009、2012和2015年《陕西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为基础数据,从经济可行性、社会可接受性和资源环境合理性三方面选取16项评价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运用熵权法确定权重,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计算综合指数。运用Grapher软件从3个时间断面构建三角模型,对关中平原5市土地生态安全进行现状和趋势分析。结果表明:三角模型能够客观清晰地反映其现状和变化趋势;关中平原五市总体呈现出经济可行性指数和资源环境合理性指数不断增加,社会可接受性指数降低;土地生态安全状态向较好的方向发展,西安市由弱安全转向一般安全,其余4市由不安全转向弱安全;区域内部发展不均衡,西安市与其余4市差距不断加大。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环境会计概念的提出,使会计发展与科学发展观和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形成了结合点。环境会计发展与我国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但现阶段在我国发展环境会计存在着一些问题,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大力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正确引导企业发展,通过多种方式促进环境会计的发展,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陕西省南水北调工程技术、经济、环境诸方面进行了论证。结果表明,该工程具有总体规划布局合理、控制受水区范围大、调水位置高、水量水质均有保证等特点,既能解决关中地区当前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又可满足中、远期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为关中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及社会的和谐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金梦  胡成  刘兰岚  孙研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661-13664
[目的]为解决流域内社会经济发展与水环境污染物关系问题。[方法]从系统分析入手,将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系统划分为社会、经济、水资源、水环境4个子系统。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清河流域水环境系统动力学模型。同时,对2010~2020年清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4种情景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虽然方案1~3经济高速发展,但同时付出沉重的环境代价,而方案4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强调环境保护。因此,方案4为清河流域水环境模拟的最优方案。[结论]以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发展低能耗、低污染、低投入、高效益的产业,促进流域内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376-18377
阐述了晚清时期关中与农业相关的民间信仰,分析了民间信仰影响关中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文化因素,对当前关中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刘琦  任志远 《江西农业学报》2007,19(3):86-88,101
以陕西省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科学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灰色综合评估方法对全省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关中地区的宝鸡、咸阳以及陕南地区的安康、汉中生态环境质量较好,关中地区的西安和渭南生态环境质量中等,而关中地区的铜川以及陕北地区的延安、榆林生态环境质量较差,陕西省各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总的趋势为中南部优于北部,并据此提出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及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能值方法的“五配套”生态果园可持续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揭示"五配套"生态果园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潜力,以"猪-沼-粮"、沼气生态村及单一苹果种植模式为参照,应用能值方法对研究区内"五配套"生态果园系统进行能值评价和温室效应减排分析。结果表明:"五配套"生态果园整体上符合其他各类沼气循环农业系统的典型特征,即自我更新能力强、环境负载小、生产效率及投资收益率高、系统可持续性强。"五配套"系统的环境负荷率(0.16)明显低于单一苹果种植系统的环境负荷率(2.77),而能值产出率与"猪-沼-粮"系统类似,分别是11.10与11.89,均显著高于单一苹果种植系统的2.69,这表明该模式的建设对环境的破坏力较小,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然而,该系统的能值废弃率为1.03×10-3,显著高于其他沼气系统,且能值投资率偏低(4.76),可见该模式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较低,系统内能值流动性不强。系统的ESI指数为69.10,相比沼气生态村系统和单一苹果种植系统具有更强的环境可持续性,充分体现了"五配套"生态果园模式良好的系统活力和发展潜能。此外,通过对系统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分析,发现其具有整体上的GHG减排效益,且潜力高达1 251.99 kg CO_2-eq·a-1,减排效益来源主要是猪粪发酵、沼肥农用以及燃煤替代。  相似文献   

18.
以关中地区为对象,选取社会活动强度、开发建设活动强度、农业活动强度、污染物排放强度四大类11个指标,运用SPSS 20.0的主成分分析法将2000、2005和2010年各种胁迫要素间相互作用关系矩阵化,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并计算出各市(区)人类胁迫综合指数(HPI),进行排序.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对关中地区生态系统胁迫最大的因子也不同,2000年对生态系统产生胁迫最大的因子为化肥施用强度,2005年为城镇人口密度,2010年为人口密度、城镇人口密度、GDP密度、第二产业增加值密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密度;2000~2010年关中各市(区)受人类活动胁迫综合指数影响强度由高到低分别为杨凌区、西安市、咸阳市、渭南市、铜川市、宝鸡市.  相似文献   

19.
定西地区农业系统协调度测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参考现阶段国内外众多农业相关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针对定西市的自然和经济状况,建立了该区域农业系统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农业系统协调度模型,包括功效函数、协调函数,计算得出定西市农业系统以及子系统的协调度,并确定各系统在不同年份的协调等级。定西市农业系统协调度主要是受人口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环境系统协调度变化的影响。系统内部要素协调度低,严重影响农业系统的整体协调性,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应实施有效协调控制,实现良性与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