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县域农村居民点综合发展实力评价与优化布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浙江省仙居县为研究区域,利用土地利用现状图、地形图、行政区划图、交通道路图和地质灾害易发区分布图资料,结合人口和社会经济等资料,对仙居县722个行政村的农村居民点综合发展实力进行评价。以评价结果为依据,在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功能的支持下优化仙居县农村居民点布局,确定仙居县农村居民点发展方案。经验证,此优化布局方案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作者以重庆市南川区太平场镇为例,用1:10000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地形图、行政区划图、交通道路图等,结合区域人口和社会经济资料,应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对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太平场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考虑地质灾害、高山和交通不便等因素后,初步划定了需要迁移的居民点范围,再根据中心村的选取要求,确定中坝、河沙、桥头为中心村,实现居民点优化布局。  相似文献   

3.
以江西省余江县农村居民点为研究对象,引入VCM曲线、核密度估计法、空间自相关分析、Voronoi图和地形位指数等研究方法,从空间分布特征和布局影响因素出发,综合分析了余江县农村居民点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余江县农村居民点分布特征呈集聚型,居民点高值区集中在中部平原区域。影响居民点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为地形位指数、坡向、地质灾害、水土流失、道路、水系、城镇。农村居民点都向地形位指数优势区、坡向优势区、道路发达便捷区、水系优越区、城镇区集中;地质灾害易发区、地形位指数和坡向劣势区对居民点吸引力不强,分布的居民点较少。对居民点集中的优势区域,可作为重点发展型区域,对农村居民点建设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引导;对居民点较少的劣势区域,如画桥镇、黄庄乡和塘潮源林场等,在做好防范措施的同时,建议逐步调整搬迁优化农村居民点。  相似文献   

4.
科学辨识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是研究城乡建设用地合理利用、农村居民点优化布局和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选取赣东北低山丘陵区——贵溪市为研究区,综合运用空间自相关、标准距离、标准差椭圆及核密度分析等空间统计方法,全面分析了贵溪市2005—2015年农村居民点规模结构和空间分布的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2005—2015年贵溪市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模式的全局Moran’s I指数均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集聚态势;近10年来,农村居民点主要以东南-西北轴为扩展方向,东南、中部、西北3个方向为2005—2015年重点发展方向,西北方向最为突出,新增农村居民点主要集中分布在研究区中部和西北部区域;对比分析2005年和2015年农村居民点核密度分布情况,两个时期贵溪市农村居民点有集中收缩的趋势,均呈现"东南-西北密,西南-东北疏"的空间分布格局,空间形态表现为"大分散、小集聚"的分布特征。2005—2015年研究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主要集中在海拔低、坡度缓、近河流、沿交通道路、距城镇近、无土壤侵蚀和地质灾害的区域。分析表明,研究区农村居民点是自然环境因素、自然灾害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农村居民点受到高程、坡度、河流、地质灾害、水土流失、交通道路、城镇、政策与规划导向等因素的显著影响,交通道路、城镇、政策与规划导向是影响贵溪市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湖南临澧县农村居民点时空特征及其优化布局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临澧县为例,依据<湖南省临澧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相关数据及图件,将全县划分为3个不同地貌类型区:平原区、丘岗区和低山区.分析了各区的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分布特征及各乡镇的农村居民点时间动态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按一定要求选取合适的村庄作为中心村,并确定了因地质灾害、生活条件恶劣、处在风景保护区、分布过于零散等原因需要迁移的农村居民点,实现农村居民点的优化布局,以期为居民点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摸清农村居民点的演进模式,进而科学规划农村居民点用地,基于GIS方法,从上石桥镇土地利用数据库中提取农村居民点空间及属性信息、路网和水系等资料,并结合人口和社会经济资料,对镇域范围内的农村居民点空间特点进行分析,进而探析农村居民点的演进模式。经过分析得出,上石桥镇农村居民点的演进模式为自然演进模式,这种演进模式是该镇农村居民点存在各种问题的根源所在。通过空间分析找出这个根源,并为当地农村居民点用地的规划与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摸清农村居民点的演进模式,进而科学规划农村居民点用地,基于GIS方法,从上石桥镇土地利用数据库中提取农村居民点空间及属性信息、路网和水系等资料,并结合人口和社会经济资料,对镇域范围内的农村居民点空间特点进行分析,进而探析农村居民点的演进模式。经过分析得出,上石桥镇农村居民点的演进模式为自然演进模式,这种演进模式是该镇农村居民点存在各种问题的根源所在。通过空间分析找出这个根源,并为当地农村居民点用地的规划与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江西省赣江新区是长江中游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对于进一步促进城乡统筹、打造宜居宜业的新城区具有重要意义。以赣江新区2016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库和坡度图矢量数据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空间分析、核密度估算与变异系数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探究赣江新区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赣江新区整体Voronoi图的变异系数(CV值)为279.75%,赣江新区16个乡(镇)Voronoi图的CV值均大于64%,居民点空间分布都呈现出集聚状态;基于核密度估算分析可知,赣江新区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呈现出"南北密,中部疏"的空间格局,平均密度为6.06个/km~2;赣江新区农村居民点受高程、坡度、河流、公路、建制镇和地质灾害分布的影响较强,近79%的农村居民点分布在较低高程(≤40 m)、平坡(≤5°)、低易发地质灾害区、距离公路2 km内、距离河流0.5 km内、距离城镇2 km内。研究结果可为赣江新区农村居民点规划、整治及模式探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农村居民点用地选址研究,是农村居民点节约用地,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研究方法:NY-TY空间分析技术是指以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为技术平台,综合农民意愿调查(NY)和农村居民点规划用地适宜性评价(TY)相结合,将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条件与农村居民点用地规划进行空间分析,科学规划农村居民点用地选址的技术体系。研究结果:以ArcGIS9.3为研究平台,利用GIS叠加分析功能,构建NY-TY空间分析技术体系,分析农村居民点用地特征,揭示农户选址意愿,开展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提出了研究区农村居民点用地选址布局方案。研究结论:利用NY-TY空间分析技术,在充分尊重农户意愿的基础上,进行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科学制定农村居民点用地选址布局方案,对农村居民点用地选址和新农村建设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开展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评价及整治潜力分析,对各市(县)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进行评价,查找存在的问题及整治潜力的影响因素,设定评价模型和权重系数,测算人均标准居民点、农村危房改造、中心村建设、进城农民土地腾退及异地扶贫等5个方面的整治潜力。结合ArcGIS软件对遥感影像图、土地变更调查图、土地总体规划图等矢量数据的空间叠加分析成果,得出各市县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潜力结果,并划分各市县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潜力的等级,用以指导市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的编制以及具体的农村建设用地整治项目的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