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长期以来,民权县秸秆还田、小麦旋耕面积比例偏大,造成土壤中病虫害发生较重,农民在进行化学防治中不能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导致一些病虫草害的防效下降,一些次要病虫害上升为主要病虫害。为指导农民科学用药,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笔者针对民权县小麦病虫草害的发生特点,于2017年进行了小麦病虫草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工作,为全县小麦绿色防控提供依据。一、示范区基本情况示范区安排在民权县庄子镇王庄村。示范区交通便利,病虫害  相似文献   

2.
秸秆直接还田是当前农民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秸秆利用方式。安徽作为农业大省,同时也是秸秆产出大省,近年来积极推广秸秆还田并在相关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本文系统总结了2011年以来安徽省在秸秆直接还田技术及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作物生长和产量、农田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方面重要进展,以期为全面和深入开展秸秆还田研究提供参考,进一步推动秸秆资源高效利用。分析显示,安徽省秸秆直接还田研究工作近10年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从秸秆还田方式和化肥配施运筹等方面对秸秆直接还田技术进行了优化;(2)拓宽了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和生物学性质影响的研究范畴,开始关注土壤有机碳化学结构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等;(3)开始探究秸秆还田对作物病虫草害等的影响,并日益重视秸秆还田在农田氮磷流失、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的环境效应。综上,安徽省秸秆直接还田研究呈现出从以关注作物生产为主延伸到兼顾农田生态环境效应的发展趋向。今后,安徽省秸秆直接还田研究应该在补齐区域短板、拓展研究内容、探明环境效应及深化机理探究等方面重点推进。  相似文献   

3.
为全面禁止焚烧秸秆,保护生态环境,开展秸秆综合利用,2014年小麦收获期间颍州区程集镇普遍开展了小麦秸秆还田工作,焚烧小麦秸秆现象得到根本遏制,但小麦秸秆还田对土壤墒情、玉米出苗和病虫草害发生都产生了很大影响。该文主要分析了小麦秸秆还田对土壤墒情、玉米出苗及病虫草害发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利辛县小麦绿色增产技术模式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介绍利辛县小麦绿色增产技术模式,包括玉米秸秆还田、整地施肥、播种、水肥管理、病虫草害防控、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供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枞阳县稻—油水旱轮作绿色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介绍了稻—油轮作的时间安排,选择高产优质良种,采用秸秆还田技术,实行用地养地相结合,科学进行肥水管理,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等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农技服务》2017,(17):67-68
当前,国家越来越重视农业生态循环、绿色发展,对改变由于不合理施肥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和大量农作物秸秆资源浪费现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同时,随着农业种植作物产量和复种指数的提升,土壤的物理结构和养分含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摸清当前土壤的理化性状,提升土壤的有机质和矿物质含量,开展了玉米秸秆腐熟还田技术研究。通过三年的玉米秸秆腐熟还田和土壤养分动态跟踪分析研究表明:玉米秸秆腐熟还田对提升土壤的物理性状和耕地地力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泗县小麦生长期间的气候特点以及小麦产量情况两个方面对我县2019-2020年度小麦生产情况进行了总结,通过领导重视、强化宣传培训和技术指导、强化病虫草害绿色防控、强化田管措施以及有利的气象条件等方面分析了本县小麦增产的原因,提出了土壤深耕、配方施肥和秸秆还田、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加强小麦苗情监测、强化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化服务等六个方面技术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小麦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规范化播种、秸秆还田、精准化施肥、科学管水、预防冻害、化控、绿色化防控病虫草害及适时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小麦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盐碱地棉花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山东省东营市盐碱地棉花秸秆机械化还田应用情况,对当前棉花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没有得到普及应用的原因进行了归纳分析。列举了棉花秸秆机械化还田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有效养分、缓冲土壤酸碱度、改良盐碱、净化土壤以及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提高作物产量方面的积极作用,阐明了盐碱地棉花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广阔的发展应用前景。介绍了适宜于棉花秸秆还田的专业机械及其工作原理:在仔细分析的基础上对保证秸秆还田质量的要点进行了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指导盐碱地棉花秸秆机械化还田的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更好地推广秸秆还田和绿色减肥技术,以晚粳稻"秀水134"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在麦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不同氮肥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及其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施氮水平下,麦秸秆全量还田较不还田的水稻产量可提高11.53%左右;与对照相比,麦秸秆全量还田配合减少施用5%和10%的氮肥,水稻产量并未下降,尤其是氮肥减少5%处理,比对照增产明显;单施氮肥对土壤理化性状没有明显改善,而麦秸秆还田配合施用氮肥,可加快麦秸秆腐烂,增强秸秆还田的效果,且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柑橘作为水果产业的主要出口性质果品之一,一定程度上满足的消费者对水果的需 求。农民生产柑橘,在增加自身收入的同时,也丰富了我国的果品市场。但是,在柑橘实际的生产种 植中,存在一些难以避免的病虫灾害问题,降低了柑橘的产量。因此,为了有效的提升柑橘的产量,减 少生产成本,一定程度上提高柑橘果品的质量,需采取一系列绿色防控技术,有效控制柑橘病虫害,整 体提高柑橘产业的效益。本文从柑橘主要病虫害和绿色防控技术概述的角度分析,探讨了利用绿色 防控技术应对柑橘病虫害的优势,阐述了有效解决柑橘病虫害的实际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2.
绿色食品藠头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产地环境、种藠选择、整地与施肥、栽植方法与密度、大田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多个方面对绿色食品藠头栽培的关键技术进行规程化概述,为绿色食品藠头的优质、高效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中国农药工业的需求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1世纪,农药的发展显著受到生态环境保护的制约。随着加入WTO、农业结构的调整、转基因作物的不断问世、节水技术的发展以及外来生物的入侵,病虫草害正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这些变化需要化学防治技术的革新,也对中国的农药工业提出了新的需求。在新世纪,有害生物的化学防治策略也有很大的转变,环境相容的农药品种也在不断地推向市场,防治技术也有很大的提高。因此,在未来50年,化学农药仍将继续发展并仍得广泛地应用。  相似文献   

14.
微波消毒设施土壤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得到替代甲基溴消毒土壤的、对环境无污染无残留的绿色、高效的病虫草害防治方法,进行了微波消毒蔬菜大棚土壤的研究。通过对比实验,得到了有效的微波消毒土壤的实施工艺方法。对消毒后土壤中的细菌、放线菌、真菌及病原微生物轮枝孢、枯草芽孢、青霉、黑曲霉、镰刀霉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采用微波消毒土壤可以有效杀灭病原菌,适当的微波消毒方法可提高土壤肥力。盆栽试验表明,消毒土壤中种植的作物长势茁壮,无病虫草害发生。可见,微波消毒土壤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土传病害的发生,得到真正的绿色蔬菜,是取代甲基溴等土壤消毒方法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茶叶安全生产一直是茶产业生产关注的重点,而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治也是研究的难点。本文综述了恩施市茶园主要病虫害,概述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冬季清园等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以期为茶园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病虫草害是制约有机稻生产的重要因素。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草害防控等方面对有机稻生产过程中的病虫草综合防控技术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甘蔗叶粉碎还田前后土壤结构、营养成分以及还田技术方式进行分析和试验对比,初步探讨其主要原因,并提出了从种植、管理、技术手段等多方面相结合的控制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东北玉米集约化生产区秸秆资源利用和培肥土壤,采用大区对比试验,设置常规栽培(对照)、秸秆覆盖还田、秸秆粉碎旋耕还田和秸秆翻埋还田,采用常规方法探索半干旱地区玉米秸秆对土壤物理性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栽培方式(对照)土壤容重最大,为1.38g·cm~(-3),其次为覆盖还田、翻埋还田和旋耕还田,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了3.00%、8.06%和7.46%。0~20cm土层,吐丝期翻埋还田处理土壤含水量分别比常规栽培、覆盖还田、旋耕还田高12.20%、7.35%和16.30%;成熟期翻埋还田土壤含水量分别比常规栽培、覆盖还田和旋耕还田高18.52%、17.64%和22.63%。20~40cm土层,吐丝期翻埋还田土壤含水量分别比常规栽培、覆盖还田和旋耕还田高14.90%、13.73%和15.82%;成熟期翻埋还田土壤含水量分别比常规栽培、覆盖还田和旋耕还田高14.98%、14.66%和17.82%。覆盖还田处理的行粒数最大,其它还田方式略低。不同方式秸秆还田各处理间玉米产量存在一定差异,其年平均产量最高为秸秆翻埋还田,较对照提高9.6%。  相似文献   

19.
有机烟叶及其生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国内外有机烟叶研发、生产、产品以及有机烟叶生产体系构建作了较全面地概述;同时结合云南有机烟叶生产试验示范实践,介绍了有机烟育苗、大田栽培管理、土壤培肥、病虫害防治等种植技术,为中国有机烟叶生产体系建立、生产实践提供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